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如何治疗
2021-08-18杨兵
杨兵
老年高血压特点
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较多,如血脂高、血糖高等危险因素,无形中增加了治疗难度。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还会引发脉硬化、诸多脏器官功能衰退的情况。倘若患者血压居高不下,容易突发心梗、脑卒中、心衰等心脑血管病症。
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以单纯收缩期血压增高为主,患者动脉硬化程度较高,血管弹性较差,心脏在射血过程中缺乏动力。倘若老年患者血压波动较大,则会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症状在晨降期间尤为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老年患者随着年龄逐渐增长,肾功能也随之衰退。由于患者肾血流量减少,无法对肾小球予以完全过滤,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遭受损坏,致使整個血液循环系统的血容量适应能力也显著下降。这就导致长期服用降压药也无法达到预期的降压效果。
老年高血压治疗现状
调查资料显示,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治疗效果及控制达标等方面得分率普遍较低。尤其是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若未有明显的高血压症状,就不会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无形中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有些老年高血压患者未能严格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通常只会在头痛、眼睛胀痛等不适时服用降压药物,没有症状就会就停药,无法达到控制血压、平稳降压的目的。有的老年患者因迷信养生保健,未能规范合理服用降压药物,随意增减药物用量,使血压波动较大,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有的临床医生缺乏高血压治疗经验,在为患者开具处方药时,未能详细叮嘱患者如何正确服用降压药,也未能依照患者实际病症开具正确合理的降压药处方。有的医生则是过于盲目地追求降压达标效果,未能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致使患者服药效果不佳,或副作用较大。
老年高血压治疗措施
临床主治医师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严格遵循安全、平稳、个性化的治疗原则,将“降压达标”作为高血压治疗好坏的评价指标。在为患者开具降压药物时,应先从小剂量降压药物开始。药物种类不能太多太杂,以免增加老人服药难度,影响用药的依从性。同时,在为老年患者开具降压药时应力求简化,适当采用长短效联合方法,使患者平稳降压。同时还要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的其他并发症,合理用药。
在用药治疗过程中,倘若患者属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应选择长效的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这类药物可以在高血压谷峰比值较高时平稳控制血压,即便患者摄入较高的高钠食物也不会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对长期嗜酒患者也有着显著降压作用,不会影响高血糖、高血脂类代谢性较差的高血压患者。
倘若患者属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选择钙拮抗剂类药物,并依照患者情况配用小剂量的利尿剂药物。该病症属于难治性高血压疾病范畴,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ACEI与ARB两类药物,以有效防治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病症。但是有的学者则认为上述两种药物不适合治疗非糖尿病性。肾病,若患者长期服用会出现蛋白尿。为此,在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病症时,应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合理降压药物,以延缓。肾病进展,在延长患者生命期限的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医生在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症时,应牢记降压目标没有绝对理想数值,充分尊重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症状的高血压患者采用不同的药物方法治疗。要耐心细致地为患者讲解按时服用降压药物的重要性,在保证患者血压平稳的同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