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7例乳腺癌DR、超声、病理对照研究

2021-08-23温华昌张仁东候露杨兴春杨丽萍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关键词:肿块超声乳腺癌

温华昌 张仁东 候露 杨兴春 杨丽萍

摘要:目的 通过对107例乳腺癌DR片、超声对比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诊断的价值。 方法 对2019年1月至2020年 10月收集本院数字化乳腺DR检查的107例乳腺癌患者的DR片、超声对比病理结果分析。结果 107例乳腺癌患者中,乳腺DR显示钙化共65例,超声报告肿块伴钙化69例,4例超声提示钙化,乳腺DR未见钙化。病理报告原位癌9例,乳腺DR 7例显示不均质钙化。结论 从本组病例看,单纯显示钙化,乳腺DR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显示肿块及钙化,超声检出率明显高于乳腺DR。病理报告原位癌9例中乳腺DR7例显示不均质钙化,乳腺DR对发现早期乳腺癌存在一定优势。乳腺DR与超声互补,可为乳腺癌病变位置、范围、形态、钙化等提供丰富的影像学信息,为乳腺癌治疗方式的选择、术前评估、病变的分期提供客观影像学证据,两者结合是乳腺癌获取客观影像学依据的首选检查方法,有效地诊断早期乳腺癌。

关键词:肿块;钙化;乳腺癌;DR;超声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053-01

乳腺癌是发生于乳腺上皮或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的早发现和早诊断是降低其病死率的有效方法,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深入[1],实施精准手术,合理选择术式、切除范围和乳房重建时机,使患者身心得到最大化获益成为治疗的目标[2]。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乳腺DR与超声互补,两者检查可有效发现病变,提供丰富的影像学信息[3]。

一.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107例乳腺DR、超声及病理检查结果,最大年龄81岁,最小年龄30岁,中位年龄50.4岁,临床触诊均发现包块,行乳腺DR、超声及病理检查。

1.2 乳腺DR检查方法

使用联影数字化乳腺DR成像系统(uMammo590i),受检者常规摄头尾位(CC位)、内外斜位(MLO位),摄片条件以设备自动设置条件为主,25~40KV,30~60mAs,必要时加摄侧位(ML)、点压片、放大摄影等。

1.3影像学评估

乳腺DR片发现团块状病灶,不论其大小,为肿块;乳腺实质或病灶内高密度,比软组织密度高,接近骨质密度,为钙化,密度不均匀,为不均质钙化,根据分布情况称散在、簇状、线样等。超声发现团块状低回声,为肿块;点状、小结节状强回声,可伴声影,为钙化。发现由2名主治医生分别阅片,评估不一致时询问1名副主任医生达成共识。共同确认摄片质量,优良纳入统计病例,中、差片剔除或重摄符合诊断要求纳入统计范围。

1.4 病理学内型

癌细胞未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为原位癌;分化好,评分3~5分,为一级;中等分化,评分6~7分,为二级;分化差,评分8~9分,为三级。

二.结果

107例乳腺癌患者中,乳腺DR显示单纯钙化17例,单纯肿块 36例,肿块及钙化48例(图1),阴性6例;超声发现单纯钙化2例,单纯肿块34例,肿块及钙化 69例(图2),阴性2例。

三.讨论

乳腺密度作为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钙化是乳腺摄影检查中常见的征象,簇状不均质钙化、微钙化为钙化型乳腺癌的特征,发现并准确判断钙化的特点有助于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越来越多的文献研究钙化对乳腺癌风险评估【12~13】。乳腺癌患者40%~50%可见钙化,导管内癌钙化的发生率可高达 85%以上[5],报道相符,乳腺DR是目前显示乳腺癌钙化最敏感的检查方法【8~10】。与病例数少有关。超声检出肿块伴钙化69例,其中4例钙化乳腺DR未见显示,考虑存在超声医生对高密度腺体强回声的观察存在差异,有文献【14】。本组65例钙化型乳腺癌病例,均呈现细小、多形性、不均质钙化、微钙化为特点,大部分在肿块内,少部分分布与肿块及周边。病理报告原位癌9例,浸润性乳腺癌(Ⅱ~Ⅲ级)98例,钙化型乳腺癌与无钙化乳腺癌均以浸润性乳腺癌(Ⅱ~Ⅲ)为主,乳腺癌钙化与恶性程度没有统计学意义。但9例原位癌病例中,乳腺DR有7例显示不均质、多形性钙化,微钙化。乳腺DR对发现早期乳腺癌存在一定优势。

乳腺DR发现泥沙样、点状、不规则等的不均质、微钙化比较敏感,部分乳腺癌早期表现为不均质细小钙化、微钙化[7],能有效检出这部分早期乳腺癌。超声检查可以提高乳腺肿块的显示率,弥补乳腺DR对致密肿块或者周边肿块以及囊性肿块的不敏感性。乳腺DR与超声互补,可为乳腺癌病变位置、范围、形态、钙化等提供丰富的影像学信息,为乳腺癌治疗方式的选择、术前评估、病变的分期提供客观影像学证据,两者结合是乳腺癌获取客观影像学依据的首选检查方法,有效地诊断早期乳腺癌。

参考文献:

[1]司婧,吴炅.精准医疗时代早期乳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热点问题[J].中国肿瘤临床,2016,43(20):879-882.

[2]黄 焰,左思,刘晓静.乳腺癌的保乳治疗[J].医学与哲学,2018,11(39):21-23.

[3]胡艳妍 .B超和钼靶 x线在乳腺癌检查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J].成都医学院學报 2012,7(3z3):452-453.

[4]包强.乳腺癌钙化灶在钼靶X线诊断中的分析及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06,10(6):523-524.

[5]胡益祺,冉玲平,冯梦丹等. RSNA2015乳腺影像学[J].放射学实践 ,2016; 31(2): 102-107.

[6]刘晓霞,吴秀丽,马文静.X 线钼靶技术在乳腺微钙化灶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0,4(5):84-85.

[7]冉向飞. 乳腺钼靶X线成簇状钙化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健康大视野,2020,15(1):267-267.

[8]秦锦霞, 赵玉年, 王慧华等. 全屏数字化乳腺摄影与数字乳腺断层摄影对致密性乳腺内乳腺癌诊断及乳腺钙化比较研究[J].河北医学,2020,26(4):598-602.

[9]丁宁,孔令燕,刘海民等. 回顾性对比分析乳腺X线摄影可疑钙化病变为纤维腺瘤和浸润性乳腺癌的影像学特征[J].肿瘤影像学,2020,29(2):73-78.

[10]胡仰玲,曾辉,何子龙等. 钙化型乳腺癌的分子分型特点及其预后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0,36(10):1354-1359.

张苏野,马飞虹,吴春丽等. BI-RADS对钼靶检查中钙化灶作用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学,2020,44(5):707-710.

[11]陶秀霞,朱峰岭,汪建文. 乳腺癌钼靶X线恶性钙化征象与ER、PR 和HER一2、Ki一67表达的关系[J].山东医药,2020,60(7):64-66.

[12]张苏野,马飞虹,吴春丽等. BI-RADS对钼靶检查中钙化灶作用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学,2020,44(5):707-710.

[13]沈敏娟,卫敏佳,何佳颖等.乳腺微钙化促进乳腺癌骨转移的研究进展[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21,37(2):369-374.

[14]荣小翠,康一鹤,赵娜等.超声对于微钙化型乳腺癌的灵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1,37(1):21-24.

猜你喜欢

肿块超声乳腺癌
研究腹部超声在临床诊断盆腔肿块中的价值
不开刀治疗乳腺癌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男性也应注意乳腺癌
太干净的女性易患乳腺癌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临床评估和处理
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
乳腺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征与病理学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