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扶贫时代的武陵山区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
2021-08-16谷遇春
张 政 谷遇春
2021 年,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1]目前我们已经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是相对贫困依然存在,文化贫困也还存在并且将会长期存在,在精准扶贫延续为乡村振兴的后扶贫时代,武陵山区的各级图书馆要根据武陵山区当地的文化特点和农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因地制宜地构建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这不仅可以为乡村振兴工作助力,同时还可以拓宽图书馆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社会的途径。
一、武陵山区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
1.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个性化信息服务是相对传统的信息服务而产生的一种服务方式,对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主要观点有:“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基于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和特点,来向用户提供满足其各种个性化的需求的一种服务。”[2]“个性化服务基本含义是指为顾客提供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差异性服务,以便让接受服务的用户有一种归属感、一种满足感,并最终赢得他们的忠诚而成为回头客。”[3]“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将不同读者、不同层次的文献信息需求区别对待,提供有针对性服务的过程。”[4]
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入手,结合扶贫,本文更倾向于迎、仲超生对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定义:个性化信息服务就是根据用户的知识结构、信息需求、行为方式和心理倾向等有的放矢,为具体用户创造符合个性需求的信息服务环境,为其提供定向化的预定信息与服务[5]。后扶贫视域下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我们可以理解为个性化信息扶贫,具体是指针对落后地区信息用户的受教育程度、信息需求、行为偏向和接受能力等,为这些用户提供适合他们的信息与服务。
2.扶贫和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联系。在目前倡导乡村振兴的后扶贫时代,针对农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会更有利于巩固脱贫效果。前些年大力实行的精准扶贫政策通过向农户“对症下药”,达到了脱贫的目的,而个性化信息服务可以在对农户进行精确的识别、帮扶和管理的效果之下,针对农户的个人需求,来提供相应的符合农户需求的服务,对于巩固脱贫效果来说,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3.扶贫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意义。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指出,除了地缘因素、交通因素、经济因素、教育因素之外,信息贫困、文化贫困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是致贫的基础性因素,有时甚至是直接根源[6]。所以,扶贫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其实就是文化扶贫,文化扶贫是在精神层面上给贫困人群提供帮助,增强他们的脱贫意志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从而有助于脱贫与巩固。传统的扶贫主要是从经济、物质上进行辅助,属于实物补偿式扶贫,而贫困地区要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既要从经济上加强扶持,更需要加强智力开发[7]。扶贫不仅仅是在经济物质上给予帮助,也要从精神、文化层面给予指导帮扶。单从表面上去理解的话,一个地区如果非常落后,常会被归咎为经济问题,但是如果更深入地了解,就会发现在落后中处处透露着这个地区的文化传统的影子,地区的经济状况与其长久以来的文化影响紧密相关。从这个角度看,图书馆的文化扶贫应该更侧重于农户的文化需求分类、信息需求分析以及信息服务的精准实施,来为脱贫人群提供信息服务内容。为农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加强他们对于先进文化的理解,加快这些农户受原本文化影响下的习惯、风俗、心态及价值理念的改造,是后扶贫时代巩固精准扶贫成果,从治标转向治本的基础,是助力乡村振兴完成“乡风文明”的建设要求,促进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
二、武陵山区开展扶贫个性化信息服务可行性分析
1. 政策与行业的支持为武陵山区开展扶贫个性化信息服务奠定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有多项条款规定政府有扶助老少边穷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责任[8],为图书馆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持;《把美丽乡村打造成武陵山片区乡村振兴样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指出:实施乡村建设省级行动,按照“功能完善、布局合理、互联互通、宜居宜业”要求,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按照“文化引领、全域创建、成风化俗、和谐发展”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乡风文明;推进“信息网”建设工程、文化进村工程等等。另外,2016 年12 月,中国图书馆学会牵头成立“全国公共图书馆扶贫工作委员会”,并确立了“为促进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方向及措施参考”的基本宗旨[6]。这些政策的出台、机构的成立以及大量资金的投入,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心;在政策利好的大环境下,为在武陵山区开展扶贫个性化信息服务奠定了基础。
2.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开展扶贫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了条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很多落后地区的图书馆都实现了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具有不受地点限制、开放共享等特点,使信息的收集、存储、开发等过程的效率成倍式增长;还可以利用数字化、云存储等功能,加强图书馆网上信息服务能力,有助于推进武陵山区的图书馆开展各式各样的个性化服务。“互联网+图书馆”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持,让图书馆拥有了方式众多、类型多样的实物和数字信息资源的提供能力,还可以根据当地信息用户的实际需求实现局部地区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为贫困地区文化、经济发展提供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持。
3. 技术人才的培养为开展扶贫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了保障。人才的支持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基石,图书馆想为贫困地区做好个性化信息服务,人才是其中的关键,图书馆各种数据库的构建、数字化平台的使用以及扶贫策略的具体实施都需要大量的人才进行参与。近年来,武陵山区内各地区重视信息人才的培养,除了对行业相关在职人员进行信息培训技能外,区内的各大院校相继开信息行业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例如,湖北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自2014 年开始招收信息安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吉首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2016 年开始相继招收了智能计算及其应用、电子信息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从2019 年起开设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研究生。这些与信息行业相关人才的培养,为武陵山区的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武陵山区个性化信息服务需求分析
据国务院扶贫办对贫困户摸底调查,50%以上的农户是因为疾病致贫或返贫的,因灾致贫的占20%左右,因学致贫的有10%左右,其他原因致贫占20%左右[9]。在邹勇、周勇娟对武陵山区怀化市辰溪县和溆浦县、邵阳市洞口县所属贫困村的176 户农户和25 名村干部进行抽样调查时发现,农户对政策信息、生产信息、市场信息、文化生活信息的需求率分别为70.45%、59.66%、42.61%、52.27%,且该地区农户的信息服务满意度只有45.45%,其中有18.42%的被调查人因为“没有所需信息”,而对信息服务不满[10]。总的来说,生产、市场信息是农户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基本信息,政策、生活/医疗信息是农户摆脱贫困的有力保障。另外,高质量的文化教育信息是减少青年外出,从而留村创业和提高留守老弱病残信息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下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叙述武陵山农村地区的信息需求情况。
1.经济信息是最基础的需求。经济发展是脱贫的基础,也是避免脱贫地区再次返贫的重要保障。经济能不能发展,关键在于各类产业是否快速发展,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可以带动武陵山地区经济的活跃,从而有助于巩固脱贫成果。产业发展方面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要重点关注武陵山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为当地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提供便利、扩宽渠道,改善武陵山贫困地区的整体经济条件。另外,就业信息同样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武陵山区易返贫人群提供符合实际需求的就业信息,可以激发这些人的活力,拓宽他们提高收入的渠道。
2.医疗卫生保健信息是最广泛的需求。追求美好生活向往的前提是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武陵山贫困地区来说,“一场大病带来的经济压力可以使那些刚刚脱贫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再次走向贫困。昂贵的医疗费用使他们无法承担,目前的新农村合作医疗还难以完全承担这种大病所带来的经济影响。所以,对于武陵山区的农户来说,尤其是有遗传病史的那些家庭,医疗卫生保健信息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各类政策医疗信息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更新变化外,社会上也有很多的公益慈善医疗机构以及公益热心人士,但是由于信息获取能力不足以及存在信息传送的“鸿沟”,武陵山区真正需要医疗信息的人往往无法获取这些信息。
3. 教育扶贫信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所谓“真扶贫、扶真贫”,所要关注的不应该仅仅是物质上的因素,精神上的脱贫也尤为重要,随着贫困县的全部摘帽,精神贫困问题将会显得更加突出,很多脱贫人群甚至想要“返贫”以达到获取更多扶贫经济补贴的目的。因此,要想在实现物质脱贫的前提下,实现精神也脱贫,文化教育扶贫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教育扶贫个性化信息服务,就是给那些精神贫困的用户提供精神支持和智力营养,在给他们提供机会的同时,提高他们彻底摆脱贫困的需求以及努力奋斗的意志力,让他们有想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追求更好的生活,最终提升自己的能力,从精神和物质上都拒绝返贫。
四、基于“扶贫+扶智+扶志”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
武陵山集中连片地区作为西部比较典型的落后区域,与其他较发达的地区存在着明显的信息“鸿沟”,这就使得武陵山区的整体信息化发展水平不高。出于武陵山落后地区的特殊性,结合武陵山地区当地实际和农户的个性化需求特征,设计一套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从而助力武陵山地区“乡村振兴”,是非常重要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因此,设计一套“扶贫+扶智+扶志”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迫在眉睫。
武陵山区农户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的框架如图1所示,图书馆要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要重点关注的是人文社科农业科学系统、教育文化系统、医卫保健系统的相关信息。人文社科农业科学系统有大量的缺乏技术、收入低的农户所需要的技术信息和就业信息,各县级图书馆可与人社局、农业局、科技局等展开合作;教育文化系统有因受教育不足而精神贫困的农户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各县级图书馆可以与各类教育单位(包括学校、培训机构等)协调合作;医卫保健系统有大量因病致贫的农户所需要的信息,各县级图书馆可以与武陵山区各县市级医院展开合作,由各级医院提供相关专业信息。总体是由武陵山区各市县图书馆牵头,与各市县相关部门联系合作,由各部门向图书馆提供专业化信息,再由图书馆通过农家书屋、“文化下乡”、文化大院等各种相关和隶属机构以及政策措施具体实施落实,不断提高个性化信息服务水平,满足武陵山区农户的需求,增强农户坚决不返贫的意志力,增加农户的收入,丰富农户的知识,“扶贫扶智又扶志”。
图1 “扶贫+扶智+扶志”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
五、结语
随着政府精准扶贫的实施,各类多举措的政策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但是,相对贫困依然存在,在后扶贫时代,巩固扶贫效果以及坚持精神文化扶贫尤为重要。本文基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衔接背景,从需求角度分析了武陵山区特殊人群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并具有针对性地构建了适合武陵山区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模式。武陵山区内的各级图书馆可以结合国家政策,通过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巩固扶贫成果,同时保证信息扶“智”和信息扶“志”,不断增强山区农户的个人信息素养,提高个人的信息能力,使他们借助信息服务实现精神物质双脱贫,进而为乡村振兴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为全球脱贫事业的后续工作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