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理念 提高素养

2021-08-23汪伟

考试周刊 2021年57期
关键词:理念创新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汪伟

摘 要:有效教学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的效率,需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同时做好课堂信息的展示,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学科内容。文章以小学音乐学科为例,讨论音乐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理念创新

一、 引言

有效教学理念下,小学音乐教学要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坚持以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为契机,切实做好小学生的兴趣培养工作,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小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基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际,有效课堂教育应从导学情境入手,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游戏教学、打击乐器等多种方式,丰富学生的体验,为学生呈现更多音乐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二、 创设导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导学情境的设计对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指导过程中应做好导学设计的创新,进一步丰富导学内容并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选择学生容易理解、愿意接受的内容进行设计,真正体现音乐导学的价值。

以《小红帽》为例,本单元强调“我愿住在童话里”为主题,但在学习《大鹿》和《永远住在童话里》的欣赏时,“大鹿”与“爱丽丝”的内容并没有激发起学生足够的兴趣,主要在于学生对大鹿、爱丽丝缺乏了解。因此在《小红帽》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准备《小红帽》的故事,让学生在导学阶段了解小红帽、大灰狼和外婆之间的故事内容(最好以视频进行展示,时间控制在8分钟左右)。部分学生在以往的绘本中接触了小红帽的故事,因此在听故事时津津有味。导学故事内容完成以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申:我们学习了小红帽的故事,知道小红帽在看外婆时大灰狼要“吃”了小红帽,而小红帽用自己的机智躲过了大灰狼。那么,让我们学习一下,音乐是如何表现小红帽、外婆和大灰狼呢?通过引导问题的方式进入到正式课堂当中,教师可以先进行音乐的范唱,让学生感受到僻静之处音乐的舒缓、遇到大灰狼时音乐的节奏变化,通过音乐与故事内容的融入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实现有效参与课堂的导学目标。

三、 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参与

小学音乐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音乐的成长和参与,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融入音乐课堂当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与音乐之间的隔膜。问题设置要突出层次性的特点,通过逐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学习当中,完成音乐学习的任务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实现课堂音乐学习的有效参与。

以《數蛤蟆》为例,在学习第一句“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的歌词和旋律时教师就可以设置问题:一只蛤蟆有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那么两只蛤蟆呢?三只蛤蟆呢?五只蛤蟆呢?让学生根据第一句的旋律进行创编歌词,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改变的内容按照音乐节奏融入其中,如“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音乐的旋律,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参与积极性;针对学生歌词学习时理解有限的问题,教师可以对歌词的内容通过问题进一步引导:为什么说“蛤蟆不吃水”,“太平年”是什么意思呢?蛤蟆不吃水是不喝水的意思还是其他意思呢?怎么才会是太平年呢?通过问题快速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从蛤蟆吃昆虫保护稻田的基本认识逐步向蛤蟆吃“水”进行延伸,逐渐了解蛤蟆不吃水不是不喝水而是不吃水稻,因此,将水稻的昆虫吃干净了,所以是个太平年。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对歌词的理解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自然也会对歌词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节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就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对蛤蟆吃昆虫、保护水稻田的情绪融入其中,形成轻松欢快的气氛,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

四、 注重信息技术,实现师生互动

信息技术为师生互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在音乐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音乐学习提供多维场景,通过声、光、电的统一让学生真正融入音乐学习当中,体会音乐的魅力。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合理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音乐展示过程中让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实现参与课堂学习的目标。

以《花蛤蟆》为例,在歌词学习和音乐范唱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花蛤蟆的形象、动作等画出来(播放花蛤蟆音乐伴奏)。在画画的过程中每一个对花蛤蟆的理解是不同的,特别在“大粗腰”“眼赛灯泡”等内容表现方面有所不同,体现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初步完成绘画后,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展示花蛤蟆的配图。在展示多张配图时进行引导:同学们的绘画和老师展示的是一样的吗?瞪着个眼赛灯泡是和图片中一样吗?(图片展示花蛤蟆的形象),通过图片展示+教师引导的方式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效果,帮助学生快速建立读花蛤蟆的认识,了解花蛤蟆外貌特征,认识到满坑的蛤蟆蹦跳是什么样子的,了解蛤蟆“咕儿呱”叫时的状态,了解在“咕儿呱”叫时蛤蟆的“大粗腰”的状态,从而帮助学生了解花蛤蟆滑稽可爱的样子,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过程中除了图片、视频以外,还可以通过声、光、电的统一为小学生营造出立体化的效果,让学生在观看“花蛤蟆”图片和视频时可以身临其境,为后续师生互动奠定必要的基础条件,实现音乐教学的有效互动和指导。

五、 寓教于乐指导,活跃课堂氛围

轻松活跃的课堂有利于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指导过程中应注重寓教于乐的指导,通过多种音乐游戏的合理应用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音乐过程中体会到音乐所带来的情感体验,提升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以《猴子蒸糕》为例,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在扮演过程中完成音乐学习的任务。例如,第一段讲述猴子蒸糕叫小狗来蒸糕,小狗不来只能自己蒸糕,在音乐指导时教师可以邀请两人一组上台表演(也可以毛遂自荐)。在表演时学生将猴子叫小狗来蒸糕,小狗拒绝的过程展示出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动作和表情,将音乐的内容和情感表现出来。其他学生根据讲台上两位学生的表演可以自行表演,也可以上台将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形成宽松、活动、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在表演第二段时,要把小狗乞求的表现表演出来,学生在表演时着力于乞求的表情设计,依然是两人一组上台表演,其他学生台下表演或者自主上台表演。在这一段的学习时很多学生表现出了明显的表演欲望,愿意上台表演。因此,教师组织了学生之间的打分,让有意愿的学生上台表演学生按照组别进行打分,评出“表演最像”的小组。通过表演的方式快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容和节奏、情感,感知音乐变化,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寓教于乐的效果需要教师根据课堂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除了分角色以外还可以通过设置谜语、传统文化故事等方式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的氛围,实现音乐有效教学的目的。

猜你喜欢

理念创新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理念创新
关于烟草商业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研究
创新在于“理念创新”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