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路径

2021-08-17王灿华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想象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广大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阅读教学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拓展学生的思维,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吸收。本文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想象力;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0-0056-02

引  言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是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思维的拓展。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发散思維,提升文字鉴赏与理解能力,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优化思维模式。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1],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学生只有激发想象力,进行创造性思考,才能真正地感受文字中蕴含的深意,提升文本阅读能力。

一、创设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情境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内容的体现就是一行行文字,而文本中的意蕴与思想则需要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单纯地让学生阅读枯燥的文字,很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难以让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在头脑中构建对应的画面,更好地进入文章创设的情境中,体会文字阅读学习的乐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中的人物形象及相关场景,使学生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具体语言,理解文章的意蕴与思想,深深地被作品吸引,置身于作品中,从而获得想象能力的提升[2]。

例如,《烛之武退秦师》的文本字数较多,而且古文内容较为晦涩、难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春秋时的地图,让学生能够理解郑国、秦国及晋国的外交环境,理解当时的军事背景,以及郑国当时的危急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烛之武劝秦伯的语意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感受到烛之武临危受命的魄力与智慧,体会到他的爱国之情。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只有让书本中的文字“活”起来,才能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使其感受到语文阅读的魅力。

二、延伸课外阅读,为丰富想象力奠定文本基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延伸课外阅读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学生要想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就需要有足够的阅读量,在良好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的翅膀,提高自身的联想能力。但是教材中的阅读文本比较有限,涉及的范围也较为狭窄,教师应通过课外阅读的延伸,让学生学习到课本外的知识,开阔知识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在多种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思维碰撞中,学生才能逐渐激发自身的想象力,提升阅读效果[3]。同时,学生可以通过课外延伸阅读,积累素材,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为想象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在语文阅读的课外延伸中,学生可以开阔眼界、增强思维敏感性,逐渐了解文章是怎样谋篇布局的,从而从不同角度提升自身的想象力。

在进行课外阅读延伸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一些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将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红楼梦》等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西游记》是中国志怪类小说中的优秀作品,文字灵动、情节跌宕起伏,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感悟神话故事中的超凡力量、奇异想象,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红楼梦》则是古典文学中由文字架构的重要作品。学生可以在了解曹雪芹驾驭文字能力的同时,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的角度,理解明清时期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民的生活。

三、导入角色扮演的方式,以代入的方式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初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比,少了一些趣味性,文本学习的难度增加,文言文篇幅较多。如果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会使课堂氛围压抑、无聊,无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来开展阅读教学,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实现想象力的提升,从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阅读,在强烈的代入感中展开想象,发挥自身的想象力。

例如,在教学《鸿门宴》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而在具体的角色扮演中,学生首先要充分阅读课文,理解所扮演角色的思想与性格,在角色性格与思维角度上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自己真的是项羽、刘邦、樊哙、项庄等历史人物,想想自己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在激发学生想象力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重新回顾课文内容,为学生深入分析《鸿门宴》这篇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内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文言文的内涵,实现想象力的提升。

四、架设发散的桥梁,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拓展想象力

不同读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有较大的差距。不同的学生,在语言和文学修养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对阅读知识的理解能力也不同。这中间的差距不仅是阅读能力的高低不同,还包含不同角度、不同模式的思维表现。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中展开想象,从多个角度拉近学生和作者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对于《故都的秋》中“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这段话,有的学生会思考:北国的秋和其他地方的秋有什么区别;有的学生则会根据郁达夫的这一行为,联想到郁达夫当时的生活环境与创作背景,从而联想到当时的社会背景;还有的学生会联想到,郁达夫的行为就是在追求美好事物;等等。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不同,想象出来的场景也会不同。而教师让学生互相交流,使其能在了解其他同学的思维角度与方式的同时,也与自己的思维角度和方式进行对比,进而取长补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不同角度与环境的理解中,学生更能够想象到郁达夫的孤独与向往,从而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故都秋天自然美的畫面。

五、联系生活,从生活角度引领学生充分想象

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学生之所以难以发挥想象力,是因为学习内容与自身生活相去甚远。当学生无法在阅读内容中获得理解、共鸣时,也就很难展开想象,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将阅读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展开学习和联想,进而领略阅读文章的内涵,感受作者的人生阅历,理解其中的文化知识及语言修养,这些都是学生发挥想象力的基础。如何把阅读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例如,在教学《小狗包弟》这一课时,若学生直接站在作者巴金的角度,是难以通过想象体会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情感的。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回忆生活中自己对小动物的情感、自己养小动物的经历等来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站在生活的角度,学生可以更加直接、深入地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当学生充分融入作者的世界中时,其想象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激发,如学生会想象作者的情感、作者的心境,甚至会想象小狗包弟对作者的情感,等等。

结  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才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对学生的审美鉴赏、创造能力的培养,达成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发展趋势,丰富想象力,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廖焕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分析[J].年轻人,2020(17):87.

陈文英.浅析如何培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想象力[J].魅力中国,2020(22):114-115.

马小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9(26):148-149.

作者简介:王灿华(1975.2-),男,福建福安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部编新教材。

猜你喜欢

想象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想象力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