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化学习推动小学生音乐素养落地
2021-08-19吴丽娟
吴丽娟
摘 要 当下,音乐课改陷入困境,音乐素养的培育在传统的课堂中难以落实。项目化学习方式崇尚联系性学习、重视实践性学习、提倡团队式学习、鼓励创造性学习,这些学习特质有助于小学生音乐素养培育的落实。在小学音乐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整合教学内容,让学习内容主题化;设计活动项目,让学习方式实践化;开展小组合作,让学习过程协作化;重视个体感受,让学习彰显创造力。
关键词 小学音乐 项目化学习 音乐素养
课改二十年来,从最初的“双基”教学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我们一直在努力尝试改变,也确实让音乐课堂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但是,我们客观地审视当下的音乐教学,就会发现尚有不少问题始终存在,从未解决。例如,在教材分析上常常无序,同样的音乐元素,依然会在不同的年级作为教学重点反复出现;在学习广度上让人失望,一学年的音乐课上下来,孩子真正能记住的音乐作品寥寥无几;在学习深度上难达预期,经历过小学阶段完整的音乐学习之后,依然有很多学生不能看着乐谱进行基本的演唱、演奏,难以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识谱能力……细细想来,音乐教学的发展似乎已经陷入困境,急需一场超越过往的变革来开创新的道路。
一、当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音乐素养的提升脉络
当前,音乐教材编写呈现出以人文、音乐素养为主线的“双线结构”,教学单元以人文为主题,音乐要素渗透在音乐作品之中。
以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为例,其编排体现了编写者对音乐课程人文性的关照,但是音乐素养发展的主线比较模糊。这一册教材对于学生音乐素养发展的要求包括音高、节奏、认识乐器、身体律动、音乐文化等各方面。其中,在音高方面开始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并唱准音阶里的七个唱名,节奏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各种音符,文化理解方面包括认识巴赫、贺绿汀等音乐家,了解小步舞曲,这些从单元主题上来看没有多少痕迹。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个维度。上述编排方式容易导致教师只关注显性人文目标的落实,忽视隐性的音乐素养目标的主线,导致学生音乐素养的获得呈现“碎片化”状态。
2.忽视音乐学习实践的自主性
实践性是音乐课程的三大特征之一,音乐是一种富于实践性的艺术。在当前的音乐课堂中,老师们对于音乐实践性的落实往往停留在“老师规划,学生照做”的状态。
比如欣赏柴可夫斯基的《花之圆舞曲》,老师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设计成男女对舞,让学生扮演王子与公主,面对面表演;欣赏手风琴曲《云雀》的时候,老师让学生在其中的一个音乐片段扮演两只面对面说话的云雀;欣赏《快乐的啰嗦》时,老师一定要让学生用彩带表现连贯的乐句,用串铃表现跳跃的乐句。这些都是老师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任务,成了老师手中的提线木偶。这样的实践缺少了学生自主性的参与,没有创造性思维的生发,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意义不大。
3.忽视学生真合作能力的培养
音乐课堂上,合作是很常见的学习方式,比如合唱、合奏、律动、编创等等。但是,有些课的教学为了合作而合作,流于形式,学生的合作能力并沒有得到提高。还有些课上,大多数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无事可做,小组汇报成了学霸的“一言堂”。
合作是指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1]。如果一项任务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那么就没有合作的必要。理想的合作学习是每个人都要有思维的参与,都要为完成任务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比如,在一首歌曲的歌唱表演中,由孩子们自己来分配角色,每个人都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并完美融入团体中;在为歌曲编配伴奏打击乐器时,由孩子们自己商量确定器种,每个人都演奏其中的一个声部,成为表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样的合作才有意义。
4.忽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开发学生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是小学音乐学科的重要价值之一。21世纪技能运动的倡导者瓦格纳提出了学习和生活所需的“七项生存能力”,其中第四项技能是“主动性和创新性”。具有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学生是自主学习者,他们积极主动,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责任[2]。但目前的音乐教学中,我们较多关注学生审美体验、文化传承等能力的提升,容易忽视对创造力的培养,在很多音乐课堂上,过于僵化的教学流程设计导致学生基本没有自己发挥的空间,他们精彩的观念和创造性的思维无从呈现。
二、以项目化学习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
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悦纳。项目化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团队式参与完成项目任务,强调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强调作品展示的创造性。这些特点非常有助于解决当下音乐教学中的顽疾与难题。
1.整合教学内容,让学习要求序列化
在小学音乐项目化学习中,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主题化的项目学习内容,用于激发学生参与项目化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一课一歌,或者一课一曲,缺乏整体勾连。项目化学习强调找到同类音乐作品的关键学习点,突出结构性学习,横向上考虑每一册每个单元的主题,纵向上考虑整个音乐教育体系中学生音乐素养发展的过程,以打破音乐学习的“碎片化”状态。
以“走近中国民族弹拨乐器琵琶”为例,通过纵向梳理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发现在低、中、高三个年级段都有跟琵琶相关的音乐作品,因此,我们对教材进行了整合与拓展,分别在三个年级段设置了不同的目标。低年级段的学生要能够认识琵琶的外形,模仿演奏琵琶的姿势,聆听音乐形象鲜明、结构较为简短的琵琶独奏曲,初步感受琵琶的音色特点;中年级段的学生能够听辨琵琶的音色,聆听琵琶齐奏曲、琵琶重奏曲、小型民乐合奏曲、探究琵琶的历史、琵琶的构造,了解中国民族弹拨乐器琵琶;高年级段的学生能够简单分辨琵琶演奏中的指法:弹、挑、扫、拂、轮,了解琵琶文曲、武曲之分,感受琵琶协奏曲的体裁特征,探究与琵琶有关的文学作品的内容,喜欢民族弹拨乐器琵琶。
通过该项目化学习,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对于琵琶这一中国民族弹拨乐器的感悟会变得更加结构化。他们聆听的不是一个作品,而是一组作品。这些作品围绕着一个主题,彼此有内在的关联。项目化音乐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打破原有的教材框架,让学习的内容主题化、学习的要求序列化,帮助学生明晰关键概念,逐步提升整体的音乐素养。
2.设计活动项目,让学习方式实践化
项目化学习强调活动的实践性。小学音乐项目化学习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参与、感知和体验。面对丰富多彩的音乐项目化学习活动,学生可通过搜集资料、排练、展示、分享等多种方式来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
学生除了在校学习,还有居家学习时间。我们没有局限于书本,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为每个年级段的学生设计了一些音乐项目化学习活动。比如低年级段,我们设计了“自制打击乐器”这样的项目;中年级段,我们设计了“梨园漫步”音乐项目化学习;高年级段,我们设计了“民乐音韵”等音乐项目化学习主题。学生在这些项目学习活动中,始终保持着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他们寻找身边的一些素材,通过网络相互讨论,相互合作,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直到最后的作品展示。低年级学生制作的打击乐器品种丰富,中年级孩子制作的《梨园漫步》PPT内容丰富、画面精美,让人叹为观止,高年级学生制作的《民乐音韵》小书从多个角度介绍了我国的各类民族乐器,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了小学阶段欣赏过的所有民乐作品,让老师们都为之惊讶。同时,他们还录制或下载了相关的民族乐器演奏视频发到班级群里,让大家一起欣赏。在项目学习的真实情境中,孩子们学习与他人沟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成就,与团队一起为完成项目而努力探索,在实践中进一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形成了自己对艺术美的理解。
3.开展团队学习,让学习过程协作化
小学音乐项目化学习的内容丰富,包括围绕主题来进行的资料搜集、音乐游戏、合奏、合唱、集体舞、编创等,这些项目都离不开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小学音乐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合作學习让大家学会合理分工、适时协商、互相取长补短。对于节奏感、音准感不太好的学生,他们都可以在彼此的合作中互相聆听、互相影响,渐渐找到稳定与平衡的感觉,从而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
在小学三年级音乐项目化学习《我的朋友DoReMi》中,学生用do re mi fa sol la si七个小音符编创歌曲,并为此歌曲编配集体舞。他们自行进行了小组分工,部分同学编创歌曲旋律和歌词,其他同学编创动作。首先是听、唱环节,小组成员一起学习歌曲《DoReMi》,演唱音乐王国里七个小音符的唱名以及音高;接着进入编、动环节,由部分同学用七个小音符来编创曲谱和歌词,另外部分同学编创动作;最后全组进行了练、演,所有小组成员开展线上线下齐练模式,力求每个组员都能以最佳方式呈现编创的歌曲。小组展示结束后,学生们进行了互评,并请老师和家长对学生们的协作能力进行了评价。
在小学音乐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团队式的音乐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每一个感官,融听、唱、视、动、奏于各种音乐实践中,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了整个班级音乐学习的和谐发展。
4.尊重个体感受,让学习彰显创造力
小学音乐项目化学习尊重每一位学生对音乐的独特理解,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它强调在音乐活动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自主体验和创造性表达。
小学音乐项目化学习需要自由而开放的学习时空,自由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学习场所有利于更多地释放学生的创造力。学生们的学习场所可以在教室、走廊、舞蹈房、操场,也可以在家里或者公园、剧院;学习时间可以是课上,也可以是课外,一切按照项目的需要进行。
在音乐的情感体验方面,项目化学习非常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只有尊重个体体验,学生才能有创造性的表达。比如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四季放歌”这一项目学习主题包括黄自先生作品《西风的话》,大部分学生感觉这首歌表现了小朋友一年以来的成长,充满着希望;有些学生认为这首歌曲略带悲伤,有一种“时间不等人”的感觉;还有一些学生感觉这首歌表现的是四个季节的景色变化,更多地表现的是大自然的美。教师不该给出统一的答案,而是要尊重他们的个体感受。
在项目的表达方式方面,也要鼓励学生们富有创造性地表达。每一个项目发布时都要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相应的表达方式,对学习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是小学音乐项目化学习的重要原则之一。比如对于三年级上册的“诗歌与音乐”这一音乐项目化学习主题,学生可以选择用齐唱、合唱、小乐器演奏、舞蹈、诗音画结合等方式来呈现小组研究的成果。
小学音乐项目化学习带给学生很多的变化,比如由知识与技能的“碎片化”逐步走向结构化;由被动学习走向实践体验;由单打独斗走向合作体验;由单纯模仿走向不断创新。实践表明,小学音乐项目化学习是实现学生音乐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https://hanyu.baidu.com/zici/s?wd=%E5%90%88%E4%BD%9C&query=%E5%90%88%E4%BD%9C%E7%9A%84%E5%90%AB%E4%B9%89&srcid=28236&from=kg0.
[2] 沃伦.跨学科项目式教学[M].孙明玉,刘白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20:9.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