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上海管理科学论坛:面向未来的管理分论坛纪要(下)

2021-08-16

上海管理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未来管理

摘 要: 2019上海管理科学论坛以“面向未来的管理”为主题,于12月15日在上海科学会堂隆重举行。论坛由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和上海地区的21家商学院(包括管理学院、经管学院)联合主办,由协进教育集团和《上海管理科学》杂志承办。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教授、复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院长陈方若教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李垣教授等同台飚“戏”,演绎“面向未来的管理”的思考、研究和实践。量子管理学奠基人、被称为融合东西方智慧的当代思想家丹娜·左哈尔女士专程从美国来沪分享传统组织如何去适应“动态”的量子世界观。

上午的主题论坛后,下午平行展开了15个分论坛。这些分论坛由上海的各大商学院根据自身研究和教学擅长自主召集,内容涵盖“中国案例研究和撰写”“邮轮产业发展”“东方管理智慧”“敏捷共创与行动学习”“神经科学与管理”“文化产业发展”“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金融科技与管理”“行业发展与管理”“智能时代的创新创业”“人工智能与管理”“工程管理创新”“时尚运营”“区块链理论与技术”“量子管理学”等,精彩纷呈。这也标志着“最前沿、最包容、最务实、最开放”的具有上海海纳百川之特色的管理实践、研究、教育、推广的风格逐渐形成。本刊分论坛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成纪要,未经发言者审核,以飨读者。

关键词: 未来;管理;分论坛;纪要

中图分类号: C 93

文献标志码: A

11 时尚与媒体领域中的管理

分论坛“时尚与媒体领域中的管理”,由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承办。东华大学是研究纺织、服装和时尚的一个传统高校,针对纺织领域、服装领域以及现代的时尚领域投入了诸多的关注和思考,本次分论坛特邀来自该院的周建亨教授、工商管理系杨帅教授以及电子商务与物流系李庆颖教授,分别就“互联网+”口碑驱动下的快时尚运营、时尚新零售以及公平关切下的绿色产品设计这些热门话题展开论述和分享。

11.1 “互联网+”口碑驱动下的快时尚运营

周建亨教授是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浦江人才,美国北卡大学访问学者。在“互联网+”消费口碑的快时尚供应链策略研究、供应链协调运营及资源配置研究等领域有丰富课题项目经验,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已在服装企业中应用。周教授著有《图解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验》《物流信息系统应用实例》《运作管理》等著作。

当今“互联网+”背景下,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消费者获取时尚信息的主要渠道,如何解读当今新的经济形势下的时尚运营?周建亨教授从运营当中的供需匹配角度切入主题,跟大家分享了一些新的观察结果和研究成果。什么叫供需匹配呢?就是当一个消费者想买一个东西,然后销售者不多不少地提供给他,完成了这样一个供需匹配的过程。在传统的运营当中,我们认为这就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运营结果,但是当你面对的是一个时尚人群的时候,这样的一个传统的思维,可能就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说:“我和我的闺蜜都想买一款包,我们俩都买到了,我们都很满意;但其实更让我满意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我买到了,而她没有买到,我可能会更满意一些”,所以说时尚人群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群,其消费心理、消费行为都很值得研究。当然,我们今天来和大家分享的三位青年学者都不是时尚人群,而是对时尚人群感兴趣的人,所以在现在这样的一个新的商业环境下,作为一个品牌的运营者,当你的消费者都是这样的一些具有非常复杂消费心理的消费者的时候,如何来改变,如何来运营,采用什么销售策略才能够使得针对时尚人群的运营显得更加科学和高效还是很值得研究的。

周建亨教授首先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她对于“互联网+”口碑驱动的快时尚运营的研究。时尚品牌是分层的,在2019年对时尚品牌的品牌价值估算中,LV(路易威登)高居所有时尚品牌的品牌价值顶端,它的品牌“LV”的这一个标记价值261亿美元;在快时尚领域中,像ZARA这样一个面向大众的快时尚运营品牌,它的品牌价值也高达177亿;运动品牌当中的NIKE(耐克)和Adidas(阿迪达斯),它们的品牌价值也是非常高的。由此可见,在现在这样一个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时尚品牌的运营实际上是能够把企业推到一个很高的高度的。

今天我们讨论的快时尚运营,最早的是美国的GAP,还有ZARA,现在是优衣库。为什么优衣库现在能够卖得很好?因为它是一个日本品牌,日本人的版型比较符合我们亚洲人这样的身材;GAP的牛仔褲做得很好,但是并不适合我们亚洲人这种梨形身材。这些品牌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通过长期的发展,具有非常完善的实体网络和视频网络,现在已经很难在被时尚品牌占领的市场中重新去运营一个新的快时尚品牌。这时却出现一些品牌并没有非常完善的实体网络,甚至从来没有运营一家实体店,但是却渐渐地在网络销售当中站稳脚跟,通过互联网的渠道,使自己的品牌在快时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国内的线上流量有这样一个生态圈,就是说电商最多在阿里巴巴,社交在微信和QQ,搜索是百度搜索一家独大。以前这三家,在电商、社交和搜索这三个网络领域当中有非常明显的壁垒,但是它们开始越来越介入彼此的领域,已经形成了一种互相交叉的生态环境。调查发现,最近半年快时尚服装的信息获取渠道,超过一半都来自线上渠道,10%的购买量是纯线下的,90%的购买量都是通过多渠道的交叉融合才能完成的。另一项调查显示,42%的消费者在日常当中最常使用的手机软件是社交类的,73%的消费者认为在社交渠道当中服装相关的信息会影响额度。再回到刚刚的“时尚”上来,一个产品被设计出来,事实上只有整个时尚人群的2.5%能够了解一下,然后通过时装发布会可能有13.5%的跟进者会欣赏并且传播这个产品,但实际上所有被设计出来的时尚品牌、时尚产品、时尚元素的80%~90%都会在这个时间点上面被消亡,也就是说可能在时尚圈里面被大家所认可,但是却没有推向大众,没有人为这个时尚品牌买单。怎么把它运营成为80%以上的消费者愿意买单的产品呢?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一部电影叫《穿普拉达的女王》,里面就以一位时尚主编为原型,描述了整个时尚圈的一个运营特征,其中这个时尚主编对时尚要素的推广起了很大的作用,那么在现在的互联网背景下,一些时尚博主、Instagram大V,还有小红书、微博的一些意见领袖,往往就能够起到以往时尚主编所无法企及的作用。

在淘宝上面传统的销售,一款服装一个月一般能卖出200件,而仅仅通过微博上面的一个分享,就能够轻松推动天猫上的销售,从而达到1000多件的月销售量,而且这还是跨界的,因为是在不同的平台上面,平台之间是有壁垒的。再来看2018年底,抖音上面的一个例子:在重庆有一款冒烟冰激凌的视频,有770多万的点赞量,一个漂亮姑娘粉丝,为了跟进这样的一个视频,千里迢迢赶到重庆去吃这款冒烟冰激凌,而她拍的抖音视频点赞量也有十多万,这就是由抖音引发的一个销售热潮。“互联网+”口碑驱动重构了思维模式、商业模式和技术实现方式,并以此驱动供应链及竞争模式的重构,从而对企业运营产生渗透、改变乃至颠覆性的影响。

11.2 时尚新零售——虚拟试衣间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杨帅教授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博士,现任东华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从事服务营销、新媒体营销、时尚营销和旅游管理等研究,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面发表了SSCI论文十余篇,并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杨帅教授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时尚新零售,是这几年非常受关注的一个研究内容。近年来各种时尚零售商纷纷在线下实体店以及线上网店中去采用各种新技术,包括AR、VR等,一方面试图去改善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另外一方面线下零售商也在寻求最大化地去缩短实体店和网店之间差距的方法。在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消费者可以直接使用的“面相消费者技术”。比如虚拟试衣,其原理就是在AR和VR技术基础上,给用户提供比较有沉浸感的、娱乐性比较强的三维世界,从而让用户在一个具有吸引力、有创新性的购物环境当中进行购物。

《福布斯》2017年就大胆预测,零售业的下一个重大变革就是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技术的加入,可以看到这个领域这几年的发展势头特别好,整个领域特别容易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2019年,仅仅是一月份到十月份,这个领域投资和融资的总规模就已经达到66.1亿美元,而上年整年的规模也只有44.8亿美元,投融资规模的增幅超过50%。作为AR和VR在时尚业的一个应用,虚拟试衣这一个领域,这些年来也受到了资本追逐和追捧,像“数码试衣”“好买衣”分别拿到两亿和一亿左右的融资规模,但是不管是从新闻还是从访谈的结果来看,投资者们自己也不确定这些巨额投资能否得到回报,换句话说,就是AR、VR虚拟试衣技术能否给零售业带来一个改革是未知的。

杨帅教授的研究团队做了一个系统的调查,去挖掘虚拟试衣对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作用。第一个项目是关于线上的虚拟试衣,行业术语叫做虚拟试衣间。由于试穿体验的缺乏,很多消费者不愿意在网上购买衣服,另外购买的时候也不能非常客观准确地去判断产品效果,出现很多退货行为,整个时尚业的在线零售市场退货率是其他在线市场退货率的两倍以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品牌商包括优衣库、H&M开始推出虚拟试衣。2016年8月天猫也组织了一场比较大规模的新风尚活动,推出了虚拟试衣这个版本,试图通过这种活动改善消费者的在线试穿体验。那什么是虚拟试衣呢?进入虚拟试衣以后,消费者其实主要是通过创建一些虚拟的化身来进行产品试穿,一般来说包括两种不同的化身,一种是标准化化身,另一种是个性化化身。标准化化身是比较早期的虚拟试衣采用的技术,就是通过给定一个或几个比较好看的3D模特,让消费者在此3D模特身上进行产品试穿。现在的虚拟试衣一般都讲个性化,就是消费者在这试衣间里面可以建立一个跟自己非常相像的、专属的化身,需要消费者在虚拟世界里输入自己的性别、身高、体重、三围等数据,还包括一些身材特征,比如说发型、脸型等,就可以在虚拟试衣间里面创建一个跟自己非常相像的虚拟模特,通过这个化身就可以非常方便地看到现实生活当中穿这个衣服的效果怎么样。

虚拟试衣间是否能引起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个改变呢?通过和企业合作实验,还有后续的一系列控制比较严格的实验室实验,最后杨教授的团队得出了一系列的结果。首先,实验结果可以给投资者一个肯定的答复,虚拟试衣间的确能够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其主要通过改善和提高消费者购物的愉悦性、降低购物的感知风险来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并且提高购物满意度,同时降低了退货率;其次,在消费者的个性化化身页面中,如果同时放上传统的模特展示照片,整個效果就会特别不好,消费者就不愿意去购买这个衣服,其原因是由于这两种产品展示方式结合使消费者产生了一种自我差异,会降低消费者对这件衣服的购买欲望。

杨教授团队还在做的另一项研究是线下试衣镜对于消费者购物体验的影响。线下试衣镜采用的技术是最近这几年特别热门的人工智能技术,只要消费者站在实体店中的这面虚拟镜子面前,它就会通过人脸识别、大数据等一些技术,自动帮消费者把身材形象和面部特征建立到整个试衣镜里面,这样消费者可能在几秒钟时间就能完成一件衣服的试穿。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到2019年为止,全国一共有50多家品牌开始使用线下试衣镜,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相对来说用得比较多。那么什么样的消费者会愿意去使用店内的试衣镜,如何去改善消费者使用试衣镜之后的店内消费行为呢?此外,线下试衣镜对整个品牌的线上购买是否有一个引流作用,以及什么样的产品能实现这个引流?带着这些问题,一系列的课题正在开展中。

11.3 基于公平关切的绿色产品设计

李庆颖教授是香港理工大学运营管理学博士,现任东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与物流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兴趣包括服务运营管理、策略消费者行为、库存管理、博弈论、排队论等,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数十篇高质量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

在提到时尚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靓丽的妆容、流行的服饰,但是在光鲜的背面可能大家都不太了解,现在服装行业已经成为仅次于石油行业的第二大污染行业。随着可持续性发展和绿色生产这样一个概念的深入,越来越多前沿的消费者开始关注绿色生产,今天李庆颖教授要给我们分享的研究主题就是“基于公平关切的绿色产品设计”。李教授的研究是从微观角度,基于数学的建模来进行的。

漂亮的衣服穿在身上确实很好看,但是在它背后有一些数据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首先是水污染:生产一件棉质的衬衣,需要2700升水;而生产一条牛仔裤,需要7500升水,同时染色的过程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一个成年人一年的饮水量只有1000升,对比下来这个数据是非常惊人的。目前,纺织服装行业已成为全球耗水量第二大的行业,每年所产生的废水占全球废水量20%左右。除此之外,纺织服装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超过国际航班及海运的总排放量。随着快时尚行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衣物被遗忘在衣橱的最深处,旧衣处理也成为环境问题的一部分。我国每年大约有2600万吨旧衣服被扔进垃圾桶,大多的旧衣处理仍采用填埋或焚烧的方式,而这两种方式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此同时,噪声污染也是纺织行业尤其是棉纺织行业目前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棉纺织厂由于大量使用有梭织机,厂内噪声达90~106 dB(A),而人耳对噪声的最大允许值仅为85 dB(A),纺织车间的环境噪声平均在100~105 dB(A),超过了人耳对噪声的容许极限。设备的落后,加上很多生产过程中噪声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每天约有近百万名织布工人暴露在这种强噪声污染的环境中。

随着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深入,很多学者对绿色生成这一块做了比较详细的延伸,李教授在做这个研究的时候就找到了公平关切这一个切入点。什么是公平关切?公平关切是起源于心理学的,用在管理学的话,比如我们经常说到的利润分配的不均匀,在一个供应链里面,一个产品从生产到零售再到消费者手中经过了不同的环节,最终这个产品它实现的总利润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里是怎样分配的?当分配得不太合适的时候,供应链的参与者可能就会产生一种不公平的心理因素。

李教授这项研究就是把这样一个公平关切的因素融入了可持续的绿色产品设计的角度。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在一个有零售竞争的供应链结构中,包含一个生产商和两个零售商,两个零售商销售相类似的可替代性产品,然后在社会上形成竞争,这也是现实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场景。第二部分刻画是关于绿色的设计,常用的手法是考虑到制造商做的一些绿色产品的设计上的投入,一方面对制造商来说绿色设计肯定是有成本的;另一方面,肯定是要影响需求的,数据显示市面上有66%的消费者都愿意为可持续的产品去做额外的支付。

结果显示对于同类型产品,如果有消费者不喜欢这一个,就可以去买另一个,那么消费者就有这样一个直接转移。对于整个供应链来说,它不是很介意,因为如果消费者不去你那买,就会去另外一个地方买,我的利润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如果零售商二的不公平的业务程度非常高,两个产品的可替代性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要很关注零售商二的这样一种情感因素了,因为如果它的价格定得不好,消费需求就会有一些流失,这个时候不能够在零售商一那里得到补充。对于整个供应链来说,如果最后零售商二没有达到他认为的公平追求的话,整个供应链的利润都会受到影响,这就是李教授跟大家分享的公平关切心理与销售商及整个供应链的相关性研究。

小结: “互联网+”时代的人们通过社交滿足炫耀的心理需求,被赋予了文化、生活方式、消费、变迁等内在意义,个性化虚拟试衣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并降低了产品退货率,这些发现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贡献和商用意义。“互联网+”环境下,时尚产业与供应链管理相结合可以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12 面向未来的金融科技与管理

由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主办的“面向未来的金融科技与管理”邀请到来自高校、企业和政府的三方英才,与师生代表、业界人士共话金融科技的未来。

本次分论坛由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学院院长助理、公司金融系主任邓辛女士主持,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地方金融监督管理一处处长陶昌盛,上海德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黄海清,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主管科学研究的副院长、商学院教授委员会成员贺小刚教授等嘉宾出席了论坛。

论坛伊始由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贺小刚教授致辞。贺教授首先表达了对主办方的谢意和对与会嘉宾、教师、同学、各界社会人士的欢迎。他指出,“面向未来的金融科技和管理”是大会主题为上海财经大学专设的一次深度延展。想要发挥上海金融和科技资源优势、深度激发金融科技发展活力,既离不开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不断融合创新,也离不开企业家依靠管理智慧为企业和行业带来思变与突围。他预祝论坛顺利举办,让来自高校、企业和政府三方的声音充分交流、发问、思考和碰撞。

1.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地方金融监督管理一处处长陶昌盛围绕金融科技和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简要介绍了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采取的主要举措和取得的成就。

一是金融市场功能不断提升。上海已经成为国际上金融市场门类最为完备的城市之一,集聚了包括股票、债券、期货、货币、外汇、黄金、保险、信托等各类全国性金融要素,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已经突破了1600万亿元,直接融资额近10万亿元,主要金融市场国际排名显著提升,多个交易品种交易量位居全球前列。

二是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加,上海已经成为中外资金融机构的主要集聚地。近年来,除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不断汇聚发展外,各国际性总部型功能型机构不断涌现。目前在沪持牌金融机构总数已经超过1600家。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全球清算对手方协会(简称CCP12)、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等一批重要的金融机构或组织落户上海。

三是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上海已经成为国内金融对外的最前沿,开放是上海金融发展的重要优势。目前,上海已经成为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的主要集聚地,外资金融机构约占上海金融机构的1/3。近年来,在国家监管部门的支持推动下,成功启动证券沪港通、沪伦通、黄金国际板、债券通、原油期货自由贸易账户等金融创新业务和产品,加快开放银行间债券、外汇、货币等市场,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四是配套服务不断加强。上海已经发展成为国内金融环境最完善的地区之一,金融法制环境取得重要进展。上海在全国率先设立金融法院;上海市人大颁布实施了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金融仲裁院、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等陆续成立;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落户上海的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已经成为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开通运行;上海市设立并连续评选“金融创新奖”;在全国率先设立金融业联合会,成功举办十一届陆家嘴金融论坛,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上海已经连续三期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R)排名中保持全球前五名,而且和第四名的差距不断缩小。

陶昌盛处长并就金融科技发挥的重要力量和作用做了生动阐释。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发展在全球方兴未艾,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加速渗透和运用,深刻改变了金融业的格局和面貌,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化等新元素为金融带来更多机遇,弥补了传统金融的不足,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新的舞台。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也给金融稳定、信息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带来新的挑战。从国际实践看,不仅是业界日益广泛地参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监管当局对金融科技表现出高度重视,纷纷加大研究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如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及我国香港地区都出台了针对金融科技的明确政策,试图通过金融科技为本国和地区的金融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中国金融科技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覆盖了支付、信贷、投资、保险、征信等各类业务。据世界银行评估,2018年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指数位居全球第二。面对飞速发展的金融科技,应当深入研究其发展规律,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同时,领导行业健康发展,让金融科技之路行稳致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要以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的包容性,促进不同群体享用便利、安全、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金融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有效支撑国家战略领域、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满足居民和企业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二是遵循守正创新的原则。金融科技的创新为金融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但其中隐藏的风险也必须正视。要引导企业树立稳健发展的理念,在开展业务创新的同时守住底线,注重金融信息安全保护、风险防控,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维护金融安全。

三是协调发挥好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形成以市场需求为主的内生动力,同时更好发挥政府引导的职能,维护市场公平,营造良好的金融市场创新环境。

四是秉持合作开放的理念。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跨境流动日益频繁,随着各国金融市场联通性的不断增强,金融科技快速发展也会增加金融风险外溢的可能性。同时,各国监管理念和制度环境的不同也可能引发监管问题,这也迫切需要加强国际监管机构的协调,扩大多层次的交流合作。金融科技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增添了新的内涵,针对金融科技发展的新趨势和新挑战,应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积极探索防控风险,引导金融科技健康发展,加快推动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2.黄海清从“科技金融&金融科技”的概念区别入手,详细介绍了金融科技发展的三个阶段——金融电子化—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主要是用技术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提升效率,更好地降低风险,更好地盈利以及更好地服务用户。科技金融主要是用金融的政策、手段和方式帮助科技企业进行创新和快速发展。

金融科技发展经历了金融电子化—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三个阶段。目前金融科技现状是:金融科技产业规模、融资规模庞大,目前中国金融科技市场在全球仅次于美国,金融科技逐渐从野蛮生长趋向规范。

当然我国金融科技产业面临着挑战,主要可归纳为标准体系完善、行业监管、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等多重方面,而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大数据(Big Data)这四大核心技术(合称“ABCD”)正成为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通过上述技术,大数据客服、信贷风控、反欺诈和精准营销等应用场景已经落地。分享的最后,黄海清说道:“金融科技进一步加快了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互动,未来监管应该更加注重风险管控与鼓励创新间的平衡。”

3.邓辛从金融科技全球融资趋势、中国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和金融科技监管态度指数(RAI)三个角度出发,对金融科技发展和金融科技监管政策做了详细说明。

金融科技全球融资呈现四大趋势。第一是金融科技投资企业数量和金额出现回落。2013—2018年中国及全球融资量和融资额持续稳步增长,但是从2018年开始融资情况开始下降。第二是A轮融资是目前大部分金融科技企业的一道“坎”。第三具体到细分领域,专精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企业在数量和融资规模上都占据了主流,区块链虽然融资额较小,但是融资量很大,正在慢慢异军突起。第四从地域分布来讲,北京地区遥遥领先,上海紧随其后,而深圳、杭州及香港落后一截。从世界范围来看,亚洲、北美洲争夺第一,欧洲融资额稳定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金融科技的宏观环境正向“严监管、促转型”演变,更为全面的行业监管效率和金融科技服务主要模式向“To B”的转变也促进了移动支付、网络融资、财富管理和数据分析业态的发展,金融与实际生活的联结更为紧密。未来,金融科技公司和传统金融机构的发展将以“合作共建”为主旋律。

最后邓辛快速说明金融科技监管态度指数构建。第一步是获取市场(监管机构)新闻信息;第二步是利用Word2Vec算法判断其与金融科技(FinTech)的相关度;第三步是用VADER算法进行情感分析;最后一步是构建指数,通过移动时间窗口训练模型,计算得到月度数据,以12个月为半衰期的指数平滑。

4.主题分享完成后,三位嘉宾在主持人邓辛的引导下展开了互动交流。

邓辛作为主持人首先提问。第一个问题是对于不同行业,未来哪种发展前景最好?陶昌盛认为发展前景预测要遵循市场判断,未来发展趋势偏向人工智能领域,需要关注其运用,但是这并不是说大数据、云计算不重要。以后的金融科技企业不再是一个大而全的企业,每个细分领域都有专家,只要专注做好自己这一段的企业就是冠军。黄海清提出可以从两个方向来看。其一是技术方面,云计算不是初创企业的机遇,它适合腾讯、阿里、百度及华为这样的企业。未来和人民需求相关企业的“黑马”领域可能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结合。区块链未来前景可期,可惜的是现在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应用模式。区块链都是腾讯、阿里这样的大公司在研究,因为需要大投入,但是可以密切关注,等到其商业模式清晰,便迅速进入。其二是行业方面。保险、银行、证券、期货、互联网金融等,各有其行业金融,但从市场来看,银行科技和保险科技可能是未来发展重点。

邓辛紧接着向陶昌盛提出第二个问题。她在多次调研新加坡、英国等对金融科技的监管态度时发现他们和中国大不相同。由于中国金融行业发展历史短,金融从业人员或参与者素质参差不齐,这对中国金融监管提出了很大挑战,绝对不能把在新加坡或者英国实行很好的一些政策生搬硬套到中国市场上来。如何看待中国金融监管的方式?陶昌盛认为,金融科技的发展需要平衡好一对矛盾即金融创新和金融防范。如果过分强调某一方,都会出现失衡,导致问题。为平衡好这对矛盾,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率先推出金融监管沙盒机制。金融科技企业进入沙盒内,监管当局在监管规则方面适当放松,但是划定边界和底线,而且有一个观察期,一旦出现风险,可以控制,这既给了企业创新空间,也能实现有效控制。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也陆续推出了自己的监管沙盒制度。由于国情不同,中国要颁布监管沙盒制度,一定要适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法律法规,适合现阶段发展特点。这个过程中,既要吸收國际先进经验,也要结合自身情况。

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提到数据,不免要涉及数据隐私及技术伦理,故第三个问题是向黄海清请教如何看待数据与技术伦理的关系。解决数据隐私的问题,单靠技术无法解决,必须依赖于技术和政府制度的结合。就人工智能而言,该技术在中国方兴未艾的时候,美国已经考虑隐私问题,如旧金山已经限制人工智能抓取数据的行为。该例子是要说明政策对数据泄露、数据违法行为的制度研究和颁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仅要在技术、研发上投入、探索,同时还要在制度上加以完善,两者缺一不可。

总体上,本次论坛邀请学者、专家、官方,分别对上海市金融中心建设、金融科技监管、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做出精彩分享,并组织和现场观众分别就金融科技在各业态的发展前景、各前沿技术在各领域的延伸运用和中国金融科技的监管方向做了充分交流,获得大家的高度赞扬和认可。本次论坛通过汇聚高校、企业和政府三方的英才,为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提供了智慧和助力。

13 新时代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分论坛对“新时代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主题进行了探讨,共有60余人参加。此次分论坛由于军副教授主持,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亚洲邮轮学院院长刘斌教授做了《邮轮供应链管理科学问题思考》的主题分享,青年长江学者、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陈祥锋教授做了《新时代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主题分享,中远海运公司供应链规划部高级经理张月仲先生做了《区块链和数字化赋能航运生态圈升级》的主题分享。

1.陈祥锋教授作了《新时代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主题报告。他指出,我们说世界500强的企业平均寿命是40年,中国500强的企业平均寿命是20年,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企业其实有生有死,什么样的企业成为百年老店,什么样的企业昙花一现。我认为跟物种一样,最终存活的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环境适应最快的。很多很大的企业,像原来爱立信、柯达、诺基亚等,还有美国曾荣登全球最大百货零售商宝座的美国西尔斯百货在2018年10月正式申请破产,销售额曾经在四五十年代占美国GDP的1%,到底什么样的企业可以存活成为百年老店,关键是要适应这个时代。所以我们就要了解,这个时代发生了什么样新的变化,我们应该用什么样新的思路,物流供应链管理有哪些新的实践,是我今天想跟大家一起探讨的。

陈教授指出,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到80年代制造为王的时代,像海尔砸冰箱的事情是在80年代。那个时候的管理思想,我们关注的是一个牛的供应链,也就是我们只要关注物料流就足够了。然后对企业的战略来讲,只要关注企业本身,就是要怎么样将产品生产得多快好省。可是90年代发生了变化,竞争不再是成本,不再是质量,不再是批量,不再是多样选择,而是走向了服务。所谓的服务就是意味着你要了解顾客需要什么。要把服务做好,不能单靠一个企业,要上下游整个资源的整合,流程的整合。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是在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蔓延的,在这个时代不再叫制造为王,有个口号叫渠道为王。在渠道为王的时代,单一供应链不够,应该要叫两个流的供应链。要关注物料流,还要关注信息流,才能把服务做好。渠道为王的时代企业关注的是供应链战略。可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在新世纪的前10年,竞争特点是时间和速度,也就是说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把顾客需要的产品送到顾客手里,谁就赢得竞争的胜利。时间和速度可以帮助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从2010年到现在,很多竞争特点发生了变化,转成可持续发展。

陈教授认为,要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意味着供应链的整合就更要加强,这意味着更多的资金要投入。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金融服务时代,金融服务是整条链、整个公司壮大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在这个时代,不再叫渠道为王,而是叫现金利润为王的时代。要关注到三流的供应链,要做三流的供应链管理企业。从这三个流的角度来看,管理供应链应该发生什么变化?要有新的思想。新的思想就是怎么来评价企业三流管得好或者不好,我想可以用一个财务管理的工具叫现金周期来衡量。也就是对企业来讲,投一块钱,多少天可以把钱收回来。很显然这个时间越短甚至是负的,就等于说没有出任何钱,没有投入就把钱给收回来,当然那是更靠谱。

从现金周期来看,它的财务管理才是真正的意义。格力很厉害,2017年销售额1500个亿,现金有1000个亿;2018年销售1900多个亿,现金1510亿。它的现金周期控制在58天。这个企业利润也很好,都在10%~15%。制造企业资产负债率通常都是40%~50%,但是格力的资产负债率常年都将近70%。原来传统的思想,好像是资产负债率越高,它的风险越来越高,但是我们看格力这样的企业表现非常好。实际上如果从现金周期来看说,这种资产负债率其实是非常健康的。通过这种现金周期的管理,就等于说保有客户的现金,实际上增加它的资产。但是这个现金又不是属于自己的,将来要付给上游的,所以整个资产负债率是上升的。现在好的企业资产负债率是反而上升的。以苹果为例,苹果公司在1999年开始到现在现金周期从来就没有正过。时代要求我们要从三个流进行管理,很多企业会用线监测学思想来管理整个供应链。

陈教授指出,我们来看企业的新实践,实际上也真的是从现金周期的角度来看管理的变化。比如说宝洁公司,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业绩也不好,老板说要降低成本,将降低所有100亿元成本,给各个部门下了指标,但把人员砍了15%成本还达不到,所以要从财务成本去下降。这个行业给上游的应付账款都是75天,要求财务采购部把业务账款从45天变成75天,使得宝洁的现金多增加42亿美元,很显然它的资产负债率肯定随之增加。但是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讲,晚付给上游一个月,那意味着上游的企业就晚收到资金一个月。

为了达到共赢的目的,宝洁就跟花旗银行合作,银行先把钱借给上游公司,75天以后宝洁再把应付账款付给花旗银行。这样,宝洁可以节省现金;而对于上游企业来说,借钱的利息成本会更低,实现了财务资源在整条供应链的有效配置与优化。宝洁公司在在2013年开始推这个项目,然后2015年全面在供应商里面开始路演推广这个项目。2016年宝洁公司的现金周期是负的18天,2017年是负的28天,18年是负的30天。更多企业的现金周期发生了变化,一个企业的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要从三流的角度去考虑。实际上供应链金融的本质就是要帮助企业或者整条供应链去优化它的现金,供应链金融也算是一种工具。

陈教授指出,在三流供应链的时代,我们要用一个新的思路,用一个现金周期来看看这条供应链的绩效,其实供应链金融是在帮助有效地管理优化一个企业的财务资源。

2.张月仲经理作了《区块链和数字化赋能航运生态圈升级》的主题报告。他说,区块链给人的感觉褒贬不一,有的人觉得比特币暴涨暴跌,你看它刚出现的时候,2009年比特币刚出现时0.00076美元,2018年初涨到接近2万美元,主要是从业界的角度谈现实的情况。如果按照我自己的理解,觉得区块链最重要的是解决信任的问题,用简单的话来理解就是打假的问题。打假跟信任其实是一回事,就是可信数字化,区块链跟数字化是密不可分的。数字化概念比区块链更为广,现在全球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在盐山,这么多箱子来自五湖四海。一个集装箱可能关系到一个公司的将来,或者是一个人的未来。阿根廷有很多华人在做生意,他们说只要有关系,能把一两个集装箱搞定,就发财了。这就是诚信问题,不能存在欺诈。整个行业一年因为欺诈造成的多余成本6000亿美元。全球的集装箱一年有几千万个在流动,对于整个生态圈国际上也好,国内也好,都是非常关注的重点的课题。今天简要地就讲讲一个解决行业痛点的新技术解决方案和未来的愿景。

张经理指出,根据WTO预测,区块链2030年会达到3万亿美元的价值。如果说用更一个感性的理解的话,现在因为全球的超级账本是IBM公司做得最好,区块链实际上是在技术上叫区块链。区块就是每一笔系统中的每一块信息,用我们行业的角度,就是每一笔交易它都有一个块,然后每一笔交易它通過一个链接起来,它就叫区块链,这是从技术上理解。如果是从应用的角度来理解的话,区块链它就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

所有的参与方都有一个一致的账本,只能增加,不能删除,不能篡改。按照IBM董事长的理解,就说区块链实际上置于现在可信的交易,就等同于它的重要性是等同于互联网对于通信这种重要性。因为它有这么重要,所以今年10月份,我们的习主席亲自主持政治局会议,要求要将区块链作为核心的技术,然后来推动区块链的技术和产业创新的发展。

张经理认为,我们中远航运是央企,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航运物流集团。作为国家的旗舰企业,我们也一直致力于研究整个生态圈产业链怎么去升级。产业转型的背景,现在属于电子经济时代,电子经济形态这种爆炸式的增长是非常快的。2015年全球航运的权威媒体《劳士日报》,对于区块链的报道只有5个,2018年就达到200多个。特别是在国内现在数字经济的投入也非常大,整个产业的数字化进程就相对加速。全球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给航运业带来了巨大影响。保守的企业运营战略已经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船舶代理服务业势必面临转型升级。过去那套无序、混乱的服务体系必将为时代终结,取而代之的是实时、在线、大范围、标准化的交易。谁能够即时、精准地把握客户需求、提供符合标准的服务,谁就能够在这个时代拔得头筹!标准化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愈发成为关键的推动力和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

中远海运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业务流程和模式的创新,并以数字化赋能切实缓解了传统航运跨境贸易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数据共享流转问题,推动中远海运集团智慧型产业链的建设落地,中远海运的运营成本下降了40%,集团进一步实现了船舶大型化。展望2020年,公司将紧紧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快速响应行业变化,进一步加快推进数字化战略,利用区块链、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赋能主业发展,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回报。

3.刘斌教授作了《邮轮供应链管理科学问题思考》的主题报告。他指出,2011年,三菱重工从国际著名豪华邮轮运营公司Carnival Corp下属的Aida Cruises公司承接了2艘大型豪华邮轮,每艘船的造价为1000亿日元。自接获2艘豪华邮轮订单以来,三菱重工每年的亏损金额达数百亿日元。豪华邮轮项目庞大且复杂,船企首先要具备严格的管理能力、完善的建造工艺和前沿的研发设计能力,这是建造的基础和必备条件。但三菱重工在研发设计、配套物资、技术工艺、专业技术团队等方面均十分欠缺。由此,“虚而不实”的内在造就了此番“血的教训”。2018年3月20日,携程与皇家加勒比邮轮宣布,双方合资的本土邮轮公司,天海邮轮将于秋季结束营业。这是继海航旗下豪华游轮“海娜号”2015年停运后,又一家本土邮轮公司宣布关闭。这说明邮轮产业竞争十分激烈,邮轮供应链管理非常重要。

刘教授详细地分析了邮轮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他指出,豪华邮轮船东要求新船在合同约定的精确日期交船,而一艘豪华邮轮通常牵涉到100个战略供应商,以及500~600个普通供应商,零件数量高达2500万个以上,供应链管理难度极大。邮轮产业链由邮轮建造供应链、邮轮管理供应链、邮轮运营供应链、邮轮服务供应链等系列供应链组成,其复杂性表现在:邮轮供应链涉及成员多(协同难)、邮轮设计需融合文化和艺术(永恒难)、资金解决方式(投资大)、邮轮建造工艺复杂周期长(管控难;HQSE)、邮轮运营受政策影响大(政治法律)、消费者多样随机且服务需求高(匹配难)。邮轮建造的组织模式,豪华邮轮与主流商船的建造项目模式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邮轮设计比传统船型更复杂、项目界面的管理难度更大、船体建造的制造工艺要求更高、全生命周期质量和安全的风险更难控制。因此,传统造船的项目管理模式不适用于复杂的豪华邮轮建造项目。意大利芬坎蒂尼邮轮建造项目、法国大西洋邮轮建造项目、德国迈尔邮轮建造项目等均采用EPC模式,它是将设计、采购、建造进行总承包的项目管理模式,该模式有利于总承包统筹安排、交叉管理缩短工期、提高项目总体利润,但是总承包商责任重,项目面临风险大,对管理水平和实践经历有很高要求。欧洲大型邮轮建造厂商都具有非常完善的供應商体系,基本形成了以总装厂为核心的邮轮产业园区,极大地保证了配套产品的交付期,降低了运输成本,成为邮轮建造厂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

刘教授介绍了邮轮建造零部件的分类管理。他说,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对邮轮建造企业利润的影响和其供应风险,这些产品可划分为核心产品、杠杆产品、瓶颈产品和普通产品。相应地,提供普通产品、杠杆产品、瓶颈产品和核心产品的供应商分别称为普通供应商、杠杆供应商、瓶颈供应商和战略供应商。

刘教授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邮轮供应链管理中的科学决策问题。他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作了分析:建造模式的选择(集中,有限集中,分散;合作模式);融资决策与优化(银行、船东、旅行社等);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不同类零部件;传统合同难以解决);信息共享机制设计与激励(信息也是谈判的筹码);零部件采购策略与可靠性分析(成本、多家协议;战略合作);多层转包模式下的流程优化与风险管理。

总之,21世纪的市场竞争,正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供应链链条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和企业竞争力提升,显得尤为重要。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促使物流和供应链的发展具有知识经济的特征。为了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和应对不确定性风险的“反脆弱”能力,我们必须尽快学习、掌握与创新未来企业竞争获胜的利器——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知识与思维。这次论坛,为学校及专业人士搭建了理论研究和成果交流的平台,极大地推动了学科建设的发展,让与会者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增强了信心。

14 敏捷共创与行动学习

华东理工大学行动学习研究院主办了主题为“敏捷共创与行动学习”的分论坛,研究中心主任高松教授做了关于敏捷共创的主题演讲,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的黄亚生教授分享了其所在的MIT商学院的行动学习研究经验。同时,来自中国宝武集团党委宣传部的钱建兴副部长、零导力公司创始人何辉女士、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李素岩总经理分别就行动学习在行业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分享。

14.1 高松:《中国管理研究教育界的敏捷共创新生态》

针对中国管理研究与教育界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高松教授在此次演讲中分享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建立一个敏捷共创全新生态是推动管理研究进步的重要手段,并介绍了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在开展和深化行动学习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首先,高教授总结了中国管理研究与教育界正面临的危机与挑战,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传统管理研究的范式无法适应新时代管理实践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管理实践在先,管理研究在后;②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模式保守封闭,进展缓慢;③管理研究的方法被特定的研究范式所束缚。一言以蔽之,传统管理研究、咨询与培训行业的关键问题在于,试图用过去的知识体系解决未来的问题,用标杆企业的方法论解决落后企业的问题。前者是时间错配,后者是空间错配,无法创造价值是必然的。

那么,有没有全新的范式能够加速管理研究与教育的进步?

高教授认为,建立一个敏捷共创全新生态是解决当前管理研究教育界所面临问题,推动管理研究进步的重要手段。总体来说,这是一个以共同价值观为根基的管理研究及教育咨询产品研发平台社群,以企业痛点问题为驱动,通过社群内专家的相互链接,开源协作,共创迭代,利益共享,开创一个管理研究与教育咨询产品研发创新的全新机制与生态,服务与助力管理实践的不断进步。而这一社群,是建立在以下七项原则之上的:

① 民主与去中心化:自由与独立之精神是产出顶级的管理思想与方法论的必要基础,因此需要以去中心化的民主方式运营这个社群,将之建设成为一个互联网创新型智慧协作组织。

② 链接与共创:每一个人都是有限的个体,只有链接与共创才能生发智慧,加快专业精进与创新的速度。于是,社群专家以君子之道相交,和而不同,珍视共创缘分,融合专业智慧,实现突破创新,分享知识成果。

③ 服务实践:管理研究的出发点是实践,归宿亦是实践。理论与实践恰如一对阴阳,对立统一,相互融合,才能生生不息。于是,我们不空谈,尚实践,以企业管理实践的痛点与需求为出发点,用心服务,真诚帮助,把每一次服务客户当作一次研发创新项目去做,不断迭代开发与进步。

④开源协作:开源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社群专家是服务企业的共同体,于是,在社群内承诺开源,开放研究与课程的底层逻辑与工具方法,以欣喜之情将共创成果分享给群落内专家应用与再创造。

⑤ 致力原创:在中国管理实践飞速发展的40年后,管理理论与方法论本土创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可以为全球管理理论输出与贡献。因此,社群专家惟精惟一,致力于管理理论与教育咨询产品的原创。同时,也深感原创的艰辛与困难,于是社群尊重原创,对于社群内外有明确知识产权的知识产品IP,承诺绝不抄袭与低质量模仿。

⑥ 利益共享:社群是这样看待商业利益的,商业是实现事业愿景必要的推动力量,然则商业本身不是目的。因此,参与专家一方面需要在社群内部建立与遵守成熟的商业利益分享机制,以营销、版权、课酬等形式,获得必要的商业回报;另一方面绝不以盈利为目标,君子喻于义,以良知良能为做事基本守则。

⑦管理向善:社群专家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坚定秉持管理向善的信念,它赋予社群所有工作驱动力与意义。管理以帮助企业实现使命、成就员工与组织共同体为根本目的;管理应自利利他,教化人心,提升境界,奉献社会,止于至善。

此外,高教授还介绍了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如何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展开了一系列行动学习的实践,并提出用行动学习来推动创新创业是华东理工大学深化研究行动学习领域的创新,是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对连接商业与科技使命的创新。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作为国内第一批引入行动学习方法的高校,多年来积极开展以行动学习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实践,基于行动学习构建了线上理论学习、线下团队共创、管理实践项目、管理案例采编、毕业论文写作五位一体的创新教育模式,将线上理论学习与线下团队共创、管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比如,华东理工在慕课平台开发了国内行动学习第一门在线课程,曾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由12位专业教师与5位实践专家合作拍摄;强调行动学习的流程、工具与方法(已被GE、华润、中粮、中化等300余家世界500強公司应用),通过对管理问题的界定和识别,分析根本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学员的思考力、行动力与领导力。另外,华理还积极和企业合作建立行动学习实践基地。作为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MBA和EMBA创新型培养模式的实践项目,通过企业中高层给学员授课,使学员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更深入、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也更多地了解众多知名企业的文化理念和运作模式。同时,企业也可以分享行动学习实践学员的创新思想。

最后,高教授表达了自己的愿景,提出敏捷共创新生态的目的在于:将点点烛光汇集起来,照亮全新商业文明社会的未来。同时,号召各界人士以至诚之心与创造力赋能企业组织与经理人,敏捷进化,健康发展,完成使命,自我成就,成为功能健全的产业社会生态中的一员。社群专家亦将以此获得巨大的精神成就与由衷喜悦!

14.2 黄亚生:《MIT斯隆商学院行动学习项目介绍》

来自麻省理工的黄亚生教授介绍了斯隆商学院的行动学习项目,包括行动学习的社会影响,分布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各地的实验室以及针对行动学习所展开的三项研究。

首先,黄教授阐述了MIT Sloan行动学习的理念:首先要遵循麻省理工的“知行合一”创立初衷,其次要了解教育的核心要素,最后要应用理论框架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他说道:“行动学习其在社会层面上的意义也不容小觑,它可以帮助许多中小型企业扩大其经营规模。”具体来讲,行动学习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影响力,二是教育影响力,三是声誉影响力。黄教授生动地总结到,创业从车库开始是件好事,但在车库中终结就成了灾难。行动学习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但这些压力也会成为行动学习前进的动力。MIT斯隆商学院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MBA项目中推广行动学习,图什曼(Tushman)等人在哈佛商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经理人教育(变革领导和组织革新)项目中,通过行动学习的方式来教授创新、领导力、文化和变革领导等知识,并与IBM公司合作开展了为期四年的工作坊式的培训。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斯隆商学院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要对象开展行动学习,创造了许多价值,取得重要的教育收益和社会收益,行动学习帮助很多中小型企业扩大了经营规模。黄教授说道:“基于项目和团队的学习方法,将课堂理论应用于实践,通过参与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来实现学习过程,是MIT成功在过去20多年总结出的经验和特色,超过12500位学生参与到项目中,实施了超过2500个项目,与1300多个机构展开合作,项目遍布68个国家,100多位教授和导师参与,帮助个人发展意识受益、职业发展受益,对中小型企业而言也扩大了其经营规模。”

黄教授还介绍了斯隆中国实验室的合作项目。斯隆的行动学习课程包括创业、金融、分析等多种课程组合,并且在中国、印度、美国和以色列等多个国家开设实验室。其中,斯隆商学院中国实验室希望学生可以通过项目应用其所学理论知识和项目管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并且为合作公司提供关于公司组织领导和管理实践的个人见解。而合作公司可以通过参与项目有以下收获:①通过一个来自MIT的MBA或EMBA团队获得来源于MIT的领导力思想和相关资源;②MIT团队将基于事实的研究和分析,对合作公司存在的管理方面的挑战提供相关见解,并针对该问题提供实际的解决方案;③通过与来自不同背景和角度的MIT学生互动,获取额外的资源。

中国实验室于2008年由黄亚生教授创立。行动学习项目旨在匹配MBA和EMBA团队来解决合作公司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相应地,项目课程探讨了关于中国这个重要的新兴市场在宏观经济和商业环境的关键问题。项目时长4个月,从2月至五月中旬,包括3月下旬在中国进行1~2周的现场工作。而每年斯隆都会在中国进行30个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以及昆明的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岭南大学以及云南大学。中国实验室在运营12年的时间里,合作了100多家公司,开展了230多个项目,并有超过900名学生参与其中,涵盖了诸如高新科技、生命科学和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涉及创新创业、新市场进入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各类管理问题。

黄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五个行动学习项目具体的案例成果,包括:色列实验室为利用智能手机来为公共安全机构和应急响应人员的工作带来变革的初创公司Reporty建立了一个“三阶段”市场渗透策略,并建议应用动态定价模式来获得最优定价,并获得Reporty首席执行官的赞赏和感谢;智利圣地亚哥实验室开展了项目帮助MIT MBA校友Domingo Godoy致力建立的一家服务类初创公司构建云端平台来帮助零售业监控销售活动,提高店内管理和运营效率;中国实验室帮助上海安亭镇构建精准医疗生态系统建设策略,以服务于各大医院、国家研究机构和细胞治疗公司;巴西实验室帮助在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和其他主要城市拥有1700个交通摄像头以用于记录和记录交通违规情况的Splice Traffic & Data公司分析摄像头数据来判断其潜在用途并向索罗卡巴市长做了项目汇报,其中Splice公司和当地政府测试了智能仪表盘,其被认为可能会在奥运会期间服务于交通管控;印度实验室帮助印度移动支付的行业领头羊ONE97/PAYTM从2012年开始持续进行服务,开展了进入全球移动广告产业、识别国际市场,为发展AdWorks做准备、构建全球扩张策略等一系列项目,协助公司达成2020年获取5亿用户的目标。

最后,黄教授阐述了所开展的三项研究。首先,是行动学习的影响力。对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斯隆商学院学习的经历中,行动学习的价值被高度认可,仅排在斯隆文化和课堂体验之后,位列第三。研究结果还表明,在MBA的教学中,学生们认为,教学方法比职业发展更重要,实践性技能更加重要,而且团队合作是参与行动学习的关键益处。其次,是行动学习导师培训和讨论。研究涉及项目准备、执行和反馈的各个阶段。最后,是关于行动学习小组的研究,研究目的是了解学生如何在行动学习实验室中学习和成长:他们如何独立工作,如何与组员和主办方互动,如何做出决定,如何将课堂学习的知识与具体的项目工作相结合,以及其他相关方面。

14.3 钱建兴:《四线同步助推企业扭亏增盈》

行动学习不仅仅是商学院教学的有效工具,在企业实践中也同样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来自中国宝武集团党委宣传部的钱建兴副部长为大家介绍了宝武集团如何同构行动学习主推企业扭亏增盈。

中国宝武集团在2018年位列财务500强第149名,年营业收入为4386.2亿元,利润为338.37亿元,有员工161302名。但就在2017年9月,宝武集团子公司亏损金额排99家央企第28位。中国宝武为了控制亏损子公司的比例和金额、改变部分子公司长期亏损的不利局面,提出实施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定位和“一基五元”战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经营能力。另一方面,探索对亏损子公司进行穿透式管理,将压力与管理要求穿透到末端,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思维,探索集团子公司扭亏增盈的方法和路径。在这一背景下,人力资源部、治压办、财务部、管理学院四部门落实集团要求,共同策划组织实施“宝武集团扭亏增盈专项培训班”,通过聚焦战略、关注绩效、培训助力的方案,采用“四线同步”的培训模式,运用行动学习的方法,强化商业计划、管理报告中改善项目的落地,将课堂上学到的工具、方法在本公司落实、执行、验证、优化。

基于柯式理论模型,结合公司特点,宝武集团以需求作为驱动,以终为始,提出扭亏增盈总目标,借助培训手段,营造公司上下齐心协力提质增效、扭亏为盈的氛围,推动子公司业绩改善,促进子公司管理者观念的转变与综合能力提升,并致力于推动30%公司业绩改善。经过详细的论证和分析,公司聚焦企业经营痛点和难点,以商业计划书与行动学习促进问题解决,确定了项目的框架结构,并划分时间节点,把责任落实,助力计划顺利进行。

接着,钱部长介绍了集团“四线同步”的具体实践措施。首先,通过部门协作,搭建推进平台。公司要求高层领导必须参与其中,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并通过培训搭建平台,发挥各子公司上级公司及各业务中心的推动作用。其次,公司要求各部门和员工做到知行合一、四线同步,职能部门和导师扮演好战略执行体系推动者的角色,学员认真落地执行战略体系和行动学习,同时引进内外部专家和内部培训师作为行动学习推进者和引导者。其中,钱部长具体阐述了四线同步的内涵,包括战略体系执行线,并提出政策支持、压力传导、穿透监督、管理改善的路径;突围策略示范线,比如以烟台鲁宝通过瞄准市场需求、产品结构优化、管理果断决策、制定行动计划、部门通力协作成功完成市场突围,在2018年末超额完成1亿元的盈利目标,实现盈利3.39亿元作为示范案例;行动落地执行线,比如武钢绿色城建金结公司通过落地执行战略计划,实现了全年457.58万元,超过年初目标53%;学习主题分享线,举办商业计划书发布与评审、行动学习专家评价、参访等多种学习和分享活动。第三,集团要求“四线同步”要做到主题选择有重点、学员要求有布置、进度安排有检查、过程推进有辅导、输出成果有评比。最后,还要保证政策配套,通过鼓励奖励形成向下的压力,通过监督强化形成向上的托力,双管齐下。总结下来,“四线同步”的创新之处在于:做到了高管驱动,亲历亲为;以始为终,过程五有;搭建平台,四线同步;穿透管控,一贯到底;政策配套,奖优惩劣。

通过“四线同步”,宝武集团成功改善公司经营绩效,截至2018年底,31家亏损企业有22家扭亏增盈,盈利企业占71%,盈利大于1000万元的企业有5家,盈利小于1000万元的企业有17家。宝武也曾委托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投入产出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宝钢股份2000年包含培训在内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是15元,即1元投入带来了15元的产出。此外,集团还实现了压力传导,统一管理语言,出台了政策,制定了评分规则以规范行动学习成果。不仅如此,集团形成成熟的行动学习流程与工具,促进业务改善。最后,集团推出的行动学习课程获得学员好评,形成微课。此外,该项目还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荣获中国企业高管培训发展联盟优秀培训项目、第九届“Steelie奖”教育培训卓越提名奖等荣誉。

最后,钱部长总结到,钢铁行业是周期性行业,2019年1—6月全国粗钢产量是4.92亿吨,同比增长9.9%,也引发了市场对产能再次过剩的担忧。“四线同步”运用商业计划书、诊断报告、复盘报告等科学的管理方法与工具,并在过程中根据亏损企业现状及时开展管理诊断,较好地将集团战略穿透到子公司的业务活动中去。相信这一项目也对集团实现在“一基五元”产业板块形成若干个千亿级营收、百亿级利润的支柱产业,以及一批百亿级营收、十億级利润的优秀企业,于2025年钢铁产业实现亿吨规模、2035年实现万亿营业收入的战略目标的达成发挥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此项目在中国宝武的实践中产生较好的效果,具有借鉴与推广价值。

14.4 何辉:《行动学习的三大法则及案例》

既然行动学习在商学院教学和企业实践中都扮演重要的角色,那到底如何成功实施行动教学?零导力公司创始人何辉女士通过案例为在场的观众分享了行动学习的三大法则。

总体来说,何女士认为,敏捷共创和行动学习的三大法则为探索、认知和共识。在为某高管团队打造行动学习的过程中,这些都得以体现。在某企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高管决策效率低下、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背景下,何女士通过行动学习项目,试图实现高管加深对彼此在思想意识层面的了解、在默契合作的方法上达成共识,并明晰成为事业伙伴需要付出的改变和行动。

在这些目标的驱动下,设计了1对1辅导和团队辅导的项目方案。其中,1对1辅导是高管自我探索、自我行动,以探索个人价值观、行为模式、管理风格形成的原因和对他人的影响为目的;而团队辅导是高管团队共同探索,达成信念共识,以清晰个体及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和行动准则、明晰彼此的个人优势和局限性, 需要采取的个人突破行动为目的。具体来说,要在设计结构时解决以下几个主要问题:我们的目标为何?我与我们目标的差距?我是谁?我如何成了今天的自己,我实现目标的优势与不足?我们是谁?我们实现目标的行为准则为何?我个人为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付诸的行动?概括来讲,就是使高管解答我与我们(人)以及我的目标与我们的目标(角色上的事)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企业管理者同时扮演个体和团队带头人的双重角色,那么如何在角色上做出主动选择?而团队领导者如何打造凝心凝力、使命必达的团队?这都是高管在这一项目中要思考的问题。而敏捷共创和行动学习项目就是通过系统整合哲学、心理学、行为学、管理学等科学,运用戏剧化、场景化、体验式、行动化等学习方式帮助高管们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何女士强调,这是一个认知—选择—行动—反思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更多地敢于质疑、坦诚交流、试错纠错、换位思考、群策群力和共识共担,要更少地盲目顺从、臆断诠释、按部就班、各自为政、独断独行和推诿逃避。而从一个单打独斗的“团伙”成为一支互相补位、协同作战的“队伍”,就从建设团队 “共嗨” 的信念共识开始。信念共识则从人的精神内核的三个层面开始。第一个层面:认知自我,调整定位;第二个层面:战胜自我,践行改变;第三个层面:承诺你我,走向共嗨。

最后,何女士还和大家分享了实施敏捷共创和行动学习的几点感悟,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其中。她认为,协同共创的关系不是对彼此的忠诚,而是双方对共同目标、共同使命的精神契约和承诺。协同共创伙伴关系的前提是自我激励,进而彼此赋能。一旦建设了这样的关系,就会有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小团队和敏捷灵活、协同作战的大团队,就能把冲突变为优势,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就能在破坏中协同创造、协同发展。这就是组织内创业精神的方向, 也是“互联网+” 时代企业需要重塑的信念。

14.5 李素岩:《创新孵化 敏捷共创》

来自中国人寿上海保险研修院教学部的李素岩总经理响应敏捷共创的主题,为大家分享了中国人寿上海保险研修院行动学习之旅。

首先,李经理为大家介绍了中国人寿以及上海保险研修院在中国人寿的定位和职能。上海保险研修院位于上海张江银行卡产业园内,是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培训基地之一,作为公司教育培训组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推进公司业务发展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海保险研修院以承担保险市场前沿培训、销售类人员特色培训、IT运营培训以及建立保险市场(案例)研究中心为主要职责,同时还辅助承担总公司层面、区域层面和专业领域的教育培训任务,承担战略合作伙伴和高端客户体验活动,承接系统内小型会议和国际交流活动等。

上海保险研修院搭建双塔模型,在学院理念、员工队伍、制度建设、信息系统方面,全方位开展工作。实施人才强司战略,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培养具有敬业精神的通才、职业精神的专才、企业家精神的领才。上海保险研修院将建设成为与公司发展战略相匹配、国内领先、具有中国人寿特色的“人才培养基地、文化传播阵地、客户关系中心、对外交流平台”。在内部管理方面,成为公司宣导发展战略、传播管理理念、推行改革举措的第一讲坛;在知识创新方面, 成为员工队伍和销售队伍进行知识技能交流、实现知识共享、开展创新活动的第一平台;在品牌文化方面, 成为传承公司文化、凝聚员工力量、塑造品牌形象的第一阵地。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和愿景,研究院开始培养催化师,并通过催化师在公司内开展行动学习赋能员工。李经理认为,催化师的培养需要合适的种子,培养的土壤和刻意的练习相辅相成。而催化师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业务洞察技能、表达技能以及建构思维。在公司的努力下,已经累计举办了117期行动学习,开展了221期行动学习研讨会。在学习过程中,研修院制定了翻转课堂、封闭训练、训后实践、行动学习在国寿这样实战化的培养路径保证行动学习的效果。

除此之外,李经理还介绍了研修院对于行动学习的创新应用,提出了“全”行动学习、“半”行动学习以及“微”行动学习,结合具体的情景全面开展,保证适合的培训和最优的效果。其中,“全”行动学习是指全闭环 的行动学习,包括从确定研讨主题开始一直到制定行动计划后践行以期望达成目标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能真正体现以行动的结果衡量行动学习的效果,代表项目是行动学习在基地培养项目中的赋能与运用。比如,各县区支公司经理基地培养项目,采用“全”行动学习方案,实现理论学习、专项辅导、跟班学习、总结分享、成果转化的闭环。“半”行动学习主要是从确定主题开始一直到个人制定行动计划的过程,代表项目是行动学习在公司个险区域总监培训项目中的应用,比如区域总监项目。为了推动周经营模式落地,助力开门红,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区域总监展开为时一天半的培训,注重聚焦发散不收敛,聚焦质疑不否定,关注具体拒绝大话,关注思考拒绝形式。“微”行动学习主要是引导技术在培训领域随时随地的运用,代表课程是在结构化研讨、引导式培训、案例教学等中的应用,使得专题变问题、讲授变研讨、答案变点评。

最后,李经理谈到了开展行动学习、将实践落地以来的一些感受。她谈到,项目的开展需要自上而下——高层重视及布局,以及自下而上——小團队实现大成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重要的是要打造火种,然后让火种在基层推广。企业要看到和认同行动学习的价值,要持续磨练对技术关键点的关注,思考真正的问题,注重培养有经验和系统思维的群体,并保证行动计划的落地。

结论:

管理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结合并致力于服务实践的学科。行动学习法,就是透过行动实践学习,以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为载体,让学员通过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任务、项目等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开发人力资源和发展组织能力的目的。行动学习秉承着非常朴素的理念:经理人们获得管理经验的最好方法是通过实际的团队项目操作而非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此次论坛几位专家的分享,也充分证明了行动学习在改进课堂教学和提升企业实践中都大有用武之地。也许,对于管理学者来说,走出理论的象牙塔、将理论落地、与实践结合是需要修炼的必备技能,而对于学员和实业界的人士来说,通过实践累积经验也至关重要。

15 研究中国案例,讲好中国故事

由上海管理协会主办、协进教育集团承办的“面向未来的管理”之“研究中国案例,讲好中国故事”分论坛在上海科学会堂枫丹白露厅举办。论坛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许雷平老师主持,先后邀请三位嘉宾进行主旨演讲,分别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美国富布莱特高级研究者、麻省理工学院访问教授李旭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首届中国管理学青年奖获得者、富布赖特基金访问学者井润田,以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朱晓明会计学教席教授、案例研究中心主任陈世敏。

1.李旭红教授的演讲主题是“双案例教学,实现(E)MBA学员战略思维能力的自我提升”,主要从双案例的教学效果研究、双案例的教学呈现和双案例编排的逻辑基础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李旭红教授首先对MBA教学情境深入分析。(E)MBA学员特点是:在多年的企业管理中已积累很多经验,过去的成功带来人格上过于自信,以及知识获取的便利性导致知识碎片化,这使得(E)MBA学员难以听进劝告、常常预设观念,并以片面的视角看待我们的授课。而我们的课程特点则是:管理学科常常给人一种人人都懂的错觉,而且大多属于经验科学,没有绝对的对错。正是二者间的矛盾极大增加了教学难度,即如何让他们学会“思维方法论”,如何让他们学会从“无意识的无知”走向“有意识的有知”成为教学难点,但是这也极大地推动了双案例教学的发展。双案例教学是围绕着某个知识点,采用正反的案例形式对比说明。而且已有学者通过对双案例教学的研究发现(Thompson, Gentner & Loewenstein, 2000),双案例教学方法和效果会更加显著:知识点传递效果是独立案例的三倍,能够让学员自己概括出原理,能够将“知识和技能”成功转换为“行为”。

紧接着李旭红教授选用四个相似案例和一个相反案例对MBA双案例进行实例分析。这些案例分别来自李旭红教授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京东&微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Harvard & Wharton、McKinsey & BCG)和经理人员决策(三峡工程的人大决策&美国制宪会议)课程。案例一是关于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为何微软“No more ranking(2013)”而京东则重视“末位淘汰(2019)”?案例二是关于传统与创新之说(见表1),同样是可口可乐公司,为何可口可乐是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而百事可乐却是高度分权、员工自主权大的管理体制?案例三是关于沃顿商学院还是哈佛商学院谁是商学院中的“另类”之争(见表2)?案例四是关于如何选择咨询公司,倾向于提供成熟的、按标准程序运作、提供后续服务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的麦肯锡咨询还是独特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的波士顿咨询(见表3)?通过以上四组成对案例,李旭红教授清晰阐述清楚战略人力资源的实践内涵:战略系统性、内部匹配性以及动态调整性。战略系统性要求组织的人才管理策略应与组织目标、组织战略及其竞争优势相互配合、互相决定;内部匹配性要求人才管理的各个职能之间应相互配套,成为有机的整体,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动态调整性要求人才管理制度随着外部环境和组织环境的变化进行阶段性调整。

最后,李旭红教授总结成对案例的编排逻辑和教学目标。成对案例编排的思维逻辑是现象—结论—对策—原理—对策(实践转换)而非原理—结论—现象—对策。同时,双案例教学希望学生学会辩证看待best practice,举一反三,需要克服经验主义和对于“正确”的预设观念,打破狭隘视角,从“无意识的无知”学习心理进阶,先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

2.井润田教授的分享围绕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待案例研究这一主题。

井教授开场设问:在过去的30多年中,管理研究到底向实践贡献了什么?无论是在西方或中国,这都是在不断讨论的问题。但是在中国,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毕竟,在中国的大多数研究中,似乎都是把西方的理论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并基于此发表一篇文章。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有学者开始反思,是不是还存在其他的研究路径?的确如此,对于研究者而言,既可以走一条已经很成熟和规范的路,比如把西方的OCD理论用到中国,看看是不是具有一般性,也可以选择走第二条路,即在中国本土情境下,真正地研究一家企业,看看会对中国的理论有何启发。当然,第二条路走起来会更难。而且,它要求研究者学会从定性的研究过程中寻找问题,并努力探索。

在研究的哲学中,第一条路代表的是实证范式,其主要目的是检验现有理论的一般性。但是大家知道在中国的很多制度和文化中,很多现象并不见得一定能用现有的理由来解释。这种时候就需要第二种研究。这是一种基于所谓的归纳逻辑所产生的诠释范式。通俗说来,就是所谓的定性研究,包括案例研究。相比实证研究,该研究方法可能具有一定的挑战。而且需要明白的是,案例研究不等同于教学案例。其本质区别在于,教学案例只是告诉你这家企业应该如何做,而案例研究则希望我们可以通过这棵树能看到它所处的森林,达到所谓叶落知秋的效果。

在介绍完案例研究路径、本质区别和特殊要求后,教授向大家分享了三个其亲自研究的案例。第一个案例是研究文化在组织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什么关键性作用,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坐落在四川偏僻小镇的某个国有企业。短短几年,该企业猛然发展成为其所在行业的全球最大企业。多年来,该企业始终没有亏损,而且即使在汶川地震后(汶川地震時其厂区基本被震垮),也迅速在第二年实现盈利。

第二个案例是对成都公交集团的研究。成都公交是全国第三大的公交公司,但是该企业在2003年之前的管理是非常差的,很多对成都公交公司的报道都是负面的。最常见的报道是在成都的闹市区,快要到站的时候,几个五颜六色的公交车开飞车,到站后乘务员拼命把顾客往车上拉,从而引起很多的伤亡事故。因此,四川最大的报纸华西都市报有一个版面专门报道成都公交的各种负面消息。在那样的状况下,成都公交成为全国有名的坏单位。但是尽管面临这样的混乱局面,整个管理层也没有办法改变,后来几任CEO都为这事感到为难,但是在2005年该企业开始发生变化。他们迎来一位女博士陈蛇担任总经理和书记,仅仅用三年时间就将该企业从全国最差变成全国最佳。

第三个案例是对“海尔模式”的研究。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2014年海尔大刀阔斧地将原有的事业部改造成了平台,并在平台上又构建出3000多个小微企业。对于企业而言,这是一种创举;但是对于研究者而言,却面临巨大的挑战,即能否对于未来组织发展提供预见和贡献?

综观以上案例,可以发现这几个案例有两个特点:其一,这几家企业都是与众不同的,这说明做单案例研究时,案例本身的特征非常重要,选择的案例要具备其他案例没有的特性。其二,对管理者的访谈是案例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手段,如案例二中对陈蛇博士的访谈、案例三中对海尔高管的访谈。

最后,井润田教授总结三点:第一,研究者要做建设性的批评者。第二,理论的开发既离不开理论,更来源于实践,需要研究者和企业家共同努力,被调查者或访谈者也是理论的贡献者。第三,今天学界急需新的研究范式,案例研究正是这样一种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3.陈世敏教授对《建设高质量中国主题案例库》的内容作出介绍,主要包括中欧案例中心、上海MBA课程案例库开发共享平台、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案例活动与推广等。

中欧案例中心于2001年成立,2013年开始得到上海市政府支持,2018年实现全面发展。如今中欧案例中心承担中欧案例开发、上海MBA课程案例库开发共享平台、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三项职能。

上海MBA课程案例库开发共享平台项目在上海市政府、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支持和指导下,自2013年7月起,由中欧牵头上海13家商学院和浦东干部学院,承担建设重任,以促进中国管理案例的开发与积累,传播最佳管理实践理念、推动商学院的知识创新与知识管理、服务于中国的经济转型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项目一期(2013—2017年)已顺利结束,项目二期(2018—2022年)将进一步提升案例库的规模、质量和影响力。

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规模逐步扩大。截至2019年8月,已累计收录1306篇案例,其中约75%的案例配有教学笔记,23%的案例配有英文版本。从来源看,平台院校入库562篇,非平台院校及其他入库93篇,海外院校入库6篇。基本案例提交和案例入库比例为2∶1。从收录案例学科来看,涉及众多学科,战略、综合管理、市场营销、金融与财务和创业五类学科占比64%。从收录案例行业来看,行业分布全面,制造、信息、媒体与通信、零售、金融与财务、专业、科学与技术服务占比62%。

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建设始终定位于“聚焦中国问题,坚持国际标准”,对标哈佛商学院案例库、毅伟商学院案例库,邀请高质量专家组成专门的案例评审专家委员会,并召开年度案例评审专家研讨会,通过案例试评,统一对评审标准的理解,同时要依次经过初审、盲审、学科编辑或者主编评审三个环节才能决定案例能否入库。目前评审专家已扩容至54位,来自上海平台院校、百优案例作者群体、国内外其他院校及中欧案例中心。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入库的案例会由国际专家委员会提名参加年度最佳奖及提名奖评选。

案例内容推广形式不断丰富,如定向推送案例库信息,提醒下载使用获奖案例和畅销案例;提供体验账号,邀请试用案例库,案例推广活动获得积极反响;定向推送案例竞赛与培训相关信息;开设作者服务群,有针对性地分享大赛进度并可提交信息。从2018年起,梳理、跟踪用户信息,不断完善数据库,开启精准推广,效果显著:案例中心微信公众号、热线电话和邮件咨询数量显著增长,案例申请人次与copy数量同期对比,增长明显。“案例大师成长营”“案例方法进院校”等活动受到欢迎。2014年至2016年10月,共举办了8期案例法培训,657位教师与案例开发人员参加,其中70%来自上海地区院校。2016年11月首次举办由中欧教授授课的“案例大师成长营”,由中欧教授示范案例教学并分享中国主題案例的开发和教学经验,采用全新的管理模式(院长推荐,课前预读要求,心得与体会等),迄今已举办14期,来自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60所院校的960多名教师参加。

最后,陈世敏教授提出中欧案例中心的发展目标和挑战。中欧案例中心要在2022年实现案例库收入2000篇高质量案例,引领案例法成为上海地区管理教育重要的教学手段,并最终增强中国主题案例的全球影响力。当然,实现这三大目标,也面临如教师激励、案例质量提升、案例库规模扩大等重大挑战。

猜你喜欢

未来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托夫勒引发的“未来”探讨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