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1-08-20杨佳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8期
关键词:氨磺评定量表利培

杨佳华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五科,辽宁 沈阳 110168)

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首选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表现之一是阴性症状,目前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受到明显的损害,且多数阴性症状和神经认知损害、智能损害有关,可预测疾病的长期不良后果和社会功能损害。利培酮、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有一定疗效[1]。基于此,本研究于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利培酮治疗组采用利培酮治疗,氨磺必利治疗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患者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PANSS量表总分值、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分析了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其中,利培酮治疗组年龄25~62岁,平均(45.61±2.21)岁。男女分别占32例和18例。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持续存在时间1~11年,平均(9.10±0.21)年。发作的次数是4~18次,平均(7.68±0.89)次。氨磺必利治疗组年龄25~61岁,平均(45.31±2.84)岁。男女分别占32例和18例。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持续存在时间1~11年,平均(9.21±0.26)年。发作的次数是4~18次,平均(7.62±0.67)次。利培酮治疗组、氨磺必利治疗组资料可比。

纳入标准:符合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无药物滥用和依赖;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患者可接受药物治疗。排除标准:排除药物禁忌、合并精神疾病、意识障碍等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存在心电图、肝肾功能明显异常。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利培酮治疗组采用利培酮治疗。利培酮初始每次是1~2 mg,每日1次,10 d内逐渐增加用量,最高控制在4~6 mg。治疗12周。氨磺必利治疗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氨磺必利初始每次是0.1~0.2 g,每日1次,10 d内逐渐增加用量,最高控制在0.4~0.8 g以内。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疾病疗效;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患者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cale for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评分、PANSS量表总分值(Pa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认知功能MMSE(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评分。

显效: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PANSS量表总分值降低50%以上,症状体征消失;有效: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PANSS量表总分值降低25%~50%;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4.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氨磺必利治疗组疗效高于利培酮治疗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不良反应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氨磺必利治疗组不良反应有1例头晕,2例恶心,1例口干,

1例腹泻,1例血常规异常,1例流涎,1例便秘,总发生率是16.00%。而利培酮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有1例头晕,2例恶心,1例口干,1例腹泻,1例血常规异常,1例流涎,2例便秘,总发生率是18.00%。

2.3 两组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PANSS量表总分值、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比较 治疗前利培酮治疗组、氨磺必利治疗组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PANSS量表总分值、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氨磺必利治疗组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PANSS量表总分值、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优于利培酮治疗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PANSS量表总分值、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比较(分,)

表2 治疗前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PANSS量表总分值、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治疗难度比较大,一般来说,精神分裂症有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其中,阴性症状多和5-羟色胺、前额叶多巴胺活动性降低有关,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以改善阴性症状[3-4]。

近年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治疗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出现情感淡漠和思维贫乏、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5-7]。

在治疗方面,利培酮可改善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因其可促进和皮质下结构相关联的额叶皮质多巴胺以及肾上腺素释放,且对5-羟色胺有部分激动作用。而氨磺必利可亲和突触前D2/D3受体,进行突触前抑制的消除,且增加多巴胺进入间隙的水平,增加前额皮质多巴胺性能,从而改善阴性症状。研究显示,氨磺必利对于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兴趣社交缺乏以及意志缺乏的改善更为显著,因此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相对于利培酮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8-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氨磺必利治疗组疗效高于利培酮治疗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利培酮治疗组、氨磺必利治疗组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PANSS量表总分值、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氨磺必利治疗组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PANSS量表总分值、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优于利培酮治疗组,P<0.05。

综上所述,氨磺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安全性好,且可更好改善患者的病情,并改善其认知功能水平。

猜你喜欢

氨磺评定量表利培
无抽搐电休克(MECT)、氨磺必利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的有效性、安全性观察
Vanderbilt父母评定量表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氨磺必利与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及对QTc间期的影响
氨磺必利临床研究进展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利培酮与阿立哌唑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品德与生活(社会)》利用评定理表对学生进行测评初探
忧郁症的自我评定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