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背2万多块石头,为妻建座桥

2021-08-16

恋爱婚姻家庭 2021年22期
关键词:造桥河沟石桥

生活就像造桥一样,一块石头又一块石头,一天又一天地建造起来了。

本文主人公

石家庄赞皇县了丝坡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在距离村子35公里的县城,有个网红打卡地,是一座石桥。乍看之下,这是乡间一座再普通不过的石拱桥,走近细看会发现这座桥的特别之处——整座桥全部用石块垒起,只在极少的部分用了水泥。这是一座纯手工打造的石桥,如果你了解它背后的故事,就会明白它的不同寻常……

十多年前,村民赵振书花了5年时间,背了2万多块石头,仅靠铁锤和钢钎,为妻子修筑了这座石桥。2021年“520”前夕,这座“夫妻桥”的照片被人发上了微博,并迅速登上热搜,引来网友纷纷赞叹,“不羡鸳鸯不羡仙,只羡慕这样朴实无华的爱情。”“父母那一辈的爱情比现在更别致……”

一个念头:以后我给你建座桥

60岁的赵振书和62岁的晏爱维在了丝坡村做了一辈子农民,两人从没想过自己会红,更没想到有一天会成为年轻人羡慕的对象。

在妻子晏爱维眼里,丈夫老实,不会讲好听话,“不过,他手可巧哩,脾气好。”在丈夫赵振书眼里,妻子能干,性子急,但“我能理解,人家脾气发得不是无缘无故,都是为了这个家,她真不容易。”

赵振书3岁时没了父亲,十几岁时母亲改嫁,家里一穷二白。1981年,赵振书去内蒙古当兵,第二年,他收到兄弟来信,给他说和晏爱维的亲事。

晏爱维是晏家7个孩子里的小闺女,父母想留她在村里照应家,于是有人上门介绍了赵振书。都是同村人,见过面,说过话,知根知底。赵振书对家人说:“咱心里愿意,可人家不嫌我穷吗?要讲条件,我家就一间老旧房子,我现在还在外地……”

晏爱维的父亲和赵振书在一个队里干过活,觉得赵振书干活可以,于是就对女儿说:“咱这地方的人,只要不懒,当下条件差点,以后差不了。”

于是,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1984年农历二月,赵振书回家结婚。亲朋好友来了挺多,赵振书家里没钱,买油买烟都是在门市部赊的账。

结完婚,赵振书回到部队,晏爱维独自在家操持家务。过了大半年,赵振书退伍回乡,结婚赊的账到这时候才给还上。

第二年,晏爱维生了儿子,过了几年,又生下女儿,一个家就这样完满了起来。

如今的晏爱维还记得当初家里的窘困。刚成亲时,饭勺都没有,灶台上的锅敞着口,没盖子。推磨磨面,别家用瓮罐盛面粉,他们家用纸箱子。一家四口两亩地,种小麦和棒子,打了秋天吃秋天,打了夏天吃夏天,吃饱而已。

晏爱维性子要强,觉得自家条件在村里低到了“坑里”,她埋怨过,但日子总是要踏实过,“也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赵振书到县里小煤窑挖过两年煤,后来煤窑不让办了,他就回家继续种地,还在村里做过瓦工。

晏爱维每年春天去外地干两个月果树嫁接的活儿。她手快,论棵算钱,她不当第一就当第二。就是每次打工回来,身高1.65米的她体重只剩40多公斤,人也被晒得黑黝黝的。

赵振书家门口正对着条20多米宽的河沟,没雨时河道里水不多。村子在河沟西面,但包括他们家在内,村里不少田地都在河沟东面。下地干活,要么绕路,要么翻河沟。

2001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夫妻俩从地里挑棒子回家,晏爱维走在前面,踩石头过河时一个打滑,跌倒在地。走在后面的赵振书赶紧扶起妻子,也不知怎么就脱口说了句:“以后我给你建座桥吧,就不用爬河沟了。”

“他在我背后说的,我没看见他是什么表情,心想他只是开了个玩笑。”晏爱维笑着回忆。

这一年,她42岁,赵振书40岁。

一座石桥:要不怎么叫夫妻桥呢?

“是句玩笑,也是句承诺,这之后我真的开始考虑修桥。”赵振书说,自打说了那句话,赵振书走到河边就上下打量,估摸造桥的事。

赵振书跑去看村里过去修的小石桥,琢磨原理,又趁农闲把家后面山坡上的几块巨石凿碎了备料。他跟晏爱维商量:“建了桥,第一咱好走;第二,这不是当代的事,这叫长远利益,咱子孙后代都在这儿,子子孙孙都好走。咱还年轻,咱要弄不起来,孩子们更弄不了,他们不会弄石头。”

“为了后代是良心话,小鸟还知道护仔呢。”晏爱维说,她心里也喜欢家门前有座桥,赞同丈夫铆足劲儿干一把。

2003年农历三月十九,距离说要造桥已经过去快两年,只有砌墙盖瓦的经验,没造过桥也没学过手艺的赵振书做好了准备,正式开工。

这桥怎么个造法?赵振书是这么计划的:先用十天半个月挖河道,清淤泥,再把河沟两岸的两块巨石凿平当地基,地基上垒出两座桥墩,桥墩中间搭建拱形木架,往木架上砌满石头。之后,掰开每条石头缝隙,往里加塞小石块。等所有石头紧紧挤到一起,再撤掉木架,就能大致完工。

每一步都难,特别是备料。赵振书买了几根六棱钢,截成20多厘米的小段,淬火打尖,做成钢钎。他用大锤和钢钎把十几吨重的山石一块块凿碎,再用木板车把石料拉到河沟边上。晏爱维每天早起烧炉子生火,好给赵振书锻打磨钝的钢钎。赵振书往木板车上搬石头,晏爱维就帮他压车把,然后一人拉,一人推。

除了雨雪天和农忙,春夏秋冬,从早到晚,赵振书几乎每天都在造桥。过年时,初一吃顿饺子休息休息,初二就又开工。他有阵子白天凿石头,夜里做梦都还在凿石头。

哪天能干完呢?赵振书有时边干边仰头看着这个“大工程”犯愁。偶尔,他会坐到路边抽闷烟,可是他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被议论是难免的,没人看好他俩能建起那么大的桥。有人问晏爱维:“你那大石头能弄成?”晏爱维回了句:“俺家石头就跟棉花瓜子一样。”

受伤是难免的事。有一回,晏爱维在院子里做饭,突然听不见外面干活的声响了,出门一看,赵振书靠坐在家门前老核桃树下,脸色发白,用衣服捂着手。他的一块手指甲被石头砸掉,流了不少血。晏爱维赶紧给他包扎。没过两天,赵振书又开工了。

还有一回,晏爱维看着丈夫在半空垒石头,一个趔趄,差点摔下来。“他整个人脸色都变了,走下来,坐在地上,自言自语地说,咱不弄了,不弄了。我的心也被吓得扑腾直跳,对他说,先歇歇吧。”这次,赵振书真歇了两天,然后继续开工。

1800多天过去,2008年秋末,赵振书终于垒完了石头。他小心翼翼地撤掉木架子,看见石桥牢牢矗立,仰头看看,又上桥看看,觉着“真够神奇的”。

晏爱维在家门口看着丈夫在桥上走来走去,举着个拳头,用不大的音量念叨:“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5年来,赵振书造桥用完了6根两米长的六棱钢。他凿了几万块石头,采石的地方被凿出一亩多的空地。赵家房子后面,用来采石的山坡现在成了放柴火的空地。

夫妻俩很自豪,不靠别人,他们单靠自己的双手给家门口造了座桥,实现了愿望。石桥修好后,不仅方便了赵家。村里过去去田地的路窄得只能过一辆农用车,农忙时容易堵车,有了石桥,大家就有了错车的地方。

县里有关部门听闻这件事,安排人给这座便民桥做测量和评估,又装了护栏。村里把赵振书家旁的胡同定名为“石桥胡同”。不知道是谁给桥起了名叫“夫妻桥”,还在地图导航软件里把这里标注为“了丝坡爱情桥”。

2021年,石桥被媒体报道后,晏爱维跟丈夫开玩笑:“人家都说桥是你给俺修的,俺也出力了呀,有份功劳呢。”赵振书说:“要不怎么叫夫妻桥呢?”

一户人家:像造桥一样建造生活

石桥在夏天时候最热闹。桥跨在河道上,通风凉爽,从地里干活回来的人们,有的会坐在桥上歇息。吃晚饭时,晏爱维有时会把饭桌摆上桥,一家人吃完了,还在桥上玩耍。

“月色好的时候,你在桥上走,身后有点人影,可好看了。”晏爱维说。桥修好后,赵振书去石家庄一带的工地打工,晏爱维在家进进出出,每天在桥上走过一趟又一趟。

他们在这桥上迎来许多好日子。桥盖好两年,女儿考上大学。儿子娶媳妇时,乐队就站在桥上吹打洋鼓洋号。接着,家里相继添了孙女、外孙和小孙子。晏爱维开始帮忙带孩子,不再出去干活了。

生活也像造桥一样,一块石头又一块石头,一天又一天地建造起来了。

晏爱维感觉这两年的日子,就像新婚时丈夫说的那样,越过越好,他们出门可以抬起头,挺起胸脯了。“不是噌一下变好的,但没走什么弯路,就这么慢慢地,慢慢地爬了上来。”赵振书说好日子靠的是两个人的努力,“离了谁也不行。”

除了打工,他们在20年前还承包了一块荒山,开垦出来,栽了核桃和板栗。头10年,果树没多少收入,现在进入盛果期,核桃行情好时,一年能给家里增收一两万元钱。

晏爱维现在在家带小孙子,还在门口种菜,养鸡。每天早上一起来,烧火做饭,浇菜喂鸡。62岁了,她整天还在琢磨怎样能多做点事:核桃现在不景气,板栗还行,能不能找个老板来包销板栗?周边几个村一年能产出十几吨。或者能不能接个服装加工类的活计?村里像她这样有老有小出不了村的妇女有十多个,都有缝纫机,组织起来不比在家打麻将强?

她还想过做快递收发点,村里能接货不能发货,寄快递要走十多里地去别的村子。最近,她想得比较多的是养猪。她说:“你说打麻将,耍两把可以,要整天那样可不行,咱打心眼儿里还是想找事干,不然时光白白浪费了。”

和丈夫风里雨里走过快40年,晏爱维说,过日子要记得家里不是说理的地方,是共同担当的地方。争谁对谁错有什么意思?

赵振书过去当小工一个月只挣百把块钱,近几年跟着人学手艺,做了木工,赚的钱多了些。“我现在有点想退休了,孩子们也劝我别干了。”他想回家,守着他的桥、他的果树、他的妻子。

“我就是喜欢农村。”儿子在太原打工,去年贷款买了房,女儿在石家庄,但赵振书觉得哪里都不如农村的家好。“我总感觉儿子老了也会回村里养老的,那时候孙子们会回家过年,这个家就像个根据地。”

赵振书一手筑起的石桥也会是个老根据地,哪怕过了几百年,也立在家门前。“应该能用得很长远,赵州桥到现在多少年了?”他笑着说。造桥时,他就想起过赵州桥,希望自己建的桥也能那样长久。

今年,赵振书为妻造桥的故事传出去后,时而有人来村里看桥,看完了打卡拍照拍视频。工友们看见他会调侃:“这就是修桥的老赵。”

对于一些人称他们夫妻是“神仙爱情”,赵振书觉着“说得太神话了,其实就是家门口需要有座桥。”晏爱维也说:“我能走多少年啊,还不是为了子孙后代!”

岁月无声,石桥静静地立在那里,诉说着小村落里这一段动人的故事……

猜你喜欢

造桥河沟石桥
皖北地区河沟生态养殖发展策略
村行
论碳审计主体
超大吨位造桥机长距离跨越连续梁施工技术
悠悠水乡 七溪石桥
蒙城县河蟹河沟自然生态养殖技术
北京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
“跳跃”的秀才
长输管道河沟道水毁危害探析
造桥机节段拼装64m简支箱梁施工关键技术研究