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疫情现场处置中的应重视的几个问题浅析
2021-08-23吕晓丽马亮亮
吕晓丽 马亮亮
关键词:非洲猪瘟;现场处置;风险点
一、疑似疫情时的准备工作
在疑似疫情发生但未确诊之前,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早隔离,限制移动。尽早对疑似场户进行隔离,对其存栏生猪及其产品“画地为牢”,禁止存栏生猪及动物产品离开该场所,限制该场所内养殖等人员、运输车辆移动,直至确诊。
2.紧急消毒,杀灭病原。在该场所的入口和出口处设置人员和车辆的消毒点。人员进入该场所必须穿戴防护用品,离开后确保鞋子、衣物和相关物品消毒彻底,穿戴的一次性防护用品要集中销毁。车辆不得驶入该场内,离开时要确保轮胎、汽车底部等表面区域消毒彻底。
3.普查数量、数清户明。一是查清疑似场户存栏、发病、死亡生猪数量和1个月内该场所生猪及其产品调入、调出情况,二是立即统计3公里和13公里范围内养殖场户数量、易感动物数量,村庄、屠宰场和交易市场的名称和地址,便于在疫情确诊后第一时间掌握疫点疫区受威胁区情况。
二、疫情处置的主体及分工
按照《非洲猪瘟应急预案》要求,处置疫情时,各级政府是疫情处置的责任主体,畜牧兽医部门应发挥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技术指导作用,公安、交通应配合做好疫情处置工作。在疫情确认后,应立即成立应急指挥机构,县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现场应急处置总指挥,兽医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现场应急处置副总指挥,其他相关部门派专人在现场应急处置总指挥的统一安排下,落实责任,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设置工作小组,保证疫情处置高效运转、数字统计清晰明确、物资发放及时到位、消毒检查彻底干净、疫病追溯清晰明了。
三、参与人员及运输车辆要求
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参与处置疫情的人员及车辆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人员要求。一是明确职责,固定人员。参与扑杀、流调采样、消毒检查、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的人员要相对固定,做到扑杀人员在扑杀结束后不参与流调采样、消毒检查等任务,流调采样人员在疫情处置期间不参与扑杀、消毒检查等任务,消毒检查人员不参与扑杀、消毒检查等任务。指挥调度及后勤保障人员在疫情处置期间不参与扑杀、流调采样、消毒检查等任务。如必须参与需按规范消毒后开展工作。二是分区管理,互不交叉。参与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受威胁区以外等四个区域的人员应按照职责分工在各自区域开展工作,4个区域风险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受威胁区以外。禁止高风险区工作人员进入低风险区,控制低风险区工作人员进入高风险区频次。三是加强防护,彻底消毒。承担扑杀、无害化处理、流调采样、消毒检查、指挥调度、后勤保障等职责的人员在改变工作任务时要按规范彻底消毒,高风险区工作人员进入低风险区时要按规范彻底消毒。人员进入场户开展扑杀、流调采用、无害化处理、消毒检查时必须穿戴防护用品,离开后确保鞋子、衣物和相关物品消毒彻底,穿戴的一次性防护用品要集中销毁。
2.运输车辆要求。一是运输扑杀生猪车辆要固定运输路线,固定的运输路线要进行常规消毒;每次运输前应在车厢底部铺设完整不渗水的塑料布,防止运输途中血水等渗出车外;每次离开无害化处理场点后要彻底消毒;在扑杀结束后所有参与运输扑杀生猪的车辆应集中在固定场地,集中消毒4~5天。二是流调采样或督导车辆每次流调采样或督导要按照从低风险区到高风险区的路线开展,车辆不得驶入流调采样或督导场户,从高风险区进入低风险区时要按規范消毒,每天采样和督导结束后应确保轮胎、汽车底部等表面区域消毒彻底。三是其他政府参与车辆原则上在固定的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和受威胁区以外移动。从高风险区进入低风险区时要按规范消毒,每次任务结束后应确保轮胎、汽车底部等表面区域消毒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