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外敷辅助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乳腺增生

2021-08-19樊志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主症气滞疏肝

樊志芳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濮阳457001)

乳腺增生是常见乳腺疾病,主要由内分泌紊乱所引起,表现为乳房存在肿块或疼痛,常伴随月经周期与情志变化而加重。西医治疗常以调节卵巢分泌、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为主要目的,虽能减轻临床症状,但效果不理想。 乳腺增生属中医“乳癖、乳中结核”等范畴,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患者主因郁怒伤肝、情志不畅,致使肝郁气滞、脾失健运、血凝结至乳络,造成痰湿内生,故治疗应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1]。 本研究主要探讨中药封包外敷辅助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味内服对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治疗效果及中医主症、次症积分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 3 月~2020 年3 月我院收治的104 例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患者, 通过随机信封法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52 例。 常规组年龄 22~48 岁,平均(34.16±5.19)岁;病程 0.5~8.6年,平均(5.23±1.34)年;乳房肿块形状:结节状32例,片块状15 例,混合型5 例。 联合组年龄24~46岁,平均(35.15±5.23)岁;病程 0.7~9.0 年,平均(5.31±1.52)年;乳房肿块形状:结节状29 例,片块状16 例,混合型7 例。两组基线资料(年龄、病程、乳房肿块形状)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乳腺增生症诊治专家共识》[2]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辨证属气滞血瘀型;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存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炎症性疾病等;伴有严重月经周期紊乱、功能性子宫出血;妊娠及哺乳期;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 枸橼酸他莫昔芬片(国药准字H32021449),口服,20 mg/次,2 次 /d。

1.3.1 常规组 给予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味内服。 药方组成:柴胡 10 g、没药 5 g、桃仁 9 g、红花6 g、青皮 9 g、陈皮 6 g、乳香 5 g、枳壳 9 g、当归 9 g、木香 6 g、川芎 9 g、白芍 9 g、熟地 12 g、炙甘草 3 g。水煎至500 ml,分早晚2 次温水送服。

1.3.2 联合组 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封包外敷。 药方组成:川芎9 g、红花6 g、元胡10 g、三七9 g、王不留行 10 g、茯苓 9 g、川楝子 12 g、莪术 9 g、三棱 9 g、柴胡 10 g、蒲公英 12 g、夏枯草 9 g、橘核 9 g、血竭5 g、麝香3 g、穿山甲6 g。 使用物理方法加湿、加温30 min,以人体体表适宜温度为准,外敷于患侧乳腺,2 个 /侧,30 min/次,2 次 /d,两组均治疗 10 d 为一个疗程,共3 个疗程,经期停止后治疗。

1.4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 基本治愈,中医证候积分降低≥90%; 显效, 中医证候积分降低70%~89%;有效,中医证候积分降低30%~69%;无效,未达上述标准。基本治愈、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2)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主症评分。 乳房疼痛:无触痛,无自发痛或治疗后疼痛消失记0 分;触压痛,无自发痛记6 分;以经前自发痛为主,呈阵发性记12分;持续性自发痛,未影响生活记18 分;持续性自发痛,疼痛延伸至腋下、肩背部,影响生活记24 分。 乳腺肿块:分别从肿块大小(0~6 分)、质地(0~9 分)、范围(0~9 分)3 部分观察,总分 24 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3)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次症评分。月经失调、胸闷胁胀按照重度、中度、轻度、无分别记3、2、1、0 分,分值越高,症状越重。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中医主症积分、中医次症积分等)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疗效等)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组总有效率96.15%高于常规组 76.92%(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中医主症积分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乳房肿块、乳房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主症积分比较(分,)

表2 两组中医主症积分比较(分,)

组别 n 乳房肿块治疗前 治疗后乳房疼治疗前联合组5215.32±3.894.85±1.6516.58±4.533痛治疗后常规组tP 5214.86±4.23 0.577 0.565 9.76±1.53 15.735<0.001 17.06±4.87 0.520 0.604.85±1.23 8.67±1.59 17.290<0.001

2.3 两组中医次症积分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月经失调、胸闷胁胀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 见表3。

表3 两组中医次症积分比较(分,)

表3 两组中医次症积分比较(分,)

组别 n 月经失调治疗前 治疗后胸闷胁胀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常规组tP 52 52 1.76±0.53 1.88±0.42 1.280 0.204 0.52±0.15 0.75±0.12 8.634<0.001 1.86±0.63 1.93±0.57 0.594 0.554 0.35±0.16 0.82±0.20 13.233<0.001

3 讨论

乳腺增生是乳腺内部结构出现紊乱而引发的疾病,西医多采用激素治疗,以调节机体内分泌,减轻临床症状,但患者体质差异较大,加之不良反应多,导致治疗效果不显著[4]。

中医学认为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以肝肾不足为虚,血瘀、气滞、痰凝为实,治疗以理气散结、活血通经为主要原则。 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味中柴胡疏肝利胆;没药、桃仁活血化瘀;红花散瘀止痛;青皮疏肝破气;陈皮理气健脾;乳香调气活血;枳壳行滞消胀;当归调经止痛;木香行气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白芍养血调经;熟地补血滋阴;炙甘草益气滋阴。诸药合用,共奏理气散结、缓急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 中药封包外敷药方中川芎、红花、元胡、三七、王不留行活血化瘀、止血通经;茯苓利水消肿;川楝子行气止痛;莪术行气解郁;三棱消积止痛;柴胡疏气解郁;蒲公英、夏枯草消肿散结;橘核散结理气;血竭、麝香散瘀止痛;穿山甲活血消癥。诸药合用,共奏行气活血、化瘀散结之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成分中柴胡皂苷可直接作用于线粒体膜, 发挥保护作用,同时可促使肝细胞DNA 合成,抑制细胞外基质合成; 白芍可延长异丙肾上腺素心肌缺氧存活时间,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改善血液微循环[5];三七可通过提升血小板数量,增强血小板功能,收缩局部血管,发挥止血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总有效率较常规组高,治疗后中医主症、次症评分均较常规组低,提示中药封包外敷辅助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味内服治疗可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患者临床症状,增强疗效。 分析原因:中药外敷可使药物有效进入人体皮肤,利用物理加热使药物具有较高亲和力,促进药物性状发生改变[6],从而加速乳腺组织血液循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且内服外敷同步治疗,可平衡激素水平,降低药物毒性,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中药封包外敷辅助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味内服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有助于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主症气滞疏肝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基于多种方法融合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主症选择研究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寻常型银屑病主症量表反应度测评研究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寐常见方证与药证辑要
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