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实践初探

2021-08-23侯硕

黑河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安全意识家园共育

侯硕

[摘 要]幼儿园一直把幼儿安全放在首位,同时,幼儿安全也是每个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在教育教学中增加幼儿对安全的认识,引导幼儿产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使幼儿都拥有美好快乐而安全的童年。教师要对每个幼儿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经常组织幼儿防火、防爆安全演习,让家长把幼儿交到幼儿园放心。提升教师自身素养,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教师;增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对安全知识的了解;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共同保护幼儿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幼儿安全教育;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家园共育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年龄小,安全意识差,除了教师和家长的看护外,幼儿园应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安全问题关系到幼儿园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受到广泛关注。幼儿智力的发展在幼儿期是最关键的,同时也是幼儿喜欢模仿和好奇心比较重的时期,教师要对每一名幼儿进行安全知识普及。

一、教师要认识到安全知识的意义与价值

1.教师应有意识地提高安全危险辨别能力

在幼儿园中,幼儿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正确引导幼儿,使幼儿的好奇心和探险精神在安全的活动范围内进行。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正确引导帮助幼儿了解、掌握他们好奇事物的正确使用方法。例如,使幼儿了解危险无处不在,培养警惕感和自我保护意识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常规,让幼儿知道如何做才能最安全,并在日常生活中监督和检查幼儿是否按照教师要求的方法做,让幼儿渐渐养成良好习惯。又如,在每日饮水活动时,要让幼儿先拿起水杯,感受一下水的凉热,过凉、过热都不适合饮用;幼儿进餐时不要随便说话、打闹,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2.让幼儿在园本课程游戏中提高安全意识

教师应把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并注重在游戏中提高安全意识。例如,在社会活动《我是小交警》中,幼儿园联系交警队的叔叔阿姨,带领教师和幼儿一起来到马路上,了解交通规则,并模仿叔叔阿姨怎样指挥交通。回到幼儿园后,教师带领幼儿开展“我是小交警”安全小游戏,幼儿自主分配角色,分别扮演交警、行人和司机,幼儿在开心玩游戏的同时,也学到了安全指挥小知识。我园园本课程每个月都有一个安全主题,通过安全教育主题的开展,结合活动《火》等为幼儿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在防火演习时,每名幼儿用一块湿毛巾捂鼻,排成一队,跟着老师快速沿着各班级逃生路线有序逃生,经过多次演习,幼儿对逃生路线和技能掌握非常熟练,真正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幼儿园每学期都会请专业的消防员讲解火灾隐患和逃生技巧,幼儿听得认真,教师更是丰富了自身的安全知识,为今后教育幼儿安全技能积累知识。教师每日的工作量很大,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一日活动中引导幼儿掌握安全常识,并排除班级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3.为幼儿创设良好、安全的生活环境

在创设班级环境时,要注重环境的教育性和可控性。在幼儿园教育中,环境创设不仅是美化的需要,而且更是教育者实现教育意图的重要媒介。教育者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教育内容、教育重点,统筹安排、合理布置,将教育意图隐含其中,让环境说话,让环境引发幼儿的行为。环境是课程的载体,是师幼对话的媒介,教育在环境中进行,幼儿在环境中互动。幼儿在观察、操作中探索和思考,增进对环境的认知,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运用感官认知和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班级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班级环境的构成处于教育者的控制之下。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上的精神和文化产品、各种儿童用品等在进入幼儿园时经过了精心的筛选甄别,以有利于幼儿发展为选择标准;另一方面,教师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幼儿的特点,有效地调控班级环境中的各种要素,维护环境的动态平衡,使之始终保持在最适合幼儿发展的状态。教师通过对环境的调控,为幼儿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班级环境的教育性与可控性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环境的教育性决定了环境的可控性,使可控性有了明确的标准和方向,而可控性又保证了教育性的实现,二者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将安全教育有机融合到幼儿一日生活中

幼儿园将安全教育融入一日生活,丰富知识经验,从中提高安全教育的新路线。例如,对于电源的应用,正确的讲解很重要,同时要把危险讲解清楚,让幼儿认识家庭和幼兒园中常用的电器、连接线和开关,知道哪些部位不能触摸,并认识家庭、幼儿园、公共场所的电线、电插头、电插座,知道不能用手脚触碰;让幼儿认识家庭常见燃气具、炊具,知道自己操作电器会带来哪些危害;让幼儿认识防火防爆标志,知道燃放烟花爆竹的正确方法,知道燃放烟花爆竹可能带来的伤害。当突发状况发生时,幼儿园平时演习的成果将会显著显现,幼儿将不会产生惊慌失措的状况。我园还根据幼儿园情况制定了各项安全预案,如传染病应急预案、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预案等。

2.在安全游戏中让幼儿形成自护习惯

教师要把活动和游戏相结合,使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以生活剧和游戏的形式呈现给幼儿,可以开展《刮风下雨我不怕》《水灾来了怎么办》《地震来时不惊慌》《不跟陌生人走》《不给陌生人开门》等主题活动,使幼儿真正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产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处事不惊的应变能力。天气逐渐转暖,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增多,在户外活动时可能会出现摔倒等情况,结合以往经验,教师在安排幼儿游戏时除了排除必要的安全隐患外,还要对幼儿进行基本护理知识的讲解和示范。在一次户外游戏评比活动中,一名幼儿在椅子上练习走平衡时向下跳的动作没做好,不小心从椅子上摔了下来,嘴唇流血。经过了解,这名幼儿是刚入园的,没有做过平衡方面的训练,其他幼儿遇事不慌,找来保健医及时包扎,并帮助他完成了活动。

3.设立安全标志,强化安全规则意识

走廊的安全提示板能帮助幼儿了解安全标志,每个幼儿都能完整说出安全标志的意义,这和教师平时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当幼儿和家长外出时遇到了这样的安全标志,也能准确说出意思,会让家长刮目相看。在日常的绘画活动中,幼儿也愿意画一画这样的标志,同时能够加深印象。

三、家园共育,共同守护幼儿的人身安全

1.在社会实践中让幼儿了解与安全有关的生活常识

家园共育是教育幼儿的重要手段,教师顺利开展工作离不开家长的帮助和支持,幼儿安全教育更是不例外。幼儿安全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就要挖掘家长、社区资源,形成自我保护的内容。例如,开展“超市”社会实践活动时,教师除了为幼儿讲述购物的方法,还要为幼儿讲解在公共场所遇到绑匪的逃生技巧和自救技能等。

2.社区联动,加大安全常识的宣传力度

教师要引导幼儿认识从家到幼儿园一路的环境,熟悉自己所居住的社区,使幼儿关注和认识周围的环境,培养幼儿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树立保护自己的意识,也使自我保护的教育得到可持续发展。幼儿园可以利用家長会、宣传墙、通知栏等,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家长宣传幼儿安全的重要性和一些安全常识。首先,要让家长知道了解安全常识的重要性,家园共育,让安全教育不是只在幼儿园中完成,每日所学的安全小知识都要通过互联网传达给家长,家长回到家中通过对幼儿询问帮助复习,加深幼儿的印象,从而使幼儿对安全知识有更多了解。

3.运用多媒体,提高幼儿安全防范能力

幼儿自我防范意识差,教师可以用观看影片的方式,引导幼儿体会与父母分离的痛苦,通过故事让幼儿体会社会很复杂,坏人有时就在身边;在户外活动中,要紧跟教师和父母,一旦走失,要大胆、细心观察周围事物,记住自己的幼儿园和父母的电话号码,向警察叔叔求救等,找到老师和父母,使幼儿产生自我保护意识,了解自救方法。

总之,安全教育要长期融入幼儿一日生活。教师要利用社区、家庭力量,共同帮助幼儿安全成长,定期组织家长开展安全知识讲座,让幼儿生活在充满安全意识的环境中。安全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安全无小事,幼儿的安全事关千家万户。幼儿园视安全教育为首要工作,扎扎实实把安全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充分抓住每一个细节,让家长满意,让幼儿获益,让社会放心。

参考文献:

[1]庞建萍,柳 倩.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陶金玲,许映建.幼儿园班级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3]颜 磊.幼儿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申桂红.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实践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安全意识家园共育
在活动中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分析飞行教学中的作风建设及其安全意识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在电类实践操作课程中对士官学员安全及规范操作意识的培养
为幼儿营造安全的港湾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当前幼儿环境教育策略探研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航母舰员安全意识养成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