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
2021-08-18刘彩虹
刘彩虹
手足口病的形成原因以及临床表现
导致手足口病发生的致病菌为肠道病毒71型及柯萨奇病毒A16型。其传播方式为密切接触手足口病患儿。如果健康儿童不小心接触到被患儿污染过的玩具、手巾、衣物等,极有可能引发感染。另外,手足口病也会经过呼吸道飞沫实现传染。健康小儿在食用或者饮用被污染的食物和水以后,也有可能发生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包含重症型及普通型两类。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会出现口腔疼痛、厌食、体温上升、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等情况。一般发病比较急,有的小儿咽部、牙龈、扁桃体、软腭等位置也会出现溃疡。此外,在小儿患者的腿部、臀部、足部以及手部,也会出现斑丘疹。随着疾病的进展,斑丘疹逐渐转变为疱疹,周围可能有炎性红晕,水疱内的液体比较少。患者的手部和足部分布有比较多的皮疹,掌心和掌背均有。消退以后并不会留有痕迹,同时也不存在色素沉着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普通型手足口病于7天内可痊愈,预后满意。重症患儿在发病后5天内会出现肺水肿、脑膜炎、脑炎等严重的病症。极少数患儿病情进展迅速。有的患儿病情危急,甚至很快就导致死亡。其临床表现主要包含神经系统受损、呼吸系统异常以及循环系统异常。
手足口病就医指征
一旦发生手足口病,必须及时就医治疗。但春季发热是很多疾病都有的症状,如何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呢?
疾病预防控制专家认为,手足口病的就医指征为以下四点。(1)持续性高热:患者体温往往在39摄氏度以上,且通过常规化退烧手段治疗后效果并不显著;(2)呼吸异常:患者会表现出呼吸频率减缓、节律不整以及增快等等情况,安静状态下患者的呼吸频率会超过30~40次/分;(3)神经系统相关表现:患者会表现出眼球震颤、头部疼痛、精神不振、易惊扰、呕吐、吸吮无力肢体抖动、站立不稳的情况;(4)循环系统异常:主要为心率增快、四肢末梢皮温下降、出冷汗、皮肤花斑,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在2秒以上,血压升高。
手足口病治疗方法
目前,临床上对手足口病的治疗主要以对症干预和支持疗法为主。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如存在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脑炎等情况,则需要适当应用甘露醇、机械通气等手段予以治疗。如果情况特别严重,甚至需要为患者实施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处理。疾病的治疗周期一般为7~10天,但如果患者病情严重,会适当延长。
常规治疗方案主要为清淡饮食、做好隔离、防止交叉性感染,同时也要做好小儿患者的皮肤以及口腔护理。首先要通过有效办法控制高热。如果患者的体温在38.5摄氏度以上,要使用物理方案积极降温,如使用退热贴、温水擦浴等。也可以使用退热药物治疗疾病,常用药物包含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患儿两次用药最短间隔时间应当在6小时以上。与此同时,通过有效方法保持患儿安静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患儿出现了惊厥的情况,要马上进行止惊治疗。常见药物包括地西泮、咪达唑仑。
在对患儿开展治疗过程中,要有效监测其生命体征,做好呼吸支持准备工作。另外也可以对患儿使用水合氯醛灌肠治疗,用以抗惊厥。要注意维持小儿患者呼吸道的畅通性,必要时立即为患者吸氧。对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也应当有效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做好营养支持工作。
手足口病防治要点
1.深入性了解手足口病相关知识。患儿家长应当通过各种正规渠道了解手足口病有关知识。以便尽早发现疾病,及时送患者到院治疗。
2.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如果家庭中出現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应定期使用消毒液,对患儿所居住的房间和有关物品进行消毒。另外,也要做好小儿患者生活用品的消毒T作。可以使用紫外线照射法对小儿患者使用过的玩具以及书籍等物品进行消毒。另外,手足口病有着传染性高、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率快等特点。所以,民众们要有效提升防病意识,强化自身对于手足口病知识了解度。通过有效方式降低该疾病发生概率。
3.手足口病小儿患者饮食要点。由于该疾病患者口腔内有疱疹和溃疡,所以做好饮食护理格外重要。饮食方面应当遵循易消化、高营养、清淡的原则。小儿患者不要进食高刺激性食物。在患儿疾病早期,由于其口腔疼痛感严重,家长们可以准备一些流质食物,如稀米汤、豆浆、牛奶等。所进食物不要太烫或太凉。可以使用吸管吸食。到了疾病中期,小儿患者可进食流食或者软食。千万不要进食过酸、过冰、过于刺激以及过于辛辣、过于坚硬的食物,以免口腔受到刺激。到了退热期,小儿患者的口腔疼痛感有所减轻,在此期间内应当以泥糊状食物为主。在疾病恢复期,患儿可进清淡的普通饮食,但建议少食多餐。要多进食高营养食物,比如说鸡汤、鸡蛋糕等。在此之后,10天左右可恢复正常饮食。
4.其他注意要点。保证小儿患者皮肤清洁,所穿衣物应当及时更换。尽量穿着宽大棉质衣物。另外,家长也要定期修剪小儿患者的指甲。对于年龄过小的儿童,可以用软布适当包裹其双手,以免皮疹被抓破。值得说明的是,如果患者臀部有皮疹,家长们应当保持小儿患者臀部皮肤干爽、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