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与价值探析
2021-08-16孙欣
孙欣
摘 要 《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别节目在2020年开播,节目开播后广受好评,文章浅析了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别节目的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节目的娱乐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最终总结出该节目对于文化传播的启示。
关键词 文化类综艺;《朗读者》;创新;价值;启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0-0092-03
《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别节目在北京、武汉以及厦门三座城市的朗读亭中以直播的形式进行。这次的特别节目不仅有董卿,还有姚轶滨、冯硕以及王嘉宁三位主持人,他们四人在72小时的直播中不断地与三地朗读亭中的朗读者进行互动。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别节目在内容主体以及表现形式上都做了创新,节目播出后也突显了其多方面的价值,这档节目的成功对未来的文化传播有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1 《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别节目的创新
《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别节目与前两季大有不同,这一季的特别节目主要拍摄的是朗读亭中的朗读者,并且是以直播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节目的创新使其获得了良好的收视。
1.1 内容主体聚焦素人
《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别节目更加聚焦于素人朗读者,节目中来自各个地区的素人讲述着自身的经历与故事,通过朗读传达着情感。这一季特别节目包括详细采访到的朗读者也都是素人,比如有厦门的马拉松爱好者贺帅,他在父亲去世后,便想着替父亲完成100个马拉松。再比如还有被诊断为重度脑瘫的中英翻译者胡婧,她通过自身的努力,已经翻译了5部英译汉著作。
随着受众对于纯素人或者纯明星节目形式兴趣的逐渐减少,如《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别节目这样以明星和素人结合的节目内容形式,便会吸引到更多人的注意[ 1 ]。其次,可以发现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内容越来越倾向于贴近和关注受众的生活了,这也让此类节目更现代化,且具有现实意义了[2]。此外,由于素人在《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别节目中讲述自身的经历与故事时常常会流露出真情实感,因而节目不会给受众虚假的感觉,这也使节目对于受众来说更具有可看性了[ 3 ]。
1.2 表现形式潮流新颖
近些年来,我国直播行业发展迅猛,2016年我国直播平台的数量以及用户的数量就在快速增长了[ 4 ]。而且由于网络直播具有交互性、不受距离限制以及便于分享等特点,因而受到了大众的喜爱[5]。《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别节目便是通过直播的形式来完成的,节目的直播从2020年10月16日开始,引发了众多人的关注,根据节目的官方微博显示节目总直播观看量超过了1 573万次。在直播时来到朗读亭中的朗读者还可以与董卿等四位主持人进行连线互动,这样的方式方便了朗读者与主持人之间即时的沟通与交流。比如在第二期节目中,一位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昂子喻来到了朗读亭,董卿和其他三位主持人在昂子喻朗读完以后,便与他在朗读亭中进行了直播连线,这样即时的对谈还让受众对盲人高考以及昂子喻的经历有了更全面直接的了解。
此外,董卿还会来到北京朗读亭的直播现场,与朗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当场的交谈让双方的情感碰撞达到了高潮。比如在第一期节目中,北京的朗读亭来了一位74岁的奶奶程俊玲,她在朗读了一封给去世老伴的信之后流下了思念的泪水。董卿看到后便立即来到了朗读亭中安慰程俊玲奶奶,双方在现场交流的过程中,被彼此的情绪所感染了,最终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2 《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别节目的价值
《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别节目让受众在娱乐休闲的时光中不仅聆听到了他人的经历故事,还受到了优秀文化的熏陶,并且获得了精神上的鼓舞,节目的娱乐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在这其中都被充分彰显出来了,这也促使节目获得了大众的青睐。
2.1 讲述经历故事,兼顾娱乐价值
直播中来到朗读亭的素人向受众讲述着其真实的经历故事,并用他们真诚的语言让受众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也触发了受众对于自我的反思,由于受众从节目中获得了情感上的触动,因而对节目有了一定的忠诚度[6]。受众通过《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别节目不仅知道了许多素人的不同经历和故事,还看到了主持人直播时的不同状态。比如在武汉的朗读亭里迎来了“小石榴”一家,“小石榴”出生时因父母都确诊了新冠肺炎,因而住进了新生儿重症病房,全国近9 000万网友通过直播见证了他的成长。在节目直播中,董卿还准备了道具为“小石榴”声情并茂地朗读《世界为谁存在》这首诗。观众通过节目知道了“小石榴”一家的故事,也看到了董卿活泼可爱的样子,节目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吸引了受众持续关注着节目。文化类综艺节目在以文化内容为主的时候,还不能丢弃节目中具有娱乐价值的部分,只有这样节目才更能博得受众的眼球[ 7 ]。
2.2 传播优秀文化,注重文化价值
受众在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别节目中聆听到了许多优秀文学作品的朗读,还跟随着节目探索到了文学作品中更深层次的内涵,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了积极优秀文化的熏陶[8]。在第二期节目中有一位朗读者黄亚国,当他提及到家里五口人在鼓浪屿战斗中牺牲的故事时,节目借此让更多人知晓了厦门解放的这一段历史文化。當受众了解了黄亚国家人的故事后,便对他所读的《穷人的马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节目通过故事与朗读结合的形式带着受众一起探讨了文学作品背后所蕴藏的历史、文化以及情感,也向受众展现了其蕴含的人文关怀[9]。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愈发渴望获得精神需求上的满足,而文化类综艺节目正好满足了受众的这种需求[10]。
此外,节目还提升了受众对于本土文化的自信。在第三期节目中迎来了一位外国友人潘维廉,他在1988年就卖掉了全部身家来到中国,他在采访中说道:“我要好好给世界讲中国的故事,但是我自己觉得也要给中国人好好讲中国的故事,特别是年轻人。”看完这一片段,受众对于祖国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了,也更坚定了对我国本土文化的自信。
2.3 传递积极观念,彰显社会价值
《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别节目给受众带来了许多的感动与力量,也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第一期节目中迎来了眼科医生陶勇,他是2020年朝阳医院暴力伤医事件中的受害者,在经过治疗和复建后,他已经恢复部分工作了。在董卿和陶勇对谈的过程中,聊起了陶勇曾经不顾一切地帮助一位孤寡老人王阿婆做眼科手术的经历,陶勇为了帮助王阿婆看见,让她为自己做一件寿衣,克服了种种困难使王阿婆恢复到了0.6的视力。在这次的经历之后,陶勇便选择了去挑战疑难。受众从中感受到了陶勇的伟大和善良,并且受到了其积极价值观的感染,这样正能量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去为社会做贡献。在社会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的情形下,需要让主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到更多的人,并鼓励到更多的人将其在实际中落实到位,这也就希望文化类综艺节目在这其中能够担负起引导受众的责任[ 1 1 ]。
3 《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别节目对于文化传播的启示
《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别节目创新地进行了文化传播,给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多地可能性。未来,文化不仅可以利用综艺节目来传播,还可以结合新技术与平台来更好地传播。
3.1 利用综艺节目多样化传播
虽然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不断涌现有利于文化传播,但是同类节目的增多难免会出现同质化的问题。《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别节目在与同类节目的竞争中做出了新的尝试,节目借用了直播的形式,让受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能够与董卿等四位主持人进行即时的互动,发表自身的观点,获得参与感,从而更能投入到节目中,这也拉近了节目和受众之间的距离[ 7 ],让受众在娱乐中不自觉地就吸收了文化知识。综艺节目在进行优秀文化传播时应该注重时代的发展潮流,进行节目内容形式的创新,并且应该在明确目标受众后有针对性地来发展节目[12]。
其次,文化类综艺节目可以利用媒体平台与受众进行互动,从而提高受众参与的积极性,以此帮助文化更好地传播[ 1 3 ]。以《朗读者》节目的官方微博宣传为例,其官方微博在《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别节目开始前就发布了关于朗读亭直播活动的预约消息,还在微博中不断更新了朗读亭中朗读者的视频,而且节目的官方微博还通过投票等方式来与受众进行互动,这样的宣传使受众对节目的关注可以变得更持续和长久。但是,可以发现节目官方微博中的点赞、评论以及转发的数量并不多,其营销宣传和受众之间的互动仍存在着欠缺,因而如果节目想要更好地传播文化,还需要加强宣传以及提升受众对于节目的忠诚度。
此外,文化类综艺节目还可以借助不同的平台来投放节目,以此扩大文化传播的范围。《朗读者》第三季“一平方米”特别节目在腾讯视频、CCTV以及哔哩哔哩这三个网络视频平台上播出,让受众能够通过不同的平台观看到节目,这也让文化传播可以影响到更多的受众。
3.2 结合新技术与平台创新化传播
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除了通过综艺节目的制作与营销,还可以利用新技术与平台。新技术和平台的产生可以助力文化传播融入到时代的发展中[ 1 4 ],比如VR技术、直播平台以及短视频平台等的发展给文化在这个时代下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机遇。除此以外,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要关注到受众的媒介素养和文化素养,要用他们易于接受或者喜爱的方式来进行传播,这样才能使文化传播深入其内心,从而达到一定的传播效果[15]。
如今的直播行业发展良好,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在直播期间,直播的主播与观看的受众由于处在一个场景下,使得双方的互动能够快速且高效的进行着,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受众的参与感也得到了提高,促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直播的互动和交流之中[ 4 ]。因而如果利用直播平台来传播文化,容易让受众在互动交流中就有了文化知识的收获。
另外,短视频平台也在快速发展,在如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是创作者,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想法和想象来拍摄制作成视频分享给更多的人,不过这也致使短视频平台每天都会有大量视频的产出[16]。而且在这个时代,由于大众可以自主地选择想要传播和接受的信息[ 1 7 ],因而用短视频来抓住受众的目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在利用短视频平台传播文化时,就需要兼顾其内容和形式,用高质量的内容以及独特的形式来留住受众[16]。
此外,在新媒体时代,还可以选择跨平台进行文化传播,尤其是可以选择具有互补性的平台,这样既能够利用各平台的优势,提高传播效率,还能让文化传播覆盖到更多的受众,满足更多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18]。新媒体的发展让文化传播有了更多的传播渠道,与此同时,点赞、评论、转发以及弹幕等功能的开发还方便了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互动[19]。
4 结语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不断推出,也推动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不过,此类节目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深入探索文化内涵,与时代发展结合,这样才能让受众也对文化内涵有深刻的认知,让其 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以满足[ 1 4 ]。一档成功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要不仅能够凭借其创新发展吸引到受众,还要能够发挥出节目的价值,引发受众更多的感悟和思考[2]。事实上,文化类综艺节目并不是传播文化的唯一方式,比如利用好新媒體平台的优势来传播文化就是另外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了解受众需求和心理的基础上,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通过生动有趣的内容形式来传播文化内涵,从而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化的陶冶[ 1 3 ],使文化的光芒照耀到更多的人。
参考文献
[1]郭依宁,贾钰纯.恋爱推理类真人秀《心动的信号》节目模式创新研究[J].艺术科技,2020,33(19):58-61.
[2]吴成晨,黄慧敏.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节目热播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8(15):132-133.
[3]安晓燕.国内真人秀节目中素人的运用探索[J].青年记者,2020(2):65-66.
[4]丁月明.试论网络直播对农产品销售的影响[J].东南传播,2020(5):56-58.
[5]赵呈晨.网络直播在广告学专业教学中的困境与出路[J].电子商务,2020(12):88-89.
[6]殷文,毛子钰.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情感能量与社会效用:以《朗读者》为例[J].今传媒,2018,26(9):13-15.
[7]杨熠,唐丽雯.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传播价值研究:以《上新了·故宫》为例[J].汉字文化,2020(20):155-157.
[8]馮佑源.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文化传播与价值导向:以《朗读者》为例[J].视听,2020(4):40-41.
[9]陈瑞娟.营销4.0时代纪录片的品牌化运营:以《风味人间》为例[J].东南传播,2019(11):127-129.
[10]闫雨濛.全民娱乐时代文化类节目的困境与突围:以《一本好书》为例[J].艺术评鉴,2019(7):167-168.
[11]郭鸿瑾.综艺类公益节目价值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6.
[12]谢梦婷.传统文化传播创新的路径探析:以综艺节目《遇见天坛》为例[J].汉字文化,2020(8):31-32.
[13]孔源.新媒体传播中国诗词文化之维:以《中国诗词大会》热播为例[J].汉字文化,2020(18):86-87.
[14]台雪纯.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8):105-106.
[15]张晓蕊.大众传媒视野下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困境与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19(11):155-156.
[16]王俊霞.短视频平台的优势与挑战分析:以抖音App为例[J].今传媒,2018,26(7):29-30.
[17]王灿.以《风味人间》为例探究饮食文化类纪录片传播新走向[J].戏剧之家,2019(15):79-80.
[18]孙梦婷,何晴,黄蓉.故宫文创的跨媒介传播策略[J].东南传播,2020(9):83-85.
[19]杜雅洁,高文慧.新媒体视域下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发展策略研究:以《拜托了冰箱》为例[J].大众文艺,2019(11):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