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掐准七寸 攻心为上

2021-08-20罗雪芳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1年6期
关键词:转学宿舍班主任

罗雪芳

接手文科实验班刚三天,我忙得晕头转向。周五上午放学,我抱着一摞作业刚回到办公室,一个学生跟着我后脚就到了。还没来得及抬头看他的模样,就听到:“老师,我周六、周日都不想来上课,我要去休息,去玩。”声音冷冷的、硬硬的,像从冰窖里传出来。

我抬头一看,他黝黑而棱角分明的脸上每个毛孔似乎都透着寒气、怨气。看他的胸牌上写着:高二(2)班武XX。我惊诧道:“我又不是2班的班主任,你找错了。”武同学说:“你不记得了,文理分科前我在2班,常去找班主任杨老师,你就坐在他的前面,有次我跟杨老师起了冲突,还是你调解的。虽然你不教我,但我就相信你!现在我是文科实验班的学生。”

说完,他的表情稍微好了一点点,但仍很阴冷,眼睛半睁半闭,嘴巴张开极小,声音也是从牙缝间挤出来的,我身上的汗毛瞬间竖起。

“这是个难缠的角儿!”我心里默想,以前的学生厌学,来请假,都会编很多理由。这学生却如此真实,单刀直入,令我有点惊诧。

武同学继续说:“我就是要出去,要去休息,我读初中时也这样做,干不赢就去休息,没人干涉我,我也考上了市一中。我讨厌这所学校,不喜欢这里的管理,我要疯了!”我静静地听他说,等他的情绪稍微平静了一些,我问他:“每周周六、周日你都要出去?”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每周7天,整整两天你都要出去,出去干什么?”

“去打游戏,去玩。”

“你确定这两天都这样过?”

他犹豫片刻:“不确定!”

我突然提高音量,声音也同他一样又冷又硬:“你是来向我示威,要挟我,还是来寻求帮助?我当了27年的班主任,不是被吓大的。说出来,你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见我突然出击,他沉默不语。大概过了三四分钟,他说:“其实就想出去找同学聊天,也不是要去打游戏。”

“哪个学校?男的还是女的?”

“XXX中职学校,男的。”

“什么关系?”

见我穷追不舍,武同学只好全盘托出。他说自己性格比较内向,到新学校后没交到朋友。一起读初中的朋友在其他学校读书,每周出去和朋友聊聊天是他最大的期盼。学校周末也不让学生出去,他受不了。

我告诉他,近期因疫情防控需要,学校周日是不让学生出校的。但若他所说情况属实,可以请周日下午的假,出去调整一下。

我迅速与武同学的父亲核实,得知他确实有个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在市某中职学校读书,所说的情况也基本一致。我就帮他协调请了半天的假。周日晚上,武同学按时回校,情绪好了很多,一周下来也没什么异样。

一转眼,又过了两周。周日晚上七点多钟,武同学父亲来电话,说他闹着要转学,开学来就一直闹,都闹了两个多月了,刚消停了一周,这周又开始闹了。说武同学受不了市一中的管理,吃不了在学校的苦。

我找到他同宿舍的学生小兵,询问武同学在课下、宿舍等场合的表现。小兵说:“武同学思想非常偏激,一回到宿舍就叫骂学校。骂学校同学们还能忍,最不能忍的是骂老师,整个宿舍的学生都对他很不满。”小兵接着说,“谁都知道,周末补课,老师比学生还累,凭什么骂老师,我们都挺看不惯他的。”

我把武同学叫到办公室,开门见山:“你想转学?要转去哪里?”

“是呢,来的第一天就想转,要转回云县。”

“那为啥到现在还不转?”

“爸爸说转不了。”

“给你个建议,直接找校长和市教育局局长,应该转得了。”

他面露诧异之色:“你允许我转学?”

“当然啦,你在学校这么痛苦,何必呢!知道你为什么这般痛苦吗?我们来做个实验,你马上扎一分钟马步,我来计时。”

武同学面露怒色。我告诉他,这不是体罚,只是做个实驗,能帮助他解决问题。他配合了,开始扎马步,我看着表,大概过了30秒钟,他抬头看了我一眼;40秒钟时又看了我一眼;差10秒钟时,我给他看表,告诉他还差10秒钟。

一分钟到了,我问他:“累吗?觉得时间长吗?”他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扎马步开始和结束时我都让他看表,他确信是一分钟;就在我和他交谈的瞬间,时间就过去了两分钟。我让他再看表,说时间已经过了两分钟。

他惊讶:“怎么如此之快?”

“开学到现在近三个月了,你觉得时间长吗?累吗?度日如年吗?”

他点点头。

“知道为什么吗?”

他摇摇头。

“你用了扎马步的姿势来学习、生活,选择了最累的生存姿态。如果以人的姿势来确定生存的姿态,那么,坐着不累,站着不累,走着、跑着也不很累,半蹲、扎马步的姿势却最累。人,不思进取的不累,一门心思往前冲的也不累,累的就是介于两者之间,放弃觉得不甘心,割舍掉一切羁绊又下不了决心。你之所以累,不就是想转学,可家人又不同意,你不得不一边与家人闹,与老师对着来,一边又不能不学习。所以,你就整天犹犹豫豫、骂骂咧咧、怨天尤人,前进又不想,后退也不行,学习成绩自然一落千丈,不苦不累才怪呢!现在你再想想,家人为何不让你转学?当初你为何选择市一中?市一中一万多学生,有几个转学了?又有多少学生没达到录取分数线,钻头觅缝想进来?你要转学就立即写申请,我请年级上不要为难你,给你签字,校长那儿我也会帮你说话,不能再让你选择这种半蹲、扎马步的生存姿态了!”

听完我的话,他思考了一会儿,坚定地说:“老师,我不转学了,要好好学习了!”

我悬着的心落地了,暗自欣喜。我与他分享了我写的几篇文章后,告诉他该如何开解自己,并指出过分偏激,遇到问题老是想不开,开始只是思想问题,慢慢会变成心理问题。好多心理问题是思想问题引起的,若再这样下去,弄出心理疾病,那就太不值当了。

接着,我指导他制定自己的目标,主要是为人处世方面的,当然也包括学习成绩。我告诉他,先在小组内、宿舍里交几个合得来的朋友;然后在我的语文课堂上一周至少要发言三次;还要参与小组的各种活动。

事后,我找了武同学所在小组的其他同学和同宿舍的舍友。请他们一起帮助武同学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快速融入班集体。

后来,武同学虽偶有不适应,仍发牢骚,但再没说过要转学的话,总算安下心来读书了。

开学三个月来,武同学一直闹着转学,相信其父母、亲戚,以及之前的班主任都做过不少工作,但为什么没有效果呢?我想应该是开药没有直捣病灶,治疗手段不精准,所以没能及时清除病源。

我在改变武同学想法的过程中,从与他的前两次交锋中,逐步研判出他思想问题的根源:由于小学、初中成绩很好,家长、老师都顺着他,使他养成了过度自信、偏激、自以为是的性格。对这样的学生,和风细雨有时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得给他下点猛药,当头棒喝,方能将他震醒。一分钟马步体验,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掐准了他的七寸,我运用一些教育小智慧,欲擒故纵,使其发自内心地醒悟,思想工作便水到渠成。

“掐准七寸,攻心为上”的育人策略要想有效,很多时候,教师要有同理心,能换位思考。在武同学第一次闹情绪时,我在问清情况后让他请了一个下午的假,其实也是对刚刚离家、到一个陌生环境的高一学生身心所承受压力之大的理解与宽容。诸多的不良情绪,是需要一个发泄、倾诉的窗口的。外向的学生,排遣坏心情、不良情绪的方法有很多,而像他这样内向、偏激的学生,真的只有一两个朋友能帮助他。于是,我多方协调,帮他请了假。武同学其实是感受到了我对他的理解与尊重的,因而后面的教育开展起来才会事半功倍。

由此我还想到了当前高中教育的一个新现象——将学生在校的时间无限延长,认为学校教育包治百病,很多该由家长承担的教育工作也被学校、教师包办,弄得学校负重前行,教师身心俱疲。以武同学的案例来分析,如果我没给他一个下午的假,让他和朋友交流、倾诉,那后果可能是逼得他精神崩溃,做出更极端的事。那么,學校、老师就真的是好心办坏事,出力不讨好了。一个人是在多种爱的滋养下成长的,老师的关心和爱代替不了父母的爱,父母的影响有时也代替不了朋友的帮助。所以,当学校和老师在教育特殊学生无能为力时,何不借助该生父母、朋友的力量呢?让学生有时间出去与父母聊聊天,与朋友吐吐槽。这样他们的很多负面情绪就找到了排遣的出口,出问题的概率会更小些。即使学校有各种规定,班主任在处理特殊学生问题的时候,也是可以灵活一些的。

当然,仅仅是理解学生,指出问题,让学生知道自身问题的严重性,产生改过的想法,而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就只完成了三分之一。我在改变武同学情绪的过程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他知道怎么去做,与他一起确定目标,指导他慢慢改善人际关系,慢慢融入集体,感受班集体的温暖,这是需要持之以恒督促的长远工作。生活在一个有温度、有爱的集体里,谁会舍得离开呢?

好的教育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直击七寸,更要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让学生看到未来,去追寻诗和远方!

◇责任编辑 邱 艳◇

猜你喜欢

转学宿舍班主任
热得快炸了
我的班主任①
学校到底是谁的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我也转学了
吃货的世界
转学的烦恼
热得快炸了
离开你,我是一片浮萍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