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其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2021-08-20黄艺娜范玲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8期
关键词:去甲体温手术室

黄艺娜 范玲莉*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手术室,福建 厦门 361003)

手术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治疗方法,许多疾病的治疗需要依靠手术完成。手术质量除受到术者技术水平及相关设备的影响外,还受到手术护理的影响[1]。本次研究中为提高手术质量,在手术室护理中行体温管理,期望通过合理的体温管理,帮助患者维持手术期间的体温。低体温是围手术期常见的不良反应,而低体温会增大感染、寒战、躁动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如何减少低体温的发生,是手术室护理中极为重要的部分[2-4]。本次研究以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从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涉及的手术主要有腹腔镜手术等,将选取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中:儿童28例,女性26例;年龄1~78岁,平均年龄(44.26±9.55)岁;手术类型:妇科开腹手术21例,腹腔镜手术15例,乳腺癌根治手术18例。观察组中:儿童28例,女性26例;年龄1~78岁,平均年龄(43.26±9.46)岁;手术类型:妇科开腹手术21例,腹腔镜手术15例,乳腺癌根治手术1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相关手术治疗的指征。②患者或家属知情本次研究。③手术时间预估>1 h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者。②资料保存不全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具体如下:①巡回护士术前对患者展开评估,确认患者是否有手术质量的身体条件。②术前按照手术要求嘱患者禁食禁饮,交代手术的大体流程和手术安排,使患者做好手术治疗的准备。③术中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等密切配合医师的手术操作。④手术室中行常规体温管理,根据手术类型选择棉被、恒温谈帮助患者维持体温。⑤手术接受后,将患者送往麻醉恢复室留观。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体温管理,实施如下:①术前评估中增加术中低体温高危患者评估,术中高体温高危患者包括:a.高龄、超高龄患者。c.身体条件不理想。c.手术时间长。d.手术中显露皮肤面积大患者。通过评估做好术中低体温发生的风险预估。②依据术前低体温发生风险评估结果,予以患者不同级别的术中体温干预模式。a.低体温风险小患者,术中通过棉被、恒温毯等帮助患者维持体温;同时保持手术室温度在24~26 ℃,湿度保持在40%~60%。术中做好患者的体温及其他生命体征指标的监测,有异常时及时报告。b.低体温高风险患者,在上述措施基础上增加术中液体预热(包括可加热的药剂、冲洗液等;也包括输液管加温)、加热垫(术前将加热垫提前预热至40 ℃左右)、保鲜膜覆盖等保温措施,有输血需求的患者,则提前将准备的血袋取出,放置于室温中。高风险患者在转运期间同时加强保暖干预,减少皮肤的显露;手术执行期间,加强非手术区域的保暖。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体温变化,体温采集自耳蜗温、鼻咽温等。②比较两组患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指标水平变化。术前、术后采集患者的静脉血,常规分离血清后,以双抗体放射免疫测定检测。③比较两组患者低体温、寒战、躁动等、呼吸抑制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体温变化比较 麻醉后30 min、1 h及术后对比,观察组患者体温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体温变化对比(℃,)

表1 两组患者体温变化对比(℃,)

2.2 两组患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指标水平变化比较 术后观察组患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指标水平变化对比(ng/mL,)

表2 两组患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指标水平变化对比(ng/mL,)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中低体温、躁动、寒战、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手术室体温管理是手术室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不同手术的差异较大,但维持患者术中体温是绝大部分手术需要遵循的护理原则[5-7]。手术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如麻醉药物、手术时间长、显露面积大等的影响,术中低体温的风险会随之增大[8-9]。而术中低体温会影响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御,增大感染的风险;同时术中低体温还会影响患者麻醉药物的代谢,导致麻醉药物的延迟代谢,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10]。因此如何预防术中低体温是手术室护理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关系到患者手术的高效、高质完成。

本次研究将体温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之中,通过围绕患者体温维持的护理措施,使患者体温保持在相对较为恒定的状态。体温管理措施在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首先对患者进行低体温风险的评估,之后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实施不同级别的体温管理方案。不同级别的体温管理方案,即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也保证了高低体温风险患者的安全。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后的体温对比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则验证了体温管理对于维持患者术中体温的重要性。而观察组患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指标在术后低于对照组(P<0.05),则反映出患者在术中的应激反应小于对照组,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风险。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手术低体温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则提示体温管理有助于降低术中低体温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手术实施的安全和质量。

综上所述,体温管理是手术室护理中的重要部分,通过体温管理,能极大地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应激反应、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纳入的病例数量较少,因而在后续的研究中将更多收集病例,以提升研究的学术价值。

猜你喜欢

去甲体温手术室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立体选择性合成内型N-Boc-N-去甲托品醇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对于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清除率及死亡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