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知识产权视角下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

2021-08-19肖艳莉冯伟彬冯立刚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知识产权

肖艳莉 冯伟彬 冯立刚

【摘  要】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有力支撑。保护知识产权,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法律保障。论文提出了以知识产权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设路径,包括政府采取广泛宣传、设立专项基金、试点先行、加强执法等措施强化政策支撑,民营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申报、开发规划和运用来提升市场竞争力,二者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Abstract】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trong suppor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promoting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are inseparable from government policy guidance and legal protec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wi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gives specific construction paths, including the government adopting extensive publicity, setting up special funds, piloting first, strengthening law enforcement and other measures to strengthen policy support. Private enterpris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declaration,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applic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to enhanc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two should form a joint force to jointly promote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

【關键词】知识产权;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Keywords】intellectual property; private enterprises;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04;F27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9-0100-03

1 引言

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其在稳定增长、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此背景下,党和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推动民营企业不断创新,进而提升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是党和政府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自觉体现。问题在于,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民营企业不断增强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但由于发展眼光和创新能力的局限,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较少且质量不高。因此,党和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引导民营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对于保护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2 保护知识产权成为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要求看,知识产权越来越成为民营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当代中国经历4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的需要从“有没有”正在转向“好不好”。换言之,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不再是简单满足基本需要,而是“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因此,此产品供给能否有效与人民群众需要对接,至为重要。民营企业作为重要的产品供给者,必须在市场竞争中提供更符合人们需要的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这要求民营企业不能简单地进行生产,而应通过创新能力提升,赋予产品更加符合人们需要的要素,从而为占据市场提供支撑。当创新成果成为民营企业的取胜法宝时,保护自身知识产权也就意味着保护民营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从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看,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效率,影响着民营企业的创新积极性。部分民营企业的资本体量小,其依靠自身投入进行技术创新而取得的成果,对于民营企业发展来说往往具有重要意义。其成果如果被剽窃或者被盗用,那对民营企业来说,有时就是灭顶之灾。例如,20世纪90年代的万燕VCD之所以溃败,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没有及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当然,当代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相比于以往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也比以往大大提升,而且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知识产权被损害后,原有民营企业受到伤害的程度反而会更大。因此,政府提升保护知识产权的效率就是在保护民营企业。问题的另一面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事业相对比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政府进一步改进工作。

从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看,知识产权是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民营企业只有始终保持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优势,才能保障其可持续的发展。而随着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方便。民营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相关信息,因互联网会被广泛传播,由此,民营企业对自己的创新成果的保护变得十分困难。知识产权作为保护创新制度保障,为降低民营企业的保护自我创新成果的成本提供了基础性条件。此外,知识产权为民营企业持续依赖创新成果提供了保障,解决了民营企业不敢创新的外在担忧,从而为民营企业持续创新提供支撑。

3 以知识产权为抓手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

知识产权说到底就是国家为鼓励创新、推动创新所设置的社会制度。以知识产权为抓手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其实就是保护和鼓励民营企业创新。这也是帮助民营企业适应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措施。

党中央和国务院应结合民营企业的实际,进一步做好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顶层设计,为各地在处理民营企业知识产权问题提供政策依据。尽管我国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在逐步完善,但法律建设毕竟存在滞后性。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党中央和国务院实时把握全国性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尤其是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对重大问题作出部署安排,对于引导地方及时高效处理相关问题至关重要。做好顶层设计,一方面要注意回答保护知识产权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应注意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以便各地方实施。

各地方政府应形成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在此框架内定期对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进行总结,以便及时改进工作。地方政府知识产权的工作效率,影响着本区域内所有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建议地方政府将知识产权与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统一推进。建立这一机制,一方面要成立横向性的领导机构,统筹协调与知识产权有关各部门的关系;另一方面,要与民营企业相联系,建立纵向性信息反馈体系。

民营企业要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夯实知识产权建设的现实基础。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应以技术创新成果为重心,因为创新能力始终是民营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从这一角度说,技术创新是民营企业知识产权质量提升、数量增加的基础。实施技术创新,可以采取如下对策:主动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对接,共同攻克产品中的技术难题;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加强同行企业的交流,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前瞻性发展趋势;建立全员激励机制,鼓励和保护每一个员工参与技术创新,从而形成技术创新的浓厚氛围。

4 推动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路径

在推动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过程中,应发揮政府和民营企业作为两个重要主体的不同作用。政府要主动行动,通过自身努力推动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上台阶、上档次,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活力;民营企业要学会进行知识产权的开发与保护,借助知识产权提升市场竞争力。具体路径如图1所示。

4.1 政府要强化知识产权政策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除了强调市场作用的同时,还强调“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无疑,政府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主体。为进一步加强该项工作,政府要主动行动,通过自身努力推动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上台阶、上档次,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首先,政府要广泛宣传知识产权政策以及相关知识。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其创新意识不断增强,是比较明显的趋势,但将现有创新项目或创新技术予以知识产权形式的保护,还缺乏自觉的意识。因此,如何让民营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重视知识产权则是政府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民营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其素质参差不齐,不能假设他们都能主动地去学习知识产权政策。政府推动知识产权战略,就要切实将好政策以及相关知识及时推送到民营企业中去。从宣传途径论,除了借助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外,更要借助融媒体,统筹好知识产权政策的宣传。此外,还可以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邀请知识产权专家为民营企业相关者举办专题讲座。从宣传内容而言,既要宣传民营企业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典型,让民营企业有感性认知,也要精准性地挖掘知识产权保护中的步骤以及其中的关键难点,拓展民营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知深度,还要加强对政府知识产权工作的政策解读,为民营企业享受政策优惠提供指导。

其次,政府要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民营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工作。从长远看,开展知识产权的确权工作,尽管对企业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但许多民营企业的资本量相对较小,知识产权的确权工作,在特定民营企业中也会成为负担。为帮助民营企业发展,政府可以从财政支出中开列专项预算支持民营企业开展此项工作,以降低企业成本。此外,政府要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市场化进程,为民营企业等转让知识产权提供政策便利,从而增强民营企业的资本实力,为持续开发知识产权提供资金保障。

再次,政府要针对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的特殊性,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的授权、确权和维权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绩效。一方面,政府要进一步推进“放管服”工作,将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发展列入政府经济工作计划,并推动工作的落实;另一方面,政府要推进民营企业知识产权试点工作,总结工作经验,从而为面向一般企业提供工作经验。

最后,政府应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工作。一是政府应形成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机制。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工作,还会涉及工商管理、科技、税务、公安、海关、新闻出版等部门的工作内容。因此,由政府统一协调,形成常态化执法机制,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效率。二是政府要建立适应本地区情况的知识产权行政法规体系,为本地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提供针对性执法支持。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法律,更多地关注了保护知识产权的一般性情况,其中关于执法方面更是抽象性较强。政府制定的知识产权地方性行政法规,可以为精准执法提供支撑。

4.2 民营企业要借助知识产权提升市场竞争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创新之后的成果,如何为本企业带来持续的收益,则是企业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国际通行做法是将创新成果作为知识产权予以保护。对此,我国部分民营企业已经有此意识,已将创新驱动和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合法收益提供了基础。但总体而言,民营企业中重创新驱动而轻知识产权保护的状况依然存在。据调查,在全国数千万家民营企业中,拥有有效专利的民营企业数量不足1%,拥有商标的企业数量不足10%。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复杂,除了上文中所表述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之外以及部分民营企业对知识产权成本投入的吝啬外,更重要的有些民营企业不懂得怎么进行知识产权的开发与保护。基于此,民营企业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与研发部门相结合的知识产权专门机构,加强知识产权申報的常态化管理。这一机构要熟悉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并及时学习和掌握国家有关知识产权政策,为企业最大程度运用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利提供法律支撑;要及时搜集和整理国内外专利信息。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 98%以上的信息都通过专利文献反映出来, 在研究开发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注意运用专利文献,不仅能提高研究开发的起点,而且能节约40%的科研开发经费和60%的研究开发时间。为企业研发避免重复劳动和走入误区提供帮助;要注重知识产权的及时申报,因为当代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研究同类产品或开发同类技术的企业不只一家,能够率先申报知识产权,对于帮助企业尽快取得竞争优势甚是关键;要注重知识产权的维权,对侵害本企业的知识产权的相关现象,及时采取措施。

第二,制定知识产权开发规划。知识产权能够依法维护企业创新技术的安全,这一点已经为民营企业所深刻认知。但民营企业还要明确知识产权工作不能局限于技术创新方面,应关注知识产权对企业的商标权以及其他无形资产的保护功能。所以,民营企业制定相关工作规划,有利于民营企业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工作。此规划,一方面要明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注重全面性,对本企业能够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做到应保尽保;另一方面要突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重点领域,对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问题,做到快速申请、及时保护。

第三,注重知识产权运用。拥有知识产权不是目的,运用知识产权最大程度提升企业效益才是目标。从抽象理论而论,企业是通过占有知识产权获得持续性收益,还是通过转让获得一次性收益,都需要民营企业结合自身条件、市场潜力以及发展战略进行整体性考虑。从现实条件而论,知识产权的持续性占有需要企业不断投入一定的资金予以维持,此成本投入如何与知识产权带来的收益相协调,需要民营企业进行详细谋划。此外,除了对自身所有的知识产权的运用外,还有对其他所有者知识产权运用的问题。当前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中,对知识产权保护有一定的期限。因此,从理论上说每天都会有大量知识产权变成了公共财产。民营企业要注意此类知识产权的运用,从而节省企业创新发展成本。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001).

【2】韩秀成.用知识产权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N].中国科学报,2019-01-08(008).

【3】沈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南京民营经济发展质量[J].南京社会科学,2005(S1):317-320.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知识产权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2019年度PALM展参展商获取知识产权优胜奖获奖单位名单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中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