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与积极老龄化现状及其相关性分析
2021-08-20王娜娜韩丽娜孙滕滕吴善玉
王娜娜,韩丽娜,孙滕滕,吴善玉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中人口老龄化是必然出现的一种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现象,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面对世界人口老龄化,经历了由“成功老龄化”“生产性老化”“健康老龄化”到“积极老龄化”的转变。积极老龄化水平可以通过老年人的参与、保障和健康来反映[2]。若综合提高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可缓解人口老龄化现状[3]。老化态度可以通过心理社会丧失、生理变化、心理获得来解释老年个体在衰老的过程中的感受[4]。积极的老化态度可以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5-6]。目前在我国积极老龄化缺乏大量的实证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化态度和积极老龄化现状及其相关性,为将来提升老年人的老化态度的积极体验和积极老龄化水平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吉林省延吉市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53名社区老年人。纳入标准:年龄≥60岁;知情同意;无认知行为障碍。排除标准: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 该量表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户口类型、目前家庭住址、收入来源数量、人均月收入、确诊慢性病数量等。
1.2.2 老化态度量表(AAQ) 采用黄一帆等[7]在2010年修订的中文版老化态度量表。该量表从评价视角(一般老化态度、自我老化态度)和内容视角(心理社会丧失、生理变化、心理获得)两方面进行分析。使用Likert 5级评分法。除了心理社会丧失维度外,其他维度得分越高表示越积极。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3。
1.2.3 中文版积极老龄量表(AAS) 采用张建阁等[8]在2017年修订的中文版积极老龄量表。该量表包括自理能力、积极学习并融入社会、建立经济保障、开发心灵智慧、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奉献社会、传承孝道以身作则7个方面进行研究。使用Likert 4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越积极。总分36~144分,且分为中等偏上、中等、中等偏下3种标准。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3。
1.3 调查方法 于2019年10月调查开始前选取优秀调查员进行培训。在老年人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进行一对一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应及时联系研究者本人。共发放26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53份,问卷有效率是97.3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现状
2.1.1 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水平(见表1)
表1 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各维度得分情况(n=253) 单位:分
2.1.2 不同人口学资料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得分比较 一般老化态度在户口类型(t=2.76)、目前家庭住地(t=2.22)、确诊慢性病数量(F=2.74)、人均月收入(F=8.87)、养老保险(t=-2.13)、满意程度(对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社区公共服务、家庭成员赡养)(F=3.56~11.42)上存在差异;自我老化态度在受教育程度(F=3.54)、户口类型(t=2.66)、目前家庭住地(t=2.40)、确诊慢性病数量(F=7.08)、自评健康状况(F=5.71)、养老保险(t=-3.21)、人均月收入(F=9.81)、满意程度(对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社区公共服务、家庭成员赡养)(F=4.68~11.46)上存在差异;心理社会丧失在户口类型(t=-2.47)、婚姻状况(F=2.83)、自评健康状况(F=3.06)、确诊慢性病数量(F=4.41)、人均月收入(F=6.53)、满意程度(对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社区公共服务、家庭成员赡养)(F=7.33~16.93)上存在差异;生理变化在受教育程度(F=3.36)、自评健康状况(F=5.93)、确诊慢性病数量(F=4.69)、养老保险(t=-4.31)、收入来源数量(F=4.43)、人均月收入(F=4.27)上存在差异;心理获得在性别(t=2.41)、目前家庭住地(t=2.92)、人均月收入(F=6.21)、养老保险(t=-2.50)、收入来源数量(F=4.99)、对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的满意程度(F=4.09)、对家庭成员赡养的满意程度(F=4.20)上存在差异。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现状
2.2.1 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见表2)
表2 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各维度得分情况(n=253) 单位:分
2.2.2 不同人口学资料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得分比较(见表3)
表3 不同人口学资料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得分比较 单位:分
2.3 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与积极老龄化各维度及总分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在老化态度评价视角层面,一般老化态度得分与积极老龄化各维度(自理能力、积极学习并融入社会、传承孝道以身作则维度除外)、总分之间呈正相关(r=0.135~0.197,P<0.05);自我老化态度得分和积极老龄化各维度及总分之间呈正相关(r=0.154~0.343,P<0.05)。在内容视角来看,生理变化得分与积极老龄化各维度、总分之间呈正相关(r=0.149~0.505,P<0.05);心理获得得分与积极老龄化各维度(自理能力、传承孝道以身作则维度除外)、总分之间呈正相关(r=0.135~0.350,P<0.05);心理社会丧失得分与积极老龄化各维度及总分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详见表4。
表4 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与积极老龄化各维度的相关性(r值)
3 讨论
3.1 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现状 老化态度量表以3分作为条目均分中间值,本研究结果显示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与已有研究相似[9]。且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水平高于已有的研究[10]。原因在于:在本次调查中有96.4%的老年人居住在城市,由于城乡发展水平的差异,城市的医疗设施和居住条件等都比农村要强。其中心理社会丧失维度得分低于以往的研究[9-12],说明本市老年人对心理和社会两方面缺失的感受较少。通过访谈得知,有些老年人并不感觉自己的老年时光是孤独的,并且感觉老年人是有一定的优势的。生理变化和心理获得维度得分高于吴芳等[9]的研究,原因可能与我国城市发展水平的差异、受教育程度等有关,本次研究中初中及以上学历占70.0%,而吴芳等[9]的研究占11.1%。在评价视角来看,社区老年人对自身变老的体验较为积极,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13]。
研究结果显示,社区老年人男性的老化态度(心理获得)比女性要积极,这与吴芳等[9,14]的研究结果不同,原因可能是老化态度涉及心理领域,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农业户口的老年人老化态度(一般老化态度、自我老化态度、心理社会丧失)不如非农业户口的老年人;居住在城市的老年人积极老化态度水平(一般老化态度、自我老化态度、心理获得)高于农村老年人[9,13,15]。通过访谈得知,城市里的老年人退休以后大部分时间主要是照顾子孙或者参加社区活动,能够利用老年时光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所以拥有着积极的老化体验,而农村老年人相反。老年人的文化水平越高,能够利用储备的知识去接受、应对衰老带来的问题,所以在自我老化态度和生理变化层面拥有着积极的体验[11,16]。研究显示无配偶的老年人心理社会丧失维度得分较高,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同[9]。由于在老年时期,子女都组成新的家庭,有配偶的老年人可以夫妻二人相互扶持减少孤独。无慢性病的老年人比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的老化态度(一般老化态度、自我老化态度、心理社会丧失、生理变化)较为积极[9,11,14]。由于衰老所带来的疾病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心理增加负担,老年人容易出现消极心理,从而形成消极的老化态度。在养老保险、收入来源数量和人均月收入方面,有养老保险的老年人老化态度(一般老化态度、自我老化态度、生理变化、心理获得)较为积极,收入来源数量、人均月收入水平影响老年人老化态度水平[13,17]。收入来源越多则老年人的人均月收入越高对老年人的生活有了一定的经济保障,会减少因为衰老而带来的负面情绪。在满意度(对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社区公共服务和家庭成员赡养)方面,满意度越高的老年人老化态度(生理变化维度除外)越积极[9,18]。老年人对三者满意度较高,说明老年人在医疗、赡养等方面有足够的安全感,老年人积极老化态度水平越高。
3.2 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有待提高 社区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水平处于中等,但积极老龄化总分值低于已有研究[19],这可能与城市发展水平不均衡有关,也有可能是因为所采用的研究工具进行汉化后的实证研究不多,缺乏不同地区的样本量,无法进行有效对比。城市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程度高于已有研究中的农村老年人[20],这与我国城乡发展差异有关。其中,有2个维度(积极学习并融入社会、建立经济保障)条目均分较低,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1]。提示提高老年人的认知和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社会参与和加强经济保障可以提高积极老龄化水平。
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愿意继续学习新的知识、去接触新的事物,有益于心理健康,所以个体的积极老龄化水平较高[19]。党员有着较高的思想觉悟,在面对衰老时充满正能量,有利于积极老龄化水平的提高。由于我国城乡发展的差异,城市里的医疗服务、生活环境水平比农村要好,所以居住在城市、非农业户口的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较高,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20,22]。由于衰老,老年人患病的可能性增大,医疗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所以有医疗保险的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较高。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来源数量及水平与积极老龄化呈正相关,老年人有了一定的经济保障,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同[22-23]。
3.3 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与积极老龄化呈正相关 结果显示,在老化态度评价视角层面,老化态度与积极老龄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说明老年人老化态度(评价视角)越积极,积极老龄化水平越高。老年人老化态度越积极,其主观幸福感越强,可以促使老年人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24]。有研究显示,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越强,其积极老龄化水平越高[23]。
在内容视角来看,生理变化与积极老龄化各维度、总分呈正相关,心理获得与积极老龄化各维度(自理能力、传承孝道以身作则维度除外)、总分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在变老的过程中有些老年人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体育锻炼来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老年人会感觉目前的身体状态比预计年龄要好,所以生理变化维度得分会高。有研究表明,患病的老年人会减少对生活的乐趣,会加重心理负担,所以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会降低,积极老龄化水平受到一定的影响,身体素质好的老年人则相反[19,25]。有些老年人认为自己比年轻人存在一定的优势,所以老年人的心理获得感会偏高[9]。通过访谈得知,老年人心理获得感越高,其社会适应能力越强,有兴趣去参加社区各种活动去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所以对提高个人的积极老龄化水平起着积极的作用[26]。
4 小结
综上所述,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和积极老龄化水平都有待提高。老化态度的评价视角和内容视角与积极老龄化有显著的相关性,所以在今后除了关注老年个体身体素质以外,应更加注重老年人的心理体验。在今后的社区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关于老化的知识宣传,使老年人更容易进入老化状态,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老化体验,可以提高积极老龄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