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小学综合学习的经验与启示

2021-08-16徐雪华

基础教育参考 2021年7期
关键词:多元评价跨学科

徐雪华

[摘   要]为了培养能适应国际化发展的未来公民,日本从2002年开始将综合学习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制定并完善了学习指南纲要。综合学习聚焦于生存力,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主题丰富,颇具特色,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日本的探索经验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即要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注重跨学科融合学习,提供适时的学习支持,实施发展性多元评价。

[关键词]综合学习;生存力;跨学科;多元评价

2017年,我国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不仅强调综合实践的必修课程属性,还将课程起始年级从三年级调整为一年级,体现了国家层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日渐重视[1]。而日本早在1998年就设置了“综合学习时间”,并于2002年将其纳入正式的教育课程,在小学三年级以上开设综合学习课程,平均每周两课时,每学年约70课时[2]。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日本目前已形成了完备且富有特色的综合学习课程,其目标、内容和特色均值得研究与借鉴。

一、 日本小学综合学习的目标与内容

1.日本小学综合学习的目标:生存力、发展力

日本小学综合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生存力”,包括主动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态度、习得学习方法与思考习惯、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日本文部科学省希望学校创造性地开展综合学习,打造和发展自己的特色。

2.日本小学综合学习的内容:生活化、儿童化

日本文部科学省虽然将综合学习纳入正式课程,却没有规定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教材,在实施路径和方式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学校拥有综合学习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编写教材。其课程内容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主题。

(1)现代社会的四大主题

一是国际理解教育。日本小学的综合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国际交流活动,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文化的差异,以促进学生对世界各国不同历史传统的理解和尊重,培养“多元文化”价值观。

二是信息教育。日本小学的综合学习除了积极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理解、选择、整理、创造、发表等基础能力外,还注重培养学生使用信息设备的能力。

三是环境教育。日本小学的综合学习注重学生与自然、与社区的各种体验活动。学校通过开展跨学科的环境教育活动,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引导学生自觉保护自然环境,培养创造美丽环境的实践能力。

四是健康教育。日本小学的综合学习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观念、体育锻炼习惯、安全防护技能等,重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指导。学校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安全、有活力的生活习惯。

(2)基于学生兴趣的主题

一是义工教育。日本小学结合学情和本地区实际状况,在综合学习中开展义工教育,以知识理解为前提,以活动体验为核心,包括教育义工、环境义工、地区义工、国际义工等。

二是自然体验活动。日本小学注重在自然体验活动中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例如,冈山县的津山农业小学校通过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农田种植和野外活动,促进学生与所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亲密融合,从而提高环保意识,同时磨练意志,训练生活技能。

三是学生自选主题。日本小学的综合学习鼓励学生研究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主题。学生可以自由确定研究主题和研究动机,自己探索具体的研究方法,并将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学生要与家人或同伴分享研究感想,并列明研究过程中参考的文献和致谢。如暑假的自由研究,手工制作类包括制作手工皂、刺绣等;历史文化类包括研究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和同时代日本历史对比等;物理科学类包括美食机器人、垃圾发电的利用等;日常观察类包括观察鸡蛋孵化过程、手绘天空的星座等;社会责任类包括探讨环境问题导致气候变化、对新冠肺炎的研究等。

(3)结合地域特色的主题

日本小学的综合学习通常结合地域特色,将自然、文化、产业、社区生活等作为研究主题。例如,京都是日本人的精神故乡,也是日本的文化象征之地,“古都京都的文化财”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京都的小学结合京都文化特色,将综合学习主题定为“京都文化与京都随笔”,以古城的过去与现在作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了解京都为什么被称为“平安京”,其中“平安”反映的是城市风貌还是传统礼仪,促使学生思考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碰撞之下发生了什么,进而培养学生对日本地域文化的自信。

二、日本小学综合学习的特色:

问题式、跨学科、多样化

日本小学的综合学习不是一种课外活动,而是利用教学时间实施的正式课程,是聚焦生存力,注重问题式的体验学习、跨学科学习、多样化评价的综合课程。

1.聚焦生存力的学习

“生存力”是日本教育的核心理念[3]。日本小学的综合学习善于立足现实问题,聚焦生存力,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例如,日本为适应日益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国际理解教育”,以培养和提升学生适应未来国际社会的生存力;为紧跟国际社会发展的潮流与趋向,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信息教育”;针对资源贫乏、国土面积狭小的国情,为保护好环境,保证未來有足够的生存空间,提出了“环境教育”,以增强学生关心环境、奉献社会的意愿;针对日渐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儿童缺乏运动等问题,提出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加深其对老龄化社会的理解。

2.注重问题式的体验学习

日本小学的综合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进行细致观察与深入思考。例如,日本的小学每天中午会给学生发一盒牛奶,学生在喝完之后将牛奶盒洗干净,然后将其整齐地放入回收箱,这种现象已司空见惯。而教师会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一习以为常的举动,比如:为什么要回收牛奶盒?回收的牛奶盒去了哪里?我们怎样通过回收来保护环境?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开始主动寻找答案,开展独特的“研究牛奶盒的综合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确定研究课题并制定研究计划;开展问卷调查,进行实地采访;整理收集到的有关回收牛奶盒的资料,并进行数据处理,撰写研究报告;在班级展示成果,将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与成果编辑成小册子。

3.超越学科框架学习

日本的综合学习鼓励学校打破各学科间的壁垒,综合各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开展实践活动。以“未来都市”主题活动为例,各学科共拿出19课时合作开展“综合专题研讨”。例如,语文学科利用一节写作课,让学生书写“体验老年人生活”后的感受;综合学科利用三节课,分别引导学生进行关于退休年金、保障制度、健康制度的探讨。各学科教师围绕同一主题通力协作,在熟悉的情境、快乐的氛围中,激励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表达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日本文部科学省很重视综合学习,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各个政府部门为综合学习提供支持的内容和联系方式。例如,外务省提供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教材和讲师派遣服务;法务省提供有关人权等课题资料和防止药物滥用等讲座服务;公园绿地管理中心提供动植物管理工作体验、清扫工作体验和小卖部工作体验等服务[4]。国家层面在对综合学习的重视以及使之制度化方面,为地方政府做了表率,日本各地方政府也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公共资源投入支持服务[5],共同助力学校跨学科、跨领域开展综合学习。

4.多样化的评价

日本小学综合学习的评价方式丰富多样,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互评,还有活动作品的量化评价,能客观评估学生参与活动的状况。如日本爱知县的“绿色作战计划”和“波斯菊战略”[6],让学生走上街头,在绿色作战活动中,张贴广告500张,发放垃圾袋2000个;在波斯菊环保活动中,种植波斯菊50株,修复民俗栅栏20家。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为美化家乡环境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类似这样的综合学习活动,将日本的环境保护问题细分为具体的研究主题,教师通过量化的目标,开展多维度评价,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大大提高了活动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日本文部科学省则对教师在综合学习活动中的组织、管理、策划、跟踪、指导能力进行评价,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保证综合学习真正发生,同时也根据“全国学力·学习状况调查”情况,督促学校不断提升实施综合学习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三、思考与启示

与日本相似,我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没有统一的教材,各地各校的课程开发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日本小学综合学习的有效经验和做法,能给我国行进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带来思考和启发。

1.学习目标: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近年来,我国各地各校在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做了很多积极的尝试。但很多教师在编写教材时感觉难度较大,不知如何下手。对此,教师可借鉴日本学校的做法,注重综合学习教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基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设计教材,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实际问题,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例如,结合疫情防控的现实情境,学校可以组织开展以“战胜疫情”为主题的综合实践研究,设计创意任务群,引导学生编写抗疫歌曲、画宣传画、拟写标语、撰写接种疫苗宣传词、制作公益广告短片等,以加深学生对疫情及其防控的认识。这些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研究,更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与行动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效果。

2.教学内容:注重跨学科融合学习

要基于校情与学情,合理整合并有效利用课程所需要的多种资源。以“垃圾分类”主题活动为例,教师首先和学生一起设计了研究问题。

(1)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标准是什么?中山市的生活垃圾是怎样分类的?

(2)垃圾填埋和垃圾发电等不同的处理方式对环境有什么影响?怎样才能使生活垃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中国的其他城市或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是怎样处理垃圾的?你从他们的垃圾分类案例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围绕上述问题,综合实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中山市垃圾发电厂,对环卫工人、发电厂进行实地采访,深入了解垃圾的“前世今生”;数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寻找其他城市和国家的垃圾分类情况,進行数据的对比分析;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设计校园的垃圾分类箱和标语表现形式;劳动技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校园和家庭的垃圾进行分类;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为垃圾分类设计方案和标语内容。如此,学生融合应用各学科知识,使“垃圾分类”变得清晰可见。如学生给当地环保局写信,陈述其设计方案,并建议在每类垃圾桶上都贴有明显易懂的标记,以方便市民分类。当学生心怀社会,萌发服务社会的美好愿望,并付诸实际行动时,综合实践学习就真正落到了实处。

3.活动指导:提供适时的学习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虽然强调教师要隐身幕后,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但学生研究的每一步进展,背后都应有教师教育智慧的参与。以“了解种植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为例,教师以明代诗人高启的《韭》“芽抽冒余湿,掩冉烟中缕。几夜故人来,寻畦剪春雨”导入,融合文学和农学知识,让学生在诗意中体会古人对于植物培育的用心和谙熟,思考人类与粮食的关系。学生在农田中收割稻谷,洒下汗水,亲身体验“粒粒皆辛苦”以后,主动拍摄节约粮食的小视频,制作有关节约主题的海报,创作有关节约的标语,撰写学习强国的“节约粮食”征文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节约。而当学生在拍摄和剪辑视频中遇到技术难题时,信息技术教师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当学生苦恼于如何图文并茂地呈现标语时,美术教师适时提供优秀作品启发创作……不同学科的教师充分发挥了各自学科的特色,达到珠联璧合的效果。

4.教学评价:实施发展性多元评价

日本小学的综合学习将目标具体化、评价指标量化,使学习目标和评价指标相对应,从而有效促进学习的真正发生。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规定了总目标和学段目标,需要教师在活动实施中对其进行细化和具体化。例如,教师结合中山市小榄镇被誉为“中国菊花文化艺术之乡”的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地了设计“走近榄菊”综合实践活动,以“榄菊与环境”“榄菊与诗歌”“榄菊与艺术”“榄菊与科技”为子课题开展研究,并对应学习目标,创建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电子档案袋等发展性多元评价,具体包括学生的参与态度、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资料搜集与整理的能力、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评价示例如下。

学生A:这次菊花嫁接实验失败了,我感到非常遗憾。为了避免下次失败,我要更加努力。

教师:找到失败的原因了吗?请认真思考为什么实验结果与期待有差距,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们可以去请教专业人士,学习正确的嫁接方法。希望下次实践成功,思考的内容更出色。

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仍处于改革的初期,日本综合学习所经历的变革与发展很多也是当前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难点所在。因此,有必要结合国情和各地各校的学情,有选择地借鉴日本的经验,由政府主导搭建平台,跨越社会资源和学校课程对接的鸿沟,打破各学科间的壁垒,打造专职的综合实践教师队伍,构建合理的综合实践学科评价体系,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1710/t20171017_316616.html.

[2]文部科学省.小学校学習指導要領コード[EB/OL].https://www.mext.go.jp/a_menu/other/data_00002.htm.

[3]秦东兴.体验活动:日本中小学生“生存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比较教育研究,2017,39(11):76-80.

[4]文部科学省初等中等教育局教育課程課.「総合的な学習の時間」応援団のページ.[EB/0L].http://www.mext.go.jp/a_menu/shotou/sougou/syokatsu.htm#a13.

[5]李昱辉.日本综合学习嬗变、特征与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19,41(1):61-68.

[6]李伟.日本学校乡土德育的特色及经验借鉴[J].教学与管理,2019(18):122-124.

(责任编辑   姚力宁)

猜你喜欢

多元评价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六足园生态实验室:儿童跨学科探究学习的实践探索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指导高中生跨学科学习的探索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基于电子学档的英语教学多元评价体系的探究
如何提高焊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