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是怎样治病的

2021-08-19宿龙

幸福家庭 2021年7期
关键词:邪气病态中医学

宿龙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動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象、经络、运气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中医学讲疾病是由邪气所引起。“气得其和则为正气,气失其和则为邪气”,气是指自然和生命过程中的各种运动方式,自然和生命过程中各种运动方式的失和,都被称作“邪气”。如外邪指风、寒、暑、湿、燥、火等自然过程中各种运动方式的失和状态,内邪则指寒、热、虚、实、燥、湿等生命过程中各种运动方式的失和状态。中医学认为,这种失和状态是导致疾病出现的根本原因,治疗疾病就该重点调节这种失和状态,只要达到正常的和谐状态,疾病就消失了。这也是中医学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理论来源。

中医看病,通过望(色)、闻(声)、问(病)、切(脉)等方法诊断脉象、体征和症状,找出不平衡的症结所在。然后辨证施治,以药物之五行相生相克之性,用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方法,辅以针(刺穴位)灸(火灼)等通畅经络气血之术,祛邪扶正,使机体重新平衡,最终疾病痊愈。在古代,中医的分科不是很细,这源于中医注重人的整体,不仅仅关注疾病,更注重整体,从整体上看,内、外、妇、儿等各科是相通的。

“以药之偏,调人之偏。”说的便是中药治疗,即用药物气味的偏性来调整人的生命活动的失和状态。如属寒的病态,用偏于温热的药物;属热的病态,用偏于寒凉的药物;属虚的病态,用偏于滋补的药物;属实的病态,用偏于攻泻的药物;属燥的病态,用偏于甘润的药物;属湿的病态,用偏于辛燥的药物等。此外,中医还要“求其所属,伏其所因,导其势以使其和”,根据病态演变的趋势,如表里出入、上下升降、开合聚散等,通过“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八种因势利导的方法祛除邪气,还要根据病态发展过程所处阶段的不同,因时制宜地治疗。汗法是运用各种发汗药物组成方剂,来开泄腠理、逐邪外出的一种方法。吐法是利用催吐药引导病邪或有害物质从口涌吐而出的一种方法。下法则是运用泻下药物攻逐体内结滞(如宿食、水饮、瘀血等)的一种方法。和法是通过调整人体机能,达到祛病除邪目的一种方法。温法是用温性或热性药物补益阳气、驱除寒邪的一种治法。清法是用寒凉药物以达到清热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补法是运用补药补益人体气血,增强体质,达到扶正祛邪作用的一种治法。消法则是采用消食、化瘀、软坚、化痰、化湿、利水等药物,对慢性积聚胀满进行渐消缓散而不伤正气的一种治疗方法。中医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上述八法的运用是相当灵活的。由于有不少病的情况相当复杂,往往不能单独使用某法,而是把许多治疗方法配合起来使用,如汗下并用、温清并用、消补并用等。除去“八法”之外,历代医家还提出了许多其他治法,并且还创造了相当丰富的外治法,如熏蒸法、洗浴法、敷贴法、熨法、含漱法、塞法、摩擦法、扑粉法、起泡法、探吐法、导引法等。

而中药的来源是非常广的,自然界的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虫、鳞、介、兽等,皆可分属性入药。药材用蒸、煮、炒、焙、炙、炮、煅、(水)浸、酒浸、醋浸、飞等方法炮制。药材一般用水煎服,或泡酒服,也有制成丸、散、丹再嚼服、吞服、含服的。

其他治疗手段如针灸、按摩、气功、导引,以及饮食、起居、精神调摄等,都是为了通过疏导经络、调和气血、安心定志、修身养性,使失和无序的异常状态恢复到和谐有序的正常状态。

中医治疗还需要遵守治病必求于本和扶正祛邪的原则。“本”指的是疾病的本质。“必求于本”强调一定要透过错综复杂的现象,抓住疾病的实质,找出治疗的关键。有些疾病的症状往往是很复杂的,一大堆头绪纷乱的症状中,不仅有主次本末、轻重缓急的区别,而且有时候还会出现某些假象。中医治疗时首先要注意识别那些“真热假寒”“真寒假热”“至虚有盛候”(真虚假实)和“大实有赢状”(真实假虚)的虚假症状。治病时,医生要看正邪双方的盛衰情况来治疗,如果病邪显著而正气又不太虚,应以“祛邪”为主,如果正气虚而病邪不盛,则应以“扶正”为主,如果正气已虚而病邪又盛,就应该采用“扶正”和“祛邪”兼施的原则。但应注意的是,扶助正气不要造成“留邪”的恶果。此外,中医治疗还有正治反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因人、因时、因地治疗等方法。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医治疗的原则始终贯彻了从整体出发的思想,又联系时间、地点和人的各种不同的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作者单位:崇州二医院)

猜你喜欢

邪气病态中医学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病态肥胖对门诊全关节置换术一夜留院和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病态肥胖对门诊关节置换术留夜观察和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黄帝内经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下)
幸福来自感动
君子之道:能移而相天——王夫之《庄子解》对“社会病态”的气论诊疗
别轻易拔罐刮痧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