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农扶贫创奇迹
2021-08-19李季
李季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农业历史的国家,上下五千年,农业在流淌的历史长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刀耕火种的农耕时代到精耕绌作的现代化农业时代,漫长的发展历程为炎黄子孙提供了丰富的物质馈赠,也为科学文明的到来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坚持科教兴农战略,不断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超级稻推广项目等持续推进,科技在农业生产中推动作用日益增强。
从人力畜力到智慧农业
从1949年到现在,我国农业在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生产装备以及发展战略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从上世纪50年代中叶开始,我国开始探索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结合的工作机制与体制,即持续的农业科技机制体制探索。
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北京、准安、保定、济南等几个农业试验场的基础上,中央、省、地三级农业科研机构系统迅速建立起来。从1949年到1960年,中国还和苏联进行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全面合作,合作的内容包括:聘请苏联顾问,专家,互派留学生,专家互访与交流,交换种子苗木、书刊资料、信息情报,引进畜牧、作物良种及农机具等。
1958年,毛泽东提出了“农业八字宪法”,一直到今天,都对实现科学种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力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目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在部分领域、部分环节逐步实现“机器换人”。
在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体系,确保没有发生大面积重大生物灾害。
农业科技平台建设也从小范围到大规模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在科学与工程研究类平台方面,建设了农作物基冈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动物疾病防控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等一大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及国家宴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省级农业重点实验室,拥有了一批农业领域的“国之重器”。
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平台建设方面,围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工程化技术、重大装备及产品研发等,建成了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分中心),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在农业生产信息化精准化智能化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1990年,国家科技部推出“863”计划,支持计算机研究“农业智能应用系统”。1998年“七五”期间,国家领导人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提出了发展“数字中国”的战略。随后,“数字农业”“数字城市”“数字水利”等的探索与研究在中国全面展开。
从2013年开始,国家农业部在天津、上海、安徽三省市率先开展了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对采集农业宴时数据和物联网应用方面进行了探索。2015年,随着大数据的战略地位提高,农业大数据也成为新焦点,年底,《农业部荚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
2017年,农业部正式设立“数字农业”专项。智能农机与机器人、无人机植保服务、农业物联网、植物工厂和农业大数据等板块占全球农业科技市场比例,分别都接近或超过三分之一。
用农业科技击败饥饿威胁
同样是在上世纪50年代,在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历程中产生划时代意义的人物登上了绚丽的舞台。
1953年,袁隆平走出了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被分配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8年之后,他在农校试验田中发现了天然杂交水稻,而这也开肩了中国未来粮食产量将迎来飞速增长的大门。在农校任教期间,也正是中国面临大饥荒,袁隆平立志:“要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
1975年袁隆平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他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次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
1997年,袁隆平开始了“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这是一道世界级难题,通过攻关研究.2000年实现了第一期大面积示范亩产700公斤的指标。
2019年,袁隆平在接受采访肘表示:“全世界有1 6亿公顷的稻田,如果其中一半种上杂交稻,每公顷增产2吨,每年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5亿人口。”他更是希望:“让我们的杂交稻走出国门,为全世界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作贡献。”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逝世,举国哀悼,“山河齐震撼,國士辞九州”,人们从全国各地赶往长沙为袁隆平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