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思想
2021-08-17郭东奇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宝贵思想资源,其中分工思想在众多思想、理论和概念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有古代思想家、古典经济学家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等人的研究论述。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始于1842年盗伐林木事件引发的对物质利益与分工关系的初步探索,到异化劳动理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正式确立,再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发表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分工理论的成熟。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研究和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弊端的基础上明晰和界定了分工的概念,并通过分析分工与私有制及国家的关系,对分工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思想;私有制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4-0029-03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对马克思分工理论阐述极为系统的一部著作,同时也是马克思对唯物史观进行初步阐释和真正创立的一部经典。马克思从分工的起源入手,深刻界定了“真正的分工”的内涵,通过剖析分工与私有制、国家的关系进一步阐述其分工思想。一方面,这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把握马克思对“真正的分工”产生、发展以及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更充分地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有关分工思想的理论来源
任何时代的思想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升华,也一定是在其社会存在的基础上和继承前人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产生和逐步完善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有古代思想家柏拉图、色诺芬等、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等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圣西门等。
(一)古代思想家关于分工的描述
柏拉图有关分工的相关论述主要集中在其经典著作《理想国》一书之中,柏拉图依据城邦公民个体素质的异同将分工应用于工作和社会地位等领域。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在健全的灵魂和全体处于和谐状态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分说”,即“理智素质强—优秀的人—国家的指导者,气概素质强—‘军人—指导者的辅助者,欲望素质强—‘被统治的人—被守护者与被监督者。前面两种类型的人是‘国家的统治阶级,而后一种人数最多作为‘保卫者,总是受到统治阶级的守护而被置于其监督之下。”[1]马克思曾表示,“对于在配第之后但在斯密之前写作分工问题的一部分英国著作家来说,柏拉图这种自然分工思想的论述,是直接的基础和出发点。”[2]322
色诺芬作为古代西方杰出思想家将分工思想凸显为一种专业化的,直接来源于社会劳动的分工,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受到较多的市场大小等因素的限制。马克思曾评价这种分工思想“他用他的特有的市民阶级本能,更精密地注意工厂内的分工”[3]。同时,色诺芬的分工思想更加倾注于现实需要,更强调产品的质量和外观,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古代思想家特有的东西。客观地说,碍于社会发达程度和生产力发展状况的限制,古代思想家关于分工思想的绝大多数论述都停留在较为浅层的基本理论基础层面的解释,并未对具体分工理论或是系统的分工思想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但其为我们研究分工理论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二)古典经济学家对分工思想的积极探索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分工所固有的将单一劳动能力通过整合叠加实现优化的能力进一步显现,使之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促进力量。这里著名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尤其重视“交换”这一概念。他在著作《国富论》中极力论述其观点:“分工产生了交换,而交换的根源来自人的利己心。它是不以这种广大效用为目标的一种人类倾向所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相互交易。”[4]这其中,人的利己心对交换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交换次数的增加便促成了分工的进行,尽管依靠利己心、交換倾向这些概念解释分工不够全面,但这种分工思想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形成还是起到了较为有益的促进作用。
(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工思想
首先,空想社会主义者在看到分工带来的工作专业化、精细化和工作效率提升的益处的同时,也看到了社会分工所带来的弊端。他们认为社会分工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傅立叶认为分工是对人的自由本性的一种遏制,人的本性应该更倾向于做自己想做的事和工作,应该把全部精力倾注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社会分工阻碍了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欧文则认为,“用最好的方式尽量发展本人的全部才能和力量,使人性中的完善优美的品质不断表现出来”[2]309是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的重要前提。
其次,空想社会主义者十分重视劳动的重要性。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劳动是促进个人发展的最佳途径,通过劳动从事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是每个个体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必经之路,但是分工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劳动的本质,它使得部分人的劳动变成了满足自身生存需要和满足资本家资本积累和扩张需要的一种技能,使得劳动与金钱、资本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关系,因而将造成人类社会畸形发展的原因归结为劳动。为了消灭分工,部分空想社会主义者设想在一定环境和范围之内进行了由多方面劳动或工作取代单一工作的尝试。但事实证明,在生产力尚未发展充分的基础上,仅从单一方面是无法实现改变的。马克思正是在继承空想社会主义者分工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界定。
二、有关分工思想的演进历程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建立在对以往研究进行扬弃的前提下发展演变而来的。整体说来,这种分工理论的建立既是马恩批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有力武器,也是唯物史观得以创立的一个有力支撑。从最初1842年盗伐林木事件促使马克思对于物质利益与分工关系的初步探索,到异化劳动理论在经济手稿中的正式确立,再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发表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分工理论的成熟。
(一)源起:盗伐林木事件
发生在1842年的林木盗窃事件极大地改变了马克思当时的认知,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刊登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便是马克思思想改变的开端。在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的过程中,经济学的分工思想为马克思提供了有力支撑,开始形成与黑格尔相反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才开始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私有制,国家的实质是由市民社会所决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证明要解开发展的实质问题需要深刻了解市民社会的发展脉络,从而探索更具延展性的分工理论。
(二)形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有关异化劳动、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三者之间关系的论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得出了私有财产的存在源于异化劳动的产生的论断。马克思以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分析为逻辑起点,在肯定亚当斯密分工思想的同时,对“资本、地租和劳动三者的分离对工人来说是致命的”[5]7所形成的分工状况以及资本积累进行了说明。一般来说,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社会生产率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社会分工与社会生产率、生产力发展与资本积累应该呈正相关趋势,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情况却截然相反。
马克思认为:“一方面随着分工的扩大,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的积累,工人日益完全依赖于劳动,依赖于一定的、极其片面的、机器般的劳动。”[6]这说明正是资本积累的逐步加深,使得资本家对工人劳动成果的掠夺进一步加深,因而马克思得出私有财产的存在源于异化劳动的产生的结论。这一时期马克思虽然并未明确得出社会分工与私有财产和社会分工与异化劳动之间的具体关系,但其所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开启了分工理论的新篇章,并为唯物史观的创立打下理论基础,为马克思对分工理论的进一步研读创造重要条件。
(三)成熟:《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当时创立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真正科学而完成的伟大革命变革,这本著作的问世不仅对异化劳动与社会分工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述,而且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唯物史观的标志性巨著。
关于社会分工和异化劳动关系问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分工提高劳动的生产力,增加社会的财富,促使社会精美完善,同时却使工人陷入贫困直到变为机器。”[5]13从辩证的角度分析了分工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但是并未涉及异化劳动的根源问题。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当分工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是我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并使我们的打算落空的物质力量。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7]85由此得出社会分工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环境下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异化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又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逻辑的结论。
三、有关分工思想的详细论述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曾表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7]147也就表明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社会环境的分工程度,分工越是细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就越高。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快速发展,分工理论的演进、分工与私有制以及分工与国家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影响进一步凸显。
(一)分工思想的演进轨迹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大环境下产生并演进的,他将行会视为分工发展的最初产物,并指出“不断流入城市的逃亡农奴的竞争;乡村反对城市的连绵不断的战争,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城市武装力量的必要性……所有这些都是各行各业的手艺人联合为行会的原因。”[7]141当时分工更多地体现在各行会之间,行会内部的分工在这一时期还是相对少见的。
在马克思看来,分工进一步发展的另一个表现是工场手工业的出现。这一时期马克思尤其重视商人,他把商人阶级形成的原因归结为因分工的进一步发展而导致的生产和交往的进一步分离。当然不可否认,随着生产力的快速进步,交通方式的革新、公共设施的便捷甚至社会治安状况的相对稳定,都是工场手工业得以出现并且蓬勃发展的原因。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另一方面也带动了生产工具的革新,通过分工的深化促使着新的生产方式的变革。
(二)分工与私有制
关于分工与私有制的关系,简单来说,社会分工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快速发展导致剩余产品的出现,产品过多剩余促使私有制的产生。从经济发展状况来说,社会分工的发展推动着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7]82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紧接着手工业从农業中分离出来预示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完成;当出现了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阶级,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完成。
在人类社会演进形态的视角下,社会分工作为一种动力机制,最终促使私有制的形成。从原始社会进展到奴隶社会直至封建社会,人们更多的是依赖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简单的社会分工已经出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逐渐增多,人们对社会的依赖开始更多地集中到物质层面,尤其是工业社会蒸汽和电气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当人类社会发展至社会主义形态,这一时期的社会已经成为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产品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私有制被彻底消灭,取而代之的是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新的社会形态。
(三)分工与国家
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产生必然需要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呈现在社会之中。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导致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间的矛盾冲突,这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必须通过虚幻的共同体进行调节。
在社会基本结构的有机系统中,经济结构占据基础性地位,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作为独立性的实体性要素和科学技术、管理手段等运筹性要素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社会分工所导致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劳动者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全过程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着生产方式的改变,最终作用于上层建筑的政治结构和社会意识层面的文化结构。在政治结构中,包括政治制度、司法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政治法律制度和国家机器,如政权机关、军队、法庭等,通过利益关系的协调最终实现国家的平稳,在这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战争甚至流血牺牲。相比革命和变革的残酷,文化结构层面的变化则要相对温和得多,在有确定规范的系统化的社会观念及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连结方式所形成的有机系统内,社会意识均处于相对稳定的层面。
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分工思想从产生到萌芽再到马克思将其形成理论经历了一个辩证扬弃的过程。《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分工思想的系统性巨著,对当时及后世政治学、经济学和哲学研究均产生深远影响且意义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仍然有必要深入剖析研读《1844年经濟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经典文献中关于分工理论的进一步论述,因为只有当社会分工能够最优化实现,共产主义的曙光才能照进东方大地。
参考文献:
[1] 林美茂.灵肉之境——柏拉图哲学人论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20.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442.
[4] 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11.
[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2.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郭东奇(1995—),男,汉族,辽宁营口人,单位为四川省委党校,研究方向为党的历史与党的建设。
(责任编辑:易衡)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当代社会‘剥削范畴的理论内涵研究”(编号:16JDSZK05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