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拍一拍”:一种新媒介场景的构建
2021-08-16李昂王慧灵
李昂 王慧灵
摘 要 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中,梅罗维茨提出“媒介—场景—行为”的理论框架,微信“拍一拍”打破了“点名”式提醒的尴尬、以全新的玩法激活了社群,并且在数据的支持下更好地显示了个体心理状态的变化。在这种新场景下,用户基于获取社会认同的社会心理会主动设置或放弃自身的“拍一拍”后缀,多重身份的叠合会导致用户行为的混乱,一段时间后,这种紊乱的行为又会逐渐稳定并形成一套专门的行为模式。
关键词 微信“拍一拍”;场景媒介;行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9-0020-03
2020年6月17日,微信“拍一拍”作为一种全新的提醒功能在微信上线了。2020年7月1日,微信7.0.14正式发布,新增了一项新功能——用户可以自定义“拍一拍”后缀。正是这一新功能的出现,让微信“拍一拍”不再局限于一种提醒功能,更是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交方式和娱乐工具,在更新当天有关微信“拍一拍”的话题直接冲上微博热搜。
“热恋期”过后,网上逐渐掀起关于“能不能把微信拍一拍關闭”“简直是最无用的功能”的讨论,新媒介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会大规模重建场景,并导致新社会行为的产生。对于个体而言,场景的产生、消失通常会引起角色、行为方式以及交往模式的转变和混乱,人们需要在新的关系情境和社会期待中重新找到自我与认同,调整自己表现以适应新的情景。那么对于微信“拍一拍”来说,这个新的媒介产物又塑造了那些场景?在新的场景之下,人们的行为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混乱,而人们为了获取认同和实现自我又将怎么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行为呢?
1 微信“拍一拍”下的新场景构建
“场景”最早来源于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人们的行为分为前台和后台,所有的社会角色的行为实际上都是在表演,而每个人的表演或行为必须“根据场合保持一致”。相较于戈夫曼对于面对面交往的侧重,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中,梅罗维茨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区”概念。前后台界限的模糊使“中区”成为一个开放的领域,而表演者在前区的极端行为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随时间增长而越来越明显的后区偏向[1]。进入21世纪之后,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结合媒介环境,对媒介场景理论进行补充和更新,提出了“场景五力”模型,即五种技术力量共同构建了场景,他们分别是移动设备、大数据、传感器、社交媒体、定位系统[2]。
1.1 “拍一拍”避免“点名”式尴尬
社群中,按照表现和承担角色的不同,基本可以划分为普通者、连接者、局部意见领袖以及全局意见领袖,值得注意的是社群中的普通者占比往往达到90%,甚至更高。在绝大部分时间,他们往往保持着沉默,当被突然点名或者提及的时候,由于担心自身的“行为异样”,他们往往会感到不安、紧张和不知所措。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传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网络世界中,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的界限愈加模糊,人们可以进行自由而广泛的连接,大量的虚拟社群涌现出来,麦克卢汉将之称为普遍范围内的社会变化——“重新部落化”。社群的表现形式虽然发生了改变,但是社群内部的角色分工却没有发生改变,即大多数人仍然扮演普通人的角色。
微信作为个体社交关系的结合体,往往包含多种社交关系,微信群聊@功能的“点名式”提醒就会使得群聊中的普通者感到不安、局促、如坐针毡,微信“拍一拍”的出现恰好化解了这种“点名式”的尴尬。作为一种全新的提醒方式,它的隐蔽性、隐晦性以及特殊语境下的“去权威性”会给普通的群组成员带来一种亲近感。场景在本质上是人类行为的展开,而且这种动态行为的展开,就是消除一个所谓“不快乐”的过程[3]。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拍一拍”减轻了这种“不快乐”,除此之外,“拍一拍”自定义后缀的设置让这一提醒方式变成了社交行为和游戏工具,使得微信“拍一拍”变得同微信红包一样,除去它自身所带的属性,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又赋予了它新的价值和意义,这样的结果就是她们的不可替代性。
1.2 新玩法激活社群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完全脱离群体与社会的社会人是不存在的,同样,没有个体参与的社会及社群,也将变成虚幻。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与人之间自由的连接沟通和兴趣聚合变得简单,微信就是典型的社群平台。根据强弱关系理论,当微信群总人数超过150人时,微信群内的活跃度会呈下降趋势,常常会出现“人人都想加入大群,但是人人都活跃在小群”的现象。微信群的活跃度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人,微信“拍一拍”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相关解题思路。首先,对于普通的成员来说,“拍一拍”提醒方式更具有娱乐和社交属性,这种方式更能引起他们的好感,自定义后缀名的设置也更能体现个体的心情和实时状态,群组成员之间更为亲近;其次,微信“拍一拍”后缀名的自定义设置,在不进行“拍一拍”操作时是无法看到的,这种不可预见性会激发个体的好奇心与兴趣,因为探索欲的存在,人们会主动去“拍一拍”,而当其他群组成员发现这种有趣的现象时,这种好奇心又会传递和延续,进行下一轮的“拍一拍”行为,进而提升群内的活跃度;最后,“拍一拍”后缀的不可预见性和高互动性使得它自带话题属性,而话题才是吸引用户入群并保持高活跃度的关键。总的来说,“拍一拍”这种新玩法激活了社群,使社群不再沉寂。
1.3 实时状态显现心理变化
用户的实时状态,不仅仅是说用户他们自身的数据,同时也表现为他们所感兴趣的环境信息。无论是在固定场景还是移动场景中,人们的实时状态,都会与空间因素共同作用[4]。梅罗维茨对于新媒体所造成的新环境,或者称为“信息系统”进行了分析,他结合个体所处的物质环境和信息接触环境分析了媒介打造的信息环境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行为,然后我们会发现媒介的变化与当今社会的潮流有着超乎想象的因果关系。
微信“拍一拍”时会在聊天界面留下痕迹,这些数据的留存,可以实时显示出用户的信息,体现个体的兴趣与心理状态。对于用户而言,“拍一拍”让个体之间更为熟悉和了解,“拍一拍”的背后意味着用户的实时状态、兴趣爱好以及自定义后缀所体现出的个人的性格和爱好,而这些实时变化的数据也会成为他人的参考和凭借,他人会根据后缀名称的变化去揣测个体的偏好、心理变化以及实时状态,并去相应的调整自身的行为。
2 微信“拍一拍”新场景下的行为拓延
在《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一書中,欧文·戈夫曼指出:在某一情境下,根据角色的划分,个人的行为可以基本分为两类:“后区”或后台行为,以及“前区”或台上行为。当人们处于“前区”时,他们是被社会规范了的角色,作为一个特定角色按照人们所希望见到的样子进行表演行为,而当镜头转到后台时,他们可以摘掉面具,对前台所发生的行为进行讨论甚至取笑。稍加思考就会发现戈夫曼所描述的前后台行为是有着明确界限的,新媒体力量出现之前,用来分隔的围墙扮演着分界线的角色,然而新媒体的出现使得用以演练的空间变得狭小,原本的私密行为被分享到前台,随着而来的是角色的重叠和错乱。
在互联网空间,公私的领域发生重叠,媒介技术的发展不断塑造着新的场景,人们交往的社会环境被解分并重新组合,人们为适应这种变化也在持续产生着新的行为。如会话提醒方式的变化,传统的提醒方式较为固定和单一,受众不会考虑太多它的所指意义,因为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但“拍一拍”的自定义后缀功能,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性格更改后缀名称。而所有群聊中的成员都可以看到你的后缀,并可以根据这些去猜测你的喜好、性格,当私领域的行为暴露在公众视野中,后台表现出“前台化”倾向时,这种所谓“后台”给自己带来的安全感就会逐渐消解,而个人的行为也将发生变化,甚至成为新一轮的表演。
2.1 副社会交往下的行为表演
副社会交往理论最早是由唐纳德·霍顿及R·里查德·沃尔提出,新媒介的出现将导致新型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的产生,在新媒介环境下尽管人们之间的沟通和关系的维持需要媒介作为中介,但面对面交往的熟悉感不会消失。不管是梅罗维茨还是彭兰等人所提出的“场景”概念中,都强调了“他人”的重要性,即不同参与者的存在将产生不同的场景,也将导致个体不同的行为变化,但这种不同的举止并不意味着对观众的欺骗和愚弄。当我们发现自己处在某个给定的场景中时,我们常常会下意识地问:“谁会看到我,谁会听到我的话?”“我能听到谁的话?”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我们决定如何行动。在过去,这些问题评估完物质环境后就能完全回答,但是现在还需要加上对媒介环境的评估,并且这里所说的“他人”,既包括在场的“他人”,也包括不在场的“他人”。
传受双方之间信息沟通传播与交往关系的维持都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即建立认同。当微信群聊成员使用“拍一拍”,进行自身后缀名称的设置之时,会考虑自己所设置的名称将被谁看到,谁又会与自己产生互动,而这种名称的设置对自身的形象、人设的建立会产生何种影响。当用户发现这种名称的变化将产生不同的后果时,为了获取更多的认同和塑造自身的理想人设,他们会调整私域内的行为,将私域行为变为新一轮的表演,如刻意变更和自定义自己的后缀名称,这一系列行为可被称为副社会交往下的行为表演。以《王者荣耀》这一款手游为兴趣爱好而组建起来的微信群,群成员会主动的将自己的“拍一拍”后缀名称与《王者荣耀》联系起来。如“韩信的腹肌”“周瑜身上的灰”,加上微信群内成员自身的显示昵称可以更改,因此用户在“拍一拍”时会出现“‘李白拍了拍‘刘备的草帽”“‘小妲己拍了拍‘周瑜身上的灰”等一系列的诙谐效果,个体为了减少自身的“异样”行为以及更好融入群体,也会趋于群体行为,形成“沉默的螺旋”。
2.2 新场景与多重身份融合下的行为混乱
人是群体的动物,总是在不同的场合和社群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对个体而言,每个人都具有多层身份。前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人际交往行为是在固定时空的稳定场景中进行,在单一的场景中,规则与角色被固定化,个体角色与表演也是被规范化了的,对于单一的场景,人们在交往时不需要太长时间就能做出判断。然而当新媒体技术手段对这个时代的等级秩序进行冲击与解构时,个体的角色经历者分裂与重新整合,个体的角色不再单一化,取而代之的是出现了多重身份重叠的问题。在新的场景中,个体往往同时担任多种不同身份,这就意味着不同的角色规范与社会关系,在新的场景中,不同的身份与社交关系不断相互混合,而这种多重身份的混合必将导致人们的行为混乱。
原本现实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角色去相应调整自己的行为,但当所有的圈子之间相互交叉、整合,并且自身的私域行为将暴露在各种圈子的视野中时,个体将陷入不知以何种人设面对好友的窘境。例如某个用户可能是资深的二次元粉丝,当他身处由二次元文化组成的微信群时,他的“拍一拍”后缀名称可能会设置的十分热血或者“中二”气息满满,但在别的微信群中,可能同时担任着老师或其他比较权威的角色。而其他的用户对他进行“拍一拍”时,这种二次元的后缀名对其角色原有的权威性产生影响。因此,用户在进行“拍一拍”后缀名设置的时候,会考虑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被别人注意到自己的“拍一拍”后缀,而这种名称的设置对其角色、人设的建构会产生何种效果。因而在综合的考虑下,用户有可能会基于个人人设的建立而放弃这种自定义后缀的设置,但这种放弃并不代表用户自己没有展示的意愿,而是源于多重身份重叠下的行为混乱。
3 结语
麦克卢汉曾经将传播历史划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述传播、书写或印刷传播以及电子信息传播。每个时期都有那个时代专属的思考和传播方式,如口述传播的依赖被彻底打破时,人们变得更加自省、理性以及个人主义。媒介对于有形地点与社会“地点”之间密切关系的削弱让人们对媒介与行为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反思。对于微信“拍一拍”来说,它通过近乎无门槛的方式构建了新的社交场景,而这种新的媒介场景的打造也毕竟对人们的行为和思考方式产生变化与影响,尽管人们在进入这个较为复杂和多元的空间时行为会因为场景的变化产生紊乱,但一段时间后,个体就会适应并产生新的行为习惯,使自身更好地应对场景与新媒介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44.
[2]罗伯特·斯考伯,谢尔·伊斯雷尔.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移动、传感、数据和隐私[M].找乾坤,周宝曜,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11.
[3]罗敏.场景连接一切:场景思维+场景构建+场景营销+案例实战[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56.
[4]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