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背景下我国冬季运动发展的瓶颈与对策研究

2021-08-20李克良王紫娟张瑶苏畅张彩云

冰雪运动 2021年6期
关键词:现实困境对策研究发展

李克良 王紫娟 张瑶 苏畅 张彩云

摘要:北京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为我国冬季运动的发展带来重要契机,探索突破南北区域经济、冰雪文化、群众基础等方面差异的对策,为建设体育强国注入力量。冰雪运动专业人才缺乏、冰雪运动门槛高、群众基础薄弱、冰雪文化差异等是阻碍“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主要瓶颈。提出加大我国冰雪人才队伍建设;转变发展理念,促进冰雪场馆多元化利用;降低冰雪运动门槛,促进需求侧消费升级;构建文化认同,厚植冰雪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旨在为提高我国冰雪运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助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弥补我国冬季运动的短板,促进夏季、冬季项目平衡发展。

关键词:冬季运动;发展;现实困境;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11.212/G811-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488(2020)06-0045-04

The Realistic Dilemm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inter Sports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300 Million People Going on Ice and Snow"Countermeasures LI Ke-liang,WANG Zi-juan,ZHANG Yao,SU Chang,ZHANG Cai-yun'

(1.Graduate School of Harbin Sport University(School of Intemational Exchange),Harbin 150008,China;2.College of Sport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arbin Sport University, Harbin 15008, China)

Abstract: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roposed that "300million people go on ice and snow" and the successful bid for the 2022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have brought important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inter sports in China. The study found that China has a late start of development, lack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for ice and snow sports;uneven distribution and low utilization of venues; high threslhold for ice and snow sports and a weak mass base; weak ice and snow culture and slow sports popularization. Therefore, it is proposed to increas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ice and snow talent team; change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to promote the diversified utilization of ice and snow venues; lower the threshold of ice and snow sports to promote the upgradimg of demand-side consumption; build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icken the development of ice and snow sports culture. Protwide ideas for improv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ce and snow sports in China, help "300 million people participalte in ice and snow sports",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winter sports in China, balance summer and winter events, and inject strength into building a sports power, Key Words: Winter sports; development; realistic dilemma;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1 引言

我國在夏季运动上的竞技水平有目共睹:从2000年的第27届悉尼奥运会到2021年的第32届东京奥运会,我国共获得了210枚金牌,连续保持在奥运会奖牌榜的前三名,用事实证明了我国体育大国的地位。而在稳定夏季运动竞技水平较高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冬季运动的发展,弥补我国冬季运动的短板,促进冬季冰雪运动与夏季项目均衡发展。这不仅是一个国家体育整体竞技实力的直接体现,也为了满足社会不同阶层的多元化需求[1]。在我国冬季运动存在短板的情况下,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我国冬季运动发展带来契机,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国际地位的提升[2]。2018年9月5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冰雪发展以及北京冬奥会的指示[3]。2019年9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部署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充分发挥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的重要作用,助推我国冬季运动的发展[4]。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背景下,面对我国冬季运动发展的短板问题,想要实现从事冰雪运动的人口数量增多、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成绩提高等目标,需要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解决发展困境,探析发展我国冬季运动的路径。

根据我国对冬季奥林匹克赛事的规划,冬奥会运动员的目标和要求是全面参赛、全面突破[5]。全面参赛是指冬奥会中包括的109个项目,每个项目上都要有我国运动员的身影,这不仅是字面意思的我国运动员全面参赛,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关于冬季奥运会运动员团队的建设。每个项目都要有完整的技术团队,指引运动员全面、健康、科学的发展。全面突破是指要在我国优势的冬季项目上,例如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方面保留原有成绩;在潜在优势项目上,以高山滑雪为首的诸多项目要做到取得奖牌;非优势项目要取得成绩上的突破。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我国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大幅度激发,健身人数明显增多[6]。而成功申办冬奥会后,也引发了部分群众从事冰雪运动的热情。在冬奥会申办成功的契机下,我国对冬季项目进行的政策支持及经济的投资,促进了一大批冬季运动相关产业蓬勃发展。雪场度假村、冰雪小镇等建筑数量提高,并且一大批滑雪场、雪道、冰雪娱乐设备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接待设施相继建立起来,以冰雪运动为主的旅游产业链正在逐步发展起来[7]。如果在多方努力下,我国冰雪竞技体育的成绩有所提高,则会有更多机会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冰雪运动的独特魅力,促进全国不同区域的群众接触和了解冰雪运动,这不仅将提高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项目和参与人数,更践行了《全民健身计划》以及“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奋斗目标,积极响应了国家的政策号召。

冬季项目具有长久良好的发展,能够推动我国冰雪体育产业产值增加及“多链”融合发展,实现良性的进步[8]。分析我国冬季运动发展的现实困境,找到适合自身的路径,促进我国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增加第三产业的比例。发展我国的冰雪产业,能够带动地区特色旅游景点的发展,例如黑龙江的亚布力滑雪场就是设施及环境配备都一流的、已经成熟的冰雪产业链,不仅带动了当地民宿、饭店、装备等新的经济发展点,同时解决了当地一大批人的就业问题。

2我国冬季运动发展的现状与瓶颈

2.1我国冬季运动的发展现状

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我国在充分利用2008夏季奥运会场馆的基础上,新建了一大批冰雪场馆与赛道。同时,为了响应政策与形势,社会上也建设了一系列以营利为目的的冰雪活动设备。根据《第六次全国场地普查》的调查结果显示:以京津冀为中心的冰雪产业发展有了大幅度提高,北京冰雪场地29个、河北36个、天津12个。京津冀地区滑雪场占河北省滑雪场的比例高于50%,总投资额达162871万元。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冰雪板块中写道:2022年的目标是规模超过8000亿元。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M中称:力争在2022年,雪场数量达到800座,冰场数量达到650个。

2.2我国冬季运动发展的瓶颈

2.2.1发展起步晚,冰雪运动专业人才缺乏

我国最初对冰雪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以冰雪竞技为主,是以取得冬季项目奖牌名次为主要目的来培养的一大批运动员和教练员。但是想要发展冬季项目,让冰雪运动真正走进大众,还需要大量的冰雪运动从业人员,包括冰馆与雪场的教练员、指导大众正确运动的指导者等。当前,我国在冰雪教练员上存在着很大的缺口,尤其是在近几年高速发展的阶段,人才与市场的需求失衡,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群众冰雪体育发展。现阶段的滑雪教练员大多数流动性较大,从事本行业时间较短,专业性不强,这对于滑雪场和冰场来说不确定性更大,也不利于群众对冰雪运动长期的学习,尤其在旅游旺季,这种矛盾更加突出[10]。目前,对于教练员的资格认证审核方面还存在着空缺,缺乏一套完整的教练员培养体系,教练员之间水平参差不齐,与西方国家完整且成熟的滑雪体系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异。

2.2.2分布不均匀,冰雪场馆利用率低

根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18)》指出:截至2018年6月底,国内滑雪场馆达到738座,滑冰场馆数量达到334家,较上年度统计周期的259家同比增加29%[11]。传统冰雪运动特色地区的体育运动型冰场占比较高,新兴冰雪运动特色区域的商业休闲型冰场占比普遍较高,传统特色地区以东北为例,黑龙江省体育运动型冰场占比达到了63%,吉林省甚至髙达近70%[12]。由此可见,我国冰雪体育场馆在不同地区间使用情况存在差异。北方的滑雪场和冰场在承办大型体育赛事、承办商业活动,以及日常对学生、运动员的培训上利用率高,但是除此之外不对社会开放,群众也无法进入专业的场馆进行锻炼。这就造成了在冰雪运动场馆本身数量就有缺口的情况下,现有的冰雪场馆利用率低,没有合理地安排公共基础设施的使用,场馆的功能单一,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2.3冰雪运动门槛高,群众基础较弱

根据2018年《全国冰雪运动参与现状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目前的冰雪体育人口数为2.7亿,约占人口数量的24%,接近“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但是数据也显示:冰雪人口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传统冰雪五大省区内冰雪运动参与人数占总数的一半以上,而其他南方城市参与人数仅占比20%。而且参与者中也包括冰雪项目的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以及在校学习冰雪专业的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而导致群众参與基础薄弱的原因之一是参加冰雪活动门槛高,构建雪场和冰场的费用、装备、人工等成本高,使参加这类运动在门票、学习费用、服装费用等方面开销较大。其二在于优质的场馆距离市区通常有一定的距离,来回花费的金钱和时间成本高。虽然我国的国民收入不断增长,但仍很难满足长期高质量的冰雪运动需求。因此,普通大众参加冰雪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在公园或者景区进行冰雪观光,而真正踩上雪板、穿上冰刀的人数量较少。其中,滑雪参与人群中大部分为一次性消费,以休闲、旅游为主,没有形成以兴趣为导向的参与。

2.2.4冰雪文化薄弱,冰雪运动普及缓慢

我国目前整体上还没有形成冰雪体育文化,群众传统观念中也没有将冰雪运动放在主流项目中,仅是少数人参与的小众体育项目。一方面我国媒体对冰雪运动的宣传较少,传播力度小,无法形成冰雪文化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与外国相比缺乏青少年培育,如韩国从学校体育时期就开展冰雪项目的教学,使这类项目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社会参与度高,从而形成了该国独特的体育文化。我国冰雪运动发展起步晚,群众参与体验的冰雪运动项目较少,对于冰雪文化的认同感低,难以更深入地了解冰雪体育蕴含的内在价值,无法形成文化自觉。由于教育制度模式固化、不同地区开展差异等原因,除了东北三省在学校开展冰雪教育活动外,其他省份的学生对冰雪了解度很少,缺失冰雪体育教育,所以没有形成终身进行冰雪运动的观念[13]。总而言之,我国冰雪文化基础的薄弱和冰雪体育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冰雪运动普及缓慢的重要原因。

3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对策

3.1加大冰雪人才队伍建设

国家近几年的政策正从夏季运动向冬季运动倾斜,为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高校应该转变观念,从培养高质量冰雪竞技人才转为发展普通冰雪人才。要借助政策与经济的势头,大力开展冰雪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冰雪学科的教学,扩宽学科领域,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注重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进行理论方面的探索,加大科研的投入,深化冰雪理论研究。要为冰雪从业教练员定期开展培训工作,使他们时刻掌握冰雪运动领域最前沿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只有扩大了冰雪人才队伍的建设,才能为群众参与打好基础、做好保障。

3.2转变发展理念,冰雪场馆多元化利用

冰场和雪场的投资建设成本高、难度大。如果场馆只单一服务于竞技运动,场馆运行成本、设施折旧等损耗费用无法小于甚至是等于收益,由此产生了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等情况,更加无法盈利。因此转变传统的观念,增加场馆的使用率,不仅可以为群众提供运动场所,而且可以帮助场馆建设者获得经济效益。场馆为便于群众日常运动而开放,扩宽了场地利用的广度,本身就是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顺应社会经济转型的趋势。同时也需要加快场地建设,弥补我国现阶段场馆资源的不足,各地域要根据自身情况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保持各方面发展的平衡。

3.3降低冰雪运动门槛,促进需求侧消费升级

为降低冰雪运动参与门檻,气候严寒的地区可开展成本较低的室外滑雪、滑冰活动,气候温暖的地区则要拓宽冰雪运动参与形式,如采用VR等形式体验冰雪运动。滑雪、滑冰场地可适时采取降低价格的营销策略,吸引更多人参与。政府可以发放滑雪、滑冰消费券等,对民众参与冰雪运动给予鼓励和支持。国内滑雪装备制造商应发挥优势,自主创新,从根本上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冰雪运动装备“内循环”,推动需求侧的消费升级,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协调发展。

3.4构建文化认同,厚植冰雪体育文化

冰雪运动文化观念的缺失是影响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主要原因,构建冰雪运动价值认同观念是实现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必要道路。韩国、加拿大等国之所以冰雪项目实力强大,是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冰雪文化,而我国想要发展冰雪项目,也需要形成自己的冰雪文化体系,让冰雪文化深入人心,形成冰雪文化认同观念。一方面,需要从学校体育入手,扩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让体育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三大球、田径等夏季项目,也要开设冬季项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领学生亲身实践,开展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冰雪体育活动,条件不允许的学校可以加强对冰雪运动图片、视频等资料的讲解,拓宽学科的宽度。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国家和社会的引导,广泛普及冰雪文化观念,利用明星宣传冰雪项目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大众参加冰雪活动的意识,深度挖掘冰雪运动的娱乐性、休闲性及社交性,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推广冰雪文化,将冰雪价值观念渗透到各个阶层、各年龄段的群体中。

4结语

我国冬季运动在发展过程中同冬奥会的历史机遇形成合力,迈向了新的台阶。但受发展起步晚,冰雪运动专业人才缺乏;冰雪场馆分布不均匀、利用率低;冰雪运动门槛高,群众基础较弱;冰雪文化薄弱,冰雪运动普及缓慢等因素影响,我国冬季运动的发展步履维艰。面对现实困境,应精准分析我国与其他冬奥竞技强国之间的差距,深刻把握其项目发展规律,加强冰雪人才队伍建设;转变发展理念,促进冰雪场馆多元化利用;降低冰雪运动门槛,促进需求侧消费升级;构建文化认同,厚植冰雪体育文化,为冬季运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有力助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李阿强,刘宏辉,周祖旭.体育强国建设视域下我国冰雪运动发展战略研究[J].冰雪运动,2019,41(3):38-44.

[2]杨慧,徐加霖,翟波宇.冬奥会背景下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机制与实现路径CD.冰雪运动,2020,42(5):65-70.

[3]罗春林,陈亦梁,孙佳杰,等.高校开设雪地木球面临的瓶颈与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2020,42(6):52-55.

[4]刘茂宣.2009?2019年我国冰雪运动研究述评[J].冰雪运动,2020,42?:35-41.

[5]李海鹏,陈小平,何卫.我国冬季项目实现“全面参赛”的策略研究:基于对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18,54改:3-12.

[6]逯明智.北京冬奥会对群众体育发展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16⑴:23-27.

[7]叶海波,张莹.我国滑雪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冰雪运动,2015,37(4):88-92.

[8]车雯,张瑞林,王先亮.中国冰雪体育产业“多链”融合的内在逻辑、适宜性框架与路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33W:90-95,110.

[9]吴天明.我国冰雪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冰雪运动,2018,40(2):58-61.

[10]阚军常.黑龙江省滑雪场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培养[J].冰雪运动,2009,3Ul):88-92.

[11]甄棒,周子健.北京冬奥会周期中国冰雪产业發展对策研究M.冰雪运动,2020,42⑶:81-85.

[12]郑佳薇,王菲.黑龙江省高校冰雪场馆区域联盟运营模式的构建研究[J].冰雪运动,2018,40(3):64-67.

[13]王璇,沈克印.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J].湖北体育科技,2021,40(7):569-572,597.

[14]李勇,唐宝盛,王诚民.北京冬奥会与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研究M.冰雪运动,2018,40⑶:29-32,39.

[15]白蕴超,林显鹏.冬奥背景下我国大众滑雪消费行为意向研究:以崇礼地区为例[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40(2):77-85.

猜你喜欢

现实困境对策研究发展
区域发展篇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