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多维度美术类通识课的实现路径
2021-08-23黄一迁
黄一迁
[摘 要]高校的美术类通识课近年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重视且有所发展,但大多仍停留在单向的知识传输阶段,同时内容结构单一,专业性较强。这使美术类通识课较难获得学生的青睐和认可。本文试图从课程内容的调整和深化、课程教授方式的拓展和突破上,寻找高校多维度美术类通识课教育的实现路径,使美术类通识课打破学科壁垒,活化课程设置,以精彩的内容和丰富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响应国家对美育工作的指导和号召。
[关键词]多维度;高校;美术类通识课;改革
近年来,学校美育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指导下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加强学校美育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确立了学校美育工作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近年来,美术教育在少儿阶段的普及和深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这与学校教育的改革,家庭、社会对少儿美术教育的重视密不可分。一方面,学校和博物馆、美术馆的联系越发紧密;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此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也越来越高。而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却仍停留在相对落后的水平。就高校美术教育而言,通识课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一些美术类通识课对学生来说,选择的依据也仅限于哪个作业量少,哪个考试易通过等。从任课教师角度看,通识课陷入了面对非专业学生不能深入讲授,但内容浅显则又引不起学生兴趣的尴尬处境。要实现美术类通识课的多维度扩展,应从课程内容与教授方式两个方面寻求改革和突破。
一、课程内容的调整和深化
1.实现课程内容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
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以多学科交叉的方式进行课程内涵的深化和外延的拓展,使课程丰满立体,并增加学生的思考点,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比如,国外的美术通史课,在专项美术史的基础上,兼容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现出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斯坦福大学设置的美术课程中有非洲撒哈拉地区的艺术与占卜,讲述了美洲文明发展的过程,阐释了在美洲文明进程中,美洲的艺术家是怎样运用方法和技术进行创作的,对考古学家等领域的专业人员怎样促进艺术史的发展进行论证。笔者所在学校开设了以上海外滩建筑为内容的通识课,在该课程中融入外滩建筑背后的故事和上海近现代史,丰富课程的内涵,不仅立体化了近现代上海的建筑史,同时也巧妙自然地穿插了爱国主义思政教育,其内容使学生对该课程饶有兴致。此外,该课程并非以建筑本身作为切入点,而是以不同画家所绘的关于上海外滩建筑百年变迁的油画为引子,引出要讲解的建筑。根据这一设置,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绘画鉴赏和绘画史的知识。
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可以将课程内容在最大程度上得以拓展,使单薄的课程内容丰富,增加趣味性的同时挖掘课程深度。这样综合性的美术类通识课旨在激发艺术兴趣之外,对蕴含在艺术背后的人文精神、信仰精神、人文关怀、文化内涵、思维模式和方法进行培养。
2.立足富有地理空间特色的课程内容开发
美术类通识课的内容可以依托学校所在的地理空间的特色进行开发和改革。当下,每座城市和地区都在根据自身的地理空间打造各自文化、旅游等不同领域的特色。这种做法也可以迁移到美术类通识课的内容改革上,找到美术史和地域文化、地理特色、社会历史等之间的联系,发挥该地区的地理、文化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通识课。中国每个地方都有极富特色的建筑遗存,均可转化为相关的建筑类通识课。
根据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发相关的通识课,如文玩、茶文化、服饰艺术、中国传统绘画等。笔者开设的外滩建筑通识课,依托上海的独特地理位置和海派文化背景,讲授上海近现代的建筑特色,将地域空间特色和课程内容进行链接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更便捷地将田野考察纳入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实践的方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进一步丰富课程的内容。
3.联动艺术家的现当代美术史解读
当下大多数美术类通识课仍停留在线性的或专题性的中外古代、近代美术史的讲述上,鲜有现当代主题的课程。事实上,这部分的资源非常丰富,除了与艺术机构的合作,还可以将与艺术家的合作纳入课程改革的考量范围。比如,以经典红色美术作品作为课程内容,邀请艺术家进课堂,讲述其创作的意义和背后的故事,这不仅是对当代艺术的梳理,更是生动的思政教育。此外,可以组织艺术家从现当代艺术作品入手,进行交流互动,让学生体味不同时代美术作品的不同题材与内容,强调美术作品中所含的人性、人情等人文知识,获取审美体验和精神力量,拓展艺术视野,形成开放学识,更可以通过中国的现当代美术史,了解新中国美术的发展轨迹和艺术动向,培养对民族美术及蕴含人文精神的认同感,形成坚守、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文化心理,坚定文化自信。
二、教授方式的拓展和突破
1.加强馆校合作
美術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日益成为区域振兴与升级的重要引擎,也是有效提升公民人文修养,尤其是审美素养的重要手段。随着当前社会对博物馆、美术馆文化传播能力的认识日益深入,博物馆、美术馆作为公共教育机构的角色被愈发认可,美术馆公共教育也由此成为美术馆的核心使命。中小学和专业美术学院与美术馆的合作已经相对完备,而对于普通高校学生而言,二者之间的合作还处于零散且不成系统的状态。虽然这部分人群可以纳入社会性公教活动对象的考量范围,但如果以美术类通识课作为平台,将高校普通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加深与美术馆的联系,拓宽二者联系的路径,将极大程度提升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效率。美术馆和高校作为我国目前开展艺术教育的主要阵地,虽有各自不同的角色定位,但在艺术教育上有着共同关注的焦点,具备较强的契合度。如何完善馆校协同的通识课教育体系,发挥资源整合与利用的优势,值得长期深入研究。
2.融入田野考察
在美术类通识课的教授方式上,以田野考察的方式进行课程外的实践活动,将成为实现多维度美术教育的有效手段。可以用参观艺术类场馆的方式,比如,配合课程的进度,参观某些艺术场馆,或某个展览的某几个部分,增加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也可以用实地考察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印象,如根据课程内容,对具有当地特色的街道、建筑、文化场所进行实地探访,将田野考察引入课程,极大提升课程的参与性和趣味性。
3.整合网络资源
2020年的疫情为数字美术馆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各个国家的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都开放了网络资源。美术馆的数字化是未来美术馆发展的趋势,弥补了实体美术馆受到时空限制的缺陷。高清作品图、可全方位观看的3D图、沉浸式体验等,均可在网络上实现。网络艺术资源在丰富美术馆参观方式的同时,也是使美术类通识教育课程多维度拓展的方式之一。灵活地运用网络资源,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观摩精致的作品细节,知晓有趣的作品轶事,产生震撼的观看体验,进一步使教授方式多元化。
作为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抓手之一,通识课在其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对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美术类通识课从单向的知识传输走向多维度的立体教授,可以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高校美育新格局。美术类通识课的深化改革,能够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缩小在大学之前或已产生的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张晓红.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15,(02).
[2]傅军.当下美术馆的核心使命是什么[J].上海艺术评论,2017,(06).
(责任编辑 冯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