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21-08-23黄美州虞亚明何栩赖润峰
黄美州 虞亚明 何栩 赖润峰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推拿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3例上交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疗法组、针灸推拿治疗组和针灸推拿结合运动疗法组。每组21例,3组治疗时间均为3周,每周针灸推拿治疗3次,每周运动疗法6次。治疗结束后观察3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部障碍指数(NDI)和静态颈肩部姿势评估测量头前伸角度(FHA)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颈椎VAS、NDI和FHA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颈椎VAS、NDI和FHA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3组治疗前后颈椎VAS、NDI和FHA评分差值比较,针灸推拿结合运动疗法组明显优于运动疗法组和针灸推拿治疗组(p<0.05)。运动疗法组总有效率76.19%,针灸推拿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针灸推拿结合运动疗法组总有效率为95.24%,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1、对照组2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针灸推拿治疗和针灸推拿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均有临床疗效,而针灸推拿结合运动疗法能够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能够更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针灸;推拿;运动疗法;上交叉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S85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076-02
上交叉综合征(Upper Crossed Syndrome,UCS)是1988年由捷克神经学家Janda提出的概念[1],UCS是指由于长期不良姿势形成颈肩部肌肉力量失衡而造成关节功能障碍以及软组织损伤伴有疼痛的临床症候,其中,头前倾是UCS的典型特征,颈肩部肌肉力量失衡是其主要原因[2]。由于肌肉力量的不均衡,胸大肌、胸小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束、肩胛提肌、背阔肌等肌肉紧张短缩,前锯肌、斜方肌中下束、颈深屈肌、菱形肌、肩外旋肌群等薄弱而被拉长,形成的一种X型交叉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头前伸、驼背、耸肩、含胸、翼状肩胛等一系列身体姿势改变等[3、4]。目前国内尚未采纳UCS这一独立的临床诊断名称,出现这一类型症状的患者常被诊断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颈项部肌筋膜炎、颈部肌肉劳损等[5],USC发病的关键是肌肉力学的失衡,尚未累计关节、骨骼,属于一种亚健康状态。本人通过师承虞亚明教授,学习运用老师的治未病理念治疗上交叉综合征,合理利用运动干预手段,结合郑氏伤科针灸推拿等手段综合治疗上交叉综合征,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在四川省骨科医院门诊诊治疗的上交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康复医学会发布《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制定的上交叉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有长期伏案工作或埋头工作的劳损病史;(2)症状:颈背部酸胀、僵硬为主,伴有疼痛和一定程度活动受限;(3)体征:颈椎旁肌、T1-T7椎旁或斜方肌区域、胸锁乳突肌有压痛,冈上肌、冈下肌也可有压痛;(4)体姿体态:肩胛骨耸起,头部前倾,从身体侧面看耳垂位于肩峰的前方。(5)影像学检查:颈椎DR片可正常或仅有生理曲度稍有变直改变,椎间隙无明显狭窄,少有骨赘形成,CT、MRI检查无椎间盘突出表现,无椎管占位病变表现。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年龄20-45岁,病程3月至24月;(3)自愿接受实验,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各项检查及治疗。
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及诊断标准者;(2)颈背部疼痛VAS评分>6分者;(3)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者;(4)疑有或已确诊的脊髓型颈椎病及椎体或椎管内肿瘤、炎症、结核者;(5)接受过颈胸椎手术治疗,或有严重脊柱先天畸形者;(6)哺乳、妊娠或正准备妊娠的妇女;(7)不愿意接受研究者;(8)不能理解治疗师指令者。符合以上任何一项者即予以排除。
剔除病例标准:(1)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不能继续完成治疗者;(2)研究过程中出现严重合并疾病影响研究完成者;(3)受试者依从性较差,未按医嘱进行规范的治疗者;(4)影响疗效及安全性判断者,如无法判断疗效、资料不全等。
根据上述诊断、纳入、排除标准,最终63例上交叉综合征患者纳入本研究。把总计63例受试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运动疗法组(对照组1)、针灸推拿治疗组(对照组2)和针灸推拿结合运动疗法治疗组(观察组),每组21例。3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1:运动疗法组
运动疗法如下:(1)拉伸锻炼:针对上交叉综合征患者紧张的肌肉进行牵拉放松。在医师和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主要针对紧张的肩胛提肌、胸大肌、胸小肌、上斜方肌、胸锁乳突肌等,针对紧张的肌群进行拉伸,每个动作维持拉伸状态30秒,然后缓解休息30秒,如此反复交替进行3组。(2)肌力强化训练:针对上交叉综合征患者薄弱的肌肉进行肌力加强训练,主要针对菱形肌、前锯肌、中下部斜方肌,颈背部竖脊肌等,制定的康复动作,按照每个动作以80%最大载荷量情况下抗阻收缩10秒,然后休息10秒,反复交替进行3组。(3)全身锻炼:主要采用3公里耐力跑训练提高患者身体机能,运动后自行牵拉放松颈肩背部肌肉。
所有的运动都在无痛或轻度疼痛的前提下进行,以上锻炼每天一次,下午进行,每周運动6次,每次运动时间在45分钟左右,共进行3周。
1.2.2 对照组2:针灸推拿治疗组
推拿手法治疗:采用理筋、通络、解痉的手法,患者采用坐或俯卧位。(1)表面抚摩颈背、肩臂和胸壁部。(2)对颈背部肌群、肩部和胸壁肌群等施以推、揉、揉捏、弹拨、牵拉等手法缓解肌肉痉挛。(3)指针攒竹、风池、太阳、天柱、大杼、风门、天宗、缺盆、合谷、天泉、天府、肩前、周荣、天溪、屋翳、天鼎、阿是等穴,泻法为主,每穴刺激时间10~30秒。(4)领枕牵引手法:术者一手抱住头后枕部,另一手托住下领骨,做头前曲20度左右的向上牵引手法,牵引力由小到大,以患者忍受为度,持续牵引1~2分钟,反复数次。(5)牵拉推顶法治疗椎间关节错缝:患者坐位,术者立其背后,一手从前勾抱头部,作头部顺势向上牵引,牵引半分钟左右,在牵引下做头轻轻屈伸或摇晃活动,同时另一手用拇、食指握持伤椎棘突用力向前上或侧向推顶棘突,反复数次。(6)用推、揉、捏等手法理顺脊筋。
针灸治疗:针灸根据部位选取落枕、风池、天柱、肩中俞,巨骨、大杼、风门、天宗、臑俞、天髎、天泉、天府、肩前、周荣、阿是等穴。早期多用强刺激泻法,后期宜用平补平泻手法,电针采用疏密波输出。
治疗安排,每周3次,每周一、三、五上午进行一次,每次推拿手法治疗15分钟,针灸治疗15分钟,共治疗3周。
1.2.3观察组
采用针灸推拿联合运动疗法,推拿针灸治疗如上对照组2,治疗时间安排在上午,运动疗法如上对照组1,运动时间安排在下午。受试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未进行其他治疗,包括任何与治疗本疾病相关的药物。
1.3疗效评定
1.3.1观察指标
三组治疗前后对患者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6]、颈部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7]和静态颈肩部姿势评估[8-9]测量头前伸角度(forward hend angle,FHA)进行评定:①VAS,采用VAS对患者颈部的痛感程度进行评估,其中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②NDI,评定内容共由10个不同方面的功能评估组成,总分为50分,反映颈部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数越高表示障碍程度越严重。③采用平肩侧位像,过第七颈椎棘(C7)突作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直线,然后将耳屏中心与C7相连,此夹角即为头前伸的角度。
1.3.2疗效标准
治愈:疼痛不适症状基本消失,颈项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无焦虑症状,睡眠基本正常。
有效:疼痛症状减轻,患者颈项关节活动部分受限,有焦虑症状,睡眠或受一定程度影响,但较前有一定程度改善。
无效:疼痛不适症状无改善,颈项关节活动受限仍明显存在,焦虑症状无改善,睡眠仍然受到影响。
1.4安全性评价
详细记录诊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并分析是否与干预措施有关,包括治疗过程中血压、心率、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眩晕等常见不良反应的记录。如治疗过程中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立即终止相关性治疗和锻炼,给予相应的处置。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患者性别的比较采用X2检验,年龄、病程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疗效评分所得计量资料以均数()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总体疗效的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前后VAS评分、NDI指数比较
经检验,由表2、表3、表4可见。三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NDI指数和FHA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各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颈椎VAS、NDI和FHA差值比较,针灸推拿结合运动疗法明显优于针灸推拿治疗组和运动疗法治疗组(p<0.05)。
2.2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5可见,运动疗法组为76.19%,针灸推拿治疗组为85.71%,针灸推拿结合运动疗法组总有效率为95.24%,三组治疗方法对UCS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观察组分别与对照组1、对照组2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上交叉综合征(Upper Crossed Syndrome,UCS)实质是肌力的失衡所致,人体的正常运动和功能需要每一个关节周围的对抗肌群在其长度与力量上达到平衡,肌肉之间正常的对抗力对于在活动时骨能保持在关节内平衡是必要的[10]。当肌肉失衡时就会出现颈项背部肌肉酸胀疼痛,劳损累积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姿态的不良改变,进而导致颈椎病的出现,因此UCS与颈椎病密切相关。UCS形成的主要原因有长期保持不良姿势、过度锻炼胸大肌和缺乏锻炼上背肌群、心理因素如少女发育期害羞心理等,其中长期不良姿势对UCS的影响是主要的[2]。UCS與颈型颈椎病互为因果,颈肩肌群“动力失衡”在先,最终累及关节,造成不可逆的改变[11],发展成为颈椎病,马明等认为UCS是颈椎病人群中表现的一种特殊的颈部姿态[12]。虞亚明教授认为UCS属于中医的“未病”状态或处于发病的初期阶段,在“未病”状态应采取措施做好预防工作,在发病的初期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UCS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多因劳损致血脉瘀阻或肝肾不足,复感风寒湿邪,使气血不和,脉络不通,气滞血瘀所致[5]。黄睿等认为UCS属于“伤筋”范畴[11],熊袁等认为UCS属于“筋病”范畴[13],张小芳[14]和姚梦莉[2]等认为UCS属于“筋出槽,骨错缝”范畴。虞亚明教授认为UCS是颈椎病前期的一种亚健康状况,本质是筋骨失衡,但早期以筋病为主,治疗的目标是使机体恢复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生理状态。
目前在治疗UCS上,有推拿、针灸、运动疗法(含肌肉能量技术,拉伸训练,传统的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机能贴布、低平脉冲电刺激等[15-19]。本研究是在郑氏伤科的中医推拿针灸基础之上结合现代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郑氏治疗伤科经验,历来主张整体观念、辩证施治,不仅体现在辩证用药上,还体现在中医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上。推拿和针灸治疗既治疗胸壁肩部又治疗颈肩背部,采用泻法舒缓紧张肌群,补法疏通激活萎弱的肌群。在运动疗法上,主张采用局部锻炼结合全身锻炼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加强局部弱势肌群的锻炼,一方面通过全身锻炼来综合提高整体的身体素质,同时延展拉伸紧张的肌群,力求平衡。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后颈肩部的VAS、NDI和FHA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提示针灸推拿结合运动疗法对UCS患者的体姿体态、疼痛、运动功能障碍、情绪和睡眠障碍均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对改善该类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活动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上交叉综合征是一种亚健康状况,应做到早发现、早预防,防止不良状况进一步发展。对于患者表现出的不良状况,应整体考虑,辩证施治,以调筋整骨,局部锻炼与全身机能锻炼相结合,达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
参考文献:
[1] Janda V.Muscles and cervicogenic pain syndromes[J].Physical theraphy of the cervical and thoracic spined,1988:153-166.
[2] 姚梦莉,陈朝晖,徐寒,等.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2);335-339.
[3] Gu SY,Gak H,Jeon-Hyeong L.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on sense and reposition errors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upper crossed syndrome[J].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Science,2016,28(2):438-441.
[4] Muscolino J.Upper crossed syndrome[J].Journal of the Australian Traditional-Medicine Society,2015,21(2):80.
[5] 花佳佳,施加加,沈爱明.电针配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7,36(1):81-84.
[6] Martins PC,Couto TE,Gama AC.Auditory-perceptual evaluation of the degree of vocal deviation:correlation between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and Numerical Scale[J].Codas,2015,27(3):279-284.
[7] Sundseth J,Kolstad F,Johnsen LG,et al.The 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quality of life and mental health measures among patients with single-level cervical disc disease scheduled for surgery[J].Acta Neurochir (Wien),2015,157(10):1807-1812.
[8] Park HC,Kim YS,Seok SH,et al.The effect of complex training on the children with all of the deformities including forward head rounded shoulder posture and lumbar lordosis[J].Journal Exercise of Rehabilitation,2014,10(3):172-175.
[9] Do Youn Lee,Chan Woo Nam,Youn Bum Sung,et al.Changes in rounded shoulder posture and forward head posture according to exercise methods[J].The Society of Physical Therapy Science,2017,40(29):1824-1827.
[10] 刘锦龙,李瑞.上交叉综合征学说对指导针灸治疗颈椎病之思考[J].中国针灸,2015,35(2):201-202.
[11] 黃睿,张依依,杨丹.针刺联合易罐牵张治疗上交叉综合征验案[J].内蒙古中医药,2020,39(10):84-85.
[12] 马明,张世明,章永东,等.伴有上交叉综合征的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额颈椎X线检查的初步分析[J].中国骨伤,2019,32(3):225-229.
[13] 熊袁.三种不同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8.
[14] 张小芳,翁文水,苏良喜.基于“筋出槽 骨错缝”探讨上交叉综合征[J].光明中医,2020,35(12):3828-3830.
[15] 曹颖,杜红根,乔祖康,等.推拿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医中药,2020,58(8):9-12.
[16] 彭辉,邱国荣.上交叉综合征的运动疗法浅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4):15-19.
[17] 阳闽军,尹久林,武旭花,等.肌肉能量训练联合肌肉按摩与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9,40(4):556-557.
[18] 董邵军.运动能有效改善上交叉综合征学[J].家庭医学,2018,5(下):60.
[19] 施加加,花佳佳,孙剑源,等.肌肉能量技术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上交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7):533-535.
基金项目: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
作者介绍:黄美州(1975— ),男,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医骨伤科方向、运动医学。
通讯作者:虞亚明(1956— ),男,博士生导师,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医骨伤科、运动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