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力推重点防沙治沙工程——河西走廊:锁住“沙龙”,托起绿洲

2021-08-17潘少军

绿色中国 2021年7期
关键词:河西走廊祁连山绿洲

潘少军

如今河西走廊扬起的沙尘能吹到北京吗?祁连山上流下的雪水能保证绿洲用水吗?巴丹吉林沙漠南侵之路被阻断了吗?……自古以来,位于黄河以西、夹在祁连山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间的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咽喉”,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引起人们持续关注。

“河西走廊也是我国西北地区防沙治沙的绿色屏障,占据着极为重要的生态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局。”国家林草局荒漠司副司长屠志方表示,近些年来,河西走廊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较好地平衡了水、沙、绿、富之间的关系,走上了一条从侧重数量到重视质量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主要包括武威、金昌、张掖、嘉峪关、酒泉等5个绿洲城市,长度约为1000公里,宽度为几公里至200公里,是一个由西北至东南走向的狭长堆积平原。据统计,仅在2020年,甘肃省就完成以河西走廊为重点治理区的沙化土地综合治理约230万亩,创造相关就业岗位4.8万个,实现劳务收入6.48亿元,较好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前不久,为了解当地防沙治沙具体情况,记者随国家林草局组织的“风沙万里党旗红”采访团进行了实地采访。

因地制宜,分带保护河西走廊

武威市是进入河西走廊的第一站,以2000多年前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大败匈奴的“武功军威”得名。其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分别被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包夹,承受着两大沙漠南下侵蚀的巨大压力,其境内危害严重的风沙口就有286个,治沙难度极大。

前不久,来到武威市凉州区北部的几个大规模风沙口治沙现场,只见连绵起伏的沙丘被梭梭、红柳、沙米等低矮灌木覆盖,由草方格控制的“点点之绿”形成了网状结构,将无数沙丘兜住了。继续往北进入沙漠腹地,人工造林与沙丘流动形成了拉锯战,沿途是草方格与仍在流动崩塌的沙丘交织在一起,每前进一步都极为艰难。

在凉州区北部、腾格里沙漠南缘的一个楔形大风沙口,只见在草方格里种植了一年的不少梭梭树苗,或被风刮跑或被黄沙掩埋。“今年以来,这里5级以上大风就刮了86次,损毁不少树苗,需要不断补植。”凉州区林草局局长陆科表示,一般来说,利用植被固定住一个大沙丘需要三年时间,其中关键是第一年,如果经过人工浇水2、3次后树苗能活下来,今后就没有大问题了。

“在这里植树有两大难点,一是没路;二是缺水。”凉州区长城镇红水村九组村民、造林大户王银吉表示,以给树苗浇水为例,他借钱买了两头骆驼,经常到3公里外去运水,经过多年辛苦努力才初见成效。目前,当地不少人工梭梭林已经深入沙漠腹地十几公里,可以说基本锁住了沙漠,实现了“人进沙退”的目标。

河西走廊的北部是沙漠,承受着大沙漠的南下进逼压力;其南部是祁连山,却能够享受冰川雪山浇灌,如何在这种特殊的“夹缝”中修复生态?

“要因地制宜,做到护‘绿龙、锁‘黄龙、托绿洲。”甘肃省林草局巡视员王全德表示,按照上述基本原则,即在南边保护好祁连山生态区,在北边阻断沙漠南侵之路,并用防沙林带将中间的绿洲城市环绕起来,以形成对整个河西走廊地区的全方位保护。

凡事知易行难。以祁连山保护为例,如何创新工作机制,破解生态保护与发展生产之间的突出矛盾?

“我们主要靠采用新经济模式,对传统农牧业进行系统性改造。”张掖市市委副书记赵立香表示,目前在祁连山山坡上有冬季牧场,在山脚下有农耕地,已经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循环型农牧业。近年来,通过“借牧”方式,每年冬天让牧民将60万只羊放到农民的玉米地里吃秸秆,解决了秸秆焚烧污染和耕地施肥问题,也让农民获得了租地收益,同时也保住了祁连山的生态环境,可谓一举多得,很受当地群众欢迎。

引入生态水,推动高效治沙产业发展

由于有祁连山雪水浇灌,河西走廊成了重要产粮区。从当地水资源条件看,似乎能种植苹果等高附加值的经济林,以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但实际情况是否如此?

如果乘车由东向西翻越六盘山,至甘肃省的平凉、静宁等地,沿途可见农户栽种的大量苹果树,但进入河西走廊的张掖、武威、金昌等地,苹果树却很少见,更多的是灰枣、枸杞、梭梭等耐旱经济林。

据甘肃省林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只有年均降雨量达到400毫米左右,苹果树才能栽活。在六盘山山脚下不远处的平凉、静宁,如今年均降雨量达到600毫米左右,自然没问题。但越往西去天越旱,如张掖、武威、金昌的年均降雨量仅为100—300毫米,水资源要紧张得多,只能种植比苹果树更耐旱的经济林。

以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金昌市为例,当地沙区总面积约为748万亩,风沙线长达237公里。经过多年植树造林,如今打造出一条长达34公里、宽为数公里的环城防护林带,已将这座绿洲城市牢牢保护住。“建好生态防护林后,就要配套建设经济林。”金昌市金川区造林专干潘冬梅表示,她们正探索种植灰枣、白杏、沙棘等经济林,通过以水定林方式,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如果缺水,地表植被就无法存活。近些年来,由于当地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大幅增加,不管是祁连山雪水或自然降水都不能解决植被用水问题。以农业灌溉用水为例,一些地方通过沟灌、滴灌等方式,可将每亩地的年均用水量从800立方米降至300立方米,但是水还是不够用。可见,当地不仅要节流,也要開源,能否向其它地方借“生态水”?

俗话说,治沙先治水,但治水也要先看沙。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民勤治沙站,是目前我国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治沙综合站。该站观测发现,作为我国四大沙尘源之一,河西走廊地区的沙尘以粗沙为主,通过大风传送的距离较短,主要影响我国西北地区。

“与细沙相比,粗沙的冲击力强,对农作物影响更大,因此需要建设以杨树、柳树等高大乔木为主的农田防风林带,导致对‘生态水的需求量更大。”民勤治沙站副站长纪永福介绍,为解决“生态水”的资源缺口问题,目前当地已从黄河引水,调水量达到每年1亿立方米左右。“借水”效果很明显,以治沙站附近的地下水位为例,2010年时平均为21米左右,几年前降至平均为17.8米,如今已开始逐年上升。

民勤治沙站观测数据显示:从2006年至2020年,当地沙尘暴发生次数已由19次降至3次;在由沙漠至绿洲的过度带,沙尘通量减少了47%,与此同时,沙漠对绿洲的侵蚀影响减少了72%。

“可以得出结论:这些年来,经过大规模生态工程的人工干预,沙尘暴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民勤治沙站副研究员王强强表示,研究和实践表明,人类不可能消灭沙尘暴,但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其危害。

科技引领,推动精准林业发展

近年来,河西走廊地区的绿化成效显著,营造林规模以及相关生态和经济效益引人注目。但要进一步提升当地森林质量,助力未来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全盘考虑当地自然环境。

据统计,河西走廊地区的年平均降雨量约为200毫米,从理论上讲并不适合高大乔木生长,主要靠种植耗水量较少的草灌等生态型植被。但由于有祁连山雪水浇灌,在某些地方相当于年均降雨量达到了600毫米,水资源较为丰富,可以适当栽种高大乔木和经济果林。

如何通过定量方式来确定河西走廊地区未来的森林建设方向?据测算,在欧洲等国际先进地区,每公顷森林能产出9立方米木材;我国森林的每公顷木材产量差距较大,平均仅为4.73立方米,而河西走廊地区则仅有2立方米。因此,只有提高河西走廊地区森林的单位生长量和产出率,才能提高其防风固沙、固碳释氧、节能减排、涵养水源等功效。

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在当地建立了智慧林业管护系统,通过智能化调控影响林木生长的土壤、温度、光照、水肥等因素,实现对林木生长的精细化管理,可将实验地的每公顷木材产量由2立方米提高到3.5立方米,在不增加森林面积的基础上,将森林的生态功能提高75%。

“从技术层面讲,河西走廊地区的森林质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其关键在于精细化管护。”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北京市精准林业重点实验室主任冯仲科表示,要抓住“绿”、“优”、“引”3个关键字,在将森林扩大到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应注重优化整个森林生态系统,通过引入数字化、智能化科技等,实施精准化管护,便可极大增强森林的生态功能,大幅提高投资回报率。

冯仲科認为,应将造林工程转变为产业链工程,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比如,利用林业投资公司、专业造林公司等开展植树造林工程,可将60%的造林资金用于支付工作人员的劳务费用。与此同时,适当种植经济果林、发展生态旅游业等,让当地百姓享受到生态红利,可解决可持续性发展问题。

猜你喜欢

河西走廊祁连山绿洲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深海绿洲
祁连山下
继续向北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块绿洲,它的名字叫“故乡”
“学术敦煌”的定位是丝绸之路文博会保持永久魅力的重要基石
河西走廊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
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精彩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