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数据 新闻报道的新模式
2021-08-16沈忠杰
沈忠杰
摘要:VR技术与数据新闻相结合,给新闻传播带来新的体验方式, VR+数据新闻让受众戴上眼镜沉浸到虚拟的数据新闻场景中,通过操纵数据的变化感受数据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变化和波动。VR+数据新闻的制作思路和流程比较复杂,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本文通过从技术要点、制作思路及流程、VR+数据新闻带来的挑战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为我国VR+数据新闻的发展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数据新闻 VR引擎 VR+数据新闻
VR被称为虚拟现实技术,是人机交互的一种技术,是把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相结合,戴上头盔产生一个虚幻的环境。虚拟现实最大的特点就是让你能够感受身临其境,同时能够和环境融合、交互 。VR技术创造的虚拟现实环境具备沉浸、交互和构想三个特征,其技术的核心就是建模和仿真。
从2016年起,VR开始在国内各个行业迅速发展,也得到了实际的应用。对于数据新闻报道而言,VR技术对数据新闻的影响要从呈现形式和深挖数据内涵来研究。当提到数据新闻时都会联想到静态排版、动态图表或者音频、视频,表现形式虽然多样化,但对新闻发生的场景及过程还原仍不够直观,受众并不能置身于环境中去感受新闻的发生和发展,缺乏体验感。而加入VR技术将单纯的文字图表和视频载体扩展到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的感官体验,重构了受众群体的信息感知结构,并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用户在虚拟环境中与数据场景产生互动,让数据新闻的报道更加深入和直观体验数据对新闻的影响。虽然VR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新闻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要实现数据新闻与VR技术的完美融合,同时被普及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VR在数据新闻领域的应用现状
2016年,财新传媒作品《洪水暴至》在国内开启了VR+数据新闻报道的先河,在整体新闻报道中,VR和数据新闻中数据交互部分虽然结合较少,但是对于数据新闻的发展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洪水暴至》在VR应用中将三维模型场景放在引擎中进行动力学模拟,将洪水淹没效果展现出来,同时能够进行交互,体验者戴上VR眼镜能够沉浸在场景中,体验到洪水淹没的感觉。虽然数据在地图中发生改变能够影响地图上降雨分布范围的变换,但是没有和VR系统进行结合,通过分析能够看出,在当时去处理这样的效果需要技术上的突破,同时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VR技术更省时,VR模拟更简单。
2018年,由《亚利桑那共和报》与今日美国网联合制作的新闻作品《墙:未知的故事,难以预料的后果》,在VR报道中利用几种预先制作好的场景探索国家之间的国界位置。在VR系统中将地图植入其中,通过GPS定位与VR系统联动,实时反馈实际地理坐标,同时在系统中对实际场景进行模拟,在系统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地形地貌、森林及草地的效果,通过VR模拟和实际数据相结合,同时配以声音解说,展示国界的位置及状态。但是该作品在整个系统模拟中,场景和数据联动、交互部分较少,数据变化对于环境的影响展示内容也很少,这些都是在未来VR+数据新闻发展中应该解决的问题。
二、VR+数据新闻要点
通过对国内外VR数据新闻的制作和表达要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使用三维建模制成VR可视化应用场景,场景中的模型可以跟随数据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当年“脫欧”的数据新闻报道,当我们戴上VR眼镜可以观察到数据在系统中随着脱欧问题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场景会跟随数据的变化而变化。在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股票泡沫时也利用了VR+数据新闻的形式,作品大概的内容是把折线图的表现形式植入到VR系统中,让观众以“坐过山车”的形式感受美国股票在20年时间里的跌宕起伏,让受众能够感受到由于股票指数的变化而引起的受众心理反应,当指数下降时受众的内心是焦虑不安的、紧张的感觉。作品在指数变化的峰值和峰谷处有文字说明,对数据进行解释,受众可以在VR系统中不同的节点处进行停留,观看数据的变化,同时可以和数据进行交互。
VR+数据新闻更加重视数据的变化和数据的交互,在VR系统中应该设置数据变化的范围,允许数据在相应的区间中发生变化,数据和数据之间要产生联动,互相影响。数据和模型之间也应该产生联系和影响,数据变化模型的外观会发生变化,组织形式、光影和声音也可以发生变化,数据变化一定要反馈到影响,同时要直观的表现。若要互动效果丰富,可在VR系统中植入视频和声音,将视频和声音加上开关,随时可以与之互动;还可以将谷歌地图或百度地图植入到VR系统中,同时加入GPS定位,这样事件发生会引起地图的变化,同时可以进行定位。真正意义上的VR+数据新闻就应该将数据和VR系统完美结合。
三、VR+数据新闻技术路径
VR+数据新闻分为两个部分完成,一部分是VR场景构建,另一部分是数据交互分析与可视化。VR场景实现的形式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通过360全景相机进行拍摄,然后通过VR软件进行合成,这样的场景实现较为简单,合成也简单,但是和数据结合难度却比较大;第二种是通过三维软件进行模型场景构建,然后将场景导入到VR系统中实现交互,这种方式和数据结合比较方便,但是建模复杂,实现交互也是较为复杂的过程。但现在VR+数据新闻制作方案,通常都是采用第二种制作方式。
第二种制作方式建模工作部分技术要点不是很难,但是比较繁琐,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完成,每个模型从制作到调整需要很长的时间。模型完成后需要对模型上的UV进行划分,这样才能保证材质的真实性,模型和材质完成后,将模型导入到VR引擎中进行交互设计,在引擎中完成模型的碰撞测试。现在VR引擎也比较多,但是比较稳定的有UE4和Unity3D可以选择。
数据新闻数据导入,数据量较大必须需要数据库的支持,我们可以选择MYSQL或SQL,数据库和VR引擎连接已经非常成熟,将数据新闻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中然后进行调用,利用数据来控制模型的变换,模型外观变化主要是利用模型参数变化来控制,模型参数只要和数据联系起来就可以起到控制作用。
数据可以控制环境的变化,场景的颜色可以随着数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灯光的颜色和亮度也可以随着数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地形的形态可以和数据连接起来,利用随机生成控制来改变地形的样式。VR系统可以通过SDK包来引入百度地图或者是谷歌地图,地图可以根据数据的变化而发生改变。GPS定位通过API来获取地图的经纬度坐标,达到交互中在地图上进行定位,从而实现新闻发生地点的准确查找。
动力学效果的加入,在数据新闻报道中会有流水效果、降雨效果、燃烧效果或是爆炸效果等,可以利用VR系统中的粒子系统、流体系统等进行模拟,效果非常真实;也可以模拟布料效果,利用布料系统进行模拟。动力学模拟是VR系统中表现出色的一块,有些数据新闻可以利用动力学结合数据的形式进行表现,动力学和数据结合的方式是将数据新闻中的数据和动力学属性参数相结合,动力学效果会跟随数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数据新闻的亮点在于数据平面维度上的动态变化,而VR+数据新闻的亮点在于空间维度上数据的变化引起事件的变化,更能体现事件内部的因果关系。
四、VR+数据新闻的优势和挑战
利用VR的形式进行数据新闻报道,能够将数据展现得更加清晰,能够让新闻故事更容易理解。VR+数据新闻具备三个重要特征:沉浸、交互、构想。受众沉浸在系统虚拟的环境里,亲身感受真实环境对自己的影响,环境给受众带来的一系列感受。人沉浸在环境中通过人机交互的友好界面进行互动,使受众更主动地探索数据带来的影响,主动地推进事情的发展。新媒体与科技不断融合,视觉可视化不断延伸,人类对视觉感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VR+数据新闻不仅能够满足人类的感官要求,还会给感官带来更多的刺激与享受。VR中的图像呈现更立体,细节更丰富,所呈现的信息量比二维的文字和图表更大,而且能够让受众快速进入叙事情境,因为人眼对三维的感知能力比平面要快几个数量级,而且三维的交互场景更容易触发人的潜意识。
尽管VR+数据新闻的应用不断成熟,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VR设备普及需要时间
VR设备無论是开发还是应用都已经成熟,但在使用之前需要专业的培训,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产生眩晕效果。眩晕产生的原因在于利用VR设备漫游时,路径控制速度太快发生镜头跳转,人眼在路径跟踪时出现了视觉差就会产生视觉疲劳,长时间就会眩晕。所以在镜头移动过程中一定要平缓、匀速进行,情绪不能太紧张,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眩晕。另外,在操作过程中也不能大幅度地发生大视角的转动,大幅度转动会发生视觉场景的快速跳转,这样也会导致眩晕。所以,在设备应用之前需要专业的培训,这样可以减少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VR+新闻技术流程复杂
VR+新闻技术被认为是目前新闻报道中非常先进的技术,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VR+新闻在技术实现上是比较复杂的。例如,在很多虚拟场景制作中需要三维建模,模型制作完成后还有调整真实质感,角色动画更是复杂。不仅如此,动态的数据和模型相互关联需要程序的支持,而且数据新闻种类众多,一个新闻报道需要不同的场景和数据支持,这样就需要一个比较强大的技术团队来支持。在VR+新闻制作中需要编程、设计和新闻的相关知识进行融合,在接下来的发展中,VR技术需要不断的简化,才能促使VR+新闻进阶式的发展。
(三)成本昂贵
成本昂贵分别体现在制作成本昂贵和观看成本昂贵。例如,一个关于地震的VR+数据新闻作品,大型场景建模和灾难模拟要花费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价钱,这是新闻报道专业部门无法承受的价格。VR+数据新闻作品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场景的精细度和动力学效果的模型,如果花费的制作资金过少就会出现粗制滥造的现象,对于新闻报道最终结果影响很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场景搭建的不断积累和整合,花费会越来越低。
另外,在VR体验中如要选择质量较高的设备进行场景体验,就需要较好的VR眼镜和手柄。现在主流VR眼镜和手柄有很多品牌,如HTC VIVE、OCULUS RIFT,价格从几千到上万不等,昂贵的价格对用户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负担,但相信随着VR的发展,VR设备价格也会越来越低,越来越普及。
五、结语
未来,VR+数据新闻这种全新的新闻报道形式会随着技术的简化越来越普及,给受众带来更新的体验。随着VR+新闻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完善逐渐形成大型VR库。VR库能够形成高效的利用,VR的制作价格就会越来越低,同时受众越来越依赖这种沉浸式的新闻体验方式,从这些角度来分析,VR+新闻发展前景无限。
本文系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VR在西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WL14
参考文献:
[1]高熙恒.国内VR新闻的困境和对策研究[J].新闻传播,2020(10):53-54.
[2]王青原.“VR+出版”,新闻出版的新模式[J].传媒,2020(06):27-29.
[3]田刚.浅析国内媒体“VR+新闻”现状及未来图景[J].传媒,2020(04):48-50.
[4]朱天泽.VR数据新闻的实践与挑战[J].新媒体研究,2019,5(01):110-112.
(作者系西京学院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