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合作教学制作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2021-08-23邱清兰
邱清兰
摘 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课程是一门涵盖面广泛、将多门学科知识提取进行综合性研究的课程。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基本上都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个性化、体验化、自主化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善于观察现象、提出疑问,勤于思考总结、交流成果,养成资料的整理与收集等多方面的良好习惯,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提升綜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合作教学制作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深入探析,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合作教学;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一、 引言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精力旺盛、可塑性强等特征,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早已得到应用,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小组合作,其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组合作教学是在教育领域中运用最广泛、深受师生青睐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蕴藏的优势数不胜数,能恰到好处地满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培养学生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为基础,锻炼学生在生活中、社会中的独立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二、 合理调整小组结构,培养学生思维意识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科学创建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良好运行的基础。只有科学建组才能突显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个性化、趣味化及实效化的特点,促使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在教学时,应当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基础、能力实情,将学生合理地分配成若干小组,以此来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将各小组之间的差异化压缩到最小,同时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不断调整小组结构,使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发扬团结一致的精神品格,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集体荣誉感,实现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交通安全伴我行》的活动中,我按照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小组的构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交通安全有所了解,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在分组活动中,我把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分组,并从分好的小组中自行推荐组长,最后再结合教学学情进行适当调整。首先,我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对交通安全的理解,再让他们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关于交通安全的材料。其次,我会准备一些图片和视频,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关于违反交通安全的内容,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交通事故带来的悲剧,深知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最后,我让学生分享自己搜集的案例和资料,在案例中学会反思,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热闹非凡,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深化学生的学习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独特的见解和开阔的思路,进而促使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得到有力提升。
三、 创设趣味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贴近生活、实践性更强,教师一定要发挥自身创造力,创设一些带有趣味性强的主题活动,确保各组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满兴趣和热爱。为了能使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所期待,增加课堂趣味性和灵活性,教师可以设置多种小课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钻研、多下功夫,积极尝试各种教学方法,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感染力。这种教学方式更有针对性,教师结合各个小组选择适合的小课题,也可以在教学中设下“陷阱”,让学生能够不断地思考,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善于观察、学会反思,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家乡的变化》的活动中,划分完学习小组后,我以“家乡变化小调查”为主题,开展了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并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小课题。我在各个小组设置了几个有趣的小课题,比如“家乡环境污染”“家乡交通拥堵”“家乡建筑变化”等问题,能够激起各个小组的激烈探讨,分享自己的观点,共同完成调查计划。我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风土人情、自然景观,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在此过程中,他们学会与他人交往,学会为他人着想,增强了团队合作的思想意识和责任感。活动结束后,我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对此次主题活动的感受,将调查的情况进行分享,并且把这次调查中的问题结果及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以调查报告的形式书写出来。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不但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在真正意义上将其推至教学主体地位,使他们在合作之中获得更多和更深的综合实践活动认知,让他们深刻体会“快乐带动学习,学习获取快乐”的过程。
四、 小组学习设计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将各组合理分配,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排除合作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和困难,针对合作不协调的小组进行及时改进和帮助。教师在指导小组工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小组合作的教学情境,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能够直观体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可以在中间环节设置奖励机制,优秀学生从中得到肯定,能力不足的学生得到鼓励和信心。第二,让学生感受到各个小组成员都十分重要,发挥自身所能,学生之间相互协助、相互依赖。教师要深入指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努力和集体紧密相连,需要通过共同的努力合作才能完成最终目标,要怀揣众人拾柴火焰高、团队力量的信念。第三,教师可以设置重重关卡,提高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促进他们之间的竞争,有竞争的地方就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在激烈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们勇往直前、努力进取,从而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调查》这一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去餐厅进行一次性用品调查。各组学生安排有序,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安排,分别去环保型餐厅和非环保型餐厅进行走访调查,亲身体验环保型餐厅与非环保型餐厅的区别,调查环保餐厅使用的一次性用品的利弊,分析非环保餐厅带来的不良影响等。在此过程中,学生扮演“小记者”在商场、街道、小区进行随机采访,了解一下他人对一次性用品的想法,并根据此次采访内容进行系统性整理、总结,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亮点,养成他们善于发现、勤于思考、落实行动的好习惯,与陌生人大胆沟通、相互交流,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社交能力,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