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的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
2021-08-19兰海涛屠明将余燕青
兰海涛 屠明将 余燕青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19年立项课题“新时代大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XSZZ08)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11-0048-04
2019年,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调整职业院校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提出“扩大高等职业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资助标准及名额等多项举措,为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转型与创新提供了方向指导。高职院校虽然具备有特色的学科体系和实践基地,且在学生资助工作方面形成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但依旧面临诸多困境,如资助理念有待完善、资助对象基数较大、资助政策不系统以及运行机制缺乏协同等。基于此,为推动由既往单纯以物质补偿为核心的“输血式”资助向强调立德树人为本的“造血式”发展型资助育人的范式变革,高职学生群体的资助工作需要功能性转型,注重育人实效性与学生发展性。
一、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困境与挑战
“建设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要运用全面、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当前资助工作的对象、方式、资源、功效等各方面现状,既要聚焦矛盾、认清现实,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孤立、片面地就资助看资助,要理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学生群体作为被扶持的对象,具有不同于其他的身份意义,也就决定了资助行为本身理应具有教育和发展的战略属性。然而,现实的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体制呈现“垂直式”管理特点,条目管理严苛、信息层层上报、人员责任分散等容易导致学生资助工作矫枉过正。另外,作为重要的社会人才储备,高职学生的资助政策和方式虽在不断完善,但也暴露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无奈,关注学生经济困境容易走人“物质救急”的单一境地,关注学生能力培养容易陷入“技能培养”的误区,缺少人文关怀和对个体发展意愿的关注。
(一)资助育人的精准度不高
因不同地域或专业的差异,学生资助金额和方式会有所不同,在受助名额有限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必要的筛选和考察。然而,一些高职院校对于“精准”的追求有失偏颇,将大数据应用于学生校园卡消费记录、日常花销记录,给学生带来了一定心理压力。更有学校将“精准”解读为“平均”,将资助名额尽可能平均到每个学生,导致个别极度贫困的学生只能享有一次评定机会。种种现象和问题表明,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的“精准度”需要贯穿始终,而不是某一过程。学生资助工作“并非仅仅是经济和财政问题,而主要是一个教育问题,数据挖掘在解决教育问题方面的潜力必须加以澄明”。
(二)资助育人的工作机制不完善
伴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环境的助力,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不断扩大,由此使得资助工作形成了较为系统且复杂的链条。一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贫困证明材料多来自所在乡镇或社区,原则上学校相关部门需要与盖章单位进行核实,而在现实工作落实中,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且互相不承担责任,容易出现“责任空白”。二是学生为一纸证明“跑断腿”,而这其中极易出现人情交易等不良行为,导致真正贫困的学生入选难度增加。总之,在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推进过程中证明材料识别难度大,而且民主评议过程存在着较多的主观因素,短时间内这些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对资助工作“精准度”的把握尚未成熟,资助工作机制亟待完善。
(三)资助育人的功能发挥不到位
学生资助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救济”问题,而是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持为一体的育人新格局。目前,学生资助工作缺乏育人意识,过分追求数据上的精准,导致资助工作重心发生偏离,对学生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和发展格局的指引。此外,由于学生资助工作由学校主导,在各个院系(部)進行推进,在此过程中不与教学工作发生联系和交叉,且评级标准与学生学业成绩无关,导致学生群体未能从根本上认清资助的本质作用,容易认为资助是浅层次的钱物资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发挥。
(四)资助育人的对象群体画像不清晰
“扶贫不仅是物质脱贫更是心理脱贫。”作为受助者角色,高职学生本身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发展成熟的关键期。相较于普通院校的学生而言,高职学生在生源结构、学习能力、品德修养、生涯规划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要做好高职学生资助工作,就需要重新对此类学生群体进行清晰的认知与刻画。高职教育系统学制周期较短,培养目标明确,价值定位于应用和技能型人才,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贴合,具有极强的职业取向性,而目前资助工作中缺乏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关怀与考量。此外,高职学生自我认知偏低,在社会职业竞争中缺少一定的“学历自信”和“职业选择自由”,而目前的资助内容与方式均缺乏对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重视。
二、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的价值意涵
发展型资助育人作为一种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体,秉承教育公平原则,关注个性成长、关注发展需求、关注未来选择的育人型资助;作为一种实践,是以资助为载体,以多元资助为样态,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包括物质援助、人格关怀、能力养成、价值观塑造等在内的多层次育人资助体系。从高职院校目前的资助工作困境来说,转型资助观念与方式、创新资助维度与目标层次、提升资助育人的成效是重中之重,而发展型资助育人则为其提供了理论引领与实践指导。
(一)可持续性的资助效能输出
发展型资助育人的结构框架具有延展性。对于学生资助项目来说,“扶志”的意义大于“扶贫”,资助作为一项社会福利事业具有一定的条件和时间限制,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优化资助内涵、提升资助效能是最为关键的。发展型资助不同于救济型资助,其着眼于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能够从育人的视角,为学生的不同发展时期提供不同程度的助力,关注学生内在发展,从“输血”到“造血”。发展型资助改变的不仅是资助方式,更是给困难学生赋能,给予其可持续的专业能力储备和输出。
(二)多维化的资助目标搭建
作为资助体系设计与实施的关键要素,发展型资助目标具有多维度、可视化的特点。与传统资助方式不同的是,以育人为基准的包括物质资助、人格关怀、道德培养、能力提升、价值观养成等在内的多层次目标搭建,涉及学生经济基础、学业、家庭、心理、专业能力等多个维度,由此形成了发展型资助育人的推进思路,并以量化的视角反映到资助工作中,能够切实提高学生资助工作水平。
(三)个性化的资助帮扶内容
学生资助工作从来不是“一篮筐”的事情,尊重学生个性化成长意味着学生资助工作更要关注学生本体的需求、关注学生个性特征和成长环境。这不仅是发展型资助育人的重要表现,更是助力学生自我认知转变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关键路径。由此,需要高职院校增强对困难学生的甄别、了解和观察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充分体现资助的个性化特征。
(四)可视化的资助平台助力
大数据在学生资助体系内的应用,使得贫困学生的识别、追踪等更为便利,也为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提供了重要参考。特别是近年来在校企合作发展趋势下,诸多学生资助项目平台不断建立和完善,为解决学生经济困境提供了有效的契机,同时给予了学生更多提升专业能力的机会。可视化资助平台的形成,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立体化策略。
三、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的路径优化
建立健全发展型学生“资助+育人”体系,弥补传统资助手段所隐藏的人文关怀,助力学生突破经济困境,实现个体价值和自由发展,需要的是宏观设计与具体实践的有机耦合,更需要着眼于学生的真实需求、专业理论深究、系统设计、实施与规范性等诸多方面。
(一)深化理论研究,提升发展型资助育人内涵
学生资助工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创新资助思路,激发跨界思维,但目前关于学生资助工作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一是理论成果数量较少,使得该领域研究难以成体系,缺少专门的话语范式。二是理论基础较为浅薄,大多来自经验转化,缺少权威性。三是成果的实操性较弱,可实际运用于实践的成熟成果较少。基于此,应不断深化理论研究层次,拓展研究视野,培养理论与实践兼备的专业型人才。第一,要厘清资助的要素,就关键问题进行必要的理论阐述,包括“对谁资助?资助什么?怎样资助?”等内容,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的整体框架设计水平,把握关键要素之间的关系,及时补齐“短板”,实现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第二,要提升对学生资助主题的关注度,利用学术科研项目及重点主题规划,鼓励学生资助主题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二)加强整体设计,健全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
发展型资助育人强调整体性发展,主要指不同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资助育人的本质、规律、趋势和方法,是顶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第一,明晰资助范围。厘清资助体系的具体部分,充分体现育人功能,关注学生自我发展,设计合理且全面的发展型资助内容,建立以物质资助、心理援助、专业规划为目标的三维资助体系。第二,完善组织架构。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资助管理团队专业知识的深度培训,还要进一步明晰工作职责,完善评估和奖惩机制,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交互模式,并由相关部门不定期对学校内各系部资助工作进行考核,增设表彰和问责体制机制,强化合力治理,充分健全体系指标及运行机制。
(三)增强协同联动,创新发展型资助育人平台
在当下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运转中,一是利用校内多元组织,增强学生资助队伍力量和整体凝聚力。例如,以学校社团为重要载体,联合院系(部)进行线上、线下活动,开展主题教育,让资助理念深入每一位学生心中;收集和传播优质资助事例,让榜样力量鼓舞身處困境中的每一位学生;开展实际走访,了解学生真实需求,不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创新资助形式和内容,用行动传递温暖。二是利用社会多元组织,拓展学生资助的外部渠道,建立以“资助+就业”为主线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挖掘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与企业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输出模式,做到“不捆绑、不守旧”,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发展意愿,汇聚社会优质资助力量,广泛调动公益组织力量,增强协同性,不断激发学生资助工作动力。
(四)落实资助需求,完善资助育人工作考核
学生资助制度构建了极为重要的反贫困链条,是聚焦和落实学生实际需求、优化资助育人格局的顶层统筹。落实资助经费与实际育人成效,关注资源转化情况,建立相关工作考核与奖惩机制,是增强资助工作耦合性及疏通各个工作梗阻的关键步骤。一是在落实责任到人的基础上,通过针对性的培训,重点培育优质骨干力量,提升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应用,建立日常与专项工作考评奖励机制,如增加年度评选优秀个人及团队等。二是在落实资助发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上,通过与相关部门联合,确保账户与信息的准确性和资助发放的及时性,对于资助发放中出现的拖延、数目变更等情况,需要建立极为明确的惩罚机制。三是在落实学生资助的育人实效性上,针对受资助学生建立长期的追踪反馈机制,包括学业、心理、身体、职业等各个方面,通过问卷、访谈、视频等多种形式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为后续资助工作的完善做好决策参考。
(五)规范信息管理,加强资助工作监督
规范化管理和及时性监督是保障学生资助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在可行范围内给予学生及学生资助合理的监督是发展型资助的重要手段。一是强化学生资助信息的电子化管理。建立相对应的大数据库,结合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多平台交互功能,实现信息的及时采录、有效保存和防止泄露等,特别是在公示等环节,务必隐藏学生的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个人信息。二是加强对资金管理环节的监管。将责任落实到资金储备、对象选择、资金发放等重要细微环节之中,在资助评审工作中建立有效的考核和问责机制,防止权力滥用、程序混乱等现象的发生,使学生资助工作处于公开、透明的环境中,增强自身公信力,维护好学生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