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正大光明”
2021-08-18李清泉
李清泉
说起“正大光明”,人们首先想到的或许是悬挂于乾清宫正殿龙椅上方的“正大光明”匾,尤其是和它相关的“秘密建储”等故事备受关注。其实,即便忽略这块匾额带来的政治意义,匾正面的这四个大字亦是含义深刻、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的。
“正大光明”出自宋代理学大家朱熹的《朱文公文集. 卷三十八. 答周益公》:“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 之义,实在国家。”
关于这四个字,如果只泛泛地解读为做人做事要光明正大,未免过于浅显。在中国的文化中,每个字都有其独立的内涵,而皇帝背后的这四个字,也都有其深刻的政治含义。
首先说“正”字。中国文化认为“政者正也”,掌握政治权,治理天下一定要走正路。老子也讲:“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因此无论是制定政策还是建立制度,其目的性要一目了然,要让天下百姓知道事该怎么做,路该怎样走。不能含糊不清,更不能不顾天下而任意妄为。如今中国共产党为何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这个“正”字立住。孔子当年在《论语》中讲:“为政以德,辟如北辰,聚其所而众星拱之”。只有立住了德行,才有可能获得天下人的信任,才能够树立自己的执政权威,百姓也才会愿意追随你,在实际工作中一呼百应。
其次看“大”字。大即是指身在高位的人,特别是作为掌握天下大权的君王,格局一定要大,要能够容得下天下的是是非非,不能以个人的好恶进行狭隘的取舍。老子讲“以德报怨”,这实际上就是对掌握权力的人所提出的一种要求。作为执政者,无论多么勤勉努力,天下悠悠之口也会褒贬不一,因为任何制度的出台都不可能顾及到所有人的利益。因此受到夸奖不应骄傲,受到批判也需认真听取,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错误,也才能让事业的航船乘风破浪。
之后讲“光”字。光这里是指太阳的光芒,是告诉执政者,在其位一定要谋其政,特别是要心系天下苍生,像太阳一样普照天下、惠及万物。纵览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王朝兴衰轮回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执政者不能把民生放在第一位。刚得天下时,还念及天下百姓的恩情,一旦拥有了权力,便换了一副面孔。所以,贾谊在《过秦论》中谈到秦之灭亡的原因时讲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后世的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中更是一句道破天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对于这一点,中国共产党认识得非常清楚,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可谓是一语中的,入木三分。
最后谈“明”字。明便是心性洞明,也就是说身在高位一定不要做糊涂人,干糊涂事。例如在历史中,很多君王都梦想长生不老,诸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雍正等很有作为的君主也是如此,然而生死是谁也不能改变的人生必然结局,并不以位高权重而改变。曾国藩在家书中讲,如果从做人做事的角度看,中国文化就讲了四个字“格物致知”,这是《大学》中的思想。格物就是认识世间的万物,生死、得失、贵贱、祸福、成败,春夏秋冬、沧海桑田等,认识清楚了叫致知。其实,这些道理讲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在高位之后,背后的附庸者会极尽吹捧之能事,在这样的氛围中,或许很多人都会生出“无所不能”的错觉。自从严治党以来,不断有省部級高官被“拿下”,这些人不可谓能力不强,不可谓水平不高,却偏偏在权力与金钱面前迷失了自我。正所谓“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真正心性洞明之人,会通过财富放大生命的价值,而没有格局与境界的人,才会搭上自己的政治前途,甚至性命来换取财富。也正因为如此,老子才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懂得别人是智慧,认清楚自己才是真正的大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