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授权管理对急诊ICU护理质量的影响探讨

2021-08-20丛美艳陈秀燕王迎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8期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人员质量

丛美艳 陈秀燕 王迎莉*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监护室,辽宁 大连 116001)

急诊科是医院重要科室之一,风险高,而且患者的病情相对复杂。急诊科患者病情比较严重,进展速度快,对救治时间的要求较高,进而对护理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频繁且有效的护理干预,配合治疗,提高抢救效果[1]。另外,与其他科室相比,急诊科ICU患者及家属情绪波动较大,由于担心患者病情,心情浮躁,增加了护患纠纷发生概率,护理的风险较高。因此,急诊科ICU护理中需加强风险管理。常规风险管理模式,在管理层指导下开展,灵活性不够,急救环节耗时长,耽误临床治疗[2]。风险授权管理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上级将部门权力授予给下级,下级可以自己决定工作的方向与行为,控制护理风险,减少护患纠纷,大大增加护理的灵活性,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急救时间,降低风险系数[3]。本文探讨护理风险授权管理对急诊ICU护理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80例急诊ICU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12月至2019年5月,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为49∶41;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1.57±4.21)岁。观察组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为50∶40;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52.21±5.5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90例患者在护理管理中采取常规模式,根据实际病情,遵照医嘱,提供对症护理服务,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配合营养支持与补液等干预。

1.2.2 观察组 观察组90例患者采取护理风险授权管理模式,坚持层级管理基本原则,组建责任制管理小组,落实首问责任制,并且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清点仪器设备与监护患者,设立监督窗口,为家属及患者反馈意见提供平台。同时,参照《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操作考核办法》[4],组建考评小组,定期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根据其工作表现进行评优评先,予以适当奖励与惩罚。具体方法如下:①健康宣教。护理人员依据相关规章制度,在侵入性操作前,加强对家属及患者的健康教育,为其详细介绍操作的目的与意义,告知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意外,让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减少护患纠纷。②心理护理。由于起病急,加上病情严重,患者及家属都容易出现负面情绪,表现出疑虑、担忧、抑郁等。此时,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及家属鼓励、支持,疏导负面情绪,增加患者依从性。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内心真实感受,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缓解其不良情绪,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③风险护理。护理人员分析以往急诊ICU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临床经验,预测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并且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结合自身经验,制定应急预案,并反复实施改进,控制护理风险系数。④加强培训。急诊科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培训,开展急救操作的现场演示、急救药品及急救设备使用相关讲座,不仅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每周或者每一季度组织1次交流会,护理人员充分发言,各抒己见,总结归纳急诊ICU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完善急诊ICU的护理薄弱环节,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除此之外,注重对风险管理内容、管理目的、管理意义、管理办法与急诊科风险危害性、常见的风险事件、预防干预措施等的培训,要求护理人员全面综合掌握,提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加强文书记录培训,强调规范性要求,督促护理人员详细、认真记录护理内容,提高文书记录的准确性及有效性。⑤基础护理。护理人员每日都需清点药物与医疗器械,排除设备故障。急诊科护理人员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以患者为出发点,尽量给予患者多的照顾与关心。对于焦躁患者,要耐心、细心,避免发生冲突。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①统计患者在治疗护理管理中发生的不良事件。②以基础护理、器械药品管理、急救知识技能、文书书写为指标,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总分值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③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表,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实行百分制,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60~89分)和不满意(0~59分)3个级别。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由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用()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例数或率(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不良事件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共1例,对照组不良事件共13例,组间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统计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n(%)]

2.2 护理质量 比较发现,观察组的基础护理、器械药品管理、急救知识技能与文书书写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经分析,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观察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分,)

表2 观察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分,)

2.3 护理满意度 调查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44%,高于对照组的83.33%,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评价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3 讨 论

急诊ICU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集中管理危重患者,患者的病情复杂,医护人员抢救及护理责任重。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若是不注意,很容易发生不良事件,轻者影响治疗效果,延长患者住院时间,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护理风险大[5]。故此,我们对急诊ICU患者诊治期间应该加强护理干预,采取可行的方式进行管理,降低护理风险系数,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其中,护理风险授权管理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管理方式。

授权,顾名思义,就是说领导将部分权力与责任下发到下级,让下级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具备一定的决策权、自主权与行动权。急诊科患者以危急重症患者为主,护理风险较高,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高。急诊科护理过程中,稍有疏忽,便可能引起严重后果。故此,对于急诊科护理,规避风险至关重要,旨在提高护理服务的安全性,保障患者生命。护理风险授权管理,可实现这一目的,对护理现存的隐患与差错进行分析调查,制订有针对性的管理计划,通过系列管理措施进行干预,降低护理过程中的风险系数,减少不良事件。另外,护理风险授权管理的应用,可减轻管理者的工作负担与压力,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价值及作用,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基础护理、器械药品管理、急救知识技能、文书书写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和同类研究[6]结果基本符合。护理风险授权管理中,护理部及科室按照工作标准,定期评价急诊ICU护理质量,指出工作中的不足且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急诊科护理人员总结临床经验,改进护理措施及工作方法,并且奖励表现优秀者,如绩效考核加分、通报表扬及口头表扬等,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7-9]。急诊ICU护理管理中,采用护理风险授权管理模式,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且因护理人员享有适当的自主权、决策权及行动权,树立了较强的责任意识、自控意识,不断优化工作服务流程,彼此相互监督,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对提高护理质量也有帮助[10]。

综上所述,急诊ICU护理中,采用护理风险授权管理模式,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且患者的满意度高,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急诊科护理人员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质量投诉超六成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