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院院士大会看习近平总书记持续关注的话题
2021-08-18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先后4次出席两院院士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推动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作出重要部署。与此同时,习近平在3次两院院士大会上,保持了对以下科技创新话题一以贯之的关注,这也为我国持续的科技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在2014年6月9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明确指出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实践告诉我们,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随后在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强调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他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2018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着重强调了在自主创新过程中科学家的重要作用,即“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十三五”期间,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顺利发射升空,开启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
此次两院院士大会,习近平更是详细地提出了实现科学技术自立自强的五点要求,包括: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这无疑为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维度,并为各级参与者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二、培养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引用“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的说法,重申我国自古以来重视人才的优良传统。他认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两年后,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就我国的科技创新团队结构进行初步描绘,他指出:“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随后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从唯物史观出发,再次强调了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
具体到此次两院院士大会提出的“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这一要求中,习近平指出,一方面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另一方面要保障创新人才的时间,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要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让科技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这一举措,体现了我国我党对培养创新人才的信心和决心,更是科技创新事业得以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三、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2014年,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强调:“要着力从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两个方面同步发力,改革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和激励政策,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解决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关键问题。”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再次强调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变革的重要性。他认为,“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深刻变革。要加快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加强科技决策咨询系统,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就科技制度改革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决心不能动摇、勇气不能减弱”鼓舞改革参与者的士气,他指出,“科技体制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在此次两院院士大会上,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就“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这一议题,习近平提出了3个具体方向,即要重点抓好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科技管理改革不能只做“加法”,要善于做“减法”;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要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
四、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即对国际科技交流的必要性进行阐述:“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具体到交流方向层面,他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要增强我们引领商品、资本、信息等全球流动的能力,推动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增强参与全球经济、金融、贸易规则制订的实力和能力,在更高水平上开展国际经济和科技创新合作,在更广泛的利益共同体范围内参与全球治理,实现共同发展。”随后,在对待交流合作的态度上,习近平提出:“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
在此次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进一步对“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内涵进行了扩展。他认为,我国应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并积极参与到全球科技治理中。借“十四五”规划的东风,我国将主动设计和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同时要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伦理审查规则及监管框架。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台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到2.44万亿元,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移动通信、核电等科技成果支持新兴产业快速发展,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蓬勃兴起,创新性成果不胜枚举。同年,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跃升至世界第14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与此同时,我国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已支持8300多名各国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疫情防控中,我国搭建开放科学共享服务平台,为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提供服务,加强了疫苗、药物、检测等方面的国际联合研发合作。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时代赋予了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围绕事关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我国科技工作者要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资料来源于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