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春莹点赞“90后”养蜂女孩袁晓梅
2021-08-16若茶
●文/若茶
“90后”贵州女孩袁晓梅的人生选择,曾一度让乡亲们疑惑不解。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水东镇怕那村位于大山深处,对于当地人而言,走出大山是祖祖辈辈的梦想。袁晓梅幸运地走出去了,然而在她赚取人生第一桶金后,却放弃城市生活,回家乡当起了养蜂女。
2021年5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自己的推特账号上,用图片和文字,点赞贵州毕节纳雍的养蜂女孩袁晓梅。华春莹在推文中写道:“由于对有机蜂蜜长久坚持和热爱,中国西南部贵州省纳雍县,一个年轻女孩创造了年产值近百万元的养蜂业,来推动山区家乡的发展。”
走出大山,赚取第一桶金
暮春时节,乌蒙深处,万物生发。
纳雍县怕那村坐落于贵州大山里,春天的山野草木葳蕤,花气袭人,四周青山连绵,一条蜿蜒的乡间小路把这里与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弯弯曲曲的小溪依山而过,经过几场春雨,沉寂一冬的溪水丰盈起来,大山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今年29岁的袁晓梅,就出生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水东镇怕那村,一户贫困的农民家庭。袁晓梅的父母同所有村民一样,一辈子守在深山里,耕耘着贫瘠的一亩三分地,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那个年月,想吃上蜂蜜,对村民来说是很奢侈的事。在袁晓梅的记忆里,“以前村里只有一两家养蜂,一年只能采几斤蜜,价格很贵,还不好买,得提前很长时间去预订。母亲好不容易买到一点蜂蜜,但不拿来吃,留下做药引子,只有生病时才能吃上两三口。”
袁晓梅是地道的“金庸迷”,一次偶然,她在同学家看完金庸小说《神雕侠侣》后,被文中小龙女的形象深深吸引了。小龙女不仅人长得漂亮,还是养蜂高手,这让袁晓梅非常仰慕。她梦想长大后能像小龙女一样养很多蜜蜂,让家人和所有爱蜜者都能吃上原生态的蜂蜜。
袁晓梅的家乡偏远贫困,村里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2014年,袁晓梅跟随村里的小姐妹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福建泉州一家皮鞋厂当女工,流水线作业又忙又累,几乎没有休息时间。袁晓梅说:“当时在皮鞋厂做女工非常辛苦,挣不到什么钱,每个月拿到手的只有1千多元工资。”
1年后,袁晓梅想要有更好的发展,决定离开工厂。她用存下来的一点工资报名学习美容技术。凭借一股不服输的拼劲儿,袁晓梅很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美容师。之后,她向亲戚筹借了一些钱,办起一家美容院。由于她为人和善,技艺精湛,留住了不少回头客,美容院的生意蒸蒸日上。袁晓梅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双手,很快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开拓了新生活的袁晓梅,也曾以为自己的生活从此便与都市息息相关,不会再和那个生养她的穷山村有什么交集了。
2019年,春暖花开之时,袁晓梅回了一趟家乡。面对家乡满目苍翠的漫山草木、蜂蝶成群的遍地野花,袁晓梅心动了。随着年岁渐长,在大都市工作已5年的她,越来越想念从小熟悉的田园生活,儿时的养蜂梦变得越来越清晰。
回家吧,袁晓梅少年时就埋下的那个“酿蜜梦”被唤醒了。她决定返乡创业,养蜂酿蜜。
甜蜜的事业,从艰辛的创业开始
在城市打拼的这些年,袁晓梅积攒了50多万元,她要以此开启新的人生之路。袁晓梅说:“我的家乡非常美,周围山清水秀,漫山遍野都是野花,周边没有什么工业,是真正的原生态,特别适合养蜂。”
刚开始,袁晓梅对自己的梦想信心满满,但跟家人、朋友一商量,居然没有一个人支持她。“养蜂的都是老年人,哪有年轻女孩养蜂的?”“我们祖祖辈辈都没有养过蜂,不晓得能不能养成功啊。”“养蜂那么辛苦,你肯定养不成的,三五个月就会失败。”面对身边反对和质疑的声音,袁晓梅没有退缩,她是一个有梦想就要去实现的人。她对自己说:“他们担心我没有经验,我觉得只要执着、用心去做,肯定会成功的。别人越不相信我,我越是要做出成绩给他们看。”
然而,万事开头难。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单枪匹马创业并非易事。好在有政府帮扶农民养殖中华蜂脱贫项目,这给了袁晓梅走下去的勇气和保障,她决定饲养中华蜂。中华蜂是中国独有的蜜蜂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和农业的传统传粉者,采蜜范围可达方圆5公里,特别适合山区定点饲养。
袁晓梅养蜂心意已决,面对亲友的轮番劝说,不改初衷。她按部就班,开始着手流转土地,购置蜂种,并给自己的蜜蜂养殖基地取了个很美的名字——“小龙女”蜜蜂养殖基地,儿时的甜蜜梦想已初见雏形。
“小龙女”蜜蜂养殖基地建好后,毫无养蜂经验的袁晓梅开始从网络上、书本上学习如何养蜂,并聘请专家现场教授新式养蜂技术。在养蜂过程中,袁晓梅时常被蜜蜂蜇中,脸颊、鼻子、额头、嘴巴都有被蜇过的印记。女孩子都爱美,刚开始她还很在意,会抹点药。后来,被蜜蜂蜇成了家常便饭,她也就习惯了,不再去管那些被蜇后留下的伤痕。袁晓梅以前看到蜜蜂非常害怕,但既然这是自己的梦想,她也就不去想着怕不怕了,告诉自己一定得硬着头皮坚持下去。
凭着一股勇往直前的拼劲儿,从小在农村长大、吃苦耐劳的袁晓梅用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将蜜蜂从350箱发展到500多箱。一箱中华蜂年产蜂蜜约10到13公斤,仅当年,蜜蜂产业就为袁晓梅带来20多万元的可观收入。
儿时仰慕“小龙女”的袁晓梅,不但成了村里的养蜂能手,更成为村民羡慕的对象,村民们都称她“小龙女”。看到蜂蜜带来的不菲收益,不少村民上门请教学习。面对村民的询问,袁晓梅总是耐心讲解,倾囊相授,无偿教大家养蜂技术。在袁晓梅看来,养蜂是个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产业,非常适合在村里推广。她明白,只有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多养蜜蜂,多酿好蜂蜜,大山里的家乡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创业两年来,袁晓梅最头疼的事就是产品销售问题。随着蜂蜜产量增加,光靠线下销售已不能满足销量需要,袁晓梅想到利用互联网火热的直播带货方式,她决定试一试。
袁晓梅亲自直播,希望带动蜂蜜销量。刚开始线上销售,因市场上有一些假蜂蜜,导致很多买家心存疑虑,不敢下单。她耐着性子,一遍一遍跟顾客解释:“我们是原生态蜂蜜,如果是假蜂蜜,保证不要钱。”渐渐地,靠着回头客,凭着好口碑,袁晓梅的客源越来越多。尤其让袁晓梅感到欣慰的是,经营两年来,线上销售记录没有一条差评。
创业的过程中,各种困难不断出现。袁晓梅一度因资金周转不开,发不出工资,被很多人质疑。困难之中,袁晓梅一直坚持着,她说:“只要我用心、尽力了,哪怕最后以失败告终,我也无怨无悔。”
创业之路尽管辛苦,但有“小龙女”情结的袁晓梅喜欢和蜜蜂们在一起,看到人们那么喜欢蜂蜜,心里就感觉比吃到蜂蜜还甜。她很想注册“小龙女”商标,却因已被人注册,就采用了“小姑姑”商标。“小龙女也叫姑姑嘛,我真的是有‘小龙女’情结。”袁晓梅笑着说。
2020年疫情期间,因有两个月时间物流受阻,袁晓梅的蜂蜜销量受到了影响。但自从疫情缓解,物流正常后,她的网上订单就没断过。
被华春莹点赞的养蜂女孩
春天的雍县水东镇怕那村,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竞相开放,数万只蜜蜂在花丛中飞舞采集。“花在哪里,我们的蜜蜂就在哪里。”在怕那村,从山顶一直铺延到山谷下的数百亩油菜花地的空隙中,整齐有序地安置着数百个蜂箱。花丛中散落的“蓝色小屋,”都是“小龙女”蜜蜂养殖基地袁晓梅的“蜂之家”。放眼望去,“小龙女”蜜蜂养殖基地蓝色的“蜂之家”,错落有致地点缀着村庄,与绿水青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带动那么多的村民一起养蜂,袁晓梅的心里面是有底气的。她自豪地说:“我们这儿到处都是‘百花蜜’,生态环境特别好。”有家乡天然养蜂环境,加上利农政策扶持,袁晓梅对蜂场发展信心十足。纳雍县水东镇怕那村生产的土蜂蜜,在袁晓梅推广之下已远销国内外。她不仅负责当地蜂蜜销售,还带动周边村寨200多户村民养蜂,发展蜜蜂养殖600多箱,年产值近百万元。
面对“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局面,袁晓梅铆足干劲,尽己所能,无偿帮助首批参与扩大养蜂的1500户村民掌握养蜂技术,让村民快速实现脱贫。过去村民在家务农,一年收入只有1万元左右;现在跟着袁晓梅学会养蜂,一年能有七八万元的收入。这份可观的收入,对于世代住在深处大山的村民来说,曾经想都不敢想。
袁晓梅的辛苦付出有了回报,这也让她更加看好养蜂这个项目。现在的袁晓梅不仅卖蜂蜜,还卖出了300多箱蜂苗,收入达十几万元。至此,创业初期袁晓梅投入的50多万元,已全部回本。
袁晓梅运用的是新式养蜂技术,蜂蜜产量较传统土养可增加两倍,“传统土养,一般一年只能取一次蜂蜜,而我们一两个月就可以采一次蜜。”2021年4月,袁晓梅采集的500多斤蜂蜜,已经全部销售一空。她说:“我的蜂蜜一直都是产量跟不上销量,村民养的蜂蜜如果销售不出去,没有销售渠道,我可以帮他们销售。”
2021年,“小龙女”蜜蜂养殖基地预计年产蜂蜜可达4000多斤,产值可达40多万元。明后年,随着蜂蜜质量、产量稳定提升,年收入可达百万元。
2021年5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自己的推特账号上,用图片和文字,点赞贵州毕节纳雍的养蜂女孩袁晓梅。华春莹在推文中写道:“由于对有机蜂蜜长久地坚持和热爱,中国西南部贵州省纳雍县的一个年轻女孩,创造了年产值近百万元的养蜂业,来推动她山区家乡的发展。”
袁晓梅的一个朋友把华春莹点赞的截图发来后,袁晓梅兴奋地跳了起来,激动地说:“我觉得特别荣幸。有了她的点赞,我就更有信心了,我会继续做好产品,带动更多乡亲创业致富。”
袁晓梅愈发坚定自己的养蜂之路,“随着时代发展,乡村需要更多有知识的年轻人来带领大家发展产业。”从小在闭塞的小山村吃苦长大的袁晓梅,不想让父老乡亲继续苦下去。面对家乡的绿水青山,她有很多的规划。她要把蜜蜂养殖产业发展壮大,要不断开拓市场,培养和带动更多乡亲,参与这项“甜蜜事业”,带动大家一起增收致富。
袁晓梅站在村口的山脊上,眺望着一望无垠的绿色家乡,笑着说:“我要将家乡连绵的绿水青山,转为村民的‘绿色银行’,这一直是我心中的梦,现在,正一步一步在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