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状态检修模式下的变电检修技术分析

2021-08-22禹智华杨新兵

科技尚品 2021年6期
关键词:变电电气设备检修

禹智华 杨新兵

摘 要: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电力系统的运行规模不断扩大,对于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检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电力系统检修维护工作中,状态检修模式是重要的一种检修形式,在这种模式下的变电设备检测技术可以对系统中的变电设备进行全方位检测,掌握设备的运行性能,对可能出现的运行风险及时规避,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状态检修;变电检修

中图分类号:TV7;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64(2021)06-110-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6.053

电力设备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品质的优劣程度、运行状态对电力系统的输电效率、供电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通过开展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根据检查数据做出综合的分析与决策,明确设备以及电力系统的运动状况,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1 状态检修模式下的变电检修技术的重要性

当前,电力企业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行业竞争激烈,尽管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但是市场份额已经趋于饱和,对于某些电力企业来说,盈利空间有限,只有降低运营成本,才能提升企业收益,保持企业相对稳定的发展,否则很容易被迅猛发展的市场所淘汰[1]。

电气设备是电力系统中的核心内容,如果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很容易诱发一系列严重后果,轻则出现机械故障或者造成设备的损毁,重则引发火灾。线损管理是当代电力企业的重点工作,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的异常线损是由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的,由于线损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大幅度增长,经营压力陡增。电气设备检修工作的开展,可以消除设备故障隐患,减少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的连锁问题,把故障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达到提升企业效益的目的。

在电力工程中,电气设备种类繁多,设备功能非常关键,一旦产生故障,就会直接增加系统的整体运行隐患,使供电效果大打折扣。对于电力领域来说,安全是系统运行的第一准则,电气设备检修工作的开展,是保证这个准则的基础工作,设备运行效果更佳,运行风险明显降低,从用户的角度上来看,电气设备检修工作的开展,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电力资源,满足社会生产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

2 变电检修现状

2.1 设备检修过程管理不完善

在技术管理层面,每次计划检修都是按照相应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检修工作,这使得各项检修工作缺乏灵活性与针对性,长此以往,检修人员在参与多次计划检修工作后会形成定势思维,思维的僵化影响检修效率,无法保证检修质量[3]。

2.2 生产制造达不到技术要求

生产制造技术是保障变压器顺利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只要生产技术出现质量问题,会直接给工作品质与效率造成严重影响。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加入其他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参数与数据,且没有被及时发现或替换,就会给变压器的运行带来严重且无法预测的问题。

现如今,变压器的生产制造还存在工艺水平低等现象,常常出现零部件加工粗糙等状况,大部分变压器不能得到及时维护,安装工作也不精细,缺乏干燥处理,检测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就会引起进一步恶化,从而影响有关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

3 状态检修模式下变电检修技术应用措施

3.1 状态监测

当前,我国电力系统建设规模正变得日益庞大,而状态检修技术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电力系统检修工作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对于变电站新建及改建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其故障检测需要制定专门的修建指标,结合自身经验及规范,维护各种电力设备,确保变电站能够可靠、安全地运行。

现阶段,变电站出现故障的概率较小,检修人员往往不会采用专业性强的故障诊断与检测设备,因为采用这些设备需要投入很高的成本,而且当实际情况不符时的实用性不高。因此,检修人员在检查维修发生故障的变电站过程中,大多时候只是检测比较重要和关键的设备,以此提高检修效率,保障变电站设备的运行安全。

除此之外,变电站一次设备在实施状态检修过程中,为了及时掌握变电站中重要设备的运行状况,通常还要配置相应的监控设备,以便于在变电站一次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采取相应的维修手段,确保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对于变电站的其他设备来说,如果设备作用不太重要,则可不需实施状态检修,只需通过对应技术来检修即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节约维修成本的作用。

3.2 制定合理的檢修计划

基于当代电力工程的复杂性,在开展电气设备检修工作之前,企业要制定完善的计划,保证设备检修工作的有序进行。计划方案的制定,要严格地按照电力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企业技术人员全面勘察系统,如果系统运行问题较多,可以采用大修的方式,对故障进行排除,如果问题较少,就需要采用定点检修的方式,消除电气设备故障,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4]。

电气设备检修工作要有固定的频率,不能过于频繁,企业要合理设置检修时间间隔,保证电气设备检修工作的有效落实。需要注意的是,电力企业不能盲目地检修电气设备,无论故障大小,普遍采用大修的方式进行检修明显是不可取的,这一问题需要引起企业方面的高度重视。

3.3 故障诊断

故障诊断是变电一次设备状态检修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设备运行隐患的精准检测,找出故障类型、故障原因及其影响范围,必须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实施工作。

在变电一次设备的故障诊断中,通常采取污染诊断、振动诊断、噪声诊断、专家系统等手段。以振动检测为例,振动诊断需借助于相应的仪器,检测并识别设备的频谱、相位、幅值相关振动信息,根据分析结果判断设备故障。例如,借助断路器对变电一次设备实施振动检测,将压电式振动传感器作为载体,将处于运行状态的设备振动信息转变为直流电压信号的形式,再开展后续的采集与测量工作。以振动检测诊断设备故障,检测效率及准确率均比较可观,达70%以上。

3.4 电力变压器状态检修

分析油中含有的气体的色谱图,并归纳以及记录好局部放电、过热等状况。但这一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就是其不能及时地表现出由于绕组而出现形变等状况,进而导致局部放电以及过热等现象。

检测储油柜和油箱中的水分,测量纸绝缘水分。并测量铁心绝缘电阻、tgδ等,实质上是在测量纸绝缘中的水分含量。

在检测油温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温度计,并合理地使用红外测温仪,检测油箱表面的温度。这一检测方法的优点较为明显,具有较高的便捷性以及高效性[5]。

与此同时,变压器温度则会在电阻、电流等方面有所体现。但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注意,气体色谱图这一方式的精确度要高于电阻值检测的方式。

3.5 提高检修人员工作水平

为了提升电力电气设备的检修水平,要对电力电气设备检修人员进行培训,从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全面提高电力电气设备检修人员的综合能力,满足工作的使用需求施。一方面,应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采用正确有效的措施进行检查维修。另一方面,应引导检修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满足电力电气设备更新换代的技术需求,充分满足现代化电力电气设备的检修需要,保障电力电气设备检修工作顺利开展与实施。

3.6 加强电力检修现场的安全控制

第一,加强对检修现场的检查,确保安全措施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及检修现场的需求。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安排专门的负责人进行二次检查,包括地线、围栏等安全措施。第二,在电力检修过程中,要组织班前会,详细说明现场检修情况,做好安全措施交底工作。第三,检修人员要认真分析电力检修存在的风险并采取对应的控制措施。第四,在实际检修前,要对电力检修现场进行勘察[6]。

4 结语

电气设备是电力系统的核心内容,随着电力系统中的设备类型逐渐增加,复杂程度陡增。因此,在当前的社会发展环境下,电力企业要充分发挥职能,准确地预测和分析电力设备性能的发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徐小华,王贵兰.物联网技术在电气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19):155-157.

[2] 曹輝,董海,吴江.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20,10(9):38-39.

[3] 张隽.状态检修技术在输电线路运检中的运用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1):4.

[4] 谭德军.关于配网设备状态检修及运维管理的探索及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20(9):105-107.

[5] 曾伟华,韩少卫,李传江.状态检修技术在变电检修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56(9):131-132.

[6] 赵德芬,林建国.智能变电站运维技术及设备故障处理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20(18):34-35.

猜你喜欢

变电电气设备检修
地铁车辆检修模式及检修技术相关思考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探讨
35KV以下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法探讨
提升港口电气设备管理措施的探讨
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
9元:防爆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地铁车辆检修模式的思考与解析
35kV以下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雨中检修
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