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空行走”的生死时速

2021-08-16毛新愿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21年8期
关键词:太空舱阿波罗登月

毛新愿

1965年3月18日,苏联航天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和别列亚耶夫乘坐“上升2号”飞船进入太空,随后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太空出舱行走。

当时,苏联和美国在航天领域竞争激烈,美国阿波罗登月项目拿到的经费达到历史之最。另一边,苏联由于在登月火箭研制方面严重滞后,急需扳回一局,所以对“上升号”任务抱有极大希望,同时也冒了极大的风险。

我们看我国的载人火箭长征二号F就知道,载人火箭顶端都会有一个尖塔,这就是帮助航天员逃生的逃逸塔,而“上升号”火箭和飞船全都不带逃逸塔。这在如今看来是非常疯狂的,因为这意味着如果前期准备阶段和发射阶段出现任何问题,航天员没有任何逃生方式。而舱外服的设计,也亟待实践检验。

还好,发射成功。苏联人十分大胆,对这次生死未卜的出舱行动,他们竟然决定要直播!于是就有了全世界观众看到的经典一幕——列昂诺夫“飘浮”在蔚蓝的地球背景上。出舱后的列昂诺夫只靠一根绳子,与太空舱相连。他在舱外进行了12分钟的太空行走,其间,太空的浩渺让列昂诺夫为之惊叹。后来,他重返地球时,向大众描绘当时的心情:“我对自己说,是的,地球绝对是圆形的,我相信。直到从太空看到地球,我才知道圆形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2015年,列昂诺夫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那里如此安静,我甚至都听不到自己的心跳。我被群星包围,无法控制地飘浮着。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我也感到了一种难以置信的责任感。当然,我也不知道接下来自己将会经历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返回太空舱。”

是的,在完成舱外行走需要返回太空舱的时候,问题出现了。由于舱外服的设计问题,它在真空中开始膨胀。这导致了一个极其严重的后果——列昂诺夫无法返回飞船,因为他已经像个气球一样“鼓”起来了。

苏联电视台赶紧把直播切换成了舞蹈剧,但观看直播的所有观众都知道发生了什么。可以想象在那种情况下,人該有多紧张!后来,列昂诺夫做了一个极其冒险的决定:他开始将氧气从舱外服中排出去。这样能减少膨胀,但代价就是他也会缺氧,如果不能很快解决问题返回飞船,他很可能会死于缺氧。最终,经过8分钟的生死挣扎,列昂诺夫终于挤进了座舱。

当所有人为列昂诺夫松了一口气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飞船内先是空气控制装备出现问题,氧气含量暴增,致使两位航天员险些醉氧昏迷。返回过程中飞船导航控制装备又出现故障,导致着陆地点与预定地点差出了386千米!不仅如此,降落伞还挂在了树上!

祸不单行,当时舱内空调设备还释放起冷气!那里可是西伯利亚冰原,舱外温度已经很低,舱内如果温度更低,那航天员在被寻找到之前可能就被冻死了!由于通信设备损坏,二人与控制中心完全失联,他们只能出舱躲在外面。按照他们的说法:“整夜都能听见狼叫,不被冻死已经是奇迹。”

苏联政府这边也非常着急,紧急派出军队进行大规模搜索。最后,在一个苏联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帮助下,搜救队终于发现了二人的踪迹。直到3月20日,才将二人救出。

在援救过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由于降落地点是密林,直升机无法抵达,两位航天员只能借助军方提供的滑雪板,“滑雪”逃离密林。

事后,列昂诺夫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他还代表苏联航天员负责了象征着太空竞赛告一段落的“联盟-阿波罗”测试计划。这个项目虽然只有一个太空对接任务,但意义极为重大,因为它意味着阿波罗登月和苏联登月项目的彻底终结。

2019年,列昂诺夫逝世,人们回顾起他的一生不禁感叹:列昂诺夫用自己的坚强和英勇在宇宙中为航天出舱任务立下了丰碑。

猜你喜欢

太空舱阿波罗登月
被困太空舱
我有一个“登月梦”
NASA and Space Exploration
人类登月50年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 size and economic growth
登月50年模型图解阿波罗1号~17号大盘点!
为何我想不到阿波罗尼斯圆
心比天高一支笔 登月去
由阿波罗尼斯圆衍生圆锥曲线的优美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