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思考
2021-08-16吕长青
吕长青
【摘 要】目前,很多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时,会对展出的图片进行介绍,然后向学生提出几个重点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随着时代的进步,新课改的推行,填鸭式教学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小学教学,其并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0-0139-02
Thought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Art Teaching
(Gaoping Town Education Office, Jingchuan County, Pingliang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LV Changqing
【Abstract】At present, when many elementary school art teachers are teaching elementary school art, they will introduce the pictures on display, and then ask the students a few key questions. This kind of teaching method is the traditional duck-filling teachi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duck-filling teaching is no longer suitable for today's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and it cannot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esthetic ability of students.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method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art teaching.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art; Aesthetic ability; Thinking
俗話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在进入小学之后也应该满足爱美的需求。在实际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采用多方面的教学措施。对于学生审美的培养,也是目前素质教育需要完成的重要目标之一,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还需要帮助学生陶冶情操。
一、小学美术审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过于落后
实际上,小学教育与其它阶段的教育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差别的,因为小学阶段的教育一般都是采用与小学生心理生理特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而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基本上都是开展一些美术基础知识类的教学,即使是进行了实践教学,也都只是对教材上的一些图片进行临摹,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甚至还会使小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学生也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想要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小学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师对审美能力培养的不重视
由于我国基础阶段的教学一直都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美术教学也不能够得到预期的效果。由于美术课程是小学课程中的复课,所以美术教学本身就没有在小学教学中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在安排课程的时候也对美术课程并不重视,安排的课时非常少。即使是美术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也并不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甚至很多美术教师并不是专业的美术教师,只是由其它学科的教师暂代这样的状况,也就使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够充分。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教学的现状
想要开展审美教学,就一定要重视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不仅会帮助小学生养成审美能力,同时还对小学生的德育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而言,很多小学对美术教学并不重视,即使有很多学校在设置课表的时候有关于美术课程的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进行系统化的美术教学。再加上很多学校的美术教学所采用的评估机制非常落后,这也就使很多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并不会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和素质教育进行培养。除此之外,现阶段我国的小学存在的一个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时候并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对于我国一些一二线城市来讲,美术教学已经非常普遍,但是一些三线城市甚至是一些城镇地区,还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地理文化差异的影响,导致小学美术教学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说,大部分的小学美术课程设置存在着形同虚设的问题,这也就导致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培养成为一纸空文。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个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时候,创新能力并不能达到要求,甚至还存在着填鸭式的教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会引导学生进行临摹,甚至还有一部的教师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只会采用一些笼统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同时还会降低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想要使这种现状得以改变,小学美术教师就一定要解放教学思维,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而言,其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借助美术知识、美术技能和美术媒介来表现小学生的个人想象能力和情感。在这样的教学背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美术追求,所以小学美术教学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践行。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
(一)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
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地发散学生的思维。在进行欣赏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欣赏教育的内容进行独立的展示,将欣赏教育的内容贯穿于美术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比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十一课“我们的音乐会”的教学时,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可以引导学生带上一件乐器或者准备一首歌曲,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节目表演。通过这样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来开展教学,能使学生从心底爱上音乐。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对自己的一些权威性的语言进行改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自我观点已经逐渐凸显出来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还会出现“我认为、我觉得”等类型的词汇。甚至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探究能力已经越来越高,这一部分学生的创造力也是很强的,他们往往都比较喜欢参与问题的讨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保证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欣赏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过程中借助游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对于孩子而言,游戏是他们的天性,因此美术教师在进行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应适当地穿插一部分游戏,并要求学生能够在游戏完成欣赏。比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八课“奇妙的建筑”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收集一些建筑的图片或者视频,然后组织学生通过游戏来对其进行观察与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另外,教师还需要在进行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将欣赏放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如果一堂完整的美术课缺少欣赏教学,那么这就不会是一堂完整的美术课。比如,在进行岭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校本课堂“布贴画”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先向学生展示出布贴画的作品,让学生对其进行欣赏,然后让小学生进行合影,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快融入美术教学的过程中。
(三)规范教师的教学流程
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欣赏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与学生之间的体验结合。在进行作品介绍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作品的背景和其内在的艺术性以及学生的内部情感体验,使整个教学能够趋向于内外结合的状况。同时,在开展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一定的操作流程,保证欣赏教学的严谨性。美术欣赏教学的操作流程大概是: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教师在进行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对作品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通过语言来描绘出作品内容和种类。另外,还需要保证学生能够对所欣赏作品进行色彩构思上的研究。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赏析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轻松地表达出自身的感受。
四、结语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美术教師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展开了研究,希望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我国小学美术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沈剑峰.从走进到亲近——小学美术课堂中文化审美能力的激发和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2020(02).
[2]曹桂珍.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05).
[3]陶小芬.借助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分享[J].数码设计(下),2020(01).
[4]李红彤.用审美的眼光看世界——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6).
[5]杜晓明.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究[J].教育界,2020(31).
[6]廖辉祥.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探究[J].家长,2020(16).
(责编 杨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