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游戏:融合下的动因、矛盾及反思

2021-08-16栗锦薇江鸿

新闻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融合

栗锦薇 江鸿

【内容提要】“新闻游戏”是将新闻以游戏类的形式传达给用户的一种方式,新闻业与游戏产业的融合存在着用户与媒介市场两种需求相“碰撞”的动因,但在融合中也出现了巨大矛盾。本文基于这一融合现象,对“游戏虚拟呈现形式与新闻真实性”“游戏主观体验与新闻客观性”“游戏娱乐化叙事与新闻严肃性”“游戏制作时间与新闻时效性”四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分析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新闻游戏  新闻娱乐化  融合

“新闻游戏(newsgame)”这一概念最早由乌拉圭游戏设计师弗拉斯卡于2003年提出,用来指代有新闻价值事件的视频游戏。简单来说,即以游戏为载体将新闻传递给用户。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表达方式,其核心内容取材于新闻事件本身,但在形态设置等方面則更接近于游戏。新闻与游戏产业的融合存在内在的动因,但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也展现出了新闻被游戏消解的矛盾。

一、产生动因

美国传播学者威廉·史蒂芬森提出过“传播游戏观”这一理念,他在《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中指出,大众传播最好的一点就是允许人们沉浸于主动的游戏中,而这是令人快乐的。在史蒂芬森看来,除了帮助人们获取信息之外,新闻阅读本身也是一种类似于主观特性较为鲜明的游戏。

如果说“游戏论”是大众媒体时代,史蒂芬森对人们新闻消费心理的一种隐喻性描述的话,那么到了新媒体时代,有着突出创新性要求的新闻游戏,则开始把这种游戏性用户心理需求,通过计算机程序语言设计成了显性的“仪式”,人们可以直接作为游戏的主体在新闻消费中实现投入和愉悦。①

在万物皆媒的智媒体环境下,史蒂芬森对于用户的关注恰好与当下人们所要求的互动娱乐环境相契合。在“娱乐至上”的时代背景下,用户对于泛娱乐化、可视化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与游戏、VR等数字化技术相融合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新闻业探索出路的主动尝试之一。

(一)用户——使用与满足,舒解情绪

卡茨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用户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使用媒介,并且通过对媒介的正向影响作用制约媒介传播的过程。算法等智能技术的成熟使用户接触到了泛娱乐化特色鲜明的海量信息,这一信息“空间”又促使其产生新的信息接收习惯与需求。在面对新闻信息时,今天的媒体用户除了具有追求资讯或学习这一基本动机外,还期待着从中获得放松娱乐、社交互动等满足性动机。

基于用户接受喜好的变动,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将新闻包装成兼具新闻、娱乐、互动性的新闻游戏,以此来更好的迎合用户心理,扩大传播效果。

(二)媒体——竞争激烈,媒介融合

重视媒体融合是目前传统媒体在面对新媒体竞争采取的一个常用做法。作为媒介融合的一种表现方式,传统媒体在充分利用自身既有的完整信息平台和资源优势的前提下,往往会大力介入、整合新兴媒体。②随之也就出现了不同媒介及相关联要素在互联网语境下寻求契合、匹配与互动的情境。

伴随着媒介融合日益深度化,以单一字符、声画为载体的传统新闻媒体也在探索出路,加之用户对于新闻视听性、娱乐性的期待大大增强,“新闻游戏”作为一种相对小众而新颖的内容形态应运而生。

可以说,新闻游戏的出现体现了互联网环境下人与人、人与媒介、媒介与媒介之间的价值互动与功能整合,媒介市场在融合中得以不断发展,并在探索、挖掘用户潜在的个性多元需求的基础上,逐步确立了新的传媒运作范式。

二、融合下的逻辑矛盾

作为一类新颖的形态,新闻游戏面临众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即游戏形式对传统新闻职业规范边界的突破。当游戏、可视化等元素进入新闻文本之时,原有的新闻开始被二次“媒介化”,这种双重媒介化的新闻经过抽象、精炼和重新建构后,新闻本身的真实性是否被减弱?客观性是否被消解?这些疑问都是新闻研究者和媒体从业者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诚然,以游戏为载体的新闻相对更容易传播,但是从某种角度来看,新闻游戏这一“躯壳”下承载的内容传播已经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传播出现了明显“裂痕”,表现出了多重的冲突与矛盾。

(一)游戏虚拟性与新闻真实性之间的矛盾

与传统新闻的纯文本信息相比,新闻游戏是一种有着一定“身临其境”感的沟通方式,其互动性与反馈性特征较为明显。虽然有着“游戏”的属性,但其核心内容来源仍为真实的新闻事件,且承载信息、传播信息的功能体现的也较为明显。新闻游戏就成了媒体进行新闻题材内容延伸和丰富新闻产品形态的有益探索。

不过“游戏”毕竟还有着诸多不同于新闻的属性,例如其所具有的预先设定话语范式的虚拟化叙事,不但使其重新规定了时间和空间等变量,而且重新建构了传受关系,在叙述主体、叙述角度、叙述结构等方面产生了区别于传统媒体叙事范式的鲜明特征。③

在新闻游戏中,新闻逻辑由主要依赖事实的线性生产转换为开放、迭代、协商的生产方式,创作者通过技术手段,模拟人名、场景、故事情节、第一视角等,以此将用户带入虚拟情境,用户在其中可以体验强烈的沉浸感。但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的新闻六要素与游戏设定常常存在冲突。新闻要求真实性,强调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均需精准客观,但是游戏为了增强可玩性、可看性,除存在一定的虚构事件基本信息外,对新闻的发生场景、故事构成也会进行一定的虚构建模。此外,许多新闻游戏为了吸引用户眼球、获取流量,也会单纯以新闻事件本身为噱头,出现过于追求视觉效果而忽视新闻深层主题挖掘与传达的情况,这也与新闻的本质产生了明显割裂。

(二)游戏主观体验与新闻客观性的矛盾

众多新闻游戏均会设计交互情节,用以满足玩家的沉浸感需求。受制作成本限制,为扩大新闻游戏的传播影响力,大型新闻游戏议题大多取材于国计民生、重大政治新闻、环境保护等关乎国家和人民切身利益的新闻事件。

以新闻游戏《叙利亚的1000天》为例,其串联了叙利亚内战的新闻背景,并设置了众多分解节点。玩家选择不同选项就可以获取不同新闻内容,这使得新闻由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转变为灵活的“非线性”叙事结构。此举不仅丰富了新闻的信息密度、广度,避免了繁冗单调的背景介绍,更贴合了网络时代用户选择性接受信息的特点。在该款新闻游戏中,用户不仅可以主动获取信息,探索不同冲突的结果,还可以通过交互环节影响该新闻事件的虚拟进程,对叙利亚内战产生较为全面而独特的视角。

传统新闻学讲究将“客观事实”和“主观意见”在报道中区别开来。其主要假定即新闻事实是客观的, 对每个接受者都同样有效;个人意见则是主观的, 对他人而言缺乏合法性。④而在新闻游戏中,许多游戏设定难免存在输赢,用户对于游戏的主观体验势必会使其对新闻客观性的思考造成影响,这使得内容的引導、教育等意义常常被忽略。在著名的新闻游戏《重走长征路》中,更多参与用户把注意力集中于游戏的情景设置和障碍的跨越上,沉迷于游戏的输赢。如果赢得比赛可能会陶醉于自身聪明才智,而非感念红军的艰苦奋斗精神;如果失败则往往会被挫败情绪笼罩,顾不得去反思红军的不易,或者迅速开启下一局。如此诉诸情感的表达方式,会使纪念长征的初衷沦为爆款游戏的背景性材料,产品的教育意义和专业判断也就有可能被淡化甚至消弭。

(三)游戏制作时间与新闻时效性的矛盾

作为新闻的特质之一,时效性是新闻界至关重要的一大竞争内容。考虑到新闻热点稍纵即逝,且受制作流程、技术条件等的限制,目前的新闻游戏主要借助交互网页、H5等形式载体诞生。这种无需客户端下载的快捷参与形式无疑大大降低了其传播门槛,更方便用户在娱乐中了解新闻、传播信息。许多朋友圈盛行一时的小游戏,如为庆祝建军90周年推出的《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推出的为微信头像加国旗的《迎国庆换新颜》等,均在朋友圈以刷屏形式迅速扩散。在简单快捷的操纵中,人们既有了互动参与的乐趣,还无形中参与庆祝了国家大事,提升了参与感。

但面对迅速转换的热点议题,许多大型新闻游戏的制作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与新闻时效性产生了严重的不匹配。当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制成的新闻游戏发行之时,用户很可能已经失去了对该话题的关注兴趣,其传播效果也就大大受限。加上制作成本的限制,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游戏发行后,新闻热度的冷却使新闻游戏的传播面临进退维谷的尴尬局面。

三、反思及发展思路

上述种种矛盾对于新闻及游戏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新闻媒体自主拓展游戏部门,研发相关产品,还是选择与游戏公司合作开发,都需要对制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平衡意识、创新思维等进行深刻的反思。

(一)提升专业素养

目前,新闻游戏被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极力追捧的并非只是新闻生产和叙事方式的革新,它还是“流量经济”思路支配下的一种媒体盈利举措。⑤现实中许多生产者片面认识新闻游戏的功能技术优势,一味追求“眼球经济”,如此也就对新闻记者、编辑提出了坚守价值防线,对新闻游戏正确的理性认知,在制作游戏的同时注重挖掘新闻的社会教化、舆论引导的价值要求。

与传统新闻相比,新闻游戏的生产制作通常不是一蹴而就,生产者游戏发布后需要听取用户建议并对版本程序更新迭代。例如,橙光游戏与共青团中央推出的新闻游戏《重走长征路》在发布同时,就根据投票互动区的用户反馈进行了数十次的情节调整,这使得游戏的功能体验逐步完善。

(二)平衡传播功能

在新闻游戏的生产制作中,如何完成思维融合下的高效合作十分重要。新闻与游戏之间的逻辑冲突需要被尽量平衡、消解,以充分发挥融合优势。游戏性应作为传播中国故事和中华文化的外衣和形式,不能过于追求趣味性而丧失了对新闻内容的展示和对新闻价值的追求。⑥

对此,从业人员可以从内容与技术两个维度着手,一方面在内容上依据新闻核心把控叙事节奏,确认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游戏视听、人物形象等技术要素,创设出一种符合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新闻故事画面。弱化游戏体验输赢结果,让广大用户在能够自主选择中虚拟交互,增强对新闻信息理解,进而形成更深层次的理性反思。

(三)加强创新力度

目前为控制成本、降低传播门槛,我国游戏新闻载体多数为H5小游戏及交互网页,元素较少、情节简单,难以调动用户的深层参与积极性,且在国际传播领域应用程度有限。

新闻游戏代表着新的数字叙事模式,在模式中新闻事件不仅是被单纯叙述而是被全面展示出来。为此,新闻媒体应该加强游戏环节的创新研发,探索发掘具有国民关注度的大型新闻事件,例如将调查性新闻报道,转化为互动游戏,创造出更具个性化、互动性的情节与游戏体验。

总之,新闻游戏作为新闻与游戏的融合产物,存在着必然性,也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在这种融合下,传统新闻传播活动需要适应新的媒介环境,从业人员需要坚守社会责任、警惕商业元素泛滥,同时处理好融合进程中的冲突与矛盾,为用户建构一个更加和谐、沉浸、可靠的新闻游戏环境。

注释:

①潘亚楠.新闻游戏:概念、动因与特征[J].新闻记者,2016(09):22-28.

②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07):24-27+54.

③刘先根,彭培成.融合新闻虚拟化叙事的话语范式探析[J].新闻战线,2016(23):91-94.

④郭镇之.“客观新闻学”[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04):58-66+92.

⑤毛湛文,李泓江.“融合文化”如何影响和改造新闻业——基于“新闻游戏”的分析及反思[J].国际新闻界,2017(12):53-73.

⑥沈峥嵘,王瑜婷.新闻游戏,沉浸式交互中构建国际传播新路径[J].传媒观察,2020(11):81-87.

作者简介:栗锦薇,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广告学专业学生,内蒙古新媒体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江鸿,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新媒体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王洪越

猜你喜欢

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两个压缩体融合为一个压缩体的充分必要条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宽窄融合便携箱TPFS500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