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习护生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就业意愿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8-23宁玉蓉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关键词:护生医养养老

宁玉蓉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377-01

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局势,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进程加快,都催生出了新的养老局面。老年人自身的生理结构退化,也更容易患上各类慢性疾病,高速增加的高龄人口数量即将面临着老年医疗和长期照护资源问题的挑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主要养老模式为家庭式养老,但是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家庭养老这样的单一养老模式很难满足广大社会群体的需求,因为大部分中国家庭内部是“421家庭”,老年人的养老质量与子女的照护能力密切相连,子女的经济负担也相应会加大,此外,老年人又多患有疾病,家庭养老的模式缺乏慢性疾病医疗支持和护理条件,也是在增加老年人的生命风险。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国的养老事业迎来了春天,各类养老机构逐渐衍生,成为社会人群养老的新选择。

1.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重要价值

相对于国外养老事业的发展,我国的养老事业起步还是比较晚的,而且相关养老机构的护理质量也不佳,主要表现为养老照护资源和医疗资源的衔接不佳等现象。我国传统的养老机构护理功能欠佳,无法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医疗照护,诸如表现为没有匹配医疗室,没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等,部分农村地区的养老机构护理条件更是糟糕,一旦老年人遭遇疾病折磨时,就需要及时转入医院就诊,但是医院内部也会面临着床位紧缺、周转周期长等问题。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是针对我国国情--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不匹配的基本情况制定的有效解决途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主要遵循“医”和“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本质上可以理解为有病治病,没病疗养的养老方式。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能够同时提供医疗救治功能和养老功能,可满足多种需求的老年人群,包括老年慢性疾病人群、临终关怀人群等,而且在老年人群在机构期间,可以结合其不同的状态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能够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养老机构的短板,故是当前社会养老服务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2.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困境

2.1养老护理人才的匮乏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专业护士和养老护理人数不足,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之下,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扩展规模也会更大,那么对养老护理人才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但是,目前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人员普遍存在数量不足的情况,在部分质量不高的养老机构,更是出现几乎没有护理人员的现象,更不要提专业的养老护理人才了。

2.2养老护理人才综合素质不够高

从养老护理质量的角度来看,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如从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均呈现出低质量的局面,从业人员的持证率不高,大部分的从业人员还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农民工群体,也未曾接受过专业的护理学习,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较低等。但是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服务不仅需要提供一般的养老照护,还需要提供预防、康复、护理等方面的专业方面的医护支持,从业人员的低素质明显与其不符。

2.3养老护理储备人才就业率不高

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专业护理人才来源主要是实习护生。此类群体具有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也具备相应的实践技能,故是养老机构的首选从业人员。但是实际上,该类专业护理人才从事于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概率不高,就业率也不是很高,严重影响了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护理质量等。

3.实习护生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就业意愿的因素

3.1工资待遇

工资待遇是目前年轻人群就业的考量大方面,主要包括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两大方面。大部分的实习护生都认为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的工资收入水平较低,相较于临床护理岗位的工资收入都太低,认为刚毕业的这几年收入比较重要,所以会偏向选择高收入的工作;部分实习护生则认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福利待遇不明确,缺乏编制体系,故成为阻碍其就业的重要原因。

3.2工作环境

大部分的实习护生普遍认为养老机构的环境脏乱差,工作起来很不舒服,他们偏向于选择整洁干净的工作环境;而且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在养老机构的管理方面也不足,管理制度都尚未规范化,护士和护工的排班制度混乱,故不纳入就业考虑等。

3.3职业认同感

部分实习护生认为自身的价值无法通过照顾老年人实现,可能更倾向于从事护理科研工作;部分实习护生则认为照顾老年人的工作技术含量较低,护理性质又比较特殊,所以很难取得工作上的成就感,职业认同感较低。

3.4发展情景

实习护生也充分认识到我国养老事业的蓬勃发展,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势必催生出更为广阔的养老产业,护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以后再考虑前往养老机构就业也不会没有工作。

3.5职业风险

养老护理工作岗位本身就存在高风险、高压力的就业现象,属于高风险的职业,老年人万一有个突发情况等,均会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多压力;护理纠纷事件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家属会来養老机构闹事等,均会给自己的职业带来很多风险,故在择业上会谨慎考虑等。

3.6对老年人的态度

由于实习护生均处在较为年轻的阶段,年龄段处在23-25岁之间,他们对老年群体的了解不够多,经过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实习护生对于老年人均持消极态度,诸如认为老年人群体难以沟通,就业选择上一定要远离老年人,故持这样态度的实习护生前往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就业的概率就较低。

3.7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主要包括老年护理沟通能力和专业能力两大方面,职业沟通能力是影响就业的一大因素,部分实习护生认为自己耐心不足,不擅长与老年人沟通,故不适宜选择养老机构就业;专业能力则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扎实的综合专业护理技能,而实习护生刚毕业不具备扎实的护理技能,也很少接触老年知识,故不适合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更难以前往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就诊。

3.8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认识

经过调查发现绝大数的实习护生对于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尚未存在充分的认识,甚至对其存在诸多误解。如误认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就和传统的养老机构一样,在就业待遇、前景等方面均存在很多风险,故不愿意选择就业此类机构等。

4.结语

我国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不断促进了我国的养老事业发展,经过传统养老机构的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是我国未来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但是,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专业养老护理人员的就业率却不高,实习护生是主要的人才来源,本文借此分析了影响实习护生就业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就业因素包括工资待遇、职业能力、职业风险、职业认同感等多方面情况。

猜你喜欢

护生医养养老
养老生活
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多病共存老年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的作用
基于互联网医疗的居家智慧医养结合服务场景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加快疏通医疗体制梗阻
养老更无忧了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