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机械工业发展趋势研判及建议
2021-08-22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韩潮瀚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韩潮瀚/
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下,机械工业要牢牢把握“快、高、好、强、稳”发展定位。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入推进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关键阶段。“十四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与以往相比,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将对机械工业由大到强的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一、国际国内环境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十四五”时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征和趋势将更加明显,世界进入秩序重构和全球化再平衡时期,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形势复杂严峻。中美关系进入两国建交以来最困难的时期且可能继续恶化。中美双方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和国家利益方面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将中国确定为主要战略对手,开始用“全政府的方式”同中国进行全方位的长期竞争,对中国科技领先企业、装备制造企业进行打压是其重要手段。机械工业必须增强竞争意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造成破坏,客观上加剧了“经济脱钩”的步伐。各国对产业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空前重视。欧美日纷纷制定出了制造业回流计划,或者转移到其他亚非国家,以实现供应的多元化。长期以来,美欧提供市场和技术,东亚提供制造和人力要素,中东和亚非提供能源和资源的分工格局将面临调整。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数字经济不但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代表了未来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以信息、融合和创新为着力点的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将赋能新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土地、资本、劳动、技术、数据等多维度的要素体系的健全将为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弹药。
二、“十四五”时期机械工业发展的定位及要求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机械工业的功能与使命也在不断调整,从过去主导工业化进程到现在服务于新发展格局。在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经济实力日益强起来的大环境下,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下,机械工业要牢牢把握“快、高、好、强、稳”发展定位,即较快的优势品牌成长度,较高的经营效益和效率,较好的产业结构和业态,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稳定的规模成长势头。更要发挥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引领作用,要在我国开创对外经济新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着力培育高端品牌。发展质量高不高,要看机械产品的市场表现。目前高端用户仍普遍不愿采购国产装备,我国每年进口约3000多亿美元的机械产品,其中大部分是高端产品。这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为高端主机配套的关键零部件。无论是高端主机还是关键零部件的大量进口,都越来越可能成为美西今后制裁打压我国的筹码。因此,从“十四五”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格局的国家战略出发,必须将加快培育高端品牌,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作为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努力方向。
二是着力提升经营效益和效率。工业增加值率、全员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利润率等效益和效率指标水平直接反映了行业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财力基础。机械工业的营业收入利润率,2000年为3.96%,2010年为8.38%,2019年为6.08%。向高端升级,需要持续稳定投入。“十四五”时期,机械工业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必须稳定投资、提升效益,筑牢机械工业向中高端升级的坚实基础。
三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从产品结构看,“十三五”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的优势地位继续上升,新能源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有可能成为新的优势产业,突出的短板仍是高档数控机床、大型精密测试仪器、高端专用设备、高端基础零部件、工业软件等。“十四五”应在总结以往经验和展望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补齐短板上着力,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上着力,在服务型制造上着力。
四是着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创新能力、资金积累能力、绿色发展能力和人才资源支撑力。“十三五”民营机械企业的产出在全行业中的占比已升至50%以上,市场主体结构的深刻变化,对机械工业的平稳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科技创新可以促进动力转换,机制创新也是促进动力转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将政府直接操作资源分配的做法,尽可能地变为企业在政府宏观引导下,自行谋划发展之道。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工业强基”等市场失效之处,对于“智能制造”,在试点示范工程业已见效以后,建议放手让市场无形之手去发挥作用,让企业自己去决策取舍。要推进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的机制创新,在完全竞争性的市场领域,如果不在发展机制上有新的突破,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将落于下风。
五是着力稳定适度规模扩张势头。“大”是“强”的构成要素之一。“十三五”机械工业规模成长速度已明显放慢。在我国“十四五”的经济发展中,机械工业肩负各行各业向高端升级的装备支撑重任,应保持略高于工业平均速度的增长。这将有利于巩固我国机械工业在全球同行中的比较优势。
三、“十四五”时期机械工业发展建议和展望
抓紧研究提出利用国内需求拉动自主创新的措施意见。高端装备国产化之所以进展艰难,基础发展滞后于主机的局面之所以难以改观,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没有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的优势”,相关机械企业难以得到自主创新的实战机会。高铁、发电设备、特高压输变电设备,之所以发展较快,在于当时既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又充分利用了国内需求这一资源,通过用户牵头、产需结合,将用户的需求变成了装备制造业迭代创新的机会。反观数控机床、农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不但没有成为专项成果的应用舞台,反而帮助国外企业扩大了对内资企业的技术优势。因此,建议“十四五”抓紧研究出台利用国内需求拉动自主创新的措施意见。
切实整顿市场秩序,让市场机制发挥存优汰劣的作用。奥凯电缆事件对规范电缆行业的竞争秩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这一做法推而广之,切实加大力度整顿市场秩序,让市场机制真正发挥存优汰劣的作用,为机械工业这一竞争性行业创造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以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