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or普通冲突?家长该如何分辨?
2021-08-19小琪
●小琪 编
“校园霸凌”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难题,困扰着无数的家庭和学校。为什么说它是“教育难题”?主要原因有几点:对如何判定某种行为,是孩子之间的一般冲突还是校园霸凌,每个人的标准都不太一样;孩子越大越不喜欢跟家长/老师说自己的事,导致校园霸凌不易被发现;像语言冲击、孤立等软暴力行为,更隐匿,更不易被发现;部分校领导/老师/家长,对什么是霸凌行为认知不足,未能正确及时处理,常常导致更恶劣的霸凌行为的发生……
本文将就这些难点作分析和解答,希望孩子们都拥有快乐美好的校园生活。
如何辨别霸凌行为?
孩子跟同学发生冲突、感到委屈了就是被霸凌了吗?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欺负的性质。
孩子较成年人更为好动,也难以预判一些行为的后果。如果简单地把所有玩闹行为归类为霸凌,但凡孩子受一点委屈就让孩子打回去,或者家长亲自出马去学校吵闹,问题只会越来越大,得不到解决。
其实,区分玩闹行为与霸凌行为的区别点,最主要的是“对事”还是“对人”。“对事不对人”是成年人世界中一个被普遍推崇的原则。回到甄别霸凌行为的问题上来,挪威学者丹·奥尔维斯曾经对霸凌行为下了一个定义——“一个学生长时间并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
结合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有一个更通俗的认定方法:如果一个或一群孩子,针对一个孩子反复找茬,这种“对人不对事”的行为就属于霸凌行为了。
从受害者角度,认定其遭遇是否具备“针对性”与“反复性”,是将霸凌行为与孩子间的一般性冲突,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准。
如何鉴别“软暴力”?
光有标准显然不够,家长和老师还需要知道,到底什么样性质的言语和行为,属于挪威学者丹·奥尔维斯所说的“负面行为”。
如果一个孩子被打,毫无疑问他遭遇的是一个“负面行为”。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针对一个人所实施的负面行为,远不止于肉体伤害这一种。
随着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一种主要针对女生的霸凌做法,多次出现在媒体当中。施暴者会将受害女生身体暴露在镜头当中,然后再上传于网络。这种示众行为对受害者所产生的伤害,要远大于肉体伤害。
事实上,霸凌行为实施者也是明白这点的。公众对此类涉及违法的侮辱性行为,基本不存在认定模糊的问题。
不过,要是给孩子取外号呢?跟同学说不要跟某某玩呢?经常性的讽刺挖苦某位同学呢?这类软暴力性质的行为,是否属于霸凌行为,公众们在认知上就存在较大的差异了。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调查协会,曾做过一份涵盖36000名受访对象的关于“校园霸凌”的公众认知数据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表明:在公众认知中“拳打脚踢扇耳光”“威胁恐吓”“下跪扒衣”等典型“硬暴力”行为,被认定为霸凌行为的比例超过85%(“拳打脚踢扇耳光”的认定比例最高,达到91.9%)。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孤立排挤”“讽刺挖苦”“恶作剧捉弄”“散布谣言”这四类软暴力属性的行为,被认知为霸凌行为的比例就只有50%左右。
人性的弱点是很难承认自己行为的“恶”,就像绝大多数罪犯,都会为自己的行为找个理由辩驳一样。这意味着,有意无意地实施过某个行为的人,会倾向于不认可这项行为属于“霸凌”行为。
从这个角度看,上述数据可以告诉我们两点:一是遭受软暴力霸凌行为的孩子,要远多于遭遇硬暴力行为的受害者;二是软暴力式霸凌行为,认定起来要更为困难。
随着一些极端案例的发生,特别是,一些女生因此而轻生的事件曝光后,软暴力霸凌现象也逐渐引发了关注。只是在恶劣结果还未发生时,如何认定仍然是一个难题。
这一现象,可以参考职场性骚扰事件的认定争议。比如有些男人喜欢当着女性面说些荤笑话,并且不认为有什么不妥。但并不是每个听到这种荤话的女性,都能够坦然面对。觉得受到侮辱的女性,就会认为这是一种性骚扰行为。
行为实施者认为自己的做法不属于性骚扰或者霸凌行为,受害者却认为自己实实在在的受到了伤害,而旁观者的认知同样不统一。那么,究竟要采取谁的视角来认定呢?
答案是“受害者视角”。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有没有受到伤害,只有受害者才能真切感受到。
当然,无论是职场上的性骚扰还是校园里的霸凌行为,如果要上升到法律层面,客观上必须有一个统一标准,而不能依靠主观认定。
而作为家长、老师,要想了解霸凌行为是否出现在孩子身上,必须尊重受害者的感受。无数悲剧已经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老师和家长凭自己的主观经验,认为孩子没有受到伤害,而孩子的心理却早已不堪重负。
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样,对事物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同样一个行为发生在A同学身上,A同学能够心大不当回事(比如取外号),但B同学生性敏感,发生在他身上就会觉得受到侮辱。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总之,我们要努力做到主观上以“受害者视角”认定负面行为是否存在;客观上再结合“针对性”“反复性”两个标准,来判断是否有霸凌行为出现在孩子身上。
如何预防校园霸凌?
大数据只能告诉我们概率,却并不能帮助解决个案。在帮助孩子应对霸凌行为的问题上,最好的治疗永远是预防。相比于要面对几十个孩子,还有繁重教学任务的老师,真正能够点对点关注到孩子的只有父母。
报告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绝大部分校园霸凌的实施者,自身也曾经遭遇过霸凌现象。无论是霸凌者还是被霸凌者群体,都普遍存在一个共性,那就是缺乏家长的关注。霸凌行为发生在留守儿童之间的概率,要远高于父母在身边的孩子。
一个有父母做后盾的孩子,在面对霸凌现象时会更容易说“不”;而恃强凌弱是霸凌者的基本特点,一旦明白孩子背后有家长撑腰,绝大多数情况下,只会转而选择更加弱小的霸凌对象。
报告中,更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有1/3的受霸凌者,同时也参与过霸凌别人的行为。防微杜渐的意义不仅仅在让孩子不受霸凌,还在于避免让他滑入恶性循环状态。
与老师和其他家长的沟通,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霸凌现象的苗头。定期询问孩子的在校情况,除了能获取孩子的更多信息外,客观上也会让老师多关注孩子的变化。这点对长期不在孩子身边的父母,尤为重要。
除了加入家长群以外,结识几个同班家长,并保持联系是发现问题的好办法。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愿意跟家长说太多自己的事,但却愿意说其他同学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几个家长把各自了解的信息一碰头,然后再回过头把侧面了解到的情况,当作话题跟孩子聊,就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动态了。
当然,还有一些最基本的事项是需要注意的:不要溺爱孩子,不让孩子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切忌打骂孩子,棍棒教育除了伤害身体,更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注重言传身教,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抱怨、说脏话、发脾气甚至动粗打人,尽量少饮酒、不饮酒,不参与赌博,不沉迷于手机、网络,更不能带孩子到酒吧、KTV、麻将馆等娱乐场所,避免孩子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培养孩子的日常良好习惯,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户外活动,防范孩子沉迷网络,尤其是避免其接触含有暴力、色情内容的影视作品、视频直播和网络游戏,防止孩子夜不归宿、饮酒、携带刀具等危险行为;正确引导孩子,加强法治教育,重点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避免受到不法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