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长妙独步”:彭醇士论
2021-08-16廖太燕江西行政学院
◆廖太燕(江西行政学院)
彭醇士(1896—1976)是近现代有影响力的文艺名家,但各种论著对其记录、评骘较少或过简,因此笔者借助民国报刊杂志刊载的史料加以补述和充实,便于读者深入了解他及其作品。彭氏谱名康祺,号素庵、莼思,又号素翁,江西高安人。他自小得外叔祖翰林院编修蓝钰教授,才名蜚扬。1920年,他毕业于中国大学商科。求学期间,他一度受知于“桐城派”后期大家姚永概、姚永朴兄弟,又与诸君子游唱无虚日,诗书画日精。因钦慕清代画家戴醇士,他改名粹中,字醇士,以字行。他先被徐树铮所创的正志中学聘为国学教席,不久赴哈尔滨任畜牧局秘书、局长。1923年他弃官返乡,任南昌通俗教育图书馆馆长,广征典籍,宏开化育,有名于时。熊育钖闻其名,往返倾谈,聘为省立二中国学教席。1924年,他得熊公哲介绍,聘作心远大学教授,与江右名家汪辟疆、王易、余謇等过从甚密。1927年,他被赣督方本仁聘作督军公署参议,次年至李济深粤省政府任秘书。1929年,他应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之邀任其秘书,后随熊氏返赣任省政府参事,兼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秘书。他1949年赴台,后任台湾大学、东海大学教授,静宜女子文理学院教授兼中国文学系主任。1976年9月29日病故。
彭醇士是位忧国忧民的热忱之士,1932年《民治评论》杂志刊有其函《致鸢如书》:“鸢如吾兄:不晤久矣!顷奉《民治评论》,批览至佩。国事日艰,有识同慨。而海内贤者又多缄口结舌,不肯有云;其不肖者则宠言纷出,莫衷一是,各逞承说,用相诋谤。盖自最近数年以来,言论界之每况愈下,诚不胜今昔之感矣!吾兄揭橥民治,始终一贯,艰苦卓绝,屡蹶复振。而今日之祸乱相乘,迄无宁岁,国残民病,上下呻吟:寻其症结,又何莫非由一二负责者于政治上下不彻底解放而致此耶!入主出奴,前后一揆,覆辙相循,罔知取鉴;不惟国日以削,民日以罢;其本身亦皆不旋踵而踣,何尝蒙利哉!使其间稍有明达事理之人,政公诸民,议决于众;不以好恶定其取舍,不以违从定其逆顺,窃恐海内之士皆愿归之。谋国之忠,为民之切,诚无过于此者;而其福祚之长,亦将与年寿相始终,必无倾覆之虑。是则吾兄民治之说,固不惟救国之良剂,抑亦大有裨于今日之负责者!发聩震聋,惟在努力!国家前途,视此曙光!书不尽言,弟醇士顿。”①谈及国家治理方面的理论和措施。
彭醇士与名流陈三立、吴湖帆、汪东、冒广生等来往颇多,如《申报》载有新闻《牯岭之要人与名流——万松林举行雅集,规复白鹿洞书院》:“今年气候较热,游人极多,日前会议闭幕,各方要人,多未下山。由熊式辉、邵元冲、张默君邀请在山名流陈散原、王揖唐、曹经沅、彭醇士等,发起匡山吟社。日昨集于万松林,到者尚有汪精卫、戴季陶、许世英、陈其采、吴鼎昌、林尔嘉、程天放、林子有、曾小鲁、许凝生、陈彦和、释太虚等数十人,以释慧远游庐山诗分均赋诗,公推曹经沅氏收辑、将刊专号。席间并由熊式辉提议修复白鹿洞书院,讨论甚久。先是吴稚晖、李石曾等曾倡此议,遂由在座之王揖唐等签名发起,众推陈散原主其事,以发扬文化、整理学术、振兴民族精神为主旨。”②
彭醇士与梁实秋交情颇深,是“雅舍”的常客,据梁氏描述彭“五短身材,而风神萧散,声若洪钟”,梁氏称其诗书画三绝不让郑虔。尹石公在梁氏生日欢宴上介绍梁、彭相识,尹诗《赠梁实秋参政兼简醇士仲子清悚锦江》即有“觥觥彭高安,三长妙独步。造辞太阿锋,高论薄盘互。能诗自有声,不假散原树。余事擅鹿床,漏天吮笔补。赠侯一轴山,我实中心妒。”聚会后,彭醇士有诗《寿实秋参政》:“吾闻实秋早,识面固未久,诗人尹石公,誉之不绝口。石公端雅士,平生严取友,以知实秋贤,当世或无有。君才比骐骥,千里一驰骤,群驽苦鞞足,踣者十八九。君年未四十,声明湖海旧,世儿徒纷纭,失笑真培塿。纤纤新月上,冉冉度窗牗。遥空一痕画,光芒夺珠斗。今夕复何夕,执盏为君寿,坐客皆美髦,议论脱窠臼。人生贵适意,会合良非偶,不醉且毋归,泄此如渑酒。”他将诗裱成横幅相赠,“淡墨行书,参差有致”。他还在梁氏的生日尺页上画了一帧松竹,寥寥数笔,潇洒有致。在另一次雅集中,彭醇士乘兴作《雅舍图》一幅,据梁实秋言:“他作画喜欢吮笔,以控制笔头的水量,一画作成,往往舌面尽黑。他的水墨山水遒劲之中含有秀润之气,我尝戏谓:彭醇士、戴醇士,何以如此之酷肖也?他笑而不答,寻曰:我是特别喜欢戴醇士的!雅舍本不雅,经他一加渲染,土坡变成了岗峦,疏木变成了茂林,几楹茅舍高踞山巅,浮云掩映,俨然仙境。”陈延杰题了一首绝句:“彭侯落落丹青手,写却青山荦确姿。茅舍数楹梯山路,只尽兵火好栖迟。”(《题彭醇士〈雅舍图〉》)③至1952年,彭醇士仍有诗忆及友朋间的聚会,“君不闻黄鸡唱曲玲珑悉,白日去我谁能留?有人夜半移壑舟。又不见少年乘马锦裆褕,迟暮摧伤羁旅孤,寒灯拥被无欢愉。忆昔嘉江同饯腊,银壶泻酒盘烝鸭。坐上檀桧声激扬,大弦悲壮小弦怯。主人劝客侧金卮,伐木高歌情款洽。朱锦江清悚丹青入画屏,卢生冀野宝剑腾珠匣。旧游回首百无伤,文学扫除皈净业。神州重睹虎狼横,残骨未收赖血喋。故人生死隔天涯,夜雨凄凉梦巴峡。哀乐十年随泊换,江河两戒填棋劫。昨闻宵宴设桑张,愧我晨炊举菜荚。高斋持盏曲红张,衔袖花笺侑香榼。吁嗟夫,人间万事如风狂!昔日桃与李,今日参与商。何尝携子清,飞观衣白袷,东海倾杯一口呷。”
书法 彭醇士
彭醇士喜提携后进,傅抱石提到1932年彭氏向熊式辉进言为其提供留学补助一事,青年傅抱石为了提高艺术能力常去拜访彭氏,以师长事之,并为其镌刻印章多方。至台后,彭醇士与萧一山、徐复观关系至密,徐氏所撰悼文谈到二人均住台中,彭氏孤高的品格吸引了他。他们在文化观念上相同,皆不满胡适一派,彭氏推服徐氏批评胡适之文。二人有诗歌酬唱,徐氏将己诗送给彭氏修改。彭醇士与徐复观有过三次合作:林幼春《南强诗集》印行时徐氏作序,彭氏作传;得知陈立夫在美国养鸡自给,彭氏提议徐氏撰写寿序一篇,自己书写;邓翔海逝世后,徐氏撰写墓志,彭氏书丹上石。徐氏一度计划为彭氏整理遗稿出版。
彭醇士诗书画兼绝,徐复观称:“许多人推他的诗为台湾第一,实际他的画,在当代画家中,也必然应居于第一流的地位。我心里想,他不仅是名副其实的诗书画‘三绝’,再加上古文,而是名符其实的‘四绝’。”④刘太希《彭醇士诗书画选集序》亦言:“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诗人与书画家表态多同,以文字表现为诗,以丹青表现为画,以笔墨表现为书。故谓彭君作品环玮隽逸,皆得力于读书多,故无论为诗、为书、为画,每一落笔皆神出古异,书卷味浓,令人激赏不尽。”⑤或许因为名气太盛,李敖数次訾骂于他。
投壶联 书法 彭醇士
彭醇士诗名甚盛,读大学期间投稿于曹纕蘅主编的《采风录》,为其所激赏。他曾于1964年马尼拉国际诗人大会获“桂冠诗人”奖。彭诗收录于魏元旷《蕉庵诗话》,他著有《南浮集》手稿数卷,多忧国伤时之作。彭诗初学宋格,好张耒,平易不尚雕琢,嗣学李商隐,一改此前粗疏之弊,后出入于黄庭坚,以“江西派”为宗,苍劲婉约兼而有之。如《含鄱口》:“青螺秀沫朝妆靓,苍龙连蜷下窥饮。何时双蟠玉镜台,磨莹波光写娉影。晴旭涵山生紫烟,画屏初展疽秋妍。岩罅漏云忽滃合,回看顿失南康塔。”朗秀醇厚,构思新奇。如《癸酉秋后五日与纕衡访黄龙寺既又偕散原丈伯藏天放一平凡十余人坐雨僧楼其后九日携眷游龙潭遇雨再憩寺中饭斋廊下因成二绝句写奉宽静上人吟正》:“领上行云絮作堆,石间流水玉清哀。黄庵十日三携客,又向山楼赏雨来。”“松火煎茶味最长,僧廊摊饭筍蔬香。商量何处堪偕隐,待缚茅亭倚寺旁。”人景合一,生动活泼。再如为答谢友人赠送日记之作之一,“顿日无营饱贪余,手来老懒渐捐书。不堪流辈谈时事,聊共交亲悦起居。”感情强烈而不浅露,真挚自然。
彭醇士又善倚声,多次参与夏敬观组织的词社沤社的活动,夏敬观《忍古楼词话》称:“莼思能诗善画,词尤工致。……高安、上高、新昌三邑之人,多谙音律,能歌古词曲,亦特长也。”⑥林葆恒编《词综补遗》录其词,如《三姝媚·调颐水同病树作》:“银屏围绣绮。正垂莲灯圆,喷猊香细。杏雨添寒,衬衣织葱蒨,绛囊温腻。镜写春山,赢记得亲描眉翠。别后云英,愁把金樽,暗绕红泪。杨柳雕鞍重系。念旧曲桃根,有人曾似。梦袅陈宫,听绕梁琼树,弄吭莺脆。象管鸾笺,空怅望,仙丹双美。待与清词低唱,筝丝自理。”设色凄丽,逶迤婉曲。如《汉宫春》:“烟袅晴空,渐繁英弗榭,飞絮黏帘。东风绿杨巷陌,闲系游骖,天涯倦旅。又箫声,吹梦江南。尊前畔,香唇秀靥,劳愁暗绾眉间。阮客穷途泪掩,倦红裙索醉,消尽玄淡。凄凉卫娘旧曲,涩涴青衫,兰闺嫩约。胜叮咛,细写霜缣。沉恨处,屏山几叠,炉薰半缕慵添。”婉秀深沉,哀绵入骨。彭氏旅蜀时著有《照影集》一卷,多为小令,清新郁丽。
彭醇士的书法从《兰亭序》入手,融会二王,尤得王羲之“奉橘”神髓,清醇秀润,中小行楷尤为精绝。1936年,他与叶恭绰、王宜汉、邓散木等十四人协同完成了中山陵《三民主义》碑文手稿。他于书法理论有独见,撰有《学书詹言》(载于《书学》1943第1期,1944年第2期)放谈风格技法,阐发智永、崔子玉、颜真卿、柳公权等对八法的论述。一些书法理论或书法史著作选录了此文,但据笔者所见多非完璧,仅为前半部分,故全文摘抄如下:
自庖牺书卦,苍颉制字,古文篆隶,相滋以生。今之真书,即古隶法。行草二体,导源于兹。故学书者必旁通二篆,研求隶法,先习真书,端正匀停,然后肆笔行草,自然臻妙。昔贤所谓笔迹须有本原,偏旁皆从篆隶,藏锋折搭之工,向背开阂之势,隐显之间,皆存是道。宋高宗云,士于书法,必先学正书,以八法皆备,不相附丽。法书通释称八法之道,肇自隶楷,崔蔡钟张,皆祕其说,二王之后,传之永师,降及欧虞,尤宗其法,诚以所用赅于万字,墨道之最,不可不明也。八法者,永字八笔是矣。一曰侧,二曰勒,三曰努,四曰趯,五曰策,六曰掠,七曰啄,八曰磔。
、侧者点也。而谓之侧者,侧下笔使笔锋右顾,审其势而侧之也。
一勒者横画也。而谓之勒者,谓之笔而行,承其虚画取其劲涩也。
丨努者中心竖画也。而谓之努者,竖笔微努近左,然后䟐笔下行,使不直率,故不得竖画也。
亅趯者挑也。而谓之趯者,其法借势于努,蹲锋得势而出,期于倒收若跳踢然,忌于平出,故不言挑也。
一策亦画也。不言画者,其法仰笔䟐锋轻抬而进,有鞭策之势,故言策,不言画异于勒者,勒则两头下中高,策则两头高中下,勒者使之回,策者使之进,其意深矣。
丿掠者拂也,撇也。而谓之掠者,侧锋左出,借势于策,迅笔左出,取其劲险,尽而为撇拂,则轻薄无此肥厚矣。
′啄者亦撇也。不言撇者,取鸟啄物之义。
ㄟ磔者波也。而谓之磔者,微直曰磔,横曰波,其法䟐笔战行,不徐不疾,欲尽复驻,势是以磔。
崔子玉八法阴阳迟速论云:
侧笔者,左揭腕簇锋著纸为迟涩,回锋覆踪是峻疾。
勒笔者,鳞笔右行为迟涩,回笔左勒是峻疾。
努笔者,抢锋逆上顿挫为迟涩,努锋下是峻疾。
趯笔者,蹲锋于努画之中,衄挫取势为迟涩,得势险激左出是峻疾。
策笔者,抢锋向上为迟涩,回锋仰策是峻疾。
掠笔者,右激逆抢为迟涩,左揭腕右掠是峻疾。
啄笔者,左卧笔挫锋向右为迟涩,右揭腕左罨是峻疾。
磔笔者,紧䟐战行为迟涩,势极磔掣右出是峻疾。
颜鲁公八法颂云:
侧蹲鸱而坠石,勒缓纵以藏机,努弯环而势曲,趯峻快以如锥,策依稀而似勒,掠仿佛以宜肥,啄腾凌而速进,磔抑趞以迟移。
柳柳州八法颂云:
侧不媿卧,勒当患平,努过直而力败,趯宜存而势生,策仰收而暗揭,掠左出而锋轻,啄仓皇而疾掩,磔趯趞以开擎。
观古今书家对于八法无不精通,虽钟张祕守之言,未免过甚,而顾柳宗师之说,殆可信然。盖文字万变,不离点画,点画既工,书法自妙。八法者,所以教人以点画之道也。至于结构成字,因类赋形,秾纤疏密,务合其方,长短肥瘦,各致其妍,一字之内,须有向背,一画之间,亦有顿挫,僧智果心成颂云:
回展右肩,长舒左足,峻拔一角,潜虚半腹,间开间合,隔仰隔复,回互留放,变换垂缩,繁则减除,疏则补续,分若仰背,合如对目,孔单必大,重并乃促,似侧䁐斜,如斜附曲,覃精一字,功归自得,盈虚统视,连行妙在,相承起伏。
姜尧章亦曰: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横直画者,字之骨体。欲其竖正匀净,有起有止,所贵长短合宜。结束竖实者,字之手足,伸缩异度,变化多端,要如鱼翅鸟翼,有翩翩自得之状。挑剔者,字之步履。欲其沉实,晋人挑剔,或带斜拂,或横引向外,至颜柳始正锋为之,正锋则无飘逸之气。
是知八法之后,贵能结体,结体之佳,尤在用笔,粗举其略,以概其余。
夫结体之妙,形于八法。而点画之工,归于运翰。右军以管为将军,明书法道之枢机,学者所宜深究。东坡云,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所谓虚者,掌宜虚空。宽者,腕宜宽平也。掌虚则指实,腕平则指灵,使指运笔,力注毫端,而腕不知,庶几近焉。兹略举诸家之论,用资参证。
黄小仲曰,引食指加大指之上,置管于食指中节之端,以上节斜钩之,大指以指尖对中指,中节拒之,则管当食指节湾,安如置床。大指之骨外突,抑管以向右,食指之骨横逼,挺笔以向左,则管定,然后中指以尖勾其阳,名指以爪肉之际距其阴,小指以上节之骨贴名指之端,五指疏布,各尽其力,则形如握卵,而笔始得随纸环转,此古人所谓双钩者也。
王仲瞿曰,管向左迤后稍偃,若指鼻进者,锋乃得中。
包慎伯曰,大凡名指之力可与大指等者,则其书未有不工者。然名指如桅之拒帆,而小指如桅点之助桅,故必小指得劲而名指之力乃实耳。
由斯而观,五指并用,力欲其齐,管无还偃,锋求其中。至于曲学之士,或实铅于管中,谓沉重可致力。或紧握其管际,以固执为著实。不知管之轻重,无关于力握之松紧,无关于锋。且管过重,则锋不得其轻矫,握太紧,则力不注于毫端。其书必拖筋露骨,枯弱乏味矣。是皆无力之说,学者不可不察也。
执笔之后,贵能运锋。昔贤所谓如屋漏痕,如折钗股,如锥画沙,皆运笔之妙也。何谓锥画沙,每书一笔,墨聚两旁,成线如界也。何谓屋漏痕,墨聚于中一线如发也。何谓折钗股,环转处须笔笔断而复起也。故曰行处须留,留处须行。行处须留者,一竖直下是行也,而笔须顿重。留处须行者,转环处是留也,而笔须提轻。至于左右有牝牡相得之致,始卒有在艮在乾之异。持论虽高,非愚昧所喻。要之一画之内,必有重轻,一字之成,必有向背。习之既久,逸趣横生,神妙之境,唯堪意会,非言语所能形也。
此文堪称集大成者,既征引了黄庭坚、姜夔、包世臣等人的观点,又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认知,是一篇应该得到足够重视的重要文献。
彭画亦绝,王逸塘《今传是楼诗话》称其“兼擅翰墨,尤为难得”。在南昌时,他与陈伯年等游,取“画为无声之诗”之义,结“无声诗社”以研磨绘事,为时所重。其画宗王石谷,旁及宋元诸子,画路深广,尤以山水为胜。其画大多布局绵密,笔墨洗练,一树一石,无不点划中正,一丘一壑,皆蕴飘逸灵秀之致。题跋特佳,读之令人神往。他与汪东合绘的《云山蕉屋图》颇有董其昌、戴熙之象,典雅淡逸,朴实灵秀,散发浓郁的文人趣味。他的传世之作有《东江木落》《秋塘佳色》《红粉千行锦绣繁》《寒林寂邨图并草书》等。其作品市场行情不错,如2006年北京城轩《东江木落》镜心(72.8cmX 31.6cm)成交价22000元,《红粉千行锦绣繁》镜心(58cmX 31cm)成交价38500元。
通过以上的爬梳,大致理清了彭醇士的人生行迹、文艺活动以及诗书画成就等,也拓展了我们对于20世纪某些时段或某个地域的艺坛历史的研究。
学书詹言
注释:
①彭醇士《致鸢如书》,《民治评论》1932年第1卷第3期。
②《牯岭之要人与名流——万松林举行雅集,规复白鹿洞书院》,《申报》1933年8月3日。
③梁实秋《北碚旧游》,见《梁实秋作品·旧时月》,北方文艺出版社2018年,第81-85页。
④徐复观《悼念萧一山、彭醇士两先生》,胡晓明《中国人的生命精神(徐复观自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45-246页。
⑤刘太希《彭醇士诗书画选集序》,台湾幸福家庭促进协会,1989年。
⑥转引自吴熊和主编《唐宋词汇评两宋卷》第三册,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115页。
抚石涛山水 国画 彭醇士
对联 彭醇士
溪山雅居图 国画 彭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