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兰溪乡土祠堂特殊平面格局的类型化研究
2021-08-21薇王晖吕令强
田 薇王 晖吕令强
兰溪位于浙江中西部,隶属金华地区,旧属婺州。自南宋以来兰溪地区儒学繁盛,对宗族文化尤为重视,境内至今保存着大量的乡土祠堂建筑。在“慎终追远”的传统乡土社会,祠堂不仅是一个宗族最高等级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笔者所在团队近年来实地调研了30余座兰溪境内的乡土祠堂,结合地域史、建筑史等方面的文献,认识到兰溪祠堂包含多样化的平面格局类型,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其中一些特征既往研究虽也有所提及,但还缺乏整体性的调查与探讨。本文在团队关于浙江中西部地区初步研究[1]的基础上,重点对兰溪乡土祠堂特殊平面形制的类型、尺度进行探析。
1 兰溪祠堂形制分类
作为中国传统礼制建筑,祠堂形制布局一般较为固定,主要由门厅、享堂、寝堂三部分组成,三者均与两旁廊庑相连,各部分之间形成完整院落或天井,可称为合院型。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浙江境内的乡土祠堂普遍采用的也是这种合院形制。但在金华尤其是兰溪地区,建筑之间的格局关系却有所不同,除合院型外,还存在其他三种特殊形制,分别为回字型、工字型、凸字型(图1)。
图1 兰溪乡土祠堂形制类型分类
本文共调查、收集金华地区祠堂239个,其中兰溪地区60个,其他地区179个(表1)。选取的祠堂案例均保存比较完好,多为文物保护单位。重点研究的60座兰溪祠堂中,合院型有18个,回字型有15个,工字型有14个,凸字型有13个,各类型占比较为接近,合院型占30%,其余分别占25.0%、23.3%和21.7%(图2)。兰溪以外的179个案例中,合院型71个,工字型107个,回字型1个,目前未见凸字型。从这些资料呈现的形制比例来看,兰溪地区祠堂类型的多样性最为突出。
图2 兰溪与金华其他地区的祠堂类型比例
表1 金华不同地区祠堂形制数量统计
2 三种特殊类型的形制特征
2.1 回字型祠堂
回字型,又称为独立正厅式,中亭式,据调研所见,均用于大宗族总祠所采用的布局形式,在所有形制中等级最高。这种类型祠堂的院落中间,是一幢接近方形的中厅,与四周房屋均不相连,完全独立,整个院落俯瞰呈“回”字型。清华大学团队在兰溪诸葛村调研时曾提到,“这种‘中亭式’的祠堂在兰溪境内常用于一村的总祠堂,而为其他地区所无”[2]。另外笔者注意到,多个这种祠堂在寝堂前设有左右两部台阶,而无中阶,类似古代传统的双阶制度。在调研的15个回字型祠堂中,有9个寝堂前建有左右阶。东西阶(也称阼阶、宾阶)制度与古代礼制有密切关系,据张家泰等人的考证,从周汉到唐宋,沿用了约两千余年[3],但宋金以后已很少见,而大部分回字型祠堂的寝堂前有双阶,似可窥见兰溪祠堂渊源之深。
长乐村金大宗祠为金氏总祠,是典型的回字型布局(图3)。整座建筑群规模宏大,总占地面积达1600m2,中轴线上由前到后依次为门厅、中厅、寝堂,两侧为东西厢房,祠堂四角各成一房厅,房厅内都留有小天井。与多数回字型祠堂不同,金大宗祠的寝堂仅设有中阶。祠堂内部院落宽27m,深32m,作为主体建筑的中厅位于院落正中,通面宽17.3m,通进深12.9m,厅内四棵金柱直径达0.8m,空间高敞。
图3 金大宗祠平面图(左) 金大宗祠中厅(右)
2.2 工字型祠堂
既往研究没有明确指出兰溪祠堂的工字型类型,但根据笔者的调查,工字型在兰溪地区的占比约1/4,在整个金华地区的占比约50%,是非常突出的类型。所调研的工字型祠堂一般作为宗族支祠,等级较回字型低,部分总祠也采用这种形制。这类祠堂的享堂和寝堂之间有一穿堂,形成工字厅格局,穿堂左右各有一个小天井。穿堂在当地也称为拜厅或过厅,平面多呈方形,屋顶为双坡侧向小批檐,吊顶中央设天花藻井,装饰华丽。穿堂可分为两种,一种带有两侧边廊,约略呈三个开间,多与前后檐廊相接;另一种不带边廊,面阔一间,进深也多为一间。清华大学团队在诸葛村调研时,曾提到拜厅的做法,“据乡人传说,是有高官的宗族的祠堂才能有的”[4]。工字型格局在唐宋时期应用较为普遍,直到元代仍有使用,可见于北京后英房元代建筑遗址[5]。
渡渎村余庆堂建于明洪武年间(图4),前后三进,享堂、穿堂、寝堂形成工字厅。穿堂带有左右边廊,边廊两侧有木制隔墙,隔墙中间设置可以打开的隔扇窗,穿堂后面的寝堂明间与两次间用砖墙分隔。祠堂两侧还设有夹弄,作为通行的过道。有的工字型祠堂为四进院落,在门厅与享堂之间布置一前厅,如长乐村象贤厅,社峰村积庆堂。
图4 渡渎村余庆堂平面图(左) 渡渎村余庆堂航拍图(右)
2.3 凸字型祠堂
凸字型一般用于小型厅堂中,是兰溪地区一种独特的形制类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享堂一般为三开间,明间向后突出一间作为寝堂,二者完全连接在一起,平面构成“凸”字型。这种形制祠堂等级最低,目前仍是村民日常举行丧礼的场所。享堂为跪拜吊唁之地,寝堂中厝置死者棺椁,享堂与寝堂间往往悬挂帷幕遮挡。所调研凸字型祠堂的内部梁架关系可分为两种,一种寝堂梁架方向与享堂一致;另一种寝堂梁架方向与享堂梁架垂直(图5),元代3座祠堂的寝堂梁架均为垂直关系,清代的9座祠堂中,有4座寝堂的梁架方向与享堂一致,其余5座为垂直关系。
图5 凸字型祠堂的两种梁架关系
梅江镇唐店树基堂(图6),清代建筑风格,整体呈凸字型格局,享堂面阔三间,进深5.7m,明间向后突出7.6m作为寝堂,整个祠堂总进深达13.3m。相距不远的墩头村也有一座凸字型祠堂,名为忠孝堂(图7),总占地面积近600m2,主体厅堂为凸字型。祠堂两侧还分别布置有东西厢,厢房与寝堂之间有两个水池。与其他案例不同,忠孝堂因厢房向后延伸至寝堂后墙位置,后部形象比较完整统一。
图6 唐店树基堂
图7 墩头忠孝堂
3 平面尺度的量化分析
调研中测绘了7座回字型祠堂、6座工字型祠堂和9座凸字型祠堂。基于这些案例以及其他文献中相关案例的尺寸记载,对特殊形制祠堂的尺度特征进行初步分析(图8)。
图8 特殊形制祠堂平面尺度计算示意图
回字型祠堂主要考察中厅与院落的尺度关系(表2)。从收集的祠堂案例看,中厅面宽与院落面宽的比值平均为0.77,进深与院落进深的比值平均为0.51。明中期以前的5座祠堂,面宽的平均比值为0.80,进深平均比值为0.56;明后期及清代的3座祠堂,中厅面宽平均比值为0.71,进深平均比值为0.44。中厅的相对尺度有减小趋势,但清代祠堂案例数较少。另外,从回字型祠堂前后天井进深比值看,前天井进深达到后天井进深的1.87倍,中厅前天井空间较为广阔,可为族人聚集提供场所。
表2 回字型祠堂中厅尺度分析
工字型祠堂主要考察穿堂的平面尺度变化(表3)。整体上穿堂面宽与祠堂总面宽比值平均为0.5。元代与明中期以前的6座祠堂,穿堂带有两侧边廊,面宽比值平均为0.57;明末和清代所建3座祠堂不带边廊,为一开间,面宽比值平均为0.37,可见工字型穿堂的面宽随年代发展逐渐减小。进深方面,元代与明中期以前的祠堂,穿堂与寝堂、享堂的进深比值较为接近;明后期及清代,穿堂与享堂、寝堂的进深差距增大,有的祠堂中寝堂、享堂的进深甚至达到穿堂进深的2倍,穿堂相对进深的减小进一步说明其空间有衰退趋势。
表3 工字型祠堂平面尺度分析
凸字型祠堂主要关注寝堂的尺度变化(表4)。寝堂面宽与祠堂的明间开间对应,与整体的比值没有明显时代倾向。寝堂进深与祠堂总进深的比值平均为0.47,3座元代祠堂中此比值平均为0.54,清代7座祠堂平均下降到0.44。寝堂空间自身面宽与进深的比例,从元代的平均0.53,变为清代的平均1.04。基于收集的祠堂案例,可以看出从元代到清代,寝堂的相对进深有缩小趋势,且空间比例由纵向狭长趋向于方正。
表4 凸字型祠堂平面尺度分析
结语
根据大量的实地调研,兰溪地区的乡土祠堂普遍存在四种平面形制:合院型、回字型、工字型、凸字型,后三种“特殊”类型占比合计达到70%。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回字型均为宗族总祠,等级最高;工字型等级较回字型低,一般用于房派支祠;凸字型等级最低,为当地日常使用的小型厅堂。通过对这三种特殊形制的尺度量化分析,发现随时代发展,回字型的中厅尺度、工字型的穿堂尺度、以及凸字型的寝堂相对进深,即这些“特异性”空间的尺度都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兰溪祠堂的特殊形制很难从功能角度加以解释,已有部分学者从历史传承角度进行了分析。陈星[6]认为回字型宗祠建筑是受到北方、中原地区建筑文化之影响,南宋移民的宗族,外出富商及归乡官宦借鉴北方建筑,创建了回字型祠堂。张力智[7]注意到兰溪地区的特殊形制祠堂,认为“凸”字形祠堂和“中亭式”祠堂融合了朱子理学与金华学派两种学术脉络,因其不同的制度渊源而获得了不同的功能倾向。本文的类型化与量化分析表明,三种特殊形制祠堂在兰溪地区普遍存在,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并且,其特异性空间的尺度与建造年代之间有一定关联性,历史越久远其尺度越大,这种现象也从侧面提示可能属于古制特征的传承。但是这些特征的具体年代指向、以及历史传承脉络等问题还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资料来源:
文中图表均为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