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1-08-17蔡明哲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摘 要:近年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词汇,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成了各阶段教师的重要工作任务。本文立足于此,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先简要分析了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消极因素及培养初中生英语核心素养的积极意义,进而围绕“如何做”提出了渗透文化、鼓励自主、引导交流、写作训练等建议,希望能够为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开展相关工作带来新的思路。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0-0077-02

引  言

阅读作为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中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一直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教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渠道之一。但受应试思维影响,大多数教师仍然使用较为传统、刻板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学习活动,在无形中对核心素养的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这意味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探究适合学生的阅读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一、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制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因素

(一)教师主导性过强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据主体地位,他们往往习惯凭借自身教育经验及对中考试题规律的剖析,将在考试中可能用到的知识“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对英文语言文化内涵的深入探索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这不仅仅严重阻碍了他们对英文知识的全面学习,更严重制约了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健康发展。

(二)学生缺乏足够的兴趣

受教师主导教学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他们往往无法自主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难以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良好的体验,未能体會到属于英语的独特魅力[1]。长此以往,初中生不仅会养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不良习惯,还可能丧失对英语的探索欲望,这会严重影响其核心素养的正向发展,不利于其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现实价值

(一)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培育初中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而随着自主学习能力的逐渐提高,大多数学生都会更加主动地学习,这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主动学习”理念相契合,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对其他知识的自主探究,对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二)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

形成文化品格是培养初中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即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接受乃至热爱能力。在这种状态下,学生能够逐渐感受到英语文化的独特魅力,慢慢产生学习热情,更加主动、积极地探究相关知识,更加深入地分析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这样,学生便能够形成良性循环,英语综合素质也能够得到不断提升。

三、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一)文本融合文化,激发兴趣,培养文化品格

深化初中生的英文文化品质是初中英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任务之一。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有必要整合其中的文化元素,通过文本与文化的融合,弱化单纯文本易带给初中生的枯燥感、乏味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成培养其文化品格的教育目标。

以仁爱版八年级上册Unit 1 Playing sports单元教学为例,在带领学生阅读Topic 2 Section C部分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先用幽默的语言向他们介绍篮球文化,再将能够展示英语国家篮球文化的视频、图片等趣味性更强的内容借助多媒体等设备展示出来,进一步激发初中生了解英文背景下篮球文化的兴趣,使其主动进入“读文章”“找文化”“寻情感”的状态中。这样,随着阅读兴趣的提升,学生就能够带着对文化的探寻欲望主动学习,其学习主动性和文化品格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鼓励自主合作,培养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

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只有完全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发挥良好的教学作用,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学科素养和个人素质的同步发展。为实现“促进初中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目标,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以外,当今社会也越来越需要有合作意识与突出合作能力的合作型人才。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参与自主阅读学习活动。

以仁爱版八年级下册Unit 7 Food festival单元教学为例,在引导阅读Topic 1 Section C部分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勾画关键词和中心句,寻找陌生的词汇和语法信息,培养其最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然后,教师汇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按英语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的竞争氛围下,初中生的好胜心被激发出来,会更主动地阅读文章、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在合作状态下,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有了更多机会,在“碰撞”中不断迸发出新的灵感,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自然会越来越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三)设计合理问题,促进英语思维发展

教师应合理设计问题,利用问题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逻辑思维。因此,以培养初中生英语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师应重视提问,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知识。提问的形式有学生提问、教师回答,生生互相提问、互相回答等。除了运用传统的“教师提问”形式,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问,引导他们主动思考,从而更好地培养其英语逻辑思维。

以仁爱版九年级上册Unit 2 Saving the Earth单元教学为例,在带领学生阅读Topic 3 Section D部分的文章时,教师在学生做习题前提问:“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est and the earth? And why? What problems did the volunteers have in planting trees?”这些问题层层深入,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会结合文本对“为什么植树”“植树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展开深入思考,并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Is there any other way to protect the forest than to plant trees?”这样,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四)引导讨论交流,多元发展口语表达素养

教师还应在阅读活动中设计一定的口语表达环节,要求学生运用英语说出自己的阅读感悟和其他学习收获,提高口语表达素养。一些教师忽视了口语教学,甚至用中文进行教学。这导致学生难以全身心投入英语环境中,口语能力的提高自然受到阻碍。因此,以培育初中生英语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必须为初中生创造更多口语练习的机会。

以仁爱版九年级下册Unit 5 China and world单元教学为例,在Topic 2 He is really the pride of China的閱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pride of China”为话题,为学生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围绕教材内容用英语阐述自身对“中国的骄傲”的理解和对钱学森先生的敬佩之情,促进学生口语表达素养的发展。但教师应了解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差异,循序渐进地设计不同难度的讨论话题,逐渐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免难度过大的任务给综合能力较弱的学生带来过大的压力,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结  语

综上所述,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要求,更是为促进学生均衡、全面发展而必须落实的一项工作。初中英语教师应正视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积极意义,主动创新教学方法,借助文化渗透、交流讨论活动等策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素养、文化品格、自主学习能力等,最终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郑礼宝.浅析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英语广场,2019(06):152-153.

作者简介:蔡明哲(1976.3-),男,福建莆田人, 中学一级教师,莆田市擢英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