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中优质作业设计的实操要点

2021-08-18辛小英

关键词:新课改核心素养

辛小英

摘要: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明确提出要管理好中小学生的作业。管理好学生的作业,对改进师生关系、科学开展新教材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新高考改革、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如火如荼的推进,新的教育形势和社会发展,需要设计与之相适应的优质作业和高质量作业管理。

关键词:新课改;优质作业;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2-081

一、定位作业功能,树立科学的作业理念

作业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学生在课堂教学时间之外必须完成的一种自主性、探究性、有意义的智力或技能活动。根本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1]。有调查显示,对于作业功能和意义的认知,90.34%的教师认为在于巩固知识,63.08%的教师认为在于训练能力,68.8%的教师认为在于反馈教学,而认为是学情前测、为了评价学生和习惯养成的比例均未达到30%[2]。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把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附庸品,高度认可作业的认知价值,而忽视了作业所蕴含的习惯养成、学科素养发展等方面的价值。

长期以来受凯洛夫教学理论的影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作业设计主要是靠经验,作业对教学的深度反馈、对学生深度学习的引领、对学科思维发展引领不够。具体表现在《中外历史纲要》的作业设计中的问题,存在着内容矮化为知识巩固、范围简单化为完成教辅书上的练习题、完成的形式单一化为纸笔、完成的要求上是统一性、完成的时间上是即时性和短时化、所涉及的知识和能力专一化为历史学科等一系列问题。

《中外历史纲要》是普通高中高一学生的共同基础课程和必须修习的课程,要为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因此作业设计要兼顾全体学生和选课学生,兼顾初中学习基础和未来发展需要,兼顾不同学习类型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发挥历史学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作业设计要将重难点问题化,问题情境化,引导学生开展从做题到“解决问题”的深度学习。

二、遵循作业理念,探寻优质作业设计路径

现以《中外历史纲要(下)》中《走向整体的世界》为例,以优质作业设计的实操要点说明如下: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学习要点:开辟新航路的动因;开辟全球航路的过程;开辟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开辟新航路的动因是重点;开辟新航路的影响是重点和难点[3]。

1.作业设计示例:

(1)西欧人为什么要进行远洋探险,开辟新航路?

(2)概括梁启超的观点,尝试回答梁启超提出的问题。

(3)尝试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世界历史”形成的论述,并说明新航路开辟在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的作用[4]。

(4)结合地理知识和政治知识,分析西班牙、葡萄牙为什么能够率先开辟新航路,新航路开辟后荷兰、英国等得以较快发展,意大利在新航路开辟后走向衰落的区位因素和国家体制因素。

(5)觀看《大国崛起》第一集,分析西班牙、葡萄牙能够率先登上近代历史舞台的原因和启示。

(6)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4]。

(7)选择一个或两个亚洲国家,通过进一步查找资料,说一下新航路开辟对它们有哪些影响[4]?

(8)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的纪念活动。许多国家纷纷举行了纪念活动,引起了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灾难”。

猜测哪些国家可能会举行纪念活动?印第安人后裔不满的原因是什么?联合国为什么要举行纪念活动?请你对“两个大陆相遇500年”的主题进行评述,亦可重新设计主题进行评述。

(9)菲律宾马里坦岛北岸有一座双面碑,在这座碑的正面和反面有着截然不同的两个碑文,一个写给麦哲伦,一个写给杀死麦哲伦的当地英雄拉普拉普。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为他们设计碑文。假如你站在这座纪念碑前,你会发出怎样的感慨?

(10)新航路开辟开启了人类社会大变革的新时代。请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下)》的学习,深入阐述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2.作业设计要点说明:

(1)紧扣课程标准,围绕教学的重难点进行。作业(1)—(5)突破“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作业(6)—(10)突破“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新编《中外历史纲要》与传统的教材相比,文字多了,图片多了,栏目形式多了,内容丰富了,视角多了,视野宽阔了[5],为作业设计提供了丰富资源。作业(1)、(2)、(3)、(6)、(7),就是教材上的问题,也是本单元学习的重难点。

(3)作业问题具有情境性和探究性。作业(8)、(9),通过创设历史情境、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4)作业具有层次性和选择性,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不同水平,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作业(8),指向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不同水平。作业(1)、(2)、(4)均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这一学习重点,但体现不同的水平要求。

(5)答案具有开放性。作业(5)、(7)、(8)、(9)、(10),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6)设计项目性、综合性的作业。作业(4),有利于引领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用跨学科的综合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7)设计周期长、发展性的作业。作业(10),引导学生在更长时段和更大空间去理解和认识历史事件。

(8)作业完成媒介的多样性。作业(1)、(6)依靠教材内容即可解决,作业(5)需要观看影像资料,作业(7)需要查阅资料,不同的任务要求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满足不同学习类型学生的需要。

三、做好系统设计,切实提升作业的有效性

作业是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面对课时少、内容多、任务重的《中外历史纲要》的教学,历史教师要提升作业设计和作业管理水平。要切实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合理设计学生作业内容与时间,提高作业的有效性[6]。

综上所述,为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课程标准是根本,学科素养是导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目标。这其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设计优质的作业是核心,但同时还要在作业的数量、作业的时间管理、作业的评价反馈、学科间作业协调等方面系统思考、协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高质量学习提供保障,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羅生全,孟宪云.新时代中小学作业问题的再认识[J].人民教育,2021(Z1):15-18.

[2]余昆仑.中小学作业设计与管理如何有效落实[J].人民教育,2021(Z1):34-36.

[3]李卿.《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新变化[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0(7):12-18.

[4]张海鹏,徐蓝.《中外历史纲要(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10-112.

[5]戴羽明.高中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设计策略——以《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为例[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0(4):4-7.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EB/OL].(2019-07-08)[2021-05-27].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山西 临汾 041000)

猜你喜欢

新课改核心素养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