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商环境研究进展及前沿演进可视化分析

2021-08-16王海芳王鑫怡王明涛张笑愚

财会月刊·上半月 2021年4期
关键词:政务服务可视化分析营商环境

王海芳 王鑫怡 王明涛 张笑愚

【摘要】借助Citespace软件, 对2012~2020年CNKI数据库中营商环境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深入探讨该领域的发文现状、演化路径、研究热点等, 并进一步构建营商环境研究的整合框架。 研究结果表明, 营商环境研究有着时代性特征, 研究热点始终紧跟政策导向, 集中在简政放权、经济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 其中营商环境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结果是研究的核心议题。

【关键词】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法治化;民营企业;招商引资;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1)07-0098-8

一、引言

自2003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发布以来, 各国开始关注营商环境建设, 以期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我国对营商环境的关注从2013年开始升温, 自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后, 营商环境逐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议题。 2019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从法律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更为有利的保障和支撑。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 更需要坚持优化营商环境, 支持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 而营商环境是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 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压缩企业开办时间, 进一步削减行政许可审批, 而且着力于加强政府服务建设。 目前全国32个省级部门和40多个国务院部门全部建设了政务服务平台, 初步实现了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 这些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加强了民营企业的投资信心, 提升了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 增强了对外商的吸引力。 尽管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 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政府和市场关注, 特别是营商环境区域建设不平衡, 存在东高西低的现状。 与此同时, 营商环境的国际竞争力也亟待提升, 某些领域(如跨境贸易领域)远远落后于高收入经济体。 因此, 营商环境通过影响一个地区的招商引资和区域内企业的经营, 最终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营商环境自提出以来, 受到了国家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学术界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形成了以税务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高质量发展等为核心的热点议题。 适时回顾现有研究成果, 可以更好地指导营商环境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开展。 近年来已有学者从定性角度梳理了我国营商环境的研究成果, 但尚未有学者对营商环境及其相关研究形成整合性的研究框架, 也缺少对研究成果的量化及可视化分析。 因此,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可视化研究方法, 借助Citespace软件对营商环境的研究现状进行定量分析。 同时, 对现有文献的发文现状、演化路径、研究热点与理论视角等方面进行梳理, 以期为未来更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领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对比现有研究, 本文的研究贡献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从研究方法来看, 本文采用定量可视化分析, 比以往研究采用的定性分析更能直观地展现研究领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并借助Citespace软件对营商环境的研究热点及演化路径进行分析。 第二, 从研究内容来看, 既有研究尚未形成关于营商环境的整合性研究框架, 本文在已有文献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营商环境研究理论基础、研究热点以及核心议题构建营商环境领域的整合性研究框架, 系统地梳理了国内营商环境研究的现状。 第三, 本文从研究现状、演化路径、研究热点以及理论视角多方面梳理现有的营商环境研究成果, 在此基础上总结研究结论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检索源, 通过“高级检索”中的“期刊检索”模块检索所需文献。 具体检索方式是:以“营商环境”为主题选取样本文献, 检索的时间范围设置为2012~2020年, 检索时间为2020年7月27日, 来源类别设置为核心期刊与CSSCI, 由此检索到401篇相关文献, 剔除评论员文章、新闻、期刊征稿通知等非研究型文献, 并删掉有关国外营商环境的文献后, 最终确定用于分析的有效学术论文为358篇。

(二)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一種基于JAVA平台的可视化软件, 由陈超美教授开发, 可以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共被引网络分析等, 并绘制出研究领域的现状和演化路径。 本文采用Citespace 5.3.R4进行共现分析和聚类分析, 利用其关系网络分析营商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 并对联系紧密的关键词进行整合提炼形成聚类, 对相关研究进行宏观把控, 全面探析营商环境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研究现状、演化路径与研究热点, 为该领域发展的内在驱动和前沿奠定基础, 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三、研究现状分析

(一)发文趋势分析

与营商环境有关的文献数量可以反映该领域的发展现状。 自2012年以来, 国内关于营商环境的发文量逐渐增多, 2017年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019年发文量达到顶峰。

分析发现, 有关营商环境的发文量与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 2013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目标, 营商环境正式进入学术视野。 2015 ~ 2017年, 李克强总理连续3年在“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中提到我国在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中的变化, 并以此衡量国内“放管服”改革的进展, 提出“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重要论断[1] , 在此期间学术界有关营商环境的发文数量也在平稳增加。  2017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强调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相关研究文献的数量快速增加。 2019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填补了我国营商环境领域立法空白, 从法律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支撑和保障。 与此同时,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进一步缩短清单长度、优化清单结构、压减企业开办时间、简化企业注销流程, 减税降费、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等多项举措联合发力。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出台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的实施, 使得学术界对营商环境的关注达到顶峰。

(二)发文作者与机构分布

1. 发文作者情况。 经整理, 发文数量较多的学者有: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刘军(4篇)、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娄成武(3篇)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实务学院廖福崇(3篇)等。 从检索的样本论文来看, 有关营商环境研究的发文量在3篇及3篇以上的学者仅有5位, 说明我国关于营商环境高质量研究的学者还不多, 对营商环境领域的研究相对分散, 作者之间还需要更广泛的合作关系。

2. 发文机构情况。 关于营商环境研究的发文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发文7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发文6篇,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文5篇。 从检索的样本论文来看, 研究营商环境的机构主要以财经政法类高校和研究院为主, 机构之间缺乏合作关系。

四、关键词共现分析

(一)营商环境研究关键词演变趋势分析

本文在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 选择“Timezone”, 以1年为时间切片, 将节点类型限定为关键词, 选择时区视图显示方式, 得到营商环境研究的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如图1所示), 以对其趋势演化路径进行分析。

根据图1, 本文将营商环境的时区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12 ~ 2017年)是研究主题提出的时间段。 这个阶段学者们最初关注营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认为营商环境可以显著促进经济发展[2] 。 那么, 又有哪些因素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呢? 研究发现, 优化政务服务是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包括税务营商环境的优化[3] 、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推进简政放权[4] 以及“一带一路”倡仪[5] 。 此外, 自世界银行发布《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以来, 我国学者从区域[6] 、政务[7] 、城市物流[8] 等不同角度构建了我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个阶段(2017年至今)是深入研究主题的时间段。 这个阶段的研究重點从营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 , 细化为营商环境对民营经济[9] 、地区经济的影响[10,11] , 以及营商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机制[12] , 从而促使学者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税务营商环境[13-15] 、推进“放管服”改革[16,17] 等。 基于对营商环境的关注, 符合我国国情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正逐步完善[18] 。

总体而言, 营商环境的研究正从萌芽阶段上升至发展阶段, 营商环境研究的逐步深化将为未来探究提供引导, 并助推其深化发展。

(二)营商环境热点议题分析

热点议题是指在一定时间内, 具有内在联系、数量相对较多的一组文献所共同探讨的问题。 Citespace可以通过样本文献自动抽取关键词产生聚类标识, 归纳出核心议题。 本文在Citespace中通过关键词共现, 选择LLR算法的聚类, 分析时间切片为 1 年, 抽取“Top50”, 绘制出由 76个节点和 129条连线组成, 密度为0.0453 的关键词共现聚类网络, Q 值为0.4903, S 值为0.6301, 结果表明, 整体聚类有效合理。 得到7个聚类标识, 如图2所示。

通过对聚类信息的筛选, 整合出三个研究热点, 分别是简政放权、经济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

(三)研究趋势分析

战略图可使共词分析可视化, 更直观地观察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本文参考夏恩君等[19] 的研究, 在关键词共现基础上, 以关键词频次作为X轴, 中心度作为Y轴, 频次和中心度的中值作为原点, 将关键词表示在四个象限中, 如图3所示。

1. 对“一带一路”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较大潜力。 如图3所示, “一带一路”和评价指标体系位于战略图的第二象限, 意味着该类关键词代表的主题在当前的研究中还处于初级阶段, 但是与其他主题联系较为紧密, 是未来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 目前, 对“一带一路”与营商环境的研究焦点停留在对沿线国家的定性分析上, 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营商环境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仍缺乏实证检验。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实施, 探索“一带一路”对营商环境的改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 关于指标体系的研究, 更多集中于对税务营商环境[20] 、政务营商环境[7] 、细分产业[21] 与区域间[22] 的营商环境评估, 而缺乏对我国整体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研究。 随着营商环境的改善, 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 技术创新、简政放权等主题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如图3所示, 战略图第三象限的关键词具有较低的中心度和频次, 这意味着该象限的关键词在当前研究中发展不成熟, 且与其他主题的联系相对不足, 对此象限的研究主题, 学者们要区别对待。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背景下, 技术创新已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而制度环境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 但是有关营商环境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依旧缺乏, 这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此外, 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简政放权是一个持续的措施, 需要不断关注。 需要指出的是, 对于流通体制、物流业、纳税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已逐渐边缘化。

3. 整合性研究是未来研究的趋势。 如图3所示, 第一象限内没有关键词, 说明营商环境相关主题缺乏成熟且联系紧密的研究, 而第四象限中民营企业、法治化、“放管服”改革、高质量发展和税收营商环境等主题在营商环境领域研究的初始阶段就已经出现, 一直被学术界高度重视。 这些主题的研究已较为成熟, 但是在后期缺乏发展潜力, 如果与其他主题相结合, 将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五、营商环境研究整合框架构建

为了更好地展示营商环境的研究现状, 本文基于对现有文献的梳理, 构建了如图4所示的整合框架, 对营商环境研究理论视角、研究热点和核心议题进行阐述。

(一)营商环境研究理论视角

1. 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 时代的发展促使各国开始重视新公共管理理论, 并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积极推行公共行政改革。 对营商环境的改善就是各国政府不断优化行政管理模式的体现[23] , 营造良好的税务营商环境是公共管理的一部分。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是“经济人”, 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 税务机关的目标是让纳税人自觉遵守规章, 并足额征收税款[24] , 这就需要优化税务营商环境。 王志荣[25] 在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分析了税务营商环境的建设动机。 传统的公共管理理论重视市场中政府的主体作用, 认为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是对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重要补充, 在传统公共管理理论的影响下, 政府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与此同时, 滞涨等问题出现, 政府干预渐渐失灵。 新公共管理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该理论开始思考政府干预的边界和限度问题。 新公共管理理论从私营部门那里借鉴了成功的改革经验, 推动政府部门改变管理模式, 致力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2. 治理理论视角。 营商环境是一种公共产品, 是由包括政府在内的多个主体共同构建的公共治理活动的产物, 营商环境的建设是公共治理活动之一, 政府在营商环境建设中是重要的责任主体, 同时发挥着引领作用。 营商环境是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外在表现, 通过制度的约束可以降低治理活动中的负外部性, 营商环境的建设需要对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7] 。 十九大报告指出,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转变对公共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营商环境作为公共治理的一项活动, 本质上也是追求公共利益, 满足社会需要, 致力于解决社会矛盾。 娄成武等[26] 在治理理论视角下研究了营商环境的内在逻辑与构建思路。 治理理论认为, 实现公共目标的核心要素是合作、制度、平等、公共性。 根据该理论, 营商环境的优化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形成良性的合作机制, 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 各社会主体共同建立协作治理机制。

3. 交易成本理论视角。 交易成本的概念最早由Coase[27] 提出, 之后又有很多学者进一步探讨了交易成本的性质, 代表学者有Williamson[28] 、张五常[29] 等。 交易成本是市场参与主体围绕交易活动产生的一系列成本, 主要包括交易前、交易时和交易后产生的成本。 交易成本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制度环境, 营商环境是企业在外部环境中面临的制度环境, 制约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刘刚等[30] 基于外部性视角, 认为优化营商环境是致力于消除外部不经济, 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张国勇等[31] 认为, 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目的在于降低企业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制度性交易成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开展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对“放管服”的推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在高效的营商环境制度保障下, 企业家可以合理利用资源、时间, 集中于生产经营活动。

(二)营商环境研究热点

1. 简政放权。 政府部门自我改革进行的简政放权促进了营商环境的改善。 与简政放权相联系的主题有税收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与法治化, 与之相联系的聚类标签有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稅务营商环境[24] 、纳税服务[24] 、营商环境报告[32] 、政商关系[23] 、自贸区[33]  、内贸流通[34] 、法治政府[35]  、技术创新[36] 等。 该研究热点从多个方面分析税收营商环境的影响因素和改善税收营商环境的措施。 关于“放管服”改革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放管服”改革对民营企业、纳税服务以及自贸区建设等的影响, 而关于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研究则注重分析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影响因素与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好处。 何代欣[24]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 认为税收“放管服”改革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从而改善营商环境。 葛玉御[4] 认为, 税收“放管服”改革可以改善营商环境, 进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36] , 同时缓解上海、广东、福建、天津自贸区“放管服”改革中发现的一系列现实问题[33] 。 优化我国税收营商环境需要从程序效率到实质赋能[37] , 促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 建设法治化政府, 而对营商环境法治化取得的成绩可以体现在营商环境报告中[32] 。 综上, 从税收、“放管服”以及法治化的角度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是营商环境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2. 经济发展。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 与经济发展相联系的主题有高质量发展与地方政府, 与之相联系的聚类标签有民营经济[9] 、制造业[38] 、融资歧视[38] 、区域差异[39] 、招商引资[40] 等。 该研究热点主要关注高质量发展和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通过推动制造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等摆脱传统行政文化约束, 从而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以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于文超等[41] 认为, 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 地方政策不确定性会减弱民营企业活力。 而廖福崇[23] 认为, 法治化营商环境和审批制度改革可以缓解民营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冲击, 破解民营经济遇到的困境[9] 。 深化税制改革[42]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43] 能够推动高质量发展并且优化营商环境, 进而优化融资结构, 推动制造业持续高质量发展[38] 。 此外, 还可以缓解招商引资问题[40] , 同时合理配置企业生产要素, 但这个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39] 。 营商环境的优劣对经济发展存在重要影响, 故经济发展一直是营商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

3. 优化营商环境。 与优化营商环境相联系的主题有评价指标体系与“一带一路”, 与之相联系的聚类标签有营商环境优化[25] 、营商环境改革[44] 、外商直接投资[45] 、发展中国家[46] 等。 该研究热点关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比分析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 结合我国具体国情, 构建适合我国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 同时, 聚焦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营商环境评价以及外商投资对营商环境的影响。 王志荣[25] 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 围绕税务营商环境优化, 对比世界银行环境评价指标体系[44] , 构建出用于评估我国“放管服”改革成效的指标体系。 邓力平等[47] 通过对营商环境的评价, 研究了 “一带一路”国家税收营商环境下我国对沿线国家投资产生的影响。 周超等[45] 通过研究发现, 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有效改善了沿线国家的营商环境。 我国正引领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逐步进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46] 。 营商环境的优化可以通过指标体系衡量, 并且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过程中逐步改善, 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三)营商环境研究的核心议题

1. 营商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1)投资与营商环境。 根据既有文献, 外商直接投资、双边贸易协定与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均能影响营商环境。 外商直接投资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扩大了进出口规模, 增加了税收, 促进了国际竞争力的提升[48] , 从而促使国家在开办企业、财产登记等七个方面改善营商环境[45] 。 此外,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进一步缩减负面清单, 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稳定和吸引外商投资。 双边贸易协定可以保护本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利益并帮助企业规避外在制度性风险[49] 。 签订双边贸易协定可以成为东道国学习发达国家营商环境建设经验的桥梁, 如对开办企业、破产处理等方面进行优化。 在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方面, 深化商贸企业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的改革[50] , 促进内外一体化以及推动城乡一体化改革, 有助于提高市场配置效率。 双边贸易协定的签订以及贸易流通体制的改革, 将直接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意愿。

(2)政务服务与营商环境。 政府性行为, 如“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清廉建设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等, 可以改善营商环境。 我国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 通过制度性减税等措施减轻企业负担, 创新税收征管方式, 提高办事效率, 改革服务标准, 拓宽服务渠道[51] , 深化“放管服”改革, 给开展市场活动的主体带来“获得感”。 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 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有助于促进部门协同[52] 。 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清廉建设可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从而降低信息成本。 政府通过职能转变能够更好地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53] 。 总而言之, 政府进行自我改善、优化政务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

(3)法治化与营商环境。 推进法治化建设, 如加强PPP立法、保护知识产权、重塑经济法权力体系以及深化破产制度, 可以改善营商环境。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可以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而加强PPP立法可以制约政府的权力, 促使营商环境平等化[54] 。 保护知识产权同样是营造良好法制环境的重要议题[10] , 应积极应对知识产权争端, 为营造公平的营商环境提供法律保障,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塑经济法权力体系, 通过维护市场秩序使得资本类财产有效运作, 遵循资本市场运作规律, 同时尊重企业家精神, 从而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环境, 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因素, 而深化破产制度改革也能够通过及时淘汰不合格企业来营造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 综上, 可以通过推进法治化建设约束各市场主体的行为, 从而规范市场秩序,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2. 营商环境影响结果研究。

(1)营商环境与民营企业。 营商环境对民营企业的影响体现在对技术创新、企业出口、融资约束以及企业家信心方面。 营商环境优化能够保障市场主體的权益、降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并提高监管执法水平[55] , 从而缓解融资约束, 以营造稳定公平的融资环境, 进而提升大众创业活力,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56] 。 营商环境的优化有助于金融环境改善、捍卫司法公正、降低民营企业的经营风险, 并且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能提高民营企业的生产效能, 从而提振市场信心, 进一步增强企业家信心[12] 。 在影响企业出口方面, 营商环境的优化可以大大简化出口程序, 提升通关效率和透明度, 降低出口成本[57] , 从而推动产品出口。 综上所述, 通过对营商环境的改善, 可以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保障市场主体的权益, 从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2)营商环境与招商引资。 营商环境对招商引资的影响体现在对自贸区、“一带一路”、寻租活动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方面。 营造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行政管理体制, 使得自贸区获得实质性进步, 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33] 。 “一带一路”倡议的开展也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改善, 营商环境是“一带一路”指数的一个重要部分[58] , 良好的营商环境带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59] , 其中东道国的税收营商环境、劳动力数量、自然资源存量以及市场规模等是影响我国对其进行投资的重要因素[47] 。 营商环境的改善能降低风险, 同样可以促进外商直接投资[60] 。 此外, 营商环境的改善推动了制度的完善, 进而抑制了寻租活动[61] 。 简言之, 营商环境的改善可以吸引外商投资, 更好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 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358篇文献, 对营商环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 在共现分析的基础上, 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 总结出营商环境研究领域的发文现状、演化路径、研究热点与理论视角, 具体结论如下:

第一, 从发文现状看, 营商环境的研究有着时代性特征。 营商环境研究发文量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研究热点始终紧跟政策导向。 通过对发文作者和发文机构的分析, 发现我国关于营商环境高质量研究的学者较少, 研究不集中, 作者之间、机构之间的合作相对分散, 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网络。

第二, 从营商环境研究的演化路径看, 营商环境领域的相关研究出现的时间不长, 在近几年才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学术界对营商环境相关领域的关注最初是税务营商环境, 进而通过“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目前正致力于研究营商环境对民营企业经济的影响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三, 从营商环境的研究热点看, 主要集中于对税务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高质量发展、法治化、评价指标体系、“一带一路”和地方政府的研究。 其中, 对“一带一路”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潜力较大, 将会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和前沿, 对法治化、“放管服”改革、高质量发展、税收营商环境的研究已较为成熟, 但与其他主题联系不紧密, 在研究后期存在缺乏发展潜力的问题。

第四, 从营商环境的理论视角看, 学者们主要利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进行研究。 营商环境作为公共管理的一种产品, 需要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推动政府改变治理模式, 重视营商环境建设, 同时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多个主体共同参与。 在良好的营商环境制度保障下,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交易成本显著降低。

(二)研究展望

随着学术界对营商环境关注度的提高, 营商环境相关的研究也在逐渐发展完善, 但当前仍处在起步阶段, 未来可向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拓展:

1. 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营商环境。 当前对该领域的研究, 一方面围绕着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营商环境的评估, 另一方面则围绕着对“一带一路”沿線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外商投资方面。 而对于不同国家各行业的发展、政策调整以及如何优化本国营商环境等方面却鲜有涉及。 未来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 进一步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营商环境。

2. 构建更为合理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 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最具权威性, 但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价小组使用统一的标准对各个国家的营商环境进行打分、排名, 并不符合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 近年来, 已有学者开始对我国营商环境进行评价, 但大多只针对某几个省或某个领域, 鲜有总体的评价指标。 未来可以构建更符合我国国情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3. 加强营商环境领域内各主题之间的联系。 目前, 关于营商环境领域的研究集内在税收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等方面, 其自身发展相对成熟, 但与其他主题的联系不紧密, 并且不存在研究热点和研究重点, 研究内容过于分散。 未来可以加强营商环境领域内各主题之间的联系, 探索营商环境领域的研究重点。

4. 完善营商环境领域的实证研究。 当前, 关于营商环境领域的研究多是定性研究, 缺少定量研究。 此外, 营商环境实证数据来源多是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或问卷调查, 随着我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营商环境的测度将更加贴合我国现实。 未来可以从定量研究入手, 研究营商环境与其他主题之间的关系。

5. 关注有关营商环境的新政策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营商环境的研究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一定的政策导向性, 独具中国特色。 本研究认为, 未来关于营商环境的研究要结合时事, 实时关注政策的更新, 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指导。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1] 刘智勇,魏丽丽.我国营商环境建设研究综述:发展轨迹、主要成果与未来方向[ J].当代经济管理,2020(2):22 ~ 27.

[2] 董志强,魏下海,汤灿晴.制度软环境与经济发展——基于30个大城市营商环境的经验研究[ J].管理世界,2012(4):9 ~ 20.

[3] 向景,刘中虎.借鉴国际经验  优化我国税务营商环境[ J].国际税收,2013(8):57 ~ 61.

[4] 葛玉御.税收“放管服”改善营商环境的路径研究[ J].税务研究,2017(11):32 ~ 36.

[5] 张莉.“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东盟营商环境差异与协同构建研究[ J].经济与管理,2017(2):27 ~ 32.

[6] 彭迪云,陈波,刘志佳.区域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J].金融与经济,2019(5):49 ~ 55.

[7] 彭向刚,马冉.政务营商环境优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J].学术研究,2018(11):55 ~ 61.

[8] 黄羽翼,胡焓.城市物流营商环境评价理论研究[ J].商业经济研究,2019(13):91 ~ 93.

[9] 童有好.营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J].经济纵横,2019(4):52 ~ 58.

[10] 沈国兵.知识产权保护与上海引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27 ~ 32.

[11] 王成金,李绪茂,谢永顺等.新时代下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研究[ 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7):884 ~ 894.

[12] 陈太义,王燕,赵晓松.营商环境、企业信心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来自2018年中国企业综合调查(CEGS)的经验证据[ J].宏观质量研究,2020(2):110 ~ 128.

[13] 王晓洁,郭宁,李昭逸.优化税务营商环境的“加减乘除法”[ J].税务研究,2017(11):16 ~ 20.

[14] 罗秦.税务营商环境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 J].税务研究,2017(11):26 ~ 31.

[15] 庞凤喜,杨雪.优化我国税收营商环境研究——基于世界银行2008-2018年版营商环境报告中国得分情况分析[ J].东岳论丛,2018(12):124 ~ 131+192.

[16] 郑开如.税务部门深化“放管服”  营商环境更添“获得感”——税务部门“放管服”改革与税务营商环境建设的若干思考[ J].税务研究,2018(4):15 ~ 19.

[17] 宋林霖,何成祥.优化营商环境视阈下放管服改革的逻辑与推进路径——基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的分析[ J].中国行政管理,2018(4):67 ~ 72.

[18] 张三保,康璧成,张志学.中国省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量化分析[ J].经济管理,2020(4):5 ~ 19.

[19] 夏恩君,王素娟,王俊鹏.基于知识图谱的众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J].科研管理,2017(6):1 ~ 8.

[20] 王绍乐,刘中虎.中国税务营商环境测度研究[ 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4(3):33 ~ 39.

[21] 南京大学课题组,孙武军,徐乐.我国保险业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构建——基于江苏省的应用分析[ J].保险研究,2020(5):34 ~ 49.

[22] 魏淑艳,孙峰.东北地区投资营商环境评估与优化对策[ J].长白学刊,2017(6):84 ~ 92.

[23] 廖福崇.审批制度改革优化了城市营商环境吗?——基于民营企业家“忙里又忙外”的实证分析[ J].公共管理学报,2020(1):47 ~ 58+170.

[24] 何代欣.对税收服务“放管服”与改善营商环境的思考[ J].税务研究,2018(4):10 ~ 14.

[25] 王志荣.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税务营商环境优化——从世界银行评价指标体系谈起[ J].税务研究,2018(9):124 ~ 128.

[26] 婁成武,张国勇.治理视阈下的营商环境:内在逻辑与构建思路[ 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59 ~ 65+177.

[27] Coase R. H.. The Nature of the Firm[ J].Economica,1937(16):386 ~ 405.

[28] Williamson O. E..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in General and with Respect to Country Studies[R].Paris: OECD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1993.

[29] 张五常.交易费用的范式[ J].社会科学战线,1999(1):3 ~ 5.

[30] 刘刚,梁晗.外部性视角下营商环境的优化——基于企业需求导向的研究[ J].中国行政管理,2019(11):52 ~ 59.

[31] 张国勇,娄成武.基于制度嵌入性的营商环境优化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77 ~ 283.

[32] 董彪,李仁玉.我国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研究——基于《营商环境报告》的分析[ J].商业经济研究,2016(13):141 ~ 143.

[33] 刘祺,马长俊.自贸区“放管服”改革的成效、困境及对策——以上海、广东、福建、天津自贸区为分析蓝本[ J].新视野,2020 (1):37 ~ 42.

[34] 周丽群.新常态下我国内贸流通发展特点与政策建议——全国内贸专家座谈会综述[ J].中国流通经济,2015(3):17 ~ 23.

[35] 刘俊海.营商环境法治化的关键[ J].中国流通经济,2019(8):3 ~ 10.

[36] 徐建斌,朱芸.税收营商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J].税务研究,2020(2):99 ~ 105.

[37] 姚丽.从程序效率到实质赋能  持续优化我国税收营商环境——兼论《2019年世界纳税报告》[ J].国际税收,2019(6):68 ~ 72.

[38] 杨畅,白雪洁,赵洋.营商法治环境、融资歧视与债务“期限悖论”——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研究[ 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8):102 ~ 113.

[39] 薄文广,周燕愉,陆定坤.企业家才能、营商环境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的分析[ 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9(8):85 ~ 97.

[40] 宋林霖,何成祥.从招商引资至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履行方式的重大转向[ 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9(6):100 ~ 109.

[41] 于文超,梁平汉.不确定性、营商环境与民营企业经营活力[ J].中国工业经济,2019(11):136 ~ 154.

[42] 李香菊,杨欢.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税收优化研究[ J].税务研究,2019(5):18 ~ 24.

[43] 杨志勇,文丰安.优化营商环境的价值、难点与策略[ J].改革,2018(10):5 ~ 13.

[44] 王琛伟.我国“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J].改革,2019(4):48 ~ 59.

[45] 周超,刘夏,任洁.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营商环境的改善效应研究——来自3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证据[ 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9(1):59 ~ 71.

[46] 夏昕鸣,谢玉欢,吴婉金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评价[ J].经济地理,2020(1):21 ~ 33.

[47] 邓力平,邓望远,王智烜.“一带一路”国家税收营商环境对中国对外投资的影响研究[ J].税收经济研究,2019(3):1 ~ 12.

[48] 桑百川.外商直接投资动机与中国营商环境变迁[ J].国际经济评论,2019(5):34 ~ 43+5.

[49] 朱光福,周超,孙义.双边投资协定改善了发展中国家的营商环境吗?[ J].经济问题,2020(6):124 ~ 129.

[50] 宋则.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  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 J].中国流通经济,2014(1):15 ~ 23.

[51] 冯杰.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J].中国行政管理,2018(10):145 ~ 147.

[52] 廖福崇.“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与营商环境——来自企业调查的经验证据[ 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19(6):80 ~ 96.

[53] 董江爱,梁俊山.政府职能转变视角下的资源型地区营商环境优化路径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J].中国行政管理,2020(5):20 ~ 25.

[54] 王春业.论PPP立法与营商环境优化[ 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5 ~ 102.

[55] 连俊华,于炳刚.企业营商环境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 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8):88 ~ 91.

[56] 冯涛,张美莎.营商环境、金融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6):147 ~ 153.

[57] 魏泊宁.口岸营商环境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证研究[ J].经济经纬,2020(2):77 ~ 85.

[58] 张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营商环境[ J].经济研究参考,2017(15):148 ~ 159.

[59] 王正新,周乾.营商环境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 J].财经论丛,2019(9):42 ~ 52.

[60] 张应武,刘凌博.营商环境改善能否促进外商直接投资[ 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0(1):59 ~ 70.

[61] 李雪灵,张惺,刘钊等.制度环境与寻租活动:源于世界银行数据的实证研究[ J].中国工业经济,2012(11):84 ~ 96.

猜你喜欢

政务服务可视化分析营商环境
淄博市淄川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老工业区转型
“互联网+政务服务”路径研究
准入规制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声波吹灰技术在SCR中的应用研究
可视化分析技术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应用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互联网+ 政务”:电子政务发展新模式
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理解和实施建议
营商环境视野下的自贸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