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加快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探讨

2021-08-16李楠

创新 2021年2期
关键词: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产业链

李楠

[摘 要] 加快工业高质量发展是广西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与全国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尽管广西工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但是也面临产业结构不合理、集中度不高,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制约因素。新时代广西工业将进入一个新挑战、新机遇和新趋势共同作用的关键发展阶段。把握环境变化趋势,通过不断深化资源优势转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服务配套能力,推动要素禀赋改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工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产业融合;广西

[中图分类号] F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21)02-0063-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1]。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现代化的工业体系能给农业、服务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确保我们有能力应对疫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工业也因其带动能力强、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扩散能力强,成为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动力源泉。在此背景下,明确新时代加快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把握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意义和基础,探索加快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并把工业作为带动广西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对我国未来发展方式和发展趋势深刻研判后做出的新规划。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均衡的发展观,其本质特征具有多维性和丰富性[2]。高质量发展包括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结构调整、资源要素配置合理、环境不断优化等内容,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的全方位提升。系统观视角下的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3]。经济领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之一,而经济增长的衡量在学界研究中多采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设置经济增长质量、绿色GDP、可持续发展、区域竞争力等指标。党的十九大之后,学界更多地开始关注经济增长的过程和数量型指标,并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作为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评价准则[4],进一步丰富了高质量发展的观测视角。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发展呈现阶段性新特征,各领域长期存在的风险也演变出新变化,宏观政策边际效应弱化,不确定性总体增强。如何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和加快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也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要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产业体系的构建,而工业高质量发展是产业结构变革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过程,是使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5]。从产业体系构建角度来看,科技创新和消费需求变化是影响现代产业体系的两个关键要素[6],各种要素通过向更高生产率行业的再配置推动工业转型升级[7]。从增长动力的角度来看,工业发展推动的投资动力作用减弱,要素驱动难以为继,开始向创新驱动转变[8]。从发展方式转变的角度来看,工业发展由产业单一发展向深度融合转变。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的关系日益紧密,推动工业实现规模效率递增[9]。特别是作为工业核心领域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更加紧密,并且与现代型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关联的紧密程度大于传统型生产性服务业[10]。工业协同化发展还体现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11]、工业化和生态化的耦合发展[12]等方面。

工业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导向,推动工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一是要推动产业规模的扩大,形成包含供需链、企业链、价值链和空间链的上下游协同的全产业链体系;二是要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提高产业分工和产业专业化水平,加快产业链延伸,发展配套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培育新兴产业,并且不断深化融合发展,形成互相支撑、有效协同的供应链体系;三是强化创新驱动,加强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促进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和智能化发展,培育形成发展新动能;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成本产出最大的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新时代加快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分析

(一)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中国新的历史方位的一个重大判断。新时代经济发展面临不同以往的发展环境,广西工业将进入一个新挑战、新机遇和新趋势共同作用的关键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广西应全面把握新时代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正确认识新时代发展特征,在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寻找增长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机遇。

1.经济全球化深度调整

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较大冲击,很多国家纷纷采取隔离、停工等防疫舉措,世界经济增速下滑。原本自由流通的资源和梯度配置的产业,受疫情冲击对经济带来较大影响。疫情过后,为提高政府应对危机的处理能力,一些政府会要求产业回流,尤其是涉及民生的工业。跨国公司的产业链布局会更加倾向安全、分散和多元,经济全球化向区域化推进。伴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一些国家的行业不断要求政府增加新的贸易壁垒,给我国对外贸易造成较大冲击。广西是后发展地区,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地位,在产业分工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任务艰巨,需要加快构建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产业体系,增强市场应变力和灵活性,从而实现经济稳健增长。

2.产业布局趋于重新配置

随着供应链需求的不断提高,行业龙头企业在产业布局的时候,会选择产业配套能力强、物流运输配置方便快捷、消费市场近、劳动力等要素价格成本低的地区进行重新布局,以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产业布局的重新配置给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带来了产业加快发展的机遇。广西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枢纽、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辐射的重要区域,也是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资源条件便于广西发挥比较优势,构建与发达地区和周边地区梯度发展、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通过技术溢出和产业关联实现广西工业的结构变迁。

3.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重构,企业组织形态和经济运行机制发生重大变革。企业间的竞争向价值链的竞争转变,最终转向跨价值链间的竞争。企业间的协同方式也向企业外部协同转变,由产业内部协同转向多个产业协同,多领域的融通颠覆了原有的产业形态、分工和组织方式,促进了新产业的蓬勃发展和新业态的不断涌现。随着5G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日益成熟,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设备智能诊断、柔性生产、无人工厂等新技术加快汽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行业智能化转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快速融合推动数字经济新业态的不断演进。与此同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高度融合可以促进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带动价值链上游的研发设计、品牌管理、金融服务等发展,将制造业优势建立在较高的服务价值基础上,成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

4.以新发展格局开始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环境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要素市场配置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市场活力加快释放。中国经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将步入迈向全面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我国拥有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开始释放,为广西发展消费品工业,加快构建全产业链体系创造了新空间和新市场。

(二)新时代工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广西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从发达国家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教训来看,工业不仅是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等收入国家的一个关键“踏板”,同时也是维持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保障[13]。离开工业实体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导致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14]。新时代广西经济发展也要认识到工业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

1.加快推动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是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要求

疫情发生后,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重视供应链安全,把供应链的稳定作为国际竞争中基础性、决定性的一环。发达国家加速推动制造业回流,低收入国家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转移,客观上加速现有的全球产业格局变革。广西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和东盟,一方面可以加快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又可面向东盟,充分对接东盟市场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加快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客观上要求广西产业链的升级和分类细化,依靠比较优势挤入全球价值链,从而重塑国际产业分工方式和竞争优势,实现自身产业从跟踪到跨越的轉变。

2.加快推动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是培育广西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要求

在资源、能源、环境的多重约束下,广西工业经济增长方式面临诸多挑战,工业经济增长乏力。而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重塑为广西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加速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提供重要机遇。工业是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通过工业的技术创新集成,推动传统工业向中高端迈进,不断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塑发展新优势,是当前广西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赢得发展主动、抢得发展先机的重要举措。

3.加快推动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是与全国同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

广西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工业发展上,广西仍处在工业化发展中期,工业经济发展滞后是广西经济发展的短板。2019年广西工业增加值5277.57亿元,占GDP比重为24.9%,比全国低7.1个百分点1。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质上是要在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建立向工业化中后期推进所要求的更先进和发达的产业体系。工业对其他产业发展有重要的带动促进作用。因此,加快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工业化进程,是助力广西腾飞,实现与全国同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三、广西工业发展现状

(一)工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广西加快推进工业强桂战略,把工业作为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支撑,工业综合实力有了较大发展,总体上呈现稳步上升态势。2013—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6%,工业化率由2.47%提高到2.63%。工业规模由小变大,工业支撑经济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5.6%[15]82。但是从增速变化趋势来看,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受广西工业投资增速、投资产出下降和工业生产成本快速上升的影响,工业增加值发展增速相比全国平均水平过早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增长。2018年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9%(全国口径),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34.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3.9%,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量超过700家。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1%,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3.4%,形成以南宁—北海—钦州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涌现出以富桂精密、惠科、三创、冠捷为代表的一批电子信息企业。以稀土和稀有金属新材料、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纳米碳酸钙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1%,占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为23.4%,产业规模位居战略性新兴产业首位[16]。2019年工业增长动能进一步增强,高技术产品产量不断增长,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83.6%,智能电视同比增加2.1倍,电子元件同比增长11.9%[17]。

工业园区成为广西工业发展的主战场。截至2019年,广西已形成国家级、自治区级和自治区A、B类产业园区及其他产业园区114个,其中国家级园区14个、自治区级园区49个。2018年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17589.7亿元,比上年增长8.4%,年产值超千亿元的园区有4个,超500亿元的园区有8个,超百亿元的园区有36个[15]87。工业园区规模节节攀升,主导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广西工业发展的主阵地和增长极。一批主导产业突出的特色园区不断涌现,如以柳州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汽车和零部件制造产业园区、以玉柴工业园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产业园区、以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等。

工业投资成为加快工业发展、促进工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2012—2018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77%,工业投资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成为拉动广西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18]。百色吉利百矿铝、玉林正威新材料产业城、北海惠科电子、钦州恒逸化工等项目加快推进,崇左南国铜业、桂林深科技华为手机、柳州智能家电等项目竣工投产,特别是2019年,在建和新开工百亿投资项目共23项,增长达到229%[19]。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重大工业项目加快实施,有力带动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企业的生产和扩张是工业增长的原生力量。2019年,广西大型企业95家,中型企业792家,大中型企业营业收入占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65.14%,成为广西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1。“外引”“内育”双轮驱动,引进了华为控股、浙江吉利、庞巴迪、浙江桐昆、四川能投、正威国际等龙头企业,以及瑞声科技、志高津晶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柳钢、玉柴等6家企业入围“2019中国企业500强”,柳钢、玉柴、盛隆冶金等11家企业人围“2019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2。惠科集团、中国铝业等企业也不断加大投入,布局新项目。企业的壮大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食品、冶金、汽车、石化、机械、生物医药、碳酸钙等产业集聚发展。截至2019年,食品工业已突破3000亿元,冶金、汽车、石化3个产业突破2000亿元,千亿元产业达到10个[18]。县域特色工业集群异军突起,藤县陶瓷、全州米粉加工、扶绥木材加工等一批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二)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新时代广西工业已具备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但仍面临产业结构不合理、集中度不高,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瓶颈问题。

从价值分工体系来看,广西工业集中在低附加值的矿石开采、加工组装环节,缺乏深加工产业和配套产业,对上游的研发和下游的品牌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以广西超过千亿元的铝产业为例,产业结构集中在上中游,尽管近两年广西电解铝产能增幅较大,但仍不能满足下游铝加工需求,存在约200万吨缺口。此外,铝加工产品70%是附加值较低的建筑型材类,仅有约10%的铝加工产品属于高附加值的高纯铝、轨道交通用铝等[20]。工业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增加值率低,产业带动能力弱,经济效益不高。从轻工业、重工业结构情况来看,广西轻工业发展严重滞后,2019年轻工业营业收入只占到总营业收入的20.83%3。在广西轻工业企业中,很多企业从事涉农产业,主要产品如制糖、粮油、水果罐头、饮料、烟草和纸,粗加工行业占比大,產业层次低,附加值不高。本地轻工业及相关消费品制造供给不足,导致消费外流严重,有效供给的不足和消费零售分离造成广西高比例的网上零售逆差,对本地消费品市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从生产活动主体来看,广西产业竞争中工业大企业偏少,2019年广西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单位数887家,占全部工业企业单位数的14.34%4。企业主要从事产业链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资源开采和加工组装环节,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在细分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专精特”企业。多数小企业“独立作战”,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竞争机制,存在低端同质化竞争和高端供给不足并存的问题。

科技创新能力是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新技术的融合应用可以使原有的生产要素发生化学反应,培育出新的生产方式。广西受制于科技、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不足,创新能力较为薄弱,难以推动产业发展的生产方式变革、组织形态演变和商业模式创新。2019年广西研发(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0.79%,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5.43%1。引进消化吸收能力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融合发展程度低,产业层次和整体增值能力亟待提高。以“互联网+制造业”为主的新经济刚刚起步,制造企业缺乏智能化转型意愿,数字化程度低,新兴产业发展缓慢。

长期以来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广西工业结构导致产业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大、对环境不友好。经过多年的节能环保工作,传统粗放式发展有了较大改善。随着国家对环保方面的要求日益严格,广西工业由于结构问题面临更多的资源环境约束,长期累积的矛盾开始凸显,如资源消耗刚性增长、工业发展能源资源保障不足、工业企业成本上涨压力加大、污染防治和减排降碳任务艰巨等,亟须通过绿色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四、新时代加快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建议

新时代,加快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要把工业作为带动新一轮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全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健全完善要素支撑,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支撑力。

(一)深化资源优势转换,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

广西传统资源型产业占比高,在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间,仍然是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和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加快传统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发展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提升资源型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形成上、中、下游衔接配套的全产业链条。一是大力发展依托农牧资源优势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以有机、绿色、无公害为导向,加快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二是要加快传统矿产资源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鼓励关联产业、上下游企业联合或者兼并重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工艺装备水平,集约、高效地开发利用好广西的优势资源,做到规模体系和质量效率并重。

(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聚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是引领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立足制造业主导创新的基础上,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工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迈进。加快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强源头创新,向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前端延伸,加强基础研究、探索原始创新,加快产业基础领域补短板。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由虚转实,科技创新成果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化。以科技创新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加快建立5G通信基础设施,助力产业和项目向智能化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在重点产业、行业和龙头企业建成一批各有侧重、协同集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工业企业中的运用。二是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以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装备、工业机器人等产业为重点,加快关键技术突破、材料和核心部件研发,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集群。三是发展壮大新材料产业。围绕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需求,发展高强轻合金、特种合金、高品质特殊钢和动力电池材料。四是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依托广西资源优势,加快瑶药、壮药等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提升生物医药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开放。五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推进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规模化、重要零部件本地化、关键技术自主化,加快形成以柳州、南宁、桂林、贵港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三)提升服务配套能力,加快推动新经济发展

现代服务制造体系是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软引擎。加快形成以物流、金融、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重点,提升产业配套服务能力,促进产业发展由生产制造向生产服务转变。同时,加快生产组织、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的集成创新,推动新业态、新经济蓬勃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围绕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为导向,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物流标准化、通关便利化、多式联运体系等软环境建设,以物流畅通提升产业集聚能力。二是壮大现代金融产业。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机构体系,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金融需求。推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加快发展消费金融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积极稳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完善融资结构体系,增加直接融资的占比,加快把产业龙头企业培育为上市后备企业。着力打造沿边金融改革升级版,构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三是推动研发设计产业加快发展。围绕广西的陶瓷、汽车、服装等产业,加强研发设计在产品开发、品牌培育、商业运营等方面的应用,实现产品品质和价值的不断提升,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快节能环保产业推广应用,推进节能装备建设,提升绿色化发展水平。

(四)推动要素禀赋改善,释放内生增长活力

新时代推动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构造有效的制度环境,增强内生增长动力。一是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力保障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加强产业用地政策指引,鼓励土地混合使用,优先安排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产业和新产业、新业态用地供给。强化人才激励政策,建立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的畅通渠道,推行企业科技骨干股权和分红激励制度,做好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二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动政务信息整合,精简优化政务服务,探索包容创新、多元参与的监管方式,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及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三是多渠道降低企业成本。推动降低涉企相关收费的改革,强化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加大技术改造的奖补支持,建立企业重大问题跟踪研究机制,为企业降本增效提供制度保障。四是加快拓展对外开放空间。围绕“南向、北联、东融、西合”的开放发展新格局,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为重点,加快招商引资、招财引智,构建产业发展联盟,以高水平开放提升广西工业发展竞争力。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設,实现工业绿色发展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关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定力,实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一是积极发展再制造产业。围绕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等着力孵化和培育一批再制造项目,大力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工艺研发,推动产业从单纯的料件再制造向具备设计、研发、生产、售后服务功能的一体化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提升能源资源利用率。全面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加强废物交换利用、资源精细利用、能源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实现废物“零排放”。三是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强化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自然资源管控等约束性指标管理,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四是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积极促进低碳转型。推动钢铁、建材、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低碳转型,控制工业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推动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增强企业低碳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2] 金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8(4):5-18.

[3] 任保平,李禹墨.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评判体系的构建及其转型路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105-113.

[4] 黄顺春,邓文德.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述评[J].统计与决策,2020(13):26-29.

[5] 史丹,李鵬.中国工业70年发展质量演进及其现状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19(9):5-23.

[6] 芮明杰.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思路、目标与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18(9):24-40.

[7] 张军,陈诗一,JEFFERSON G N.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J].经济研究,2009(7):4-20.

[8] 张卫华,江源,原磊,等.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变及转型升级研究[J].调研世界,2015(6):3-10.

[9] 席强敏,陈曦,李国平.中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模式选择研究:以工业效率提升为导向[J].中国工业经济,2015(2):18-30.

[10] 唐晓华,张欣珏,李阳.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18(3):79-93.

[11] 马书琴,李卓异.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影响因素及变化机制分析[J].情报科学,2020(6):38-43.

[12] 王婷,廖斌,卫少鹏.基于SD的西部地区产业工业化与生态化耦合发展:以贵州省为例[J].生态经济,2019(9):50-54.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史丹.“十四五” 时期中国工业发展:新定位、新举措[J].经济研究参考,2020(10):100-108.

[14] 郭朝先.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问题与未来高质量发展对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50-59.

[15] 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20[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20.

[16] 佚名.战略性新兴产业平稳快速发展:广西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系列报告之十九[EB/OL].(2020-04-06)[2020-08-19].http://tjj.gxzf. gov.cn/tjsj/yjbg/qq_267/t4385089.shtml.

[17] 梁海,陈政,凌伶,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广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20(10):33-39.

[18] 佚名.广西工业70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EB/OL].(2019-09-30)[2020-08-20].http://gxt.gxzf.gov.cn/wzsy/tzgg-6719901/gxyw/t5076464.shtml.

[19] 骆万丽,陈静,许峰.2019广西经济观察:强产业筑根基  挺脊梁稳增长[EB/OL].(2019-12-24)[2020-08-20].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91224/newgx5e014c04-19131891.shtml.

[20] 蒲冰.关于广西铝产业及二次创业的思考与建议[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5):12-13.

[责任编辑:丁浩芮]

Analyses on Accelerating High-quali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Guangxi in the New Era

Li Nan

Abstract: Accelerating high-quali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s an objective requirement for Guangxi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 foster new driver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chiev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in step with the rest of the country. Although Guangxis comprehensive industrial strength keeps improving, it is also faced with such restrictive factors as unreasonable industrial structure, low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weak capac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ightening constraints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new era, Guangxis industry will enter a key stage of development in which new challenges, new opportunities and new trends co-exist.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grasp the trend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by continuously deepening the conversion of resources advantages, enhanc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mprove supporting services, enhance factor endowment and strengthen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so as to achieve high-quali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Guangxi.

Key words: new era; industr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dustrial chain; industrial integration; Guangxi

猜你喜欢

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产业链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旅游经济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