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赛教融合与能力本位的汽车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2021-08-19吴华杰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1年7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大赛技能

吴华杰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高职汽车维修赛项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为背景,通过竞赛展示参赛队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组织管理、团队协作、工作效率、安全及文明生产等职业素养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体现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以竞赛带动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良性发展[1]。

高职汽车维修技能大赛体现了行业发展的方向,越来越多的院校参与其中。但目前各个院校的大赛与教学仍然是独立的两个部分,大赛作为一个阶段性的工作来完成,而不是常规教学工作,短期内对个别选手进行高强度训练,无法使每名学生都能从中获益。此外,高职教育中存在学生自信心缺乏、学生学习目标不明和学习动力不足、学生主体地位不凸显、教的供给与学的需求耦合度不高、学生能力结构不合理、可持续发展乏力等问题。通过实施基于赛教融合与能力本位的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可以有效地将技能竞赛成果和课程建设结合起来,从技能竞赛的“点”扩展到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面”,促进学生素质的有效提升[2-3]。

1 赛教融合的教学模式

在技能大赛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教学和技能培训“割裂”的情况,参赛学生难以兼顾上课和培训,这违背了技能大赛“以赛促教”的初衷。

针对高职汽车专业,本文旨在以技能大赛为依托,结合企业实际工作项目和教学实践汇总构建基于赛教融合和能力本位的汽车专业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从过分强调知识为本转变为以学生能力为本,探索赛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汽车维修技能大赛考点对接课程资源,大赛评分标准对接课程评价标准。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诸如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进行基于技能大赛的汽车维修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把知识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将封闭性课堂教学转变为开放性教学,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新体制。

2 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

打造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要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构建横向上多彩实践平台、专业能力课程和校本专题课程相融合,纵向上由基础能力模块、专项能力模块和拓展能力模块相贯通的课程体系,助推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力本位+”的课程架构、学教互动课堂,依托高水平师资,通过持续诊断与改进,提升教的供给与学的需求耦合度,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面对新技术层出不穷、职业迭代加剧的信息化时代,职业教育亟需从技术技能单一培养向与职业核心能力交叉培养转变,系统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该体系通过贯通基础能力模块、专项能力模块和拓展能力模块,增设校本专题课程和多彩实践平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参与性和接受度,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实现了职业核心能力与专业能力培养的交叉融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见图1。

图1 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

3 基于赛教融合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实现路径

3.1 课程体系建构

平台课是课程体系的基础,也是汽车专业其他课程的共享课,主要包含了“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模块课、实践课体现了岗位的核心技能,主要包含了“汽车电器检测与维修”“汽车电控技术检测与维修”等课程。技能拔尖课、工匠培训课体现了技能拔尖性、职业能力迁移性,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动机检修”等课程。

基于赛教融合与能力本位的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见图2。

图2 基于赛教融合与能力本位的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体现了“激发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升教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主线,最终将重塑学生自信,持续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3.2 课程教学项目融合

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工作,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企业工作岗位的关键任务。汽车维修技能比赛的竞赛项目来自于维修服务企业的生产一线,同时在智能网联背景下,要求学生掌握汽车电子控制方面的新技术,了解物联网在汽车技术方面的发展趋势。笔者通过收集近几年职业教育各类比赛的竞赛内容,向大型连锁维修企业发放调查问卷,从繁琐的企业操作要点中提取出了关键技能点,将通识的关键技能点融合到平台课、模块课中,将难掌握的技能点融合到技能拔尖课中,将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素质涵养融合到工匠培训课中。以“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为例,将讲授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分解为“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新能源汽车车身电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转向与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3个重点项目,在工匠培训课程中融入了汽车维修企业现场5S管理等内容。

3.3 课程评价融合

职业教育各类技能大赛的裁判来自全国范围内的行业顶尖专家、学者,自带“高技能、高学历、高职称”。在执裁比赛之前,形成对比赛技能考核点的评价体系。执裁评价过程体现了对汽车职业教学的价值判断、故障排除过程中的思维导向和维修操作过程中的细致推断,同时也代表着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市场研判。将执裁评价体系和课堂教学体系融合起来,对课程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合理高效的评价,将企业倡导的素质化、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

3.4 教学资源融合

为选拔合适的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在培训学生的过程中将培训内容转变为教学资源,依据技能竞赛的技术要求,将课程教学资源和技能竞赛有机地融合起来,具体流程为:一是分析竞赛章程,将考核内容整理成得分点;二是将得分点依据是否具有通识性、专业性、特殊性、难度性等要求融合到平台课、模块课、技能拔尖课、工匠培训课中;三是分割课程,依据得分点形成单个或组合的工作任务;四是在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以技能比赛为工作背景开发课程教学资源。

4 结束语

随着汽车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持续紧缺,职业教育的技能大赛向社会和行业展示了人才培育成果和卓越的师生道德风貌,同时也促进了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但在技能大赛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教学和技能培训“割裂”的情况,参赛学生难以兼顾上课和培训,这违背了技能大赛“以赛促教”的初衷。针对高职汽车专业,本文旨在以技能大赛为依托,结合企业实际工作项目,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基于赛教融合和能力本位的汽车专业课程体系,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最终促进学生各项技能的提升。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大赛技能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画唇技能轻松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