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联系
2021-08-19徐亚蓝
徐亚蓝
在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家庭教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为了了解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系,本文通过资料收集、家访等多种形式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对中班非独生子女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会促使幼儿形成不同的性格。孩子的未来发展与其性格息息相关,孩子性格的形成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建议父母以自身为榜样为孩子创设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一、家长教养方式与幼儿发展
家长的教养方式影响着孩子的各个方面。“孟母断织”让孟子成为天下之名儒,“曾子杀猪”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就好比一块空地,你在上面种什么种子,它就能给你开出什么样的花。家庭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来源地。在一些家庭中,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父母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而很多老人陈旧的价值观和落后的教养方式都将不同程度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
以我们学校中班的一对姐妹为例。姐姐大琪由奶奶照顾,妹妹小婕由外婆照顾。姐姐爱哭,一有她不如意的事情就哭;妹妹爱笑,平时总能听到她的笑声。在幼儿园,妹妹鞋都穿好了,姐姐还在哭,边哭边叫妹妹帮自己穿衣服。和她们的奶奶、外婆谈过之后发现,外婆比较开朗,平时在家都让小婕自己穿衣洗脸,而奶奶则比较宠大琪,只要大琪动手指或者嘴巴“哼哼”,她就知道大琪要什么,并且主动把东西送到大琪手上。
二、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
分析:本次抽取江苏省洪泽县洪泽湖实验小学幼儿园中班的44个家庭作为调查对象,所有调查对象都是非独生子女家庭,从表1数据上可以看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父母有很多,占到了52%。
父母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性格、爱好、教育观念、受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有关。从父母受教育程度来说,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对孩子比较民主;相反则比较专制。
父母所采用的教养方式一定要考虑幼儿的性格特征。比如,对于内向胆小的幼儿,父母要更加温柔细心;对于外向胆大的幼儿,父母则要善于引导。
三、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美国心理学家鲍姆令德总结归纳不同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并提出了两个维度,即要求和控制程度。根据两个维度的差异,又把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不同的教养方式使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差异。因为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重视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权威型
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是目前最被认可也是很多家长想实施的家庭教养方式。幼儿在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下往往独立意识比较强,而且活泼、有主见。实施这一教养方式要求家长自身具备很高的认知能力和文化素质,还要具有独到的社会交往技能以及积极的生活情感态度。这样的父母会明确地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对子女的情感态度积极,会热情耐心地关注和尊重子女的愿望与行为,并适时给予鼓励。
朵朵和豆豆是一对活泼可爱的姐妹花,她们喜欢和小朋友玩,喜欢探险,并且都有自己的“小发明”。从小,父母就会对很多事情征求姐妹俩的意见,姐妹俩会聚在一起谈论。朵朵和豆豆也会犯错,但是她们的父母不会对她们进行打骂,而是坐下来和她们聊天,让她们自己认识到错误从而改正。
这样的教养方式下的幼儿都比较开朗、自信,他们可以从家庭的每个方面感受到温馨和幸福,会有很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二)专断型
专断型家庭教养方式在要求上属于高控制、情感上偏向于拒绝。在这一教养方式下的幼儿往往缺乏自主性,自信心也不强,内心压抑,缺乏安全感,懦弱、胆小。实施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平时比较专制、独裁,往往不会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忽视幼儿自身发展以及情感上的需求。他们会对幼儿错误的、不良的行为表示愤怒,甚至会出现严厉的惩罚行为,这是不利于幼儿发展的。
我们了解了一下这些父母的想法。有的说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也有的说现在孩子还小,不懂事,要时刻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可是,父母却忽视了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学习与探究的欲望及权利。
(三)放纵型
放纵型教养方式是现在很多家庭会出现的教养方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溺爱型教养方式。它在要求上属于低控制,情感上偏向接纳。实施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对待幼儿的情感上是积极持有肯定态度的,他们对自己的子女不做过多的要求,只要子女开心就好,即便子女出现不正确行为时,他们也会选择忽视。在这样的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幼儿,往往比较骄纵、傲慢,缺乏责任感,自控能力比较差,而且做事马虎,没有毅力和耐心。
小雨、小月兄妹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父母是生意人,家里比较富有,又因为兄妹俩出生时身体都比较差,常常生病,所以只要小雨和小月要什么东西,他们的父母就会立马帮他们买好。另外,他们的父母什么事情都舍不得让他们自己动手做。在看到小雨或者小月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时,他们的父母也是视而不见。
对于放纵或者说溺爱孩子的家长,建议他们放手让幼儿自己去探知、感受这个世界,不要害怕孩子受伤,试着放手,只有放手了,孩子才会有进步。
(四)忽视型
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在要求上属于低标准,情感上偏向于拒绝。这样的父母对幼儿缺乏基本的关心和爱护,他们平时不关心幼儿的生活,与幼儿基本上没有交流,甚至对孩子的示好行为表示厌烦。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幼儿往往对人缺乏热情,对事物也没有兴趣,他们易出现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这样的幼儿在青春期会有很强的逆反心理。
在現实生活中,很多家长试图在几种教养方式中间找到平衡点。鲍姆令德指出,相对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是最利于孩子成长的。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采用合理的教养方式协助孩子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既是学前儿童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也是身体和心智发展的需要。而幼儿在家里待的时间长,父母又是孩子喜欢模仿的对象,再加上学龄前儿童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尤为深远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洲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