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冬奥会我国运动员自我认同教育探析

2021-08-20吴中琦

冰雪运动 2021年6期
关键词:自我认同教育措施运动员

吴中琦

摘要: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是中国运动员展示国家形象的巨大舞台,自我认同的缺失微观上会影响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宏观上将有损国家形象的展示和美誉度的维护,探索运动员自我认同的提高尤为重要。提出加强我国运动员自我认同的若干对策,诸如加强对运动员“五大认同”的教育、加强反兴奋剂和赛风赛纪教育、加强礼仪教育、加强运动员应对媒体教育等,以此来提升我国运动员的自我认同心理。旨在利用北京冬奥会这一有利的国际舞台,向世界展现中国发展,彰显中国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北京冬奥会;运动员;自我认同;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G811.212/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488(2021)06-0059-04

On the Educational Measures of Chinese Athletes' Self-identity in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WU Zhong-qi

(Basketball Administration Centre of Jiangsu Sports Bureau, Nanjing 210033, China)

Abstract: The 2022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will be a huge stage for Chinese athletes to show their national image.However,some Chinese athletes still have many deficiencies in self-identity, such as poor performance of civilization and etiquette, careless copiing skills with media and lack of crisis awareness, resulting in occasional violations, etc. The lack of self-identity wvill affect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mental outlook of athletes on the micro level, and will damage the displayof national image and the maintenance of reputation on the macro level.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some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self-identity of Chinese athlet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atthletes' "five identities",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Anti Doping and competition style and discipline, strengthening etiquette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athletes'response to media educ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self-identity psychology of Chinese athletes. Take advantage of the favorable international stage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to show the world China's development, highlight China's strength and tell a good Chinese story,

Keywords: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Athletes; Self identification; Educational measures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一次世界范围跨文化多元交流的契机,世界各国不同的意识形态、风俗习惯、运动项目发展水平将在这一平台进行交汇和对比。在冬奥会“对内输入”和“对外输出”的多元式文化互通过程中,给予了东道主国家运动员更多的展示国家形象的良机,我国运动员所呈现出的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能够折射出国家形象,唤起大众的民族自豪感[1]。其中,运动员要在参与冬奥会竞赛、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具有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是影响运动员传播中國文化、展现国家民族形象和体现人文奥运的重要内容。

1运动员自我认同的必要性

“自我认同”一词中的认同(identity)起源于拉丁文,常用于表示某些事物是相同的、一致的,或者就是它本身。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认同”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是个体与一个人有情感联系的最初表现形式。埃里克森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他认为自我认同是一个复杂的内部状态,它包括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过去与未来的连续性[2]。不断变化的环境要求每一个人加强自我认同,有效确认自己的身份,明确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位置,并正确处理个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心理重组及时认清自己,以明确个人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职责重塑自己[3],从而避免产生自我危机及引发各种问题。运动员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自身所受文化知识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长期在场馆及封闭的空间中训练与生活,也往往使运动员的视野相对狭窄,对世界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以及行业的变化缺乏深刻的认识。加之我国长期对运动员文化素养和理论认知的教育不够重视,运动员自身也对文化学习意识不足,导致在自我认同方面非常薄弱,因此我国部分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及个人言形举止不尽人意,也就不足为怪。

运动员具备自我认同有助于构建其内在的自信、展现积极面貌,在参与国际赛事或接受媒体采访时能够直接提升国家形象,而好的国家形象有利于一个国家在国际舆论中获得较高的美誉度,从而更有利于为本国的内政、外交服务[4]。北京冬奥会在世界上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中国作为东道主国家,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我国运动员有义务向世界展现中国发展,彰显中国实力,讲好中国故事,这是冬奥会赋予中国运动员的神圣使命。因此,围绕北京冬奥会塑造我国运动员的自我认同势在必行,且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运动员在自我认同中存在的问题

2.1文明礼仪表现欠佳,缺失自我形象认同

现代奥运礼仪是奥林匹克的一部分,对传播奥林匹克文化和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5]。奥运礼仪是礼仪文化在奥林匹克范畴内的体现,是由人们长期在奥运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行形成和制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包括运动员之间互相尊重、奥运精神传递感染、拼搏超越的精神审美等。参加奥运会运动员的个人礼仪修养,不仅代表着他们的个人形象,更代表着行业形象和国家形象[6]。近年来,我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的文明礼仪表现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有部分运动员表现不佳。由此折射出我国在家庭、学校及社会等不同层面对于体育礼仪的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7],产生的危害值得我们加以重视并进行有效防范。

2.2应对媒体技巧粗疏,形象公关认同不足或偏激

媒体对运动员的发展具有二重性,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媒体要负责任地对运动员进行报道,而运动员也同样要学会与媒体打交道,二者需保持共生、共存与共荣的关系。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应对媒体是优秀运动员的一门必修课。以前我国就有一些运动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会应对作答,表情紧张、缺乏自信、三言两语、答非所问,被有的国外媒体戏称为像机器人;看到运动员在媒体镜头前局促不安,观众反倒常常为受访的运动员捏一把汗。与之相反但同样不妥的是,有些运动员面对媒体不会紧张而是兴奋,在侃侃而谈时不够注意讲话的分寸。如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推卸责任、质疑结果、指责裁判,发表不当言论,甚至受到主办方的处罚事例也时有发生,这些都是自我认同不足或偏激的表现。

2.3违规事件偶发,缺乏自我认同的危机意识

个别运动员由于对奥林匹克公平竞赛精神的尊重意识不够坚定,或对违规的行为心存侥幸,容易越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而倚赖其他“非法”手段。当运动员在备战比赛时对自我不够认同,急功近利的想法便会慢慢占据上风,最为甚者为了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和最大的兴奋度,来实现比赛中的超常发挥,从而服用违禁药品,由此引发各类兴奋剂事件[8]。一旦发生这种情况,问题便已不仅是自我认同层面的疏漏,而是成为了一种认知错误。运动员陷入此类危机的原因,一是缺乏足够的规避风险意识,二是存有不正确的成绩观,三是被赛后丰厚的奖金迷惑,从而产生了拜金主义。近年来,虽然我国各级体育部门不断对运动员兴奋剂问题加以严控,但是仍然有个别运动员由于危机意识不足,导致误服误用或牵涉兴奋剂问题,影响了职业生涯的发展[9]。

由此可以看出,运动员缺乏自我认同的危机意识,将可能产生违背体育公平竞赛原则的不当行为,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全面加强对我国运动员自我认同方面的塑造和教育,积极引导运动员克服认知障碍,树立对体育公平竞赛规则和奥运精神的认同与敬畏,是保障北京冬奥会得以展现中国运动员面貌和大国风采的重要举措。

3加强我国运动员自我认同的对策

我国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上的表现会对青年一代影响深远,运动员的表现不管是竞技水平的发挥还是自我形象的展示,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未来冬季项目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运动员要想在北京冬奥会上从“摆脱旧形象”转变为“塑造新形象”,并同步促进新媒体在运动员形象传播过程中发挥正面作用[10],实现自信从容、自我认同,担负起中国运动员的多重价值,就需要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着手做好准备工作。

3.1加强对运动员“五大认同”的教育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工作就已成为我国全方位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其内涵包括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历史认同、现实认同和未来认同五个方面,抓好意识形态建设就掌握了推进工作的主动权[11]。对此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强化运动员的意识形态塑造,如对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集中召开“五大认同”教育专题讲座,让运动员深刻理解“五大认同”的内涵和重大意义;可以开展“五大认同”教育主题的升旗伩式,让运动员代表发言谈学习体会和未来打算;运动员培养与输送单位在平时的训练中,也应该加强对运动员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文化教育,让运动员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热爱,在无形的熏陶中实现与自我认同的相互融合。

3.2加强反兴奋剂和赛风赛纪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坚决推进反兴奋剂斗争,强化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意识,坚决做到兴奋剂问题“零出现”“零容忍”[12]。对此,体育管理部门必须要教育运动员提高思想站位,把杜绝使用和防止误服兴奋剂做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同时,中国反兴奋剂中心需要实施严格且覆盖面广的兴奋剂抽检,开展北京冬奥会反兴奋剂教育准入工作,全力以赴备战北京冬奥会,以实现兴奋剂问题“零出现”的工作目标。

围绕加强运动员自我认同的目标,运动队应严格管理,不断加强正确胜负观和成绩观的教育,不断加强体育法律法规教育,不断加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教育,针对北京冬奥会制定违反赛风赛纪的管理规定,对目无纪律的人员严惩不贷。具体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如编印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手册下发运动队和相关人员,方便运动员在训练之余进行學习。训练单位可以张贴反兴奋剂宣传海报、组织相关专题知识讲座,或开展反兴奋剂知识、赛风赛纪的知识竞赛,以此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如果条件允许,各单位也可开发推广纯洁体育APP软件或小程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答题阅览,并敦促运动员每天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

3.3加强礼仪教育

国际奥委会的改革性文件《奥林匹克2020议程》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国际体育事业的发展影响重大。议程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将之作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根本理念之一,其中运动员与公众参与则是国际奥委会重点关注的两个方面[13]。现代奥运礼仪在逐步发展与完善,所以奥运礼伩教育也始终要与时代保持同步,并不断注入新的元素。为此要大力加强礼仪教育,从培养运动员文化素养方面着手,并注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对运动员灌输礼仪规范,包括学会微笑、尊重对手、尊重新闻媒体、尊重观众,面对为自己加油助威的观众应该挥手致意或鞠躬致谢;遇到裁判错判或漏判时,应按申诉规定冷静处置,不可冲动,更不可纠缠或谩骂裁判,不断提高自我形象管理与约束能力。运动员管理机构和部门不可忽视对运动员的礼仪教育,应有效针对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组织基本礼仪知识和沟通技巧培训班。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让运动员在与人交往中和重要场合下,能够具备基本的礼仪知识和沟通技能;另一方面使运动员在出国或跨文化交往中,能够预先了解所在国的风土人情及禁忌等,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的交际失误。

对运动员的礼仪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简单地说教一番就可立竿见影的,需要注重人文精神的注入,完善体育礼仪教育的体系构建。根据不同项目及运动员的个体情况差异,需要积极发挥家庭、训练单位、社会等部门的教育合力作用,使运动员充分学习文化理论知识。只有当运动员拥有了一定程度的知识储备,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逐步提高,在心理上建立坚定的自我认同,其运动及文化素养才能得到更好的展现。

3.4加强运动员应对媒体能力的教育

中国是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国,而东道主运动员更将倍受世界关注,运动员的民族特征、带有国家标识的比赛服装、国家通用语言水平、赛场上技战术特点、道德行为和竞赛风气等都是国家形象的具体展现[14]。为此,需教育运动员正确认识媒体作用,明确提高应对媒体能力是自身发展的软性需要,是体育商业化对运动员提出的要求。运动员在应对媒体采访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除了要注意体态与表情语言,适当满足媒体记者的提问要求外,还要尽量回避在随机采访时回答敏感问题等。尤其是优秀运动员在面对媒体时更要注意其正面良好形象的塑造,这样不仅能为社会树立更好的榜样,也有助于发挥自身的社会影响力[15]。对此,建议建立与完善我国运动员应对媒体的培训教育机制,可在北京冬奥会举办前夕,聘请公共关系专家、著名体育记者等对参赛运动员进行应对媒体的专业培训,并建议由冬奥会组委会编写运动员应对媒体指南,指导运动员树立良好的自我认同,更好地应对媒体环境。

4结语

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将肩负着展示运动竞技水平、国家形象与文化的多重责任。对照我国体育运动发展和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自我认同出现的不良现象,提示我国体育管理部门在抓好运动员日常训练与备战的同时,强化冬奥会运动员的自我认同同样不容忽视且刻不容缓。运动员的自我认同有其特殊性,应结合自身特点,从加强“五大认同”教育、反兴奋剂和赛风赛纪教育、礼伩教育、应对媒体能力的教育等方面完成全方位的建构,并具体提出完善自我认同教育的相关举措。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必将大大有利于增强我国运动员的自我认同,塑造我国运动员的价值观念、民族自豪感和祖国至上的观念,以更加自信从容的姿态在北京冬奥会上展现中国力量和奥林匹克精神。期待届时我国运动员能向世界展示出中国独特的人文气息,以及一个新时代的中国运动员自信、乐观、开放、拼搏进取、荣誉至上的美好形象。

參考文献:

[1]林小榆,李新欢.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奥运会运动员的国家形象塑造:以2016里约奥运会中国运动员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2):40-45.

[2]JerryMBurger.陈会昌译.人格心理学[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0.

[3]张洁,李慧敏.社会转型时期的自我认同与教育[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6):122-126.

[4]朱方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以2008年北京奥运宣传为例CT].当代传播,2006(5):84-85.

[5]范冬云.现代奥运礼仪的定义和特征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45⑴:22-25.

[6]黄美琼.试论加强运动员礼仪教育的重要性[J].体育科学研究

[7]崔晓华.竞技体育赛事中体育礼仪缺失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洒南大学,2012.

[8]王树.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违纪现象研究[J].运动,2015⑶:25-27.

[9]韩勇.中国反兴奋剂的管理成效及面临的风险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43(8):11-31.

[10]马胜敏.新媒体环境下运动员媒介形象塑造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11):133-134.

[11]侯惠勤.五大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进展CN].光明日报,2017-09-27(001).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习近平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0-09-22)[2021-01-05],

http://www.gov.cn/xinwen/2020-09/22/content-5546100.htm.

[13]王道杰,刘力豪.国际奥委会改革理念的创新及其对北京冬奥会的启示:基于《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词频统计CD.中国体育科技,2021,57⑶:52-57,79.

[14]张玺.职业运动员的不道德行为对国家形象的溢出效应[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20.

[15]王猛.新媒体视角下优秀运动员的形象塑造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1(1):126-127,130.

猜你喜欢

自我认同教育措施运动员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强制个体化的风险:女性自我认同危机与生活困境
学校场域中的教师标定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炫耀性消费对中学生自我认同的影响研究
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浅谈中职学生的现状及教育措施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